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区别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区别在光纤通信理论中,光纤有单模、多模之分,区别在于:1. 单模光纤芯径小(10m m左右),仅允许一个模式传输,色散小,工作在长波长(1310nm和1550nm),与光器件的耦合相对困难。
2. 多模光纤芯径大(62.5m m或50m m),允许上百个模式传输,色散大,工作在850nm或1310nm。
与光器件的耦合相对容易。
而对于光端模块来讲,严格的说并没有单模、多模之分。
所谓单模、多模模块,指的是光端模块采用的光器件与何种光纤配合能获得最佳传输特性。
一般有以下区别:1. 单模模块一般采用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作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与单模光纤配合好,使用单模光纤传输时能传输较远距离。
2. 多模模块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LED作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与多模光纤配合好。
光纤是新一代的传输介质,与铜质介质相比,光纤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因为光纤不会向外界辐射电子信号,所以使用光纤介质的网络无论是在安全性,可靠性还是网络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光纤传输的带宽大大超出铜质线缆,而且光纤支持的最大连接距离达两公里以上,是组建较大规模网络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分别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所谓“模”就是指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线)。
多模光纤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设备,而单模光纤使用的则是激光二极管(LD)。
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线穿过光纤。
因为不同光线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所以到达光纤末端的时间也不同。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模色散。
色散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模光纤所能实现的带宽和传输距离。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多模光纤一般被用于同一办公楼或距离相对较近的区域内的网络连接。
单模光纤只允许一束光线穿过光纤。
因为只有一种模态,所以不会发生色散。
使用单模光纤传递数据的质量更高,传输距离更长。
单模光纤通常被用来连接办公楼之间或地理分散更广的网络。
五、单模光纤

2
( 5 10 )
2. 双折射和偏振演化
LP 单模光纤中, 01模有两个正交的偏振状态,其横向电场分别沿x轴
x y 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记为 LP01 模和 LP01 模。
对于理想情况,光纤横截面是标准的同心圆,折射率也是理想的轴 对称分布,则这两个正交的模式相位常数完全相等,传输特性相同. 对于实际情况,光纤纤芯的几何形状可能不再是标准的圆柱,纤芯 折射率也可能因内部残余应力、扭曲等因素的影响而非理想的轴对 称分布。
2). 工作模式特性
单模光纤的工作模式就是主模式 LP01 模的特性,将m=0代入LP模的 特征方程式,有
UJ1 (U ) WJ1 (W ) = J 0 (U ) W0 (W )
( 5 3)
其中U、W满足关系
2 U 2 + W 2 = V 2 = k02 a 2 n12 n2
(
)
而根据单模条件,V只能在 0 V 2.405范围内取一个值,从而得 唯一一组U、W,这就是主模式的特征参数,决定主模传输特性。 特征方程是一个超越方程,只能采用数值解法。V在范围内取值, 得到的U、W代入主模的场解解析式中,就可以得到主模所传输的 总功率。V越小,包层中的功率就越多,所以实际单模光纤归一化 工作频率V一般选在2.0~2.35之间,既保证单模传输,又可保证大部 分能量在纤芯中传播。
假设单模光纤具有均匀的双折射特性,则B或B沿光纤轴方向是个常 数,在光纤横截面内可以找到两个相互正交的特定方向, 01 LP 模的电场 沿这两个方向偏振时,其相位常数分别取最大值和最小值。 选取直接坐标系,使x轴和y轴与这两个方向重合,称这种坐标系为主 坐标系。则光纤输入端电场矢量可以写为
Ei = Eix ex + Eiy ey Eix = Ei cos φi E = E sin φ i i iy
光纤技术基础(单模光纤)

5G/6G移动通信
单模光纤作为5G/6G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传输媒介,可实现低时延、 高可靠性的通信服务。
传感领域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
利用单模光纤的传光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可制成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光纤传感器,应用于温度、压力、应变等物 理量的测量。
光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影响。
03 单模光纤的制造工艺
预制棒制备
气相沉积法
利用高温将四氯化硅等原料气体在纯 净的石英管内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 层层的玻璃微粒,逐渐形成透明的石 英玻璃棒。
溶液法
将高纯度的石英砂溶解在特定的溶剂 中,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使 溶液中的石英析出并沉积在石英管内 壁上,形成预制棒。
使用近场扫描显微镜或远场扫描显微 镜进行测试。
其他测试方法
还包括偏振模色散(PMD)测试、 回波损耗(RL)测试等,用于全面 评估单模光纤的性能指标。
05 单模光纤的应用及市场前 景
通信领域的应用
长距离通信
单模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的特性,适用于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如跨洋光缆、城际光缆等。
高速数据传输
故障排查与维护保养
故障定位与排查
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等测试设备对光纤进行故障定位和 排查。
清洁与保养
定期对光纤连接器和端面进行清洁,保持干燥、无尘的环境。
备份与替换
对于关键部位的光纤,建议备份并标记好替换光纤,以便在故障时 及时更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绿色环保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单模光纤产业 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无卤素光 纤、生物降解光纤等。
1.5单模光纤

法二:制作可能高的双折射光纤,使两个基模的传 输系数之差很大,使光纤微扰产生的耦合作用很 小,当光纤输入端激发起某一个极化方向的基模 时,可以在较长的距离里保持它的主导地位,从 而得到单模单极化传输;
法三:把光纤设计成水平极化或垂直极化被,使 两个极化方向的模式的传输损耗不等,以致使 其中一个截止,得到绝对单模光纤。
两模式间的相位差
两个正交的LP01模 Ex E0 cos cos( t x z) Ey E0 sin cos( t x z)
y
xz
Ex、Ey平方相加得椭圆公式,长轴Emax与x轴夹
角ψ
tan 2 tan 2 cos tan 2 cos( y x )z
可见,输入线极化波,沿线可能变成椭圆极化、 圆极化、线极化等,使极化方向旋转。
1.5 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应用范围:光通信、光纤传感器、激光放 大器件等 1.5.1 单模光纤的基本分析 传输基模是HE11模(或LP01模),但其简并度为2; 理想阶跃折射率光纤,归一化频率V<2.405时
横向电场分量:
定义λc为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则有
2 n0a 2
c
2.405
当传输光波长大于λc时,满足在该光纤中的单模传输条件
1.5.2 单模光纤的结构
常规型
W型
凹陷型
多层结构:纤芯、内包层、外包层。
采用内包层的作用: 减小基模的损耗;
(电磁场集中纤芯←→单模传输) 得到纤芯半径较大的单模光纤; (单模传输←→ 非线性光学效应)
1.5.3 单模光纤的频率色散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1、单模光纤频率色散的计算
单位长度的光纤中的传输时延 d d Ld
单模光纤介绍

❖ ITU-T与IEC1命.名6光单纤的模对应光关纤系 介绍
光纤名称
ITU-T
骨干网传输、城域网
以太网
1.6单模光纤介绍
❖ 单模光纤的种类
国际上用于通信传输系统的有四种单模光纤,即G.652光纤、 G.653光纤、G.654光纤和G.655光纤。现在新开发增加了 二种, G.656光纤和G.657光纤。
➢ G.652光纤在1310nm窗口性能最优,是应用最广泛的光纤之一。 ➢ G.653光纤在1550nm窗口色散为零,但其在WDM系统上出现四
❖ 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光纤由两种不1同.2折光射率纤的玻的璃材基料(本SiO结2)构制成。 通信用光纤的标称外径为125μm 多模光纤标称直径D为: 50μm或62.5μm 单模光纤标称直径D为: 9~10μm
包层(n2) 纤芯(n1)
D 125m D为光纤纤芯直径或模场直径
先在高温下做成预制棒,然 后在高温炉中加温软化,拉 成长丝,再进行涂覆、套塑, 成为光纤芯线。光纤的制造 要求每道工序都要相当精密, 由计算机控制。
❖ G.652光纤分四类: G.652A、 G.652B、 G.652C、G.652D G.652A为普通G.652 光纤,适用于传输2.5Gb/s的SDH系统。 G.652B在技术上增加了对偏振模色散(PMD)的要求,可用于传输最 高速率为10Gb/s的系统,但需要要注意色散补偿。 G.652C是一种低水峰光纤,它在G.652B光纤的基础上把应用波长扩展 到1360~1530nm(S波段)。 G.652D型光纤综合了G.652B光纤和G.652C光纤的特性,即可以使用在 1360~1530nm波段。
v G.652光纤典1型.6特单性对模比 光纤介绍
光纤种类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分类知识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分类知识一、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 SMF)是光纤的一种类型,其传输模式仅为单一的模态,也就是说,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只以一种方式进行。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约为4~10μm,只有单一的反射镜面,因此只能传输单一的波长光。
这种光纤主要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如长途电话线、高速网络连接和海底光缆等。
1.传输特性:单模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低损耗、高带宽和低色散等。
由于其纤芯直径很小,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不易发生散射,因此传输损耗较低。
同时,由于只传输单一的模态,其色散效应也较小,适合高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2.应用领域:由于单模光纤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速的光纤通信系统,如高速网络连接、数据中心、云计算和远程医疗等领域。
3.技术发展: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模光纤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新型的单模光纤材料和制造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纤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未来的光通信系统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二、多模光纤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 MMF)是光纤的一种类型,其传输模式为多个模态,也就是说,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一般在50~100μm之间,允许多种不同路径的光线在光纤中传播。
这种光纤主要用于短距离、低容量的数据传输,如建筑物内的网络连接、局域网等。
1.传输特性:多模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高带宽和低成本等。
由于允许多种模态传输,其带宽相对较大,适合短距离、低容量的数据传输。
同时,多模光纤的成本较低,易于安装和维护。
2.应用领域:由于多模光纤具有成本低、易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短距离、低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如建筑物内的网络连接、局域网和校园网等。
3.技术发展: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光纤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新型的多模光纤材料和制造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纤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未来的短距离光通信系统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光谱范围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光谱范围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光纤传输中常用的两种类型,它们在光
传输的特性、适用范围和光谱范围上有所不同。
1. 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一种具有较小芯径的光纤,通常在9/125微米的尺
寸范围内。
它能够传输单一模式的光信号,即只允许光信号以一种
特定的传播模式通过。
由于芯径较小,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较
为集中,减少了光的传输损耗和色散效应。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
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光通信,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衰减。
2. 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一般在50/125微米或62.5/125微米的
尺寸范围内。
它可以传输多个模式的光信号,即允许光信号以多种
传播模式通过。
由于芯径较大,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较为分散,导致光的传输损耗和色散效应较大。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的低速
数据传输,如局域网和视频传输等。
3. 光谱范围:
光谱范围是指光纤传输中所能覆盖的频率范围。
单模光纤的光谱范围较宽,可以覆盖从红外到可见光的大部分频率范围。
它适用于光通信、光传感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多模光纤的光谱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适用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和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
总结起来,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衰减;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低速数据传输,适合局域网和视频传输等应用。
光谱范围上,单模光纤覆盖的频率范围较宽,多模光纤相对较窄。
这些特性使得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单模和多模光纤 国际标准

单模和多模光纤国际标准
在国际电联(ITU)和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对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定义和规格都有明确的标准。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不同厂商和不同地区的光纤产品具有互通性,从而方便了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一、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 SMF)
单模光纤是只允许一个模式(即光的传播路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纤。
由于其传播路径单一,所以信号畸变和噪声较小,传输距离较远。
在国际标准中,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包括:
1. 波长:单模光纤主要在1310纳米(近距离)和1550纳米(长距离)的波长上工作。
2. 纤芯直径:一般为8-10微米。
3. 包层直径:一般为125微米。
4. 数值孔径(NA):表示光纤接收光的能力,通常在0.8-0.9之间。
二、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 MMF)
多模光纤是允许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播的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例如建筑物内或校园内的网络连接。
由于其传播路径较多,所以信号畸变和噪声较大,传输距离较短。
在国际标准中,多模光纤的主要参数包括:
1. 波长:多模光纤主要在850纳米和1300纳米的波长上工作。
2. 纤芯直径:一般为50微米或62.5微米。
3. 包层直径:与单模光纤相同,一般为125微米。
4. 数值孔径(NA):通常在0.2-0.3之间,表示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较小。
除了以上主要参数,还有一些其他的规格参数,如拉丝长度、衰减系数等,也在国际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
这些标准确保了不同厂商和不同地区的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具有互通性,从而方便了光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后来又发现在1.31μ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一为正、一为负,大小也正好相等。
这样,1.31μm波长区就成了光纤通信的一个很理想的工作窗口,也是现在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波段1.31μm常规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在G652建议中确定的,因此这种光纤又称G652光纤。
目录光纤简介光纤分类1.G.652单模光纤2.G.653单模光纤3.G.655单模光纤几种光纤的主要区别常用的G.652、G655单模光纤的参数对比研制历程特性参数光纤波长应用情况1.产品选用指南2.施工、安装要点展开光纤简介光纤分类1.G.652单模光纤2.G.653单模光纤3.G.655单模光纤几种光纤的主要区别常用的G.652、G655单模光纤的参数对比研制历程特性参数光纤波长应用情况1.产品选用指南2.施工、安装要点展开光纤简介"单模光纤"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一般v小于2.405时,光纤中单模光纤就只有一个波峰通过,故称为单模光纤,它的芯子很细,约为3一10微米,模式色散很小.影响光纤传输带宽度的主要因素是各种色散,而以模式色散最为重要,单模光纤的色散小,故能把光以很宽的频带传输很长距离。
单模光纤具备10 micron的芯直径,可容许单模光束传输,可减除频宽及振模色散(Modal dispersion)的限制,但由于单模光纤芯径太小,较难控制光束传输,故需要极为昂贵的激光作为光源体,而单模光缆的主要限制在于材料色散(Material dispersion),单模光缆主要利用激光才能获得高频宽,而由于LED会发放大量不同频宽的光源,所以材料色散要求非常重要。
单模光纤相比于多模光纤可支持更长传输距离,在100Mbps的以太网以至1G千兆网,单模光纤都可支持超过5000m的传输距离。
从成本角度考虑,由于光端机非常昂贵,故采用单模光纤的成本会比多模光纤电缆的成本高。
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 SMF)折射率分布和突变型光纤相似,纤芯直径只有8~10 μ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
因为这种光纤只能传输一个模式(两个偏振态简并),所以称为单模光纤,其信号畸变很小。
光纤分类G.652单模光纤满足ITU-T.G.652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位于1.3um窗口低损耗区,工作波长为1310nm(损耗为0.36dB/km)。
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这类光纤。
随着光纤光缆工业和半导体激光技术的成功推进,光纤线路的工作波长可转移到更低损耗(0.22dB/km)的1550nm光纤窗口。
G.653单模光纤满足ITU-T.G.653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 Shifled Fiber),其零色散波长移位到损耗极低的1550nm处。
这种光纤在有些国家,特别在日本被推广使用,我国京九干线上也有所采纳。
美国AT&T早期发现DSF的严重不足,在1550nm附近低色散区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频等光纤非线性效应,阻碍光纤放大器在1550nm窗口的应用。
但在日本,将色散补偿技术*用于G.653单模光纤线路,仍可解决问题,而且未见有日本的G.655光纤,似属个谜。
G.655单模光纤满足ITU-T.G.655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或NZDSF (=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属于色散位移光纤,不过在1550nm 处色散不是零值(按ITU-T.G.655规定,在波长1530-1565nm范围对应的色散值为0.1-6.0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
商品光纤有如AT&T的TrueWave光纤,Corning的SMF-LS光纤(其零色散波长典型值为1567.5nm,零色散典型值为0.07ps/nm2*km)以及Corning的LEAF光纤。
我国的"大宝实"光纤等。
几种光纤的主要区别这些都是ITU给光纤规定的标准种类:G.651是多模光纤。
G.652是常规单模光纤,零色散点在1300nm,现在分G. 652A、B、C、D几种,主要的区别在于PMD。
G. 652光纤的特点是当工作波长在1300nm 时,光纤色散很小,系统的传输距离只受损耗限制。
色散小等优点,是远距离大容量通信系统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
至1982年5月进行了研究工作的第二阶段。
以上海科大与上海石英玻璃厂协作,得到了电子23所的支持和合作。
于1982年5月由上海市科委主持了由中国9个单位24名专家参加的鉴定工作。
鉴定委员会认为,“此次单模光纤科研工作是基础性和开拓行的,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这个重要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是以较快的速度赶上国际水平。
” 特性参数①衰耗系数a:其规定与物理含义与多模光纤完全相同,在此不多叙述。
②色散系数D(λ):我们已经知道,光纤的色散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模式色散、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
而对于单模光纤而言,由于实现了单模传输所以不存在模式色散的问题,故其色散主要表现为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统称模内色散)。
综合考虑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统称色散系数。
色散系数可以这样理解:每公里的光纤由于单位谱宽所引起的脉冲展宽值。
因此,L公里光纤由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值为:σ=δλ·D(λ)·L(2.17)其中:δλ为光源谱宽σ为根均方展宽值色散系数越小越好。
光纤的色散系数越小,就意味着其带宽系数越大即传输容量越大。
例如CCITT建议在波长1.31微米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应小于3.5ps/km.nm。
经过计算,其带宽系数在25000MHz·km以上,是多模光纤的60多倍(多模光纤的带宽系数一般在1000MHz·km以下)。
③模场直径d:模场直径表征单模光纤集中光能量的程度。
由于单模光纤中只有基模在进行传输,因此粗略地讲,模场直径就是在单模光纤的接收端面上基模光斑的直径(实际上基模光单模光纤斑并没有明显的边界)。
可以极其粗略地认为(很不严格的说法),模场直径d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相近。
④截止波长λc:我们知道,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小于其归一化截止频率Vc时,才能实现单模传输,即在光纤中仅有基模在传输,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
也就是说,除了光纤的参量如纤芯半径,数值孔径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外,要实现单模传输还必须使光波波长大于某个数值,即λ≥λc,这个数值就叫做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因此,截止波长λc的含义是,能使光纤实现单模传输的最小工作光波波长。
也就是说,尽管其它条件皆满足,但如果光波波长不大于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仍不可能实现单模传输。
5、回损---ReturnLoss: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出光端,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
单模传输设备所采用的光器件是LD,通常按波长可分为1310nm和1550nm两个波长,按输出功率可分为普通LD、高功率LD、DFB-LD(分布反馈光器件)。
单模光纤传输所用的光纤最普遍的是G.652,其线径为9微米。
光纤波长131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决定其传输距离限制的是衰减因数;因为在1310nm波长下,光纤的材料色散与结构色散相互抵消总的色散为0,在1310nm波长上有微小振幅的光信号能够实现宽频带传输。
155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衰减因数很小,单纯从衰减因数考虑,1550nm波长的光在相同的光功率下传输的距离大于1310nm波长的光下的传输的距离,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单模光纤带宽B与色散因数D 的关系为:B=132.5/(Dl*D*L)GHz其中L为光纤的长度,Dl为谱线宽度,对于1550nm波长的光,其色散因数如表3为20ps/(nm.km),假设其光谱宽度等于1nm,传输距离为L=50公里,则有:B=132.5/(D*L)GHz=132.5MHz应用情况由于现在的光纤多采用塑料做纤芯。
成本已经很低了。
例如市场上出售的四芯单模光纤就只有2~3元/米而单模/多模光纤收发器的价格也在300~500之间。
所以它的应用成本很低。
,过去我们在建设网络时的传统观念是局域网只用双绞线,只有高速连接互联网时才用到光纤,有些企业或是厂矿局域网的范围很大,而且对网络稳定性要求更高,在这里我们就建议使用光纤了,使用光纤的成本不比使用达标的超五类双绞线高多少。
而且不必担心雷击,不用考虑局域网的有效距离,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关阅读:《光纤连网离你不远,实例讲解光纤局域网应用》产品选用指南单模光纤的芯线标称直径规格为(8~10)μm/125μm。
规格(芯数)有2、4、6、8、12、16、20、24、36、48、60、72、84、96芯等。
线缆外护层材料有普通型;普通阻燃性;低烟无卤型;低烟无卤阻燃型。
当用户对系统有保密要求,不允许信号往外发射时,或系统发射指标不能满足规定时,应采用屏蔽铜芯对绞电缆和屏蔽配线设备,或采用光缆系统。
施工、安装要点由于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极易弄断,因此在施工弯曲时,决不允许超过最小的弯曲半径。
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电缆小,因此在操作光缆时,不允许超过各种类型光缆抗拉强度。
在光缆敷设好以后,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将光缆捆接在一起,然后才进行光纤连接。
可以利用光纤端接装置(OUT)、光纤耦合器、光纤连接器面板来建立模组化的连接。
当敷设光缆工作完成,以及在应有的位置上建立互连模组以后,就可以将光纤连接器加到光纤末端上,并建立光纤连接。
其他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和《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