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的讲解与实施顺序安排

开学第一课的讲解与实施顺序安排开学第一课是学生们迎接新学年的重要节点,它既是对新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机会,也是对老生进行学习动力激发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开学第一课的效果,讲解与实施顺序的安排决定了课堂的深度与学生的接受程度。
一、欢迎仪式学校的欢迎仪式应该是开学第一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欢迎仪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到学校的热情和关怀,也是为了使他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在欢迎仪式中学校可以邀请一位热情洋溢的演讲嘉宾,给学生们带来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分享他们对新学期的期望和计划。
二、学校介绍在欢迎仪式之后,可以进行学校介绍的环节,主要是通过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讲解,向学生们介绍学校的历史、宗旨、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对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
三、课程设置在学校介绍之后,可以进行课程设置的讲解。
通过课程设置的讲解,学生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学课程的目标和安排。
同时,还可以介绍学校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让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所了解。
这样有助于在开学之初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四、校规讲解校规对于学生的学校生活非常重要,因此在开学第一课中应该有校规的讲解环节。
通过对校规的详细讲解,可以让学生们明确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和规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活。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律能力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五、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除了学校的讲解内容,开学第一课还可以加入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专题。
通过讲解与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些个人成长的故事,激发学生们对自我进步的动力。
六、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开学第一课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邀请心理辅导老师给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与情绪管理的讲解。
通过倾听学生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困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2024年小学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21篇)

2024年小学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21篇)小学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1活动目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动对象:我班全体学生活动地点:教室活动过程:一、导入班会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
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你们说的话。
可在学校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作为学生,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
那你们应该怎样做呢?二、展示大屏幕学生合作探究1、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2、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学自由发言)3、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4、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5、遇到别人打架时()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C、去劝阻D、告诉老师6、遇到火灾时,拨打()A、110B、119C、120D、1217、在道路上行走时()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8、判断题:(1)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2)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3)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4)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5)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三、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1、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
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通用版5篇

2022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通用版5篇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的:结合学校安全、好习惯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习惯养成教育、拒绝零食等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学习文明行为,聆听好习惯故事,了解零食的危害,高度树立安全意识,小学生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
从一开学就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活动对象:少先队员活动时间:9月。
活动准备:习惯养成小故事、儿歌、资料《吃零食的危害》等。
活动过程:主题一:安全教育一、用电安全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
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
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己不能玩火。
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
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
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三、防溺水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
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能力。
主题二:好习惯教育第一乐章:习惯的重要性师:习惯就像雏鹰的一双翅膀。
能让我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翱翔,习惯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能让小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大学生入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大学生活;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大学生活的特点及适应方法;2. 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3. 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自己,与学生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担忧?二、讲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及适应方法1. 大学生活的特点:a. 学术氛围浓厚;b. 自主性强;c. 社交圈子扩大;d. 时间管理能力要求高。
2. 适应方法:a.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c.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拓展社交圈子;d.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1. 自主学习:a.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b.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c.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团队协作:a. 增强沟通能力;b.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c. 培养领导力。
3. 沟通能力:a. 增进人际交往;b. 提高工作效率;c. 培养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1. 自信心:a. 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b.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c. 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2. 责任感:a. 认真对待学业,完成学业任务;b. 尊重师长,关爱同学;c.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学生活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提升自己;3.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开学第一课的纪律教育与规范要求

开学第一课的纪律教育与规范要求开学第一课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纪律教育和规范要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教育内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一、了解纪律教育的意义纪律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心态的过程。
它帮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纪律教育,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育内容的重点1. 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学第一课是向学生介绍学校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的最佳时间。
学生应该了解课堂纪律、校园纪律以及对待他人的礼仪等方面的规定。
2. 学生的义务:学校对学生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尊敬老师和同学等。
开学第一课应当告诉学生他们的义务,并说明义务的重要性。
3. 惩罚与奖励制度:学校通常有明确的惩罚与奖励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开学第一课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制度,并让他们明白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和不良行为的后果。
4. 素质教育:除了传授纪律要求,开学第一课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包括道德品质、人格培养、身心健康等方面。
教育者应提醒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全面发展。
三、开学第一课对学生的影响1. 帮助新生适应学校生活: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学校肯定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通过开学第一课的纪律教育,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了解学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开学第一课的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他们将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和个人的影响,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开学第一课教育规范要求,有助于学生培养和养成正确的规章制度意识。
学生能够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自律的习惯。
4. 建立正义感和公平意识:规范要求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学生将明白违反规定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开学第一课入学教育教案(精选

开学第一课入学教育教案(精选教案名称:新学期,新起点——入学教育一、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概貌,促进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
深入讲解并内化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
鼓舞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规划学习路径。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并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形成积极的班级认同感。
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价值观,提升个人品质。
激励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踏上成长之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真正领会正确的价值观,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点: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理解班级构成,消化吸收学校的规章制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笔记手册、个人思考日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期待。
简短介绍学校和班级的亮点,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2. 规章制度的讲解与内化: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参与到学校规章制度的讨论中来,使其理解每项规定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分析:讨论违反校规校纪的后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规章的重要性。
3. 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正确的价值观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历。
4. 目标的确立与规划: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将目标具体化,并制定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展示成功案例:分享优秀学生的事迹,激励学生立志成就自己。
5. 课堂小结: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遵守规章制度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本节课的主题:“新学期,新起点——入学教育”。
板书关键点:学校的规章制度、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目标。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新学期中更好地遵守校规校纪,树立个人价值观,并规划学习目标的作文。
答案要求:体现个人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展示对学习目标的清晰认识。
入学第一课《弟子规 完整版PPT课件

“弟子规”课班规、仪规(礼仪规范)
守时、守纪、有礼貌
1、四有相:坐相、站相、立相、卧相 2、二带齐:<弟子规>书每日都要带,瓶装白开水 3、服装整洁得体:不穿拖鞋、吊带、背心、露背装 4、听课守规矩:物有定位,书放在右上角。读 看毕还原处,几案洁笔砚正,不许随便说话 5、爱护经典:翻书轻拿轻放 6、进退有秩序:列队、右侧通行、走直线、拐 直角——安静、祥和、谦让、有礼 7、放学下课三看:看书桌膛、看书育必读
弟 子 规
天天落实多多收益
国学“弟子规”教学大纲
《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
1:入则孝 ------〈感恩〉 2:出则悌 ------〈友爱〉 3:谨 ------〈规范〉 4:信 ------〈诚信〉 5:泛爱众 ------〈善待〉 6:余力学文------〈勤奋〉
课后力行:
复习饭前感恩词,老师选领诵 放学对爸爸妈妈说:向爸爸妈妈敬礼,爸爸妈 妈辛苦了,拥抱并亲亲父母
天天落实多多收益
开学第一课_

开学第一课_尊敬的各位同学:随着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期。
在此,我们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开学第一课的内容,旨在帮助大家快速适应校园生活,规划新学期的学习与成长。
以下是详细的课程安排及要求:一、新生入学教育1. 熟悉校园环境: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图书馆、实验室等,介绍学校的悠久历史、科研成果及学术资源,使同学们尽快融入校园文化。
2. 规章制度讲解:详细解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学术诚信、考试纪律、生活规范等,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1.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针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提供心理调适策略。
2. 个体心理咨询: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三、学习方法指导1. 学科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学科特点,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分享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掌握高效学习技巧。
2. 时间管理:开展时间管理讲座,教授如何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四、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培养1. 团队建设活动:组织新生参加团队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领导力培训:开设领导力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提升同学们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五、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 生涯规划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特点、就业前景,指导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
2. 职业体验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观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了解职场环境,提高职业素养。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开学第一课的机会,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为新学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祝学业进步!六、科技创新与创业引导1. 科技前沿讲座: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带来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
2. 创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基础课程,教授创业理念、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等内容,培养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学“第一课”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是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当孩子跨入小学大门的那一刻,如何帮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这一重担就落在了小学教师的身上,由于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从思想上帮助孩子和家长适应刚入学的生活,小学教师上好“第一课”就显得为尤为重要。
(一)给孩子的“第一课”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教师的“第一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热爱”学习。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穿插有趣的小游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制作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bdpq”时很容易弄混淆,针对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我构思运用四肢的摆动和儿歌形式,引导学生分清它们,“手”表示半圆在上,“脚”表示半圆在下,儿歌是“点点右脚bbb,点点左脚ddd,伸伸右手ppp,伸伸左手qqq”。
通过学生四肢的摆
动,认清字母的方向,通过儿歌的形式,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了锻炼,既记住了字母的读音,还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刚入学的孩子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忘性大。
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只是机械提醒会使课堂变得生硬。
我想到幼儿园小朋友都喜欢儿歌,就把一些学习习惯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孩子记忆。
例如:在铃声刚一响过,同学们步入课堂时,跟随班长一起念“铃声响,进课堂,小朋友们快坐好,书放正,嘴巴闭,头正身直脚放好。
”课堂写字时,针对纠正孩子的写字姿势,我让孩子们将笔拿在手中齐声吟诵口诀“提起笔,要牢记,一尺一拳和一寸,头端正,脚放平,看清字形再动笔”。
写字过程中如果有学生不注意俯下了身子,老师一句“抬头”,孩子马上跟一句“挺胸”,身体自觉就端正了起来。
当这些小口诀被学生熟记的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三、充分运用表扬的力量;
曾经读过卢勤的一本书,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老师感同深受。
课堂上教师的适时评价是孩子的强心针,可是如何让孩子由此获得更多的学习热情呢?我准备了各种带表扬话语的漂亮小
印章,针对孩子的各种表现进行奖励,有“第一名”“作业真漂亮”“发言积极”“你真棒”“进步的孩子最可爱”等等,将这些小印章印在课本的第一面,既便于积累,又能让家长及时看到孩子的在校
表现情况。
我还实行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达到十颗小印章就可以换取一枚与众不同的表扬信,四封表扬信就可以换得一枚大奖状,而二枚大奖状就可以换得一个奖杯······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奖励越来越多,成就感就越来越强,这种评价方式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二)给家长的“第一课”。
教师如果只注重学生的在校教育,而忽视了与家长的交流,是不能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所以给家长上好“第一课”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做为教师,要多与家长进行交流,同时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家长,考虑问题多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急家长之所急,难家长之所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家长帮助孩子从入学的焦虑中摆脱出来。
一、家长会的作用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两种家长教育出的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
忽视型家长——一切都不以为然,家长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总认为长大了就自然就好了,总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
包办型家长——属于紧张型,总是担心孩子的能力有限,做不好,什么都要插把手,担心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学习成绩稍一不稳定,立刻打电话给老师,问孩子是不是上课听课不专心了,觉得自己每天都给孩子辅导为什么成绩却下降了,觉得自己的付出却得不到孩子成绩的回报······
针对这两种家长的作法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在新生的“第
一课”新生家长会上,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这两种家长的作法,然后出示了一段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诠释了好习惯的重要性,接着从习惯展开论述要求家长在学生入学开始时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尽可能帮孩子解决他们在刚入学时遇到的困难,比如:刚开学没两天,班级的讲台前面就有很多的铅笔、橡皮没有人要,原来是一些孩子不小心丢了,因为都长得差不多,所以也无法断定是谁的,怎么办呢?我跟家长要求:把孩子的铅笔上贴上标签,橡皮上写上名字,这样即使是丢了,也很容易找到是谁丢的,事情虽小,却能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
并且提醒家长他们的帮助能够使孩子摆脱刚入学的焦虑感。
但在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家长要将整理学习用品、完成作业、以及一些生活习惯渐渐放手逐步让孩子达到自理的程度。
要求家长在整个幼小衔接的环节要“先帮再扶后放”,两种极端的家长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要“小树苗要先扶正了,自己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
二、适时的家访是必不可缺的手段
作为老师,从一个孩子上课专注度较弱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孩子可能平时做事就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吃多饭,就让孩子看着动画片自己往孩子嘴里塞饭,孩子是吃得多了,可是分心的习惯也养成了。
很多孩子在家是“一言堂”,事事都要争强好胜,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受不了挫折,点滴小事就要抹眼泪,与班级同学也不能和睦相处。
教师在家访跟家长交流时,要深入浅出地
谈谈教育孩子的目标“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最重要”,要有针对性科学地教育孩子,从改掉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入手,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上好给孩子和家长的“第一课”,培养孩子们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是我们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时期的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要多思考、多研究、多探讨,与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