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天一大联考“皖豫连盟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天一大联考“皖豫连盟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皖豫联盟体”2020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项圈藻是蓝藻中的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

单个项圈藻的形状接近正球体,它通过分裂产生的子代互不脱离,经过多次分裂后,形'歲如项圈的集合,故名项圈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里的全部蓝藻构成一个种群B.项圈藻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C.形成“项圈集合”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D.项圈藻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2.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某些氨基酸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合成B.细胞吸收的氨基酸都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了蛋白质C.高温、强酸和强碱都能破坏氨基酸的结构而使蛋白质变性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从肠道中吸收氨基酸3.细胞内的蛋白质常与其他物质结合形琪复合不力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rRNA结合,成为“生产蛋贫食印机器”的主要成分B.蛋白质和DNA结合,可作为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蛋白质和多糖结合,在胞膜上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蛋白质和部分水结合,有利于增强细胞代谢的强度4.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各种“现象”和“主要原因”的叙述,对应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功能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增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C.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上都能进行能量的转换D.生物膜系统能保证大肠杆菌有序地进行细胞代谢6.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是高尔基体膜上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可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

西南四省名校 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西南四省名校 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20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理综生物命题人:兴义八中高三生物组生物审题人: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Al27 S32 K39 Cr52 Fe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菌酶具有催化和免疫的功能B.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C就没有生命C.珊瑚和珊瑚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D.脂肪含有大量能量,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是“消化车间”B.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不一定是主动运输C.植物的成熟活细胞失水时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差异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都在形态学上端合成,运往形态学下端发挥作用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器官的效应一定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的效应可能相同C.乙烯利、2,4-D等是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其作用效果更稳定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不同种类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4.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同一生物体内不能存在着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与精原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是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020届随州一中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随州一中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随州一中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例关于细胞“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一定为植物细胞B.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为动物细胞C.绿色植物细胞内一定含叶绿体D.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2. 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其肉质茎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 水B. 脂质C. 糖类D. 蛋白质3. 下列关于骨架或支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聚体是由单体为基本单位构成的,都是以碳原子为基本骨架B.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共同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有关D.脂肪的单体是脂肪酸,脂肪酶的单体是氨基酸,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基本骨架都是碳链4.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B. 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D. 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5. 如图是某植物细胞中Ca2+跨膜运输系统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a2+跨膜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B.图中钙离子泵可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C.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影响Ca2+吸收D.Ca2+进出细胞的跨膜方式均为主动运输6. 下列叙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一项是()A. 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 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C.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 收缩、运输、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7.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①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①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8. 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

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

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项圈藻是蓝藻中的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

单个项圈藻的形状接近正球体,它通过分裂产生的子代互不脱离,经过多次分裂后,形'歲如项圈的集合,故名项圈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里的全部蓝藻构成一个种群B.项圈藻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C.形成“项圈集合”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D.项圈藻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2.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某些氨基酸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合成B.细胞吸收的氨基酸都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了蛋白质C.高温、强酸和强碱都能破坏氨基酸的结构而使蛋白质变性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从肠道中吸收氨基酸3.细胞内的蛋白质常与其他物质结合形琪复合不力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rRNA结合,成为“生产蛋贫食印机器”的主要成分B.蛋白质和DNA结合,可作为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蛋白质和多糖结合,在胞膜上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蛋白质和部分水结合,有利于增强细胞代谢的强度4.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各种“现象”和“主要原因”的叙述,对应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功能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增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C.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上都能进行能量的转换D.生物膜系统能保证大肠杆菌有序地进行细胞代谢6.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是高尔基体膜上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可作为癌症诊断的依据。

2020届抚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抚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抚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替代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与磷同族),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的细胞膜以及脱氧核糖、A TP、DNA和RNA等物质中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拓宽了思路2.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生态园。

与传统种植农业相比,立体种植(养殖)、桑基鱼塘都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和目测估计法C.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通过大量引进各种新的优良作物来增加农业生态园的丰富度3. 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是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小球包裹的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

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亲水端与疏水端的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搅拌后可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脂质体运送药物时,脂溶性药物位于d处,水溶性药物位于c处B.脂质体是单层脂分子经搅拌后形成,说明双层脂分子结构更稳定C.脂质体加入少量胆固醇后流动性降低,说明胆固醇对细胞膜有害无利D.在脂质体中加入某蛋白质后,水进入脂质体速率加快,说明生物膜对水的运输不止自由扩散一种方式4.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①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①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5. 下列实例分析不正确的是()A.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

2020届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2020届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2020届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转译早期蛋白质,包括 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B.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C. 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D. 被感染者仅通过细胞免疫就可杀灭寨卡病毒2.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B.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C.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D.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3.某基因在转录完成后,在该基因的某段DNA上形成了“小泡”。

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命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鱼在夏季的黎明时分常常浮头,原因是黎明时分水中溶解氧不足B. 细菌难以在腌制的肉上繁殖,原因是细菌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C. 带芽插条比无芽插条容易生根,原因是插条上的芽能够产生生长素D. 红细胞在1.9%的与血浆等渗的尿素溶液中吸水涨破,原因是尿素分子可以通过红细胞膜【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是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着的种子部位合成较多,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

【详解】A、鱼在夏季的黎明时分常常浮头,是因为黎明时水中溶解氧不足引起的,A正确;B、细菌难以在腌制的肉上繁殖,原因是细菌高浓度的盐溶液中失水过多,无法正常生活生长死亡,B错误;C、带芽插条比无芽插条容易生根,原因是插条上的芽能够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缘故,C正确;D、红细胞在1.9%的与血浆等渗的尿素溶液中吸水涨破,原因是尿素分子可以通过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浓度升高而吸水过多导致涨破,D正确。

故选B。

2.在黑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会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氧气的生成与利用B.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C. NADPH的生成与利用D. ATP的合成与水解【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叶绿体的功能,意在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详解】A、氧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但氧气的利用在线粒体的内膜上,A错误;B、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可进行转录和翻译,B正确;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可生成NADPH,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可消耗NADPH,C正确;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可生成ATP,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可消耗ATP,D正确。

故选A。

3.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①~④为常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 该细胞可能为雄蜂的体细胞C. 图中①上的DNA分子,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来自于父方与母方D. 若该细胞取自某二倍体动物的卵巢,则为次级卵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图中①~④为常染色体,根据形态分析,①与②应为非同源染色体,而两条染色体均含有A基因,说明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易位,易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类型。

2020届高三生物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1 细胞的组成(解析版)

2020届高三生物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1 细胞的组成(解析版)

专题01 细胞的组成1.(2020·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糖类和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和脂质均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糖类与脂质相连构成的糖脂位于细胞膜外侧C.一分子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D.细胞主要通过氧化分解脂肪为生命活动供能【答案】B【解析】糖类和脂质共同的元素有C、H、O三种元素,磷脂中还有P元素,A错误;在细胞膜上由糖类与脂质相连可以形成糖脂,位于细胞膜的外侧,B正确;一分子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形成,C 错误;细胞主要通过氧化分解葡萄糖为生命活动供能,D错误。

故选B。

2.(2020·福建省莆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纤维素、肝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B.ATP、DNA、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D.脂肪、磷脂、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生物大分子是指由多个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一般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形成的碳链构成基本骨架。

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部分酶的本质为RNA。

识记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和功能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ATP、DNA和RNA中都含有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因此组成元素均为C、H、O、N、P,B正确;部分酶的本质为RNA,激素不都是蛋白质,例如性激素的本质为固醇,不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C错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不包含脂肪,D错误;故选B。

3.(2020·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三零模)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大量元素Fe有关B.胰岛素和抗体的差异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C.伞藻细胞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D.变形虫细胞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不同【答案】D【解析】Fe是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A错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形成肽键,B错误;伞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构成RNA的基本骨架,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所谓“膜流”是指细胞中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和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不属于“膜流”现象B. 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C.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D.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细胞膜、核膜及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失水和吸水导致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和复原,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现象,A正确;B、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是通过核孔,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属于胞吐,发生了“膜流”现象,C正确;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胞吞,发生了“膜流”现象,D正确。

故选B。

2.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8h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

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 合成酶的活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B. 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C. 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 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

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详解】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 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错误;C、对比W+H2O组和T+H2O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正确;D、对比W+H2O组和W+NaHSO3组,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D正确。

故选B。

3.下图是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①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诱导因子可能是外界因素B. 细胞凋亡过程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D. 在特异性免疫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体液免疫中【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详解】A、外界环境会影响基因的活动,①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诱导因子可能是外界因素,A 正确;B、细胞凋亡过程是特定基因在特定时期的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溶酶体中储存有大量的酶用于抵抗外界微生物和消化衰老的细胞器,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C正确;D、在特异性免疫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免疫中,D错误。

故选D4.叶柄离层细胞近树干的部分为近基端,反之为远基端。

下图为叶柄离层细胞两端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的关系。

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高时,有利于叶柄的脱落B. 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C. 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端的运输可抑制乙烯合成D. 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

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

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

这几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各有其独特作用外,还能互相促进或抑制,充分发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详解】A、近基端生长素浓度越高,叶柄的脱落也加快,A正确;B、脱落酸促进脱落,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B正确;C、据图可知,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瑞的运输造成近基端生长素升高,从而促进乙烯合成,C错误;D、据图可知,高难度的生长素促进近基端的脱落,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因此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D正确。

故选C。

5.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1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 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从理论上讲R-loop结构中含有5种碱基B. R-loop结构中mRNA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C. 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遗传信息改变D. R-loop结构抑制基因的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注意题干信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

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的应用。

【详解】A、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DNA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 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R-loop结构中有8种核苷酸,5种含氮碱基,A正确;B、R-loop结构中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似,只是U替代了T,B错误;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

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可推测R-loop结构既影响DNA复制又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B。

6.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一黑色、b灰色、B1一黄色)。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 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种B. 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 1的基因频率一定会继续升高C. 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D. 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详解】A 、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属于不同的物种,A 错误;B 、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会继续升高,关键看B1控制的个体是否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B 错误;C 、乙、丙b 的基因频率相接近,推测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C 正确;D 、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D 错误。

故选C 。

7.土壤含盐量过高对植物生长、生理造成的危害称为盐胁迫。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提高CO 2浓度对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图示和表格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CO 2的固定)。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CO 2浓度 (umol/mol ) NaCl 浓度(mmol/L ) 叶绿素A(m/gFW ) 电子传递速率净光合速率Pn (umolm -2·s -l ) 干重 (g/株)(1)上图为采用叶龄一致的黄瓜叶片,在__________相同且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图。

由图可知,当__________时,RuBP羧化酶的活性减小。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遭受盐胁迫时黄瓜叶片会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

A.水的光解加快 B.色素对光能吸收减少C.C3的还原加快 D.(CH2O)积累速率下降(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O2浓度为800μmol/mol时,盐胁迫环境中生长的黄瓜幼苗植株的干重最可能为__________。

A.2.7 B.5.0 C.1.0 D.3.8(4)高浓度CO2可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由题中信息可知,盐胁迫条件下提高CO2浓度,一方面可使黄瓜幼苗的电子传递速率有所提升,从而使光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__________,进而使光合速率上升。

【答案】 (1). 光照强度、温度 (2). 土壤含盐量增加,CO2浓度减小 (3). BD (4). A (5). RUBP羧化酶活性有所增强,从而使暗反应速率加快【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两大重要的代谢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是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是否有盐胁迫,因变量为RuBP羧化酶的活性,其余为无关变量,故需要采用叶龄一致的黄瓜叶片,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测得的RuBP羧化酶活性。

据图可知,当土壤含盐量升高(80mmol/L)、CO2浓度减小(400umol/mol),RuBP 羧化酶的活性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