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G实验
防爆等级与防护等级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简介防爆等级的定义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 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具体区别如下表:组别对比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引燃温度用t(℃)表示,各组别的引燃温度为:T1为:450℃<t;T2为:300℃<t ≤450 ℃;T3为:200℃<t ≤300 ℃;T4为:135℃<t ≤200℃;T5为:100℃<t ≤135℃;T6为:85℃<t ≤100℃。
再次,针对不同的用途,防爆电气的防爆型式有所不同,型式分主要包括为:1、各种防爆型式的对应标准:防爆型式在英国允许使用的场所中国标准GB3836防爆型式符号IEC标准79-CENELEC标准EN50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3 本安型 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本安型 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1,Zone24 正压型 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5 充油型 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6 充砂型 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7 无火花型 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8 浇封型 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9 气密型 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示例:防爆标志为dIIBT4,代表:防爆电气产品的型式为隔爆型,是使用在II类场所的IIB级(类)别,爆炸性气体的引燃温度为T4的组别。
华南理工大学微机与接口实验报告(四实验,题目原理流程图代码截图完整版)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班 级:2012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卓工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卓工班姓 名: 黄中一黄中一 学 号: 201236460273序 号:评阅分数:评阅分数: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建立汇编源文件ASM2、学会调用MASM 宏汇编程序对源文件进行汇编,获得目标程序宏汇编程序对源文件进行汇编,获得目标程序 OBJ 及LST 列表文件列表文件3、学会调用LINK 连接程序汇编后的目标文件OBJ 连接成可执行的文件连接成可执行的文件EXE 4、学会使用DEBUG 调试程序把可执行文件装入内存并调试运行,用D 命令显示目标程序,用U 命令对可执行文件反汇编,用G 命令运行调试。
命令运行调试。
二、实验设备装有MASM 软件的IBM PC 机三、实验内容1、汇编程序对源程序进行编译,生成扩展名为OBJ 的目标文件;连接程序是将目标程序和库文件进行连接、定位,生成扩展名为EXE 的可执行文件;调试程序是对目标文件进行调试,验证它的正确性。
是对目标文件进行调试,验证它的正确性。
2、DEBUG 程序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程序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功能功能命令格式命令格式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显示内存单元内容显示内存单元内容D 地址地址从指定地址开始显示40H 个字节或80H 个字节个字节 修改内存单元内容修改内存单元内容 E 地址地址先显示地址和单元内容等待输入修改的内容输入修改的内容检查和修改寄检查和修改寄存器的内容存器的内容R 显示全部寄存器和标志位及下条指令单元十六进制数码和反汇编格式和反汇编格式反汇编反汇编U 地址地址从指定地址开始反汇编16个或32个字节个字节 汇编汇编 A 地址地址从指定地址直接输入语句并从指定指定汇编装入内存从指定指定汇编装入内存跟踪跟踪 T =地址=地址 从指定地址开始逐条跟踪指令运行运行 G =地址=地址无断点,执行正在调试的指令执行正在调试的指令 退出退出Q退出DEBUG 返回DOS3、实验过程①、在edit 环境,写字板,记事本等中输入源程序。
山东大学linux实验1

实验要求:
1.熟悉Red Hat Linux 9系统的桌面。
2.掌握Linux常见的命令。
包括:date、cal、clear、echo、who、finger、mail、wall、write、talk、mesg、man
3.熟悉Linux常用的按键功能。
cal 1 1999
cal 1 99
显示结果不一样
__ 4. 列出系统中所有登陆用户.
who
__ 5. 显示你的登陆名.
who -m
__ 6. 显示你的用户信息.
finger myname
__ 7. 清屏.
clear
__ 8. 显示字符串'Out to lunch'.
常用的按键包括:<backspace>、<ctrl-C>、<Ctrl-d>、<ctrl-s>、<ctrl-q>、<ctrl-u>
实验内容:
一. 基本命令
__ 1. 显.
cal 2003
__ 3. 分别显示1999年1月份和99年1月份的日历. 1999年的和99年的是否是一个?
echo "Out to lunch"
__ 9. 使用wall命令进行系统广播:Good Evening everyone!
wall "Good Evening everyone"
__ 10.使用一个命令屏蔽所有消息.这个命令对所有用户都起作用吗?
二. Man 手册
__ 11. 使用man手册察看ls命令如何使用.
MESG实验

近似计算公式 :
MESG 2 a / u 2eE / RT
1/2
比较式两个公式可以看出, 一种爆 炸性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近 似等于它的临界熄火直径的一半。
实验结论
这就是说, 当隔爆外壳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点燃( 即 传爆) 时, 并不全是壳内爆炸火焰穿出的结果, 在 间隙小于熄火直径的情况下, 往往是具有相当能量 的壳内爆炸产物的喷出( 热气流) , 造成隔爆外壳 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为了防止点燃, 利用外 壳的间隙尺寸限制热气流的线度, 使小线度的热气 流具有的能量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 再加上其他的 措施, 将这有限的能量消耗一部分, 最终实现外壳 的隔爆功能。
实验目的
(1)测量气体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2)比较不同气体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3)了解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原理在工业上 的应用。 (4)研究MESG计算公式
实验原理
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最大实 验安全间隙(MESG)是在规定的标 准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气体或 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 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 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 的最大间隙。
谢谢观赏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爆炸性混合物熄火直径计算公式:
dcr 4(a / u)(2eE / RT)
1/2
式中: d cr 临界熄火直径, cm; a 气体混合物的导 温系数, cm2/ s; u 正常火焰速度, cm/ s; e 自然对 数的底; E 活化能, kJ/ mol; R 气体常数, 4 184 J/mol K; T 最大燃烧温度,K。
实验装置
1、千分尺;2、标准 外壳内腔;3、标准 外上壳体;4、观察 窗;5、试验箱内腔; 6、标准外壳下桥体; 7、阀门;8、点火电 极;9、泵;10、阀 门;11、阻火器;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1 年05月16 日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cron、daliy”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与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就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与/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1.用shutdown命令安全关闭系统,先开机在图形界面中右击鼠标选中新建终端选项中输入命令Shutdown -h 302、使用命令alias将/etc/cron、daliy文件设置为别名named,左边就是要设置的名称右边就是要更改的文件。
查瞧目录下的内容,只要在终端输入命令即可。
取消更改的名称用命令unalias命令:在命令后输入要取消的名称,再输入名称。
3、输入命令将文件内容HELLO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然后用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步骤与输入内容HELLO一样,然后用命令显示文件的全部内容。
4、使用命令ls /etc显示/etc目录下的内容,命令就是分页显示。
“|”就是管道符号,它可以将多个命令输出信息当作某个命令的输入。
5实验二文件与目录操作命令实验目的:1、掌握LINUX下文件与目录的操作命令,如pwd、cd、ls、touch、mkdir、rmdir、cp、mv、rm等。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测定实验装置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
测定实验装置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合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技术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下同)是防爆电气设备设计的重要参数。
本装置依据GB3836.11-2008及IEC60079-1-1:2002标准,可准确测量
出常温、常压下的可燃气体MESG值。
本装置主要由主体结构、间隙调整系统、点火系统、进排气系统、
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
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间
隙调整;提供火焰传感器自动判断火焰是否通过;自动记录实验数据
及处理等。
控制软件内置58种介质的MESG数据库,可供查询。
软件功能:
——操作实时提示—间隙自动调整
——进排气、点火智能操作—火焰自动判断
——测定结果的自动生成—介质MESG数据库
——软件系统操作实时帮助
二、应用范围
主要面向需要进行MESG测定的各行业设计院所、科研院所及高校。
三、生产条件
有1名装置操作人员即可。
四、成本估算
MESG测定只消耗少量测定介质,成本可忽略。
五、规模与投资
每套实验装置投资不超过20万元。
产业化情况:中试阶段
六、市场与效益
鉴于目前电气设备在煤矿、冶金、石油、化工、军工等行业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用越来越多,本装置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整套技术所需的全部硬件、软件,培训操作人员。
关于防爆设备及标志的讲义

仪表的防爆一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氧气:空气。
3)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二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 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这些爆炸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混合,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生产过程中使用电气仪表或其它设备产生了火花或高温,其形成的点燃源便会点然气体形成爆炸,给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三防止爆炸的措施防止爆炸,就是要避免爆炸发生的三个条件同时存在。
由于氧气(空气)无处不在,难以控制。
因此,控制易爆气体和引爆源为两种最常见的防爆原理。
控制易爆气体人为地在危险场所(我们把同时具备发生爆炸所需的三个条件的工业现场称着危险场所)营造出一个没有易爆气体的空间。
将仪表安装在其中。
控制爆炸范围人为地将爆炸限制在一个有限的局部范围内,使该范围内的爆炸不致于引起更大范围的爆炸。
控制引爆源人为地消除引爆源,既消除足以引爆的火花,又消除足以引爆的表面温升。
四安全区域的划分非危险区域:爆炸性气体环境中预期不会大量出现,以致不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措施的区域。
防爆灯基本知识概括

二、防爆灯分类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GB3836.1将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II类和III类: 1 I类 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注: I类防爆型式考虑了甲烷和煤粉的点燃以及地下用设备增加的物理保护措施。 用于煤矿的电气设备,当其环境中除甲烷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爆炸性气体时,应按照Ⅰ类 和Ⅱ类相应可燃性气体的要求进行制造和试验。该类电气设备应有相应的标志(例如: “Ex d I/IIB T3”或“ExdI/II(NH3)”。 2 II类 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甲烷气体之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 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再分类。 II类电气设备的再分类: ●IIA类:代表性气体是丙烷; ●IIB类:代表性气体是乙烯; ●IIC类:代表性气体是氢气。 3 III类 I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I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性可进一步再分类。 III类电气设备的再分类: ●IIIA类:可燃性飞絮; ●IIIB类:非导电性粉尘; ●IIIC类:导电性粉尘。
(7)爆炸性粉尘环境的防爆结构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是采用限制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 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该类设备将带电部件安装在有 一定防护能力的外壳中,从而限制了粉尘进入,使引燃源与粉尘隔离来防止爆 炸的产生。按设备采用外壳防尘结构的差别将设备分为A型设备或B型设备。 按设备外壳的防尘等级的高低将设备分为20、21和22
防爆灯基本概括
汇报日期:2013.3.20
● ●
什么是防爆灯 防爆灯分类(按照运用场所) 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 ●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
●气体组别与温度组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爆炸性混合物熄火直径的近似计算公式 :
dcr 4 a / u 2eE / RT
1/2
式中: d cr 临界熄火直径, cm; a 气体混合物的导温 系数, cm2/ s; u 正常火焰速度, cm/ s; e 自然对数 的底; E 活化能, kJ/ mol; R 气体常数, 4 184 J/mol K;
MESG实验
实验背景
在工业生产,以及原材料、产品的储存或运输过程 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其他不可预知原因,均可引发 工业介质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 亡。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 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工业介质发生爆炸 的危险性与危害性也随之升高,通过测量最大实验 安全间隙基础。
200 C
实验条件:常温常压 (20度 100kpa)进行
试验方法:将一个具有规定容积、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L 和可调间隙g的标准外壳置于试验箱内,并在标准外壳与试 验箱内同时充以已知的相同浓度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然后 点燃标准外壳内部的混合物,通过箱体上观察窗观测标准外 壳外部的混合物是否被点燃爆炸。通过调整标准外壳的间隙 和改变混合物的浓度,找出在任何浓度下都不发生爆炸现象 的最大间隙,该间隙就是需要测定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MESG)。
实验反思及总结
1、热气流的能量及爆炸后通过间隙能够传出
的能量
2、如何利用软件或工具精细计算 3、影响隔爆外壳最大实验安全间隙的因素
实验注意事项
1、试验中防止静电,鞋子、衣服穿戴请注意;
2、实验室中禁止抽烟及可能产生明火的操作;
3、实验室内禁止打闹嬉戏; 4、进行爆炸试验时,实验人员应站立在安全范围之外; 5、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关闭气体阀门; 6、实验过程中要保持门窗通风、若是做有毒气体实验请戴 防护面罩。
实验装置
1、千分尺;2、标准外壳内腔; 3、标准外桥上壳体;4、观察窗; 5、试验箱内腔;6、标准外壳下 桥体;7、阀门;8、点火电极; 9、泵;10、阀门;11、阻火器;
实验步骤
将内爆炸室上下两壳体的间隙调到一适当值,将易 爆气体和空气混合物冲入内外爆炸室,点燃爆炸室 的爆炸性混合物,观察是否将外爆炸室的爆炸性混 合物引爆,如发生传爆则重新调整间隙,每次调节 0.02mm,将间隙降低后继续实验,直到找出同一间 隙连续实验10次均不发生爆炸时为止。此间隙即为 此气体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谢谢观赏
T 最大燃烧温度,K。
实验结论
爆炸性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近似计算
1/2
公式 : MESG 2 a / u 2eE / RT 比较式两个公式可以看出, 一种爆炸性混合 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近似等于它的临界熄 火直径的一半。
实验结论
这就是说, 当隔爆外壳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点燃( 即传 爆) 时, 并不全是壳内爆炸火焰穿出的结果, 在间隙 小于熄火直径的情况下, 往往是具有相当能量的壳内 爆炸产物的喷出( 热气流) , 造成隔爆外壳外部爆炸 性混合物的点燃。为了防止点燃, 利用外壳的间隙尺 寸限制热气流的线度, 使小线度的热气流具有的能量 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 再加上其他的措施, 将这有限 的能量消耗一部分, 最终实现外壳的隔爆功能。
实验目的
(1)测量气体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2)比较不同气体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 (3)了解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原理在工业上的
应用。
(4)研究MESG计算公式
实验原理
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最大实验安全间
隙(MESG)是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壳内所有 浓度的被试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 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 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 大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