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阶段测试题(1-8课)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pì)如木椟(dú)后稷(jì)耻恶(wù)衣恶食者
B.孝弟(tì)酒馔(zhuàn)木铎(yí)不得与(yù)于斯文
C.怃然(wǔ)食黍(shǔ)击磬(qìng)敝(bì)之而无憾
D.沟渎(dú)曲肱(gōng)便佞(nìng)杀鸡为黍而食(shí)之
2.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忠告而善道之②取于吴,为同姓③孙以出之
B.①吾其被发左衽矣②归孔子豚③孔子时其亡也
C.①邦有道,则知②夫子之说君子也③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D.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则民无所错手足③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A.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B.修己以安.百姓
C.饭.疏食,饮水 D.子钓而不纲.
4.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A.民到今受其.赐 B.如之何其.废也
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5.下列各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小心谨慎地)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B.文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讲究仪表)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郁郁乎文.哉(完美)
C.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一日,大母过.余曰(探望,看望)
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
D.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动词,结党)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类别)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偏袒)
6.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矣”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C.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二.《论语》名句默写:(共16分,每空0。
5分)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4.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5.其身正,不令而行;,。
6.八佾舞于庭,,。
7.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矣;,,,损矣。
10 贤哉,回也!,,,人不堪其忧,。
贤哉,回也!
11 不义而富且贵,。
12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13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
14 不患无位,。
不患莫己知,。
15 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三.请用/号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并翻译出来。
(16分,断句6分,翻译10分)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
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
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节选)
译文:
四.《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
(共10分,每词1分)
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2.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3。
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4.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
形容十分勤奋。
5。
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6.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
7。
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多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8。
对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
9.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10.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五.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共20分)
横渠四句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
其实,并不费解。
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
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
”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
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赏识。
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
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
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
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
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
“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
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
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
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
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
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
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
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
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
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
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
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
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
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
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
《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
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
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
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
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
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
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
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
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
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
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1.根据文章内容,试各用一句话概述“横渠四句”中四句话的大意。
(8分,每句2分)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2。
谈谈对本段中这两句话的理解。
(4分,每小题2分)
①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②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3.作者认为,当遇事不能决的时候,基督教徒与儒家的做法有何区别?(4分)
4.从本文来看,中国古代修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4分)
六.论述题(两题任选其一)要求字数300字左右。
(20分)
1.“横渠四句”具体内容也许有其局限,但其所涉及的问题,却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
那么它对于我们的现实人生又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呢?
2.管子曾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试阐明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