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技术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过滤技术及操作指南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过滤技术及操作指南物理实验中,过滤技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方法。
通过过滤技术,我们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物质,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物理实验过滤技术以及相关的操作指南。
一、普通过滤普通过滤是最基本的过滤技术,它使用的是普通的过滤纸和漏斗。
操作步骤如下:1. 将漏斗放在干净的烧杯或容器上,将过滤纸对折成适合漏斗口大小的圆形,并放置在漏斗内。
2. 慢慢倒入待过滤的混合物,确保液体不溢出漏斗。
3. 待液体通过过滤纸滤出,将漏斗中的固体物质取出利用。
普通过滤适用于较大颗粒物质的分离,如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但对于细小颗粒和悬浊液,效果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更高级的过滤技术。
二、真空过滤真空过滤是在普通过滤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种过滤技术。
它利用负压将液体迅速通过过滤器,实现更高效的分离。
操作步骤如下:1. 将整个过滤装置搭建好,包括过滤烧瓶、橡胶塞、滤头和吸水瓶等。
2. 将过滤烧瓶中的混合物放入,烧瓶的橡胶塞上连接吸水瓶的塑料管,并用橡皮筋或其他固定。
3. 打开吸水瓶的活塞,使吸水瓶内空气泵出,形成一定的负压。
4. 随着负压的形成,混合物会迅速通过滤头,完成过滤。
真空过滤适用于需要较快过滤速度或对细小颗粒物质进行过滤的情况。
通过调整吸水瓶活塞位置,可以控制过滤速度和过滤效果。
三、热过滤热过滤是一种通过加热使得物质溶解或固定的过滤技术。
它常用于分离溶液中的固体物质,或使固体物质重新溶解。
操作步骤如下:1. 将溶液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使固体物质溶解或溶解度增加。
2. 将热溶液通过预先热过滤好的烧杯或漏斗,以去除固体残留物。
3. 待过滤液体降温后,固体物质可能重新结晶,可以进一步收集和处理。
热过滤适用于溶液中存在固体物质的情况。
通过加热溶液,可以使液体流动性增强,固体物质快速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离心过滤离心过滤是利用离心机将混合物迅速分离的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

过滤:它是以多空物质作为介质通过外
力作用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
过滤的分类: 常压过滤
加压过滤 减压过滤 离心力过滤
减压过滤(抽滤)
定义: 又称吸滤、抽滤,是利用真空泵或抽气泵 将吸滤瓶中的空气抽走而产生负压,使过 滤速度加快并使晶体与母液安全分离,所 得到的晶体也较干燥。
减压过滤装置
减压过滤装置一般由 布氏漏斗、抽滤器、 安全瓶、真空泵四个 部分组成。
➢ 布氏漏斗的使用
➢ 布氏漏斗是用于抽 滤过滤的瓷过滤器, 需和抽滤瓶配套使 用。
抽滤瓶的使用操作: 用厚壁胶管将其支管
和抽气管连接,和布 氏漏斗及烧结过滤器 配套使用
布氏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布氏漏斗和抽滤瓶的连接处应用橡胶托
塞紧,不能漏气 ②滤液不能加得太满
抽滤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能耐负压,但不能加热 ②安装时,漏斗颈下口离支管尽可能远些
➢ 真空泵
➢ 安全瓶
➢ 减压过滤操作:
①将滤纸置于布式漏斗底部,打开真空泵
②将待分离溶液倒入布氏漏斗中,溶液量不超 过布氏漏斗容积的2/3,用玻璃棒搅匀
③停止抽滤,漏斗里的固体一般采用吹出的办 法转移出来。滤液要从吸滤瓶的上口倒出,不可 从支管倒出,以免污染滤液。
➢ 注意事项:
① 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
② 当停止吸滤时,需先拔掉连接吸滤瓶和 泵的橡皮管,再关泵
常压过滤:
➢ 一贴 ➢ 二低 ➢ 三靠 Nhomakorabea优点: ①过滤和洗涤速度快
②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
③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污水处理中的深度过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深度过滤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目 录
• 深度过滤技术概述 • 深度过滤技术的处理过程 • 深度过滤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深度过滤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 结论
01
深度过滤技术概述
深度过滤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深度过滤技术的定义
深度过滤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高级处理方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去除 污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深度过滤技术的处理过程
悬浮物去除
悬浮物去除是深度过滤技术中的基础 步骤,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 过滤等,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纤 维物、藻类等物质去除。
悬浮物去除的目的是提高水质透明度 ,减少悬浮物对管道和设备的堵塞, 以及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溶解性有机物去除
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是深度过滤技术中 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吸附、离子交 换、化学氧化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溶 解性有机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 质。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污水处 理技术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A
B
C
D
环保意识提升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 污水处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推动着污 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资源回收利用
未来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 ,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生化过滤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 氨氮等污染物。
深度过滤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工业废水中的特定污染物, 采用深度过滤技术进行去除,以 满足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中的过滤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过滤技术对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有效地进行处理和过滤是维护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达到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污水处理中的过滤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污水处理中的过滤技术,包括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和化学过滤。
一、物理过滤物理过滤是指利用过滤介质将污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厂中,常见的物理过滤技术包括格栅过滤和沉淀过滤。
1. 格栅过滤格栅过滤是常用的物理过滤技术之一,它通过设置一系列格栅,使较大的颗粒、固体废物和杂质被拦截在格栅之间,以便后续处理。
格栅过滤可以有效地阻止固体废物堵塞管道、设备和机械,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沉淀过滤沉淀过滤采用沉淀污泥的方式进行过滤,通过加入化学药物或调节污水pH值,使污泥沉淀并与污水分离。
沉淀过滤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二、生物过滤生物过滤是利用生物活性颗粒和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去除的过程。
生物过滤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处理法。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充分接触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稳定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处理低浓度有机物的污水中表现出色。
2. 人工湿地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法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通过湿地介质的过滤和生物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
人工湿地处理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还能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处理方法。
三、化学过滤化学过滤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沉淀下来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过滤技术包括吸附法和沉淀法。
1. 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特性,如活性炭、沸石等,吸附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吸附法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和较高的吸附速率,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
水处理技术净化水资源的科学方法

水处理技术净化水资源的科学方法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以及它们在净化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一、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水通过各种过滤介质,如砂子、活性炭等,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过滤技术适用于处理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物质,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口感。
二、混凝技术混凝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它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簇,从而方便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处理。
常见的混凝剂有铝盐和聚合物等。
混凝技术在处理水中的浑浊度高、颜色混浊等问题上有着良好的效果。
三、氧化技术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氧化作用来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氯胺T等。
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色物质和恶臭物质等,提高水的卫生品质。
四、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利用活性炭对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进行吸附和去除的方法。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极强的吸附能力,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活性炭吸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五、逆渗透技术逆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无机盐和微生物进行去除的方法。
逆渗透技术主要通过施加高压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同时,将水中的污染物质截留在膜外。
逆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水处理方法。
六、紫外线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利用紫外线辐照水体,破坏水中细菌和病毒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技术不需要添加化学消毒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水处理技术在净化水资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过滤技术

19: 46
四、过滤装置 目前生产中经常采用高位静压过滤装置、减压过滤装置、 加压过滤装置三种形式 一、 高位静压过滤装置 此种装置适用于生产量不大、缺少加压或减压设备的情况 ,特别在有楼房时,药液在楼上配液,通过管道在楼下进 行灌封。这一方法压力稳定,质量好,但过滤速度慢。
19: 4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减压过滤装置
19: 46
19: 46
第四章 过滤技术
19:46
过滤器在医药工业上的用途 • 水和气体的纯化 • 去微粒 • 去细菌
• 分子分离及产品的浓缩
19:46
• 过滤除菌工艺
• 除去对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气体中的细菌
与杂质
• 过滤后物料中大于0.2μm的微生物出现概率 <10-6
• 应用范围
• 可最终灭菌药品的工艺过程
此装置适用于各种滤器,设备要求简单,但压力不够稳定, 操作不当易造成滤层松动,影响过滤质量。
19: 46
三、加压过滤装置
在目前生产中多采用加压过滤,主要因为此装置压力稳定、滤 速快、质量好、产量高。加压过滤系统全部保持正压,若滤过 过程中因故停止操作,对滤层影响较小,同时外界空气不易漏 入滤过系统,但此系统需要有离心泵、压滤器等耐压设备
疏水性:用于气体过滤达到无菌,大通量,耐高温,耐
强酸、碱,化学适应性广,用于气体过滤时, 能达到100%0.02um以上各种噬菌体、细菌及微粒; 改良亲水性:用于液体过滤达到无菌,过滤精度可达 0.02um,化学适用性广,耐强酸、碱)。
19: 46
PTFE滤膜精度: 0.2um、0.45um、1.0um、2.0um、5.0um。 PTFE使用形式:棒状或折叠式,O型圈材料是硅橡胶、氟橡 胶。 (c)尼龙滤膜: 尼龙滤膜为亲水性(只能过滤液体,不能过滤气
过滤技术.ppt

兽药生产技术
过滤技术
(一)过滤定义
过滤 系指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性介质,使固体沉 积或截留在多孔性介质上,而使液体通过,从而达 到固-液分离的操作。
在液体药剂的过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按工艺要求选用适宜的滤材及过滤方法; 2.过滤效果应经验证确认; 3.过滤后药液贮于洁净密闭容器中,通气口应有过滤装置, 容器上附有标志,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操作日期、 班次、操作者等,经含量、澄清度等检查合格后方可灌装用。
兽药生产技术
(二)过滤设备
过滤技术
钛棒:
以工业纯钛粉(纯度≥99.68%)为 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钛棒按品种专用,用于同一品种连 续生产时每天应清洗、消毒。
常用于浓配中脱碳过滤以及稀配中 终端过滤前的保护过滤。
不锈钢钛棒过滤器
兽药生产技术
(二)过滤设备
微孔滤膜过滤器
过滤技术
微孔滤膜滤器 :
微孔滤膜是一种高分子滤膜材料,具有 很多的均匀微孔,孔径从0.025~14μm不等, 其过滤机理主要是物理过筛作用。微孔滤膜 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醋酸纤维素滤膜、聚 丙烯滤膜、聚四氟乙烯滤膜等。微孔滤膜的 优点是孔隙率高、过滤速度快、吸附作用小、 不滞留药液、不影响药物含量,设备简单、 拆除方便等;缺点是耐酸、耐碱性能差,对 某些有机溶剂如丙二醇适应性也差,截留的 微粒易使滤膜阻塞,影响虑速,故应用其他 滤器初滤后,才可使用该膜过滤。
过滤发展史

过滤发展史一、引言过滤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过滤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过滤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过滤发展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过滤技术的起源过滤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粗糙的过滤器,将水从混浊的尘土中过滤出来,以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在此后的几千年中,人们通过改进过滤器的结构和材料,逐渐提高了过滤效果。
三、过滤技术的发展1. 过滤媒介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过滤媒介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最早的过滤媒介是天然的材料,如砂石、木屑等。
后来,人们开始使用人工合成的材料,如活性炭、陶瓷等,使过滤效果更加理想。
2. 过滤器的改进过滤器作为过滤技术的核心设备,其结构和性能的改进对过滤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过滤器的种类和规格也日益增多,从简单的滤网到复杂的膜过滤器,不断满足人们对过滤效果和操作便利性的需求。
3. 过滤技术的应用拓展过滤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除了传统的饮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外,过滤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品生产、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在食品加工中,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在药品生产中,过滤技术可以确保药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四、过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微型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过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过滤器将趋向于微型化和智能化,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过滤过程,提高过滤效率。
2. 绿色环保在未来,过滤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研发出更加环保的过滤媒介材料,提高过滤的效率和可再生性。
3. 跨学科融合过滤技术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
这将进一步提高过滤技术的效果和应用范围。
五、结语过滤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密不可分。
从古埃及人的简单过滤器到现代的高效过滤器,过滤技术在水处理、工业生产、食品加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聚丙烯(PP)膜滤芯
微玻璃纤维微孔膜,长丝状的玻璃纤维网连起来成为薄垫式滤膜
Membrane Filters 绝对过滤膜
膜非常薄,通常在几百微米,耐污量小 膜对颗粒的捕获是以机械截留为主 可以通过完整性测试 PTFE PES N6 PVDF CN-CA
混合纤维素(CN-CA)膜
颗粒逐渐填满滤膜
颗粒会通过破损滤膜
Retention Mechanisms -Filter 影响截留机理的滤膜因素
孔径 只有除菌滤膜具有通用孔径 预过滤膜没有标准孔径 比较制造孔径与用户使用的颗粒尺寸 结构 深层滤膜的结构不同,其特性不同 滤膜和表面滤膜可保持完整性
过滤器示意图
Filter configurations
流动力或压力可以改变形状
颗粒可进入滤膜结构
粘住滤膜
过滤困难
不可变形颗粒
树脂颗粒、晶体、活性炭、硅藻土
通常是不规则 的形状
件因素
过滤速度或速率
流速不会显著影响截留率和滤膜寿命
增加压力
深层滤膜基质不发生迁移
深层滤膜介质会转移并通过下游
备 颗粒可能穿透滤膜流出
污染或堵塞下游的过滤柱
与过滤相关的因素
提高项目
流速 表面积
流速
成比例提高
压差 粘度
成比例提高 成比例降低
影响情况
压差
过滤的体积
成比例提高
通常降低
假如流速不变, 压差不变或成比 例下降
成比例提高 通常降低
成比例提高
通常降低
安装过滤柱的要点
要将0形圈润湿 检查套桶的方向 不要将滤柱紧固的过紧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芯 使用前尽可能地冲洗过滤芯
网络型膜的网络内部截留作用:这种截留是将微粒截留在膜 的内部而不是膜的表面。 由上可见,对滤膜的截留作用来说,机械作用固然重要, 但微粒等杂质与孔壁之间的朴素作用有时较其孔径的大小 更显得重要。
微孔滤膜截流作用示意图
1.在膜的表面截留
机械截留
架桥截留
2.在膜内部网络截留
吸附截留
Particle Size 颗粒尺寸
Filer Materials-Hydrophilic 膜材料是亲水性的
“非常喜欢水”能自然被水润湿或施加一点外力被水润 湿
纤维素材料(再生纤维素、混合纤维素酯等) 加入添加物的聚碳酸材料 例如:聚砜、尼龙、改良
PVDF膜 应用 水溶液和水/有机溶液的过滤和除菌过滤
Filter Materials-Hydrophobic 疏水性膜
制品的过滤中
滤膜堵塞现象
逐渐堵塞是很常遇到的情况 “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过滤一直在正常进行,但突
然滤膜被堵塞了”这就是逐渐堵塞的现象 最大压差
滤柱制造时有给定的最大压差,在这个压差下滤膜的 完整性不受影响 更换滤膜压差 不在吸附颗粒 指明滤膜已开始堵塞
滤膜堵塞曲线
最大压差
压
差
完全堵塞曲线
Introduction to Filtation 过滤技术介绍
Presentation Overview 目录
过滤膜类型 膜滤器的主要特性 怎样过滤 过滤器结构图 过滤系统的表现 滤膜堵塞会发生什么? 通常的故障 完整性试验综述 滤膜验证综述 总结
Types of Filters 过滤膜类型
过滤系统的表现
过滤顺序是怎样的
将一系列孔径依次减小的滤膜竖 直放在一起或分开放置
将具有最大吸附能力 的膜放在前面
将具有最大截留能力 的膜放在后面
深层滤膜 (澄清过滤)
深层滤膜 或表面膜 (预过滤)
绝对过滤膜 (终端过滤)
澄清过滤
预过滤
终端过滤
滤饼形成
硬颗粒会形成滤饼 颗粒堆砌在滤膜表面 最常见于澄清过滤/粗过滤 容易过滤且滤膜寿命长,流速稳定
典型的过滤器结构
折叠式过滤芯 (表面滤膜和滤膜)
膜夹在支持材料之间 热塑焊接 有2-5种结构材料
良好的正反压抗 具有大的表面积 可蒸汽灭菌(许多次) 具有各种尺寸、膜面积和各种结构的O形圈
进水
折叠膜滤芯
出水
滤 芯 过 滤 示 意 图
典型过滤器结构-2
圆盘过滤器 有直经13-293MM范围之间的滤膜 传统型的滤器 能在同一个滤器中使用深层滤膜和表面滤膜
二种膜类型 深层过滤膜 绝对过滤膜 截留率 定义为:对一定尺寸的颗粒,通过过滤被除去颗粒与总
颗粒的比称为截留率。 例如:100个颗粒通过过滤有99个被除去,我们称滤膜对
这个尺寸颗粒的截留率为99% 例如:一张5.0µm的滤膜过滤5.0µm颗粒的截留率99%,
但过滤1.0µm的颗粒截留率会低一些.
粘度
高粘度的流体流速较慢
缓慢的流动可以与滤膜有更多的 接触机会
可以更多地吸附软颗粒
低粘度的流体流速较快
快速运动有助于硬颗粒的捕获
温度对粘度有影响
化学性质及离子组成
胶体会聚集或分离
混合物的性质/接触时间应主要考虑
Types of Particles 颗粒类型
可变形颗粒
例如:凝胶体、溶胶、蛋白质、液体及糖化合物
更换滤芯压差
滤饼式过滤
逐渐堵塞 曲线
过滤体积(时间)
滤膜堵塞会发生什么
流速下降 可以降到所需要的流速以下(例如罐装机的流速)
压力上升 可以超过系统的承受压力,比如:过滤柱或管路/设备
颗粒可能穿透滤膜流出 污染或堵塞下游的过滤柱
滤膜堵塞会发生什么
流速下降 可以降到所需流速以下
压力上升 可以超过系统的承受压力,比如:过滤柱或管路/设
Filter Characteristics 滤膜特性
Depth Filters 深层滤膜
纤维素材质(能变为网状纤维)
给出准确的孔径是困难的(只能是名义上的聚相丙对烯孔(径PP)膜 膜的厚度为1-30mm,膜对颗粒的捕获是以吸附为主
可以预知颗粒减少的百分数
(如:30-95%)
具有很强的捕获颗粒的能力
Membrane Filter Selection 膜过滤芯的选择
Menbrane type 膜的类型 亲水性/疏水性
Operation Condition操作条件 压差、反压、流速、持续时间
Compatability兼容性 化学兼容性、温度
Regulatory法规依据 验证文本、标准操作步骤、完整性测试
膜孔全部堵塞
常在软颗粒过滤中发生 颗粒完全堵塞孔 通常不用在预过滤中 当颗粒远大于孔径时不常发生堵塞 最坏的情况是滤膜瞬间被堵塞
膜孔逐渐堵塞
软颗粒或 硬颗粒都会发生 颗粒堆砌在孔进出口的开放表面 最常发生预过滤后 既可以发生在生物制品的过滤中也可以发生在非生物
最小的可见颗粒 人发 人血细胞 酵母细胞 小细菌 病毒
• 50微米 • 60-80微米 • 10-30微米 • 5-10 微米 • 0.3微米 • 0.03微米
影响滤膜截留机理有那些因素?
流体类型
颗粒尺寸
操作条件
滤膜情况
Retention Mechanisms-Fluid 影响截留机理的流体因素
机械截留作用:指膜具有截留比它孔径大或与孔径相当的 微粒等杂质的作用,此即过筛作用。
物理作用或吸附截留作用:如果过分强调筛作用就会得出 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普什(Pusch)等人谈到,除了要考虑孔 径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吸附和 电性能的影响。
架桥作用: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在孔的入口处,微粒因 为架桥作用也同样可被截留。
去除颗粒大小与截流率的关系图
深层过滤膜、表面过滤膜和绝对过滤膜
100μm
1μm
深层过滤膜
截流滤<99%
0.05μm
绝对过滤膜
截流滤>99.99%
膜过滤器的主要特性
结构牢固 不论是折叠、覆盖、流速都不会改变膜的性能 曲折路径 更易截留颗粒 截留不一定全部发生在滤膜上面 清洗困难(特别是反冲) 很大的内表面积 尽可能多的吸附颗粒 65-75%的开孔率 具有高流速
经常用于小批量的过滤 组件成本低 保养成本高
水样分析用的 微孔膜过滤器
过滤技术概述
流体过滤中有两种主要的截留机理 吸附机理,大小筛分机理
生物制药过滤一般二种类型的滤膜都用 深层滤膜\绝对滤膜
每一种滤膜均可以放在以下任何一种滤器中
圆盘滤器叠,置式盘滤器,过滤柱型滤器,平板式滤器
流体可以完全润湿滤膜
水溶液用亲水性膜
有机溶剂用疏水性膜
气体用疏水性膜
不完全润湿意味着较低的流速
滤膜不能充分利用
过滤时会产生高压差
膜润湿不完全将会影响完整性试验的准确性
How To Filters WorK? 怎样过滤
微孔滤膜的截流机理
微孔滤膜的截留机理因其结构上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国内外 多位专家通过电镜观察及一些方法的验证认为,微孔滤膜的截留 作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参见图):
过滤如何顺利进行
应正确选择合适的滤膜材料 使用较低的初始压差 随时检测系统的压差 适时更换滤膜(压差判断)
深层滤膜10-15PSI(0.07-0.10MPa) 表面滤膜30-50PSI (0.2-0.3MPa) 选择最大的过滤面积与最佳的滤膜结构
使用同一种滤膜材料,观察下游的流速衰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