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2成本练习题1.
成本核算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本核算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客观性原则B. 一致性原则C. 可比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2. 成本核算中,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方法不包括:A. 按产品重量归集B. 按产品体积归集C. 按产品数量归集D. 按产品价值归集答案:D3. 成本核算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制造费用?A. 直接材料费B. 直接人工费C. 间接材料费D. 间接人工费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成本核算的步骤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B. 归集成本费用C. 分配成本费用D. 编制成本报表E. 进行成本分析答案:ABCDE2. 成本核算中,以下哪些费用属于固定成本?A. 租金B. 折旧C. 工资D. 水电费E. 原材料费答案:AB三、判断题1.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
()答案:错误2. 所有成本都可以被准确地核算。
()答案:错误3. 成本核算只涉及生产成本,不包括管理费用。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成本核算的目的。
答案:成本核算的目的主要包括: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信息,以及满足外部会计准则和税务要求。
2. 描述成本核算中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别。
答案: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则是指不能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分配到成本对象上,如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
五、计算题1. 某企业生产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1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8000元,制造费用为5000元。
假设制造费用全部为间接成本,计算A产品的成本总额。
答案:A产品的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费用 + 直接人工费用 + 制造费用 = 10000 + 8000 + 5000 = 23000元2. 如果该企业生产A产品100件,每件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为50元,请计算每件A产品的成本。
答案:每件A产品的成本 = (直接材料费用 + 直接人工费用)/产品数量 + 每件产品的制造费用 = (10000 + 8000) / 100 + 50 = 180 + 50 = 230元六、案例分析题1.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发现,生产B产品的成本比预期高。
成本测试题及答案

成本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记录和计算成本B. 控制和降低成本C. 分析和评价成本D. 预测和决策成本2. 下列哪项不属于直接成本?()。
A. 原材料费用B. 直接人工费用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二、判断题1. 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
()2. 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简答题1. 简述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描述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四、计算题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直接材料成本为每件1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每件5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每件2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每月10000元。
若本月生产该产品500件,请计算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2. 假设上题中的公司在下个月计划生产600件产品,其他条件不变,计算下个月的单位成本。
五、案例分析题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成本结构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每件30元- 直接人工成本:每件20元- 变动制造费用:每件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每月20000元该企业本月生产了1000件产品,下个月计划生产1200件产品。
请分析该企业的成本结构,并预测下个月的单位成本。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三、简答题1.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会计侧重于成本的计算、控制和分析,而财务会计则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记录和报告。
2. 成本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企业确定产品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成本结构,为产品定价和成本削减提供依据,以及为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
四、计算题1.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 生产量)= (100 + 50 + 20) + (10000 / 500)= 170 + 20= 190元2.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 生产量)= (100 + 50 + 20) + (10000 / 600)= 170 + 16.67= 186.67元五、案例分析题该企业的成本结构为:- 单位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 / 生产量- 本月单位成本 = 30 + 20 + 10 + (20000 / 1000) = 80元- 下个月单位成本预测 = 30 + 20 + 10 + (20000 / 1200) = 75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在生产量增加时,单位成本有所下降,这有助于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降低成本。
成本法的练习题

成本法的练习题一、题目描述:某公司在一年的经营中出现了以下成本和费用,请根据成本法的原则计算出总成本和总费用,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3.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4. 库存物资盘亏:5,000元5. 管理费用:30,000元6. 销售费用:25,000元7.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二、成本法计算:根据成本法的原则,我们需要将上述成本和费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计算。
1. 直接成本:a)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间接成本:a)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b)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c) 管理费用:30,000元d) 销售费用:25,000元e)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3. 总成本: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总成本 = 100,000元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成本 = 265,000元4. 总费用:总费用 = 间接成本总费用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费用 = 165,000元三、问题回答:1. 请问该公司的总成本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成本为265,000元。
2. 请问该公司的总费用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费用为165,000元。
四、结论:根据成本法原则,我们按照分类和计算规则,统计了某公司一年的成本和费用,并计算出了总成本和总费用。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进行业务决策和财务分析。
请注意,以上结果仅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
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其他成本和费用,或者计算方式可能因不同的会计准则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真实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数据。
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doc.doc

成本会计练习题一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300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产品2千克/件,B产品4千克/件,产量:A产品200件,B产品150件。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4200元。
8月份31天,病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
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
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
试分别按照三种计算日工资率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3.某工业企业某级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
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5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35分钟。
该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36.0元。
该工人某月加工甲产品350件(其中,料废产品50件),乙产品200件(其中,工废产品20件)。
要求:(1)计算该级工人所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单价;(2)计算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
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成本会计练习题二1.某企业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提供的劳务量和发生的费用总额如下:(1)劳务供应量及各受益对象的耗用量如下表所示:(2)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为:供水车间4000元,供电车间9000元。
(3)假定供水车间每吨水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3元,供电车间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5元。
(4)该企业不单独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练习题三1.某厂本月应付工资6500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5000元,厂部管理人员10000元;本月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1300小时、1700小时和2000小时。
成本计算测试题及答案

成本计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本计算中,直接成本指的是:A. 直接材料成本B. 直接人工成本C. 制造费用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固定成本?A. 租金B. 折旧C. 直接材料D. 广告费答案:C3. 成本计算中,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不变D. 无关答案:A4. 成本计算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定价决策B. 成本控制C. 利润分配D. 产品选择答案:C5. 成本计算中,以下哪项不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A. 吸收成本法B. 边际成本法C. 直接成本法D. 标准成本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本计算中,______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
答案:直接成本2.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______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答案:产量3. 成本计算中,______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答案:变动4. 成本计算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______、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
答案:定价决策5.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吸收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和______。
答案:标准成本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别。
答案:直接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则是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 什么是固定成本?请举例说明。
答案: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例如,租金和折旧。
3. 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是什么?请解释。
答案:变动成本与产量成正比关系,即产量增加时,变动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4. 成本计算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成本计算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定价决策、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单位产品10元,如果企业计划生产1000单位产品,请计算总成本。
成本会计练习题

成本会计练习题成本会计练习题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成本会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成本会计,企业可以准确计算和控制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成本会计的练习题。
1. 企业A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为100,000元,销售成本总额为80,000元,期末存货总额为20,000元。
请计算企业A在该期间的期初存货总额。
解答:期初存货总额 = 生产成本总额 - 销售成本总额 + 期末存货总额= 100,000元 - 80,000元 + 20,000元= 40,000元2. 企业B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为200,000元,销售成本总额为180,000元,期初存货总额为30,000元。
请计算企业B在该期间的期末存货总额。
解答:期末存货总额 = 生产成本总额 - 销售成本总额 + 期初存货总额= 200,000元 - 180,000元 + 30,000元= 50,000元3. 企业C在某一期间的销售成本总额为150,000元,期初存货总额为25,000元,期末存货总额为30,000元。
请计算企业C在该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
解答:生产成本总额 = 销售成本总额 - 期末存货总额 + 期初存货总额= 15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145,000元4. 企业D在某一期间的销售成本总额为120,000元,期初存货总额为40,000元,期末存货总额为30,000元。
请计算企业D在该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
解答:生产成本总额 = 销售成本总额 - 期末存货总额 + 期初存货总额= 120,000元 - 30,000元 + 40,000元= 130,000元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成本会计不仅仅是简单地计算成本总额,还需要对不同成本进行分类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一步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精品】成本习题(10-13章)及答案

成本习题(10-13章)及答案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单项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2、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3、下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步法B、分批法C、品种法D、定额法4、选择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产品消耗定额是否准确、稳定B、产品种类是否繁多C、能够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D、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5、工业企业的(),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
A、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C、多步骤生产D、大量生产二、多项选择题1、品种法适用于()。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2、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来确定。
A、产品产量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E、生产规模大小3、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农下列务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肋方法有()。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三、判断题1、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2、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中,管理上可能不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3、多步骤生产都应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4、品种法是不分批、不分步只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5、分批法是不分步只分批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单项选择题1、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初级成本类试题题库及答案

初级成本类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成本会计中,直接成本是指:A. 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B. 与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C. 与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D. 与销售间接相关的成本答案:A2.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A. 提高利润B. 降低成本C. 提高生产效率D. 增加销售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固定成本?A. 租金B. 工资C. 折旧D. 原材料答案:D4. 成本会计中,变动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是:A. 正比关系B. 反比关系C. 不变关系D. 无关关系答案:A5. 成本会计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A. 直接用于生产的材料成本B. 间接用于生产的材料成本C. 用于销售的材料成本D. 用于管理的材料成本答案:A6. 成本会计中,分摊成本是指: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固定成本D. 变动成本答案:B7. 成本会计中,成本中心是指:A. 负责成本核算的部门B. 负责成本控制的部门C. 负责成本分配的部门D. 负责成本分析的部门答案:A8. 成本会计中,标准成本是指:A. 实际成本B. 预计成本C. 预算成本D. 历史成本答案:B9. 成本会计中,成本差异是指:A. 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B.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C. 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D. 历史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答案:B10. 成本会计中,成本还原是指:A. 将成本还原到原始状态B. 将成本还原到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C. 将成本还原到原材料状态D. 将成本还原到销售过程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属于直接成本?A. 原材料B. 直接人工C. 管理费用D. 销售费用答案:A, B2.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属于间接成本?A. 租金B. 水电费C. 折旧D. 广告费答案:A, B, C3.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变动成本?A. 产量B. 原材料价格C. 人工工资D. 管理费用答案:A, B, C4.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是成本控制的方法?A. 成本预算B. 成本核算C. 成本分析D. 成本预测答案:A, B, C, D5.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是成本会计的目的?A. 降低成本B. 提高利润C. 增加销售额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与生产直接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
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
该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 ( 车间 ) 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本月 (10 月 ) 份第一和第二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 不包括所耗半成品的费用 ) 为 :第一车间 : 原材料费用 6300 元,工资及福利费 3000 元,制造费用 6100 元。
第二车间 : 工资及福利费 3700 元,制造费用 8850 元。
本月初半成品库结存半成品 400 件,其实际总成本为 10300 元。
本月第一车间完工人库半成品 500 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半成品 700 件。
出库半成品单位成本按加权平均计算。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 350 件。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月初在产品定额总成本。
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1900 元,工资及福利费1100 元,制造费用2300 元,合计5300 元。
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6100 元,工资及福利费1200 元,制造费用2500 元,合计9800 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总成本 :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2800 元,工资及福利费1300元,制造费用2600 元,合计6700 元。
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2600 元,工资及福利费500 元,制造费用1400 元,合计4500 元。
[ 要求 ](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
(2)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答案:(1)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200*年10月完工产量500件单位:元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甲半成品)(3分)单位:元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成品200*年10月完工产量350件单位:元(4)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会计分录:(5)结转产成品成本会计分录:2.某企业设两个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A产成品。
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该企业200*年6月份各车间有关产量和成本资料如表:产量计录单位:元要求:(1)根据本月各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一、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并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划分转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编制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编制产成品入库分录。
答案:(1)根据本月各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一、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转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成本计算单产成品成本汇总表产成品入库会计分录:3.某企业设有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提供的劳务量如下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4.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 。
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生产A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该车间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均按步骤进行归集,并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第一和第二生产步骤之间进行分配。
另外还有一个修理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提供修理服务。
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 " 制造费用 " 科目核算。
6 月份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第一步骤耗用材料 38800 元,车间一般消耗 1200 元; 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2320 元,共计42320 元。
(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 16000 元 ( 按第一步骤、第二步骤耗用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第一步骤生产工时为 300 小时,第二步骤生产工时为 500 小时 ),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500 元,辅助生产车间职工工资 1500 元,共计20000 元。
(3)按照工资额的 14% 计提职工福利费。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100000 元,辅助生产车间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40000 元 ; 月折旧率为 1%。
(5)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其他支出分别为950元和 600 元,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6)辅助生产车间 ( 机修车间 ) 提供劳务 2515 小时,其中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务2000 小时,为管理部门提供劳务 515 小时。
(7)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第一步骤、第二步骤间进行分配.(8)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16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200件,各生产步骤月初、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定额成本资料见各个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 要求 ]1. 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2. 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3. 编制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4. 计算并填列甲、乙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5. 编制结转入库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答案:(1)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2)结转辅助生产成本:(3)结转制造费用:(4)计算填列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半成品2002年12月完工产量160件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产成品2002年12月完工产量200件(5)结转产成品成本会计分录:5.某企业大量生产丁产品。
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全部为第二车间耗用,成本汁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定额比例法,原材料费用按定额原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均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第一、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和产成品成本汇总表以及 2 月份有关数据资料见表 1 、表2 、表 3。
[要求]1.根据下列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车间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2.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平行结转、汇总产成品成本,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答案:表 1 产品成本明细账(丁)第一车间产量:200件单位 : 元表 2 产品成本明细账(丁)表 3 产成品成本汇总表(丁)6.某制造企业下设修理、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成本总额、提供的劳务量等资(本题15分)料如下:要求:(1)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费用分配表;(2)编制交互分配、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
答案:(1)见表5(2)编制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7.某制造企业下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生产A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该车间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均按车间进行归集,并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第一和第二生产步骤之间进行分配。
该车间2002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领用原材料86000元,第一生产步骤A产品耗用80000元,机物料消耗6000元。
(2)分配工资费用3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6000元(第一生产步骤生产工时7000小时,第二步骤生产工时3000小时),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3)按工资费用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5200元。
(5)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支出2240元。
(6)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16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2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定额成本资料见各个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1)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按生产步骤列示)。
(2)编制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3)计算并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4)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1)费用要素:(2)结转制造费用:(3)计算填列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半成品2002年12月完工产量1600件单位:元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产成品2002年12月完工产量2000件单位:元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会计分录:(4)结转产成品成本会计分录:8.某制造企业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简化份批法,6月份投产的产品批号及产品完工情况如下:答案:9.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顺序经过三道工序连续加工才能完成,在产品在各工序的完工程度均为要求:根据下列资料计算各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率及全部在产品约当产量。
答案:(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率=(2)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率=(3)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在产品约当产量=10.某企业大量生产A产品。
该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间连续加工,最后形成产成品。
该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A产品成本,各车间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生产费用已分别登记在各车间的成本计算单里,A产品的产量资料见表1,各车间成本计算单见表2、表3、表4。
产量资料单位:件产品成本计算单车间:二车间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产成品成本汇总表(A)产量:210件单位 : 元产成品入库会计分录:11.某工厂从2004年1月份开始生产A产品,该产品经过三个生产车间加工,一车间投入原材料加工成甲半成品,二车间领用甲半成品加工成乙半成品,三车间领用乙半成品加工成A产成品,原材料在一车间生产时一次性投入,工费随加工步骤逐步发生,各步骤的在产品在本步骤的完工程度均为50%,自制半成品均由半成品仓库收发,设有“自制半成品”账户,自制半成品的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有关资料见表1、2、3和4。
(1)各车间投入产出资料(单位:件):(2)月初自制半成品资料:((4)本月各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单位:元)并按约当产量法划分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加权平均法计算)(2)编制A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3)根据本题各步骤投入产出资料,以及自制半成品资料,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直接材料和工费的约当产量。
答案:(1)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成本计算单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乙半成品)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三车间(A产成品) 2004年5月单位:元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2)第一步骤:原材料约当产量=工费约当产量=第二步骤:工费约当产量==第三步骤:工费约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