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摘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不断强化生态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构建策略,表明规划导向从城市扩张到生态约束的转变。

传统上生态空间主要包括以公园、绿廊等构成的绿色空间以及河流、湿地等构成的蓝色空间。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水灾害成为城乡国土重要的安全威胁,由此形成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应对水灾害的策略与方法,河、湖等蓝色空间及其与绿色空间的结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蓝”“绿”空间体系的各自构建与相互关联,是实现生态理性、城市灾害系统治理的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蓝绿空间;空间模式引言蓝绿空间通常指城市规划中蓝线与其邻近绿线共同构建成的空间,空间内蓝色要素主要包括河道、湖泊、湿地等地表水体,绿色要素主要包括绿道、林地、公园等。

目前国内对蓝绿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蓝绿空间规划策略,如陈竞姝从韧性河流角度提出河流廊道的韧性框架实现蓝绿空间的整体化;谢家强等从生态修复视角提出生态基底保育与城市自然融合的蓝绿空间规划理念;卞坤从城市双修视角探讨滨水空间优化发展的规划策略。

1蓝绿空间在字义上,国土空间中的“蓝绿空间”是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的总和。

在相关概念界定中,蓝绿空间一般被定义为城市中各类水域、湿地、绿地等开敞空间所构成的空间系统。

传统城市规划中蓝绿空间通常以绿色空间概念出现,水系等蓝色空间被融入绿色空间之中进行表达。

对国土空间中蓝绿空间概念的解析,首先需要界定“绿色空间”与“蓝色空间”各自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界定蓝绿空间作为一种集成概念的含义。

本文所讨论的“绿色空间”涵盖国土空间中所有人工及自然开放空间,包括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中的农田、山体、森林、草地等,以及城镇空间中的公园、防护绿带、公共开放空间等,其类型划分在技术层面一般认为可分为自然与人工环境协调型以及自然环境主导型两类;而对“蓝色空间”的定义则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水系概念,是由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滩地、沼泽等不同形态水体构成的复合水体空间。

东营:首个盐生植物园建成

东营:首个盐生植物园建成

03
质量监控
为确保施工质量,相关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
保每一项建设工作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植物种植与养护
植物选择
在植物选择方面,设计者根据盐生植物园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 条件,选择了适合当地生长的盐生植物品种。
植物种植
在施工过程中,专业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和配置 ,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不受影响。
改善空气质量
植被的增加可以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尘埃等颗粒物,同时可以 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
创造就业机会
盐生植物园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园艺师、技 术工人、管理人员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盐生植物园的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如旅游、物流、服务业 等也将得到发展,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
的繁荣。
02
盐生植物园建设过程
规划设计
确定建园目标
东营市首个盐生植物园的建设目标是展示和保存盐生植物资源,为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和学 习盐生植物的平台。
规划设计理念
该园的设计理念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将盐生植物的 展示与市民的休闲娱乐融为一体。
科普教育基地
发挥植物园的科普教育 功能,向公众普及盐生 植物知识和生态环保理 念。
与其他园林景区的联动发展
旅游线路规划
将盐生植物园与其他园林景区串联起来,形成特 色旅游线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资源共享
与其他景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如游客导览、 活动策划等。
园林技术交流

【行走】东营黄河尾闾的别样传奇

【行走】东营黄河尾闾的别样传奇

【行走】东营黄河尾闾的别样传奇作者:来源:《走向世界》2017年第01期2016-12-26 走向世界杂志东营,在黄河尾闾焕发着崭新的容颜:东营入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东营港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级农高区、东营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随着国家黄蓝战略深入实施,东营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迈开了怀抱大格局、大空间、大胸怀的发展步伐,在黄河尾闾迅速崛起,演绎出别样传奇。

黄河哺育灿烂文明《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的第一本系统而完整的兵书,目前至少被翻译成29种文字,几百种版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时期的军事理论家孙武的故里就在今天的东营广饶。

今天,广饶的许多地方还留存着春秋齐国的古老记忆。

生活于斯的人们日耕夜息,闻鸡起舞,他们相信,正是足下这片丰饶土地,曾哺育陪伴孙武于乱世春秋中走过了成长的岁月。

东营是齐国故地,“求新求变”、“富民兴邦”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黄河尾闾、渤海湾畔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历经沧桑,源源不断的移民给这里打上了一道浓重的移民文化的烙印。

来自五湖四海的拓荒人在耕耘劳作的过程中,孕育出了自己的文化艺术。

这里面既包括许多悲怆凄凉的民间小调,又有许多雄浑粗犷的劳动号子,但最能代表东营人豪放旷达、细腻婉约情怀的莫过于吕剧。

伴随着黄河入海的涛声,吕剧从苦难岁月的乞讨中诞生,在国运衰微中历经琢磨,又经昌明盛世的栽培扶持,成为山东省地方戏剧的代表剧种,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口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是一个多种自然景象、文化现象、民俗事象融合交汇的地方。

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齐文化、艰苦创业的石油文化、开放交融的移民文化、神奇独特的生态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

如果用黄河代表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用海洋代表现代文明,那么黄河口文化,既有黄河文化的雄浑敦厚,又有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

盘点东营十大地标性建筑——在这里,看大东营!

盘点东营十大地标性建筑——在这里,看大东营!

营有⽕辣辣爱的⼈,⼩编总结了⼗个在东营你不得不去的景点!!东营黄河公路⼤桥是距黄河⼊海⼝最近的⼀座跨黄河⼤桥,距⼊海⼝仅60多公⾥,总投资8.6亿元。

⼤桥位于垦利县左家庄东侧,在胜利黄河⼤桥下游约5公⾥处,南北跨越垦利县和利津县,是东营市境内唯⼀⼀座预应⼒混凝⼟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清风湖公园清风阁清风阁建在清风岛的⾄⾼地台上,是清风湖景区的制⾼点和视觉中⼼,也是整个清风湖的点睛之作。

清风阁是仿明清建筑形式,建筑⾯积716平⽅⽶,钢筋混凝⼟框架结构,阁内三层,设有楼梯,⼈们可以登顶瞭望,每层⾯可作为展⽰、⼩型集会、座谈交流,在⼀层室外露台可以开展各种⽂娱活动。

露台地下室有400平⽅⽶⽅形⼤厅,是交谊、健⾝、展览活动的绝佳场所。

清风阁是继明⽉湖湿地公园的“东园”、泊云湖公园的“孚园”之后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处古典园林建筑,是清风湖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和主要景点。

城市规划展览馆城市规划展览馆记载着⼀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是展⽰东营城市规划建设的成果、展望城市未来发展蓝图、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也将成为市民了解、参与和监督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廊道。

⾦湖银河⾦湖银河⽣态⼯程,这⼀⼤⼿笔落地,东城的城区版图⼀下⼦扩⼤了近⼀倍。

如今,这座新城已渐出雏形,⽔清岸绿,芳草萋萋。

东三路北端,过了正在新建的博新路桥,便进⼊了⾦湖银河地段。

济南路⼈⾏天桥济南路⼈⾏天桥位于西城济南路与西四路的交叉路⼝,该⼈⾏天桥以“⼈车分流”为总体构思,平⾯布置采⽤“⼝”字形,分别跨越西四路和济南路主车道。

该⼯程为市民出⾏提供了极⼤便利,乘扶梯到达天桥顶端只需25秒,如果正常步⾏,从东南⽅利群购物⼴场到达西北⽅建设银⾏只需1分钟。

站在新天桥俯瞰,西城中⼼道路的风景⼀览⽆余,油城的夜景别有⼀番风味。

⼈⾏天桥使得该路⼝彻底实现⼈车分流,地⾯不再设⼈⾏横道,⾏⼈全部⾛⼈⾏天桥。

⼈⾏天桥有效改善了交叉路⼝的通⾏状况,保障市民通⾏安全,也极⼤地提升了西城区商业中⼼的整体形象。

东营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东营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3.3 施工单位现场查勘,落实 “三通一平”情况,为队 伍进场创造施工条件;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便于作 出计划安排。
• 3.4 设计交底会议是施工前准备的主要环节。通过建设单 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审查,进一步完善 施工图设计,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3.5 施工组织设计是全面安排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技 术经济文件,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是贯彻技术法规, 从施工全局出发,做好施工部署,选择施工方法和机具,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确定进度计划及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规划施工现场的平面和空间,提出组织、技术、质量、安 全、节约等各项技术经济措施。
5.2 各种树木栽植的位置必须准确,挖掘栽植穴时,按图进 行定点放线。属于规则式栽植时,树穴应保持自然,力求达到设 计的配置艺术要求。
5.3 挖栽植穴(槽)时,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决定大 小。在新垫土区,挖穴后应将穴底踏实,避免浇水后沉陷。 栽植穴(槽)的规格,按花灌木、常绿树、乔木、竹类、绿 篱分成五类,树穴规格大小,有伸缩幅度,可根据当地土壤 和气候条件,在幅度内调整。
1.2 引用参照标准:CJ/T 34-91《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 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J/T 82-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DB29-68-2004《天津市城市绿化工程施工 技术规程》。
1.3 为园林绿化工程配套的供排水、道路、小品、绿地、 照明及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应符合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建筑各相关专业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强制性标准。
• 2. 标准:四周隔离深度以清运碱土深度为参照,与绿地 平面、底部搭接长度不少于50cm,塑料布无明显破损, 破损面积不超过0.01㎡。
• 4.5 客土回填(滨海盐碱地绿化工程的关键环节)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分别是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林草恢复封育区、黄河滩涂湿地保护区、黄泛平原农田生态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中心城城市生态区 (如下图)。

读图完成小题。

1.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的原因有()①区域成土年幼②石油开采污染③退养还滩工程④风暴潮侵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在中心城外围规划构建环城绿带的主要目的是()A.美化城市绿地环境B.减弱城市热岛效应C.限制城市过度扩张D.完善城市基础设施3.对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意义有()A.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B.防止外来物种入侵C.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D.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海岸线是海岸带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江苏中部海岸1979~2019年海岸线变化特点,发现近40年来江苏中部海岸线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对称性。

图为1979~2019年江苏中部海岸线范围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江苏中部海岸线变化速率的推断正确的是()A.1989-1999 年大丰港段推进速率较快B.1999-2009 年射阳河口附近推进速率快C.2009-2019 年方塘河口北推进速率最慢D.洋口港段整体推进速率 40 年来逐渐变大5.近40年的时间尺度内江苏中部海岸线推进的主要原因是()A.海岸围填海B.海平面上升C.河流淤积强D.海平面下降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草原有效利用率低。

为防止大量牧草腐烂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该国牧民有秋季放火“烧荒”的习惯,有时大火还会向我国边境地区蔓延。

与此同时,我国边境地区草场资源有限,限制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推测哈萨克斯坦牧民“烧荒”的主要动机是()A.促进来年新草生长B.维持土壤养分均衡C.减轻低温冻害威胁D.减少草原病害虫害7.秉持丝绸之路精神,我国可采取的“互利共赢”措施是()A.按需进口新鲜牧草B.设置防火隔离区域C.开展共同巡边预警D.鼓励牧民越境放牧我国甘蔗糖占食糖产量的85%以上,由于受气象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甘蔗产量波动频繁,严重威胁我国食糖安全。

东营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实施细则

东营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实施细则

东营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综合验收备案管理工作,完善开发项目基础公用设施配套,提高配套工程质量、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山东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山东省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办法》和《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工作的通知》(东政办发〔2011〕11号文)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房地产开发项目综合验收备案(以下简称综合验收备案)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的执行,各单项工程质量的竣工验收情况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公用设施(包括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管理、生活服务设施等)、绿化建设及前期物业管理等进行的整体性和全面性验收备案。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地产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开发项目)。

第四条开发项目开发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开发企业)是综合验收备案的主体责任单位,对所开发的开发项目质量负最终责任,不得将工程质量不合格或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房屋和设施交付使用。

第五条市开发项目综合验收备案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市开发项目综合验收备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履行以下职责:(一)城乡规划部门负责开发项目的竣工规划验收.竣工规划验收合格的,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开发项目内房屋建筑及其配套工程的验收。

1、负责开发项目内单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

符合竣工验收备案条件的,出具《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2、负责开发项目内住宅产业化技术落实情况的检查核验。

检查核验合格的,出具落实住宅产业化证明。

3、负责与开发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的验收及移交管理工作。

资料验收符合要求的,出具《山东省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书》。

城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城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植物造景又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东营市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地景观的营造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本文仅对东营市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营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和想法,希望可以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建设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1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一般原则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

其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地方特点、道路性质、交通功能以及道路环境与建筑物特点等多方面的要求,并把绿化作为道路景观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城市道路园林植物景观的构建应充分结合植物的形态、习性以及设计要求,遵从“生态学”、“艺术性”、“功能性”的原则,实现生态、观赏、文化等多种功能,实现最佳综合效益。

2东营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2.1东营市的立地条件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冲积形成的三角洲上,由于受沿海浸淹的影响,滨海盐碱地的地下水位高,土壤含盐量大,植物难以生长、成活,植物景观营造难度很大。

2.2绿地条件的改善由于东营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城市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安增强刘静霞摘要: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一般原则,具体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城市道路5种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营造;东营市园林工程园林实践及立地条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措施,以改善绿地条件,使之适应植物景观营造的要求。

2.2.1改良土壤(1)客土种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期限
2010—2020年
二、规划目标
按照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筑城乡统筹、综合协调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空间格局,强化城市组团绿化发展,实施“森林围城”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战略,实现“森林、碧水、绿脉、蓝天”的景观生态格局,将东营建设成宜居宜业的开放型、生态型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三、规划指标
规划至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达到21.7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43%以上,绿化覆盖率
达到50%以上。

四、市域景观生态系统协调规划
规划至2020年,市域形成“一心、两副、三带、四片”的“油州+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一心:指黄河水城。

两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孙武湖湿地保护区。

三带:黄河河流廊道生态控制带、渤海滩涂生态控制带、历史走廊带。

四片:四片是指西南部基本农田保护片区、中部胜坨油田-东辛油田石油景观休闲片区、中部农业生产景观休闲片区、东北部孤岛油田-孤东油田-埕岛油田石油生产片区。

五、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规划区形成“两环、三心、四片、十园”的总体绿地系统格局。

两环:指中心城外围两条大型防护林带,宽度为100-500米。

其中内环为东八路-南外环-
郝纯路-北外环生态防护林带;外环为黄河-张镇河-防潮堤-支脉河生态防护林带。

三心:城南森林公园、城北森林公园、城市东部湿地公园。

四片:第一片指由城市西北部沉沙湿地、日月湖生态旅游区组成的西部综合景观特色区构成城市西北入口的城市景观。

第二片指由辛安水库、湿地研究基地和盐生植物园组成的城市东北部湿地和盐碱地入口景观。

第三片指由广南水库及沉砂池、盐田保留区、石油开采露天矿植被恢复区等斑块组成的综合景观特色区,构成了城市的东南入口景观。

第四片指由广蒲河两侧生态湿地、电厂水库、五干蓄水湿地和城市南部基本农田、林地组成的林地-水库景观特色区,构成了城市的西南入口景观。

十园:广南水库生态湿地、五干南生态湿地、辛安水库生态湿地、溢洪河生态湿地、六干南
生态湿地、沿黄生态旅游区、日月湖生态湿地、滨海生态旅游区、天鹅湖生态旅游区、丁庄镇-广北农场生态旅游区。

六、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形成由“十一横十六纵、九带三十四园”等主体绿地系统打造的“湿地森林外围环绕,碧水绿道串联交织,绿地公园星罗棋布的”网络格局。

十一横:由溢洪河河流廊道、五六干合排与东营河河流廊道、广蒲河河流廊道以及北一路绿化廊道等贯穿城市东西向的河流及道路廊道。

十六纵:由西向东依次指西六路河流廊道、东青高速路两侧河流廊道、东二—东三路河流廊道、东七路河流廊道、东八路河流廊道以及西五路绿化廊道等贯穿城市南北向的河流及道路廊道。

九带:由东一路带状城市公园、东五路带状城市公园、黄河路带状城市公园、广利河带状城市公园等九个带状城市公园,
三十四园:指二十九个城市性综合公园和五个体现城市特色的大型的专类公园。

其中二十九个城市性综合公园主要指清风湖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十一个全市性公园,明潭湖公园、悦来湖公园、胜北公园等十八个区域性公园。

五个大型专类公园指儿童公园、森林植物园、盐生植物园、农业体验公园、珍果园。

七、中心城道路绿线控制
城市主干道两侧绿线控制宽度为 20米至50米,城市次干道两侧绿线控制宽度分别为 10米至20米。

八、绿道规划
规划四条区域绿道、八条城市绿道、二十五条社区绿道,连接风景旅游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及社区公园等休闲场所。

全长1653.22公里。

附件:
城市规划区绿地水系规划图
中心城绿地系统总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