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课标2卷语文word版详解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纯word解析版)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纯word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Ⅱ)文 科 数 学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0,2},{|20}A B x x x =-=--=,则A B =( ) A .∅ B. {}2 C. {0} D. {2}- 【答案】:B . 【解析】:∵2{2,0,2},{|20}{1,2}A B x x x =-=--==-,∴{2}A B =.2.131ii+=-(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答案】:B . 【解析】:化简可得====﹣1+2i3.函数()f x 在0x x =处导数存在,若0:()0p f x =:0:q x x =是()f x 的极值点,则( ) A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C.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答案】:C . 【解析】:函数3()f x x =的导数为2()3f x x '=,由2()30f x x '==,得00x =,但此时函数()f x 单调递增,无极值,充分性不成立.根据极值的定义和性质,若0x x =是()f x 的极值点,则0()0f x '=成立,即必要性成立,故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 4.设向量a ,b 满足10+=a b ,6-=a b ,则⋅a b =( )A. 1B. 2C. 3D. 5 【答案】:A . 【解析】:∵10+=a b ,6-=a b ,∴分别平方两式相减得44⋅=a b ,即1⋅=a b . 5.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是2,若248,,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 )A. (1)n n +B. (1)n n -C. (1)2n n +D. (1)2n n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得2428a a a =,即2448(4)(4)a a a =-+,解得48a =,∴14322a a =-⨯=,∴1(1)(1)22(1)22n n n d n n S na n n n --⨯=+=+=+. 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学科网则切削的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2717 B.95 C.2710 D.31【答案】:C . 【解析】:几何体是由两个圆柱组成,一个是底面半径为3,高为2;一个是底面半径为2,高为4,组合体体积是:22322434πππ⨯+⨯=.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的体积为:23654ππ⨯=.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5434105427πππ-=.7.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D 为BC 中点,则三棱锥11A B DC -的体积为( ) A .3 B .32 C .1 D .32【答案】:C .【解析】:∵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D 为BC 中点,∴底面11B DC B 1DC 1的面积:12332⨯⨯=,A 到底面的距离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高:3.三棱锥11A B DC -的体积为:13313⨯⨯=.8.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t 均为2,则输出的S =( ) A .4 B .5 C .6 D .7【答案】:D .【解析】:若2x t ==,则第一次循环,12≤成立,则1221M =⨯=,235S =+=,2k =,第二次循环,22≤成立,则2222M =⨯=,257S =+=,3k =,此时32≤不成立,输出7S =,9.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330,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8B .7C .2D .1 【答案】:B .【解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由2z x y =+,得122z y x =-+,平移直线122z y x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122z y x =-+经过点A 时,直线122zy x =-+的截距最大,此时z 最大.由10,330,x y x y +-=⎧⎨-+=⎩,得3,2,x y =⎧⎨=⎩,即(3,2)A ,此时z 的最大值为3227z =+⨯=.10.设F 为抛物线2:=3C y 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则AB =( )A .303 B .6 C .12 D .73 【答案】:C .【解析】:由2=3y x 得其焦点3(,0)4F ,准线方程为34x =-.则过抛物线2=3y x 的焦点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为333tan 30()()434y x x =︒-=-.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 ,得 21616890x x -+=.设11(,)A x y ,22(,)B x y 则1216821162x x +==,所以1233||1244AB x x =+++=.11.若函数()f x kx lnx =-在区间()1,+∞单调递增,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1-∞- C .[)2,+∞ D .[)1,+∞ 【答案】:D .【解析】:函数()f x kx lnx =-在区间()1,+∞单调递增,∴当1x >时,1()0f x k x'=-≥,10k ∴-≥,1k ∴≥,故选:D12.设点()0,1M x ,若在圆22:+1O x y =上存在点N ,使得45OMN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11[,]22-C .[2,2]-D .22[,]22-【答案】:A .【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如图:∵点()0,1M x ,∴若在圆22:+1O x y =上存在点N ,使得45OMN ∠=︒,∴圆上的点到MN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要使1MN =,才能使得45OMN ∠=︒,图中M '显然不满足题意,当MN 垂直x 轴时,满足题意,∴0x 的取值范围是[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网白、蓝3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1种,则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_______. 【答案】:.【解析】:所有的选法共有339⨯=种,而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选法共有3种,故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3193=.14.函数x x x f cos sin 2)sin()(ϕϕ-+=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 【解析】:∵x x x f cos sin 2)sin()(ϕϕ-+=sin cos cos sin 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x x x x x x ϕϕϕϕϕϕ=+-=-=-. ()f x ∴的最大值为1.15.偶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2=x 对称,3)3(=f ,则)1(-f =________.【答案】:3. 【解析】:因为偶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所以(2)(2)(2)f x f x f x +=-=-,即(4)()f x f x +=,则(1)(14)(3)3f f f -=-+==.16. 数列}{n a 满足2,1181=-=+a a a n n ,则=1a 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得,111n na a +=-,82a =, 令7n =代入上式得,8711a a =-,解得712a =;令6n =代入上式得,7611a a =-,解得61a =-;令5n =代入上式得,6511a a =-,解得52a =;根据以上结果发现,求得结果按2,12,1-循环,832÷=……2,故112a =.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12分)四边形ABCD 的内角A 与C 互补,2,3,1====DA CD BC AB . (Ⅰ)求C 和BD ;(Ⅱ)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析】:(Ⅰ)由题设及余弦定理得2222cos BD BC CD BC CD C =+-⋅=1312cos C - , ① 2222cos BD AB DA AB DA A =+-⋅54cos C =+. ②由①,②得1cos 2C =,故060C =,7BD =.(Ⅱ)四边形ABCD 的面积11sin sin 22S AB DA A BC CD C =⋅+⋅011(1232)sin 6022=⨯⨯+⨯⨯23=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E 是PD 的重点. (Ⅰ)证明:PB //平面AEC ;(Ⅱ)设1,3AP 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34V =,求A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解析】:(Ⅰ)设BD 与AC 的交点为O ,连结EO.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 E 为PD 的中点,所以EO//PB. 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所以PB//平面AEC.(Ⅱ)V 1366PA AB AD AB =⋅⋅=.由34V =,可得32AB =.作AH PB ⊥交PB 于H .由题设知BC ⊥平面PAB ,所以BC AH ⊥,故AH ⊥平面PBC . 又PA AB AH PB ⋅=31313=. 所以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31313.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为了考核甲、乙两部门的工作情况,随机访问了50位市民,根据这50位市民对这两部门的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市民的评价越高),绘制茎叶图如下:(Ⅰ)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评分的中位数;(Ⅱ)分别估计该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概率; (Ⅲ)根据茎叶图分析该市的市民对甲、乙学科网两部门的评价. 【解析】:(Ⅰ)由所给茎叶图知,50位市民对甲部门的评分由小到大排序,排在第25,26位的是75,75,故样本中位数为75,所以该市的市民对甲部门评分的中位数的估计值是75 .50位市民对乙部门的评分由小到大排序,排在第25,26位的是66,68,故样本中位数为6668672+=,所以该市的市民对乙部门评分的中位数的估计值是67. (Ⅱ)由所给茎叶图知,50位市民对甲、乙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比率分别为50.150=,80.1650=,故该市的市民对甲、乙部门的评分高于90的概率的估计值分别为0.1,0.16. (Ⅲ)由所给茎叶图知,市民对甲部门的评分的中位数高于对乙部门的评分的中位数,而且由茎叶图可以大致看出对甲部门的评分的标准差要小于对乙部门的评分的标准差,说明该市市民对甲部门的评价较高、评价较为一致,对乙部门的评价较低、评价差较大.(注:考生利用其他统计量进行分析,结论合理的同样给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12,F F 分别是椭圆C: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M 是C 上一点且2MF 与x 轴垂直,直线1MF 与C 的另一个交点为N .(Ⅰ)若直线MN 的斜率为34,求C 的离心率;(Ⅱ)若直线MN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且1||5||MN F N =,求,a b .【解析】:(Ⅰ)根据22c a b =-及题设知22(,),23b M c b ac a=将222b a c =-代入223b ac =,解得1,22c ca a==-(舍去)故C 的离心率为12.(Ⅱ)由题意,原点O 为12F F 的中点,2MF //y 轴,所以直线1MF 与y 轴的交点(0,2)D 是线段1MF 的中点,故24b a=,即24b a = ①由15MN F N =得112DF F N =.设11(,)N x y ,由题意知10y <,则112()22c x c y --=⎧⎨-=⎩,即113,21x c y ⎧=-⎪⎨⎪=-⎩ 代入C 的方程,得2229114c a b+=.将①及22c a b =-代入②得229(4)1144a a a a-+= 解得27,428a b a ===,故7,27a b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32()32f x x x ax =-++,曲线()y f x =在点(0,2)处的切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 (Ⅰ)求a ;(Ⅱ)证明:当1k <时,曲线()y f x =与直线2y kx =-只有一个交点. 【解析】:(I )'()f x =236x x a -+,'(0)f a =.曲线()y f x =在点(0,2)处的切线方程为2y ax =+.由题设得22a-=-,所以1a =.(Ⅱ)由(Ⅰ)知,32()32f x x x x =-++,设()g x ()2f x kx =-+323(1)4x x k x =-+-+,由题设知10k ->.当x ≤0时,'()g x 23610x x k =-+->,()g x 单调递增,(1)10g k -=-<,(0)4g =, 所以()g x =0在(],0-∞有唯一实根.当0x >时,令32()34h x x x =-+,则()g x ()(1)()h x k x h x =+->.2'()363(2)h x x x x x =-=-,()h x 在(0,2)单调递减,在(2,)+∞单调递增, 所以()()(2)0g x h x h >≥=,所以()0g x =在(0,)+∞没有实根.综上,()g x =0在R 有唯一实根,即曲线()y f x =与直线2y kx =-只有一个交点. 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P 是O 外一点,PA 是切线,A 为切点,割线PBC 与O 相交于,B C ,2PC PA =,D 为PC 的中点,AD 的延长线交O 学科网于点E .证明: (Ⅰ)BE EC =;(Ⅱ)22AD DE PB ⋅= .【解析】:(Ⅰ)连结AB,AC.由题设知PA=PD,故∠PAD=∠PDA. 因为∠PDA=∠DAC+∠DCA∠PAD=∠BAD+∠PAB ∠DCA=∠PAB,所以∠DAC=∠BAD ,从而BE EC =. 因此BE=EC.(Ⅱ)由切割线定理得2PA PB PC =⋅.因为PA=PD=DC ,所以DC=2PB,BD=PB . 由相交弦定理得AD DE BD DC ⋅=⋅, 所以22AD DE PB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0,]2πρθθ=∈.(Ⅰ)求C 得参数方程;(Ⅱ)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32l y x =+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 【解析】:(Ⅰ)C 的普通方程为22(1)1(01)x y y -+=≤≤. 可得C 的参数方程为: 1cos ,sin ,x t y t =+⎧⎨=⎩(t 为参数,0t x ≤≤) (Ⅱ)设(1cos ,sin )D t t +.由(Ⅰ)知C 是以(1,0)G 为圆心,1为半径的上半圆.因为C 在点D 处的切线与t 垂直,所以直线GD 与t 的斜率相同,tan 3,3t t π==.故D 的直角坐标为(1cos ,sin )33ππ+,即33(,)22.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0)f x x x a a a=++->(Ⅰ)证明:()2f x ≥;(Ⅱ)若(3)5f <,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I )由0a >,有()f x 111|||||()|2x x a x x a a a a a=++-≥+--=+≥.所以()2f x ≥.(Ⅱ)1(3)|3||3|f a a=++-.当时3a >时,(3)f =1a a +,由(3)5f <得52132a +<<.当03a <≤时,(3)f =16a a -+,由(3)5f <得1532a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5521(,)22++.。

2014高考语文2卷详细解析(新课标)

2014高考语文2卷详细解析(新课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二卷)有答案解析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二卷)有答案解析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2018年6月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2014年新课标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新课标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2014年6月7日9:0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时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欲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食,果实未熟,不~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载。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威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其余。

当弗,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佛泽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利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从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蛋沙、鹅半吹起,失血余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答案及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答案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解析版(新课标II卷)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解析版(新课标II卷)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解析版(新课标II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试题详解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脏,与盗同法。

”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共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

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供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领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名。

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

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

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罚。

答案:C解析:C项说法中“《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有误,原文是“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属于以偏概全。

【考查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思路方法】根据题干确定在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中筛选信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答案:C解析:C项说法中“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于原文无据。

【考查能力】理解与分析,C【思路方法】在原文中分别找与选项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并概括句子含义或段落大意,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对比,选择不符合要求的一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广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答案:C解析:C项说法中“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于原文无据。

【考查能力】理解与分析C【思路方法】在原文中分别找与选项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并概括句子含义或段落大意,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对比,选择不符合要求的一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

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

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且尽罢诸不急费。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

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

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

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

瑾诛,复官,致仕。

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答案:D解析:D项“著”的解释有误,应为“登记、记载”。

【考查能力】理解B【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明确考点:文言实词;第二,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具体步骤:①确定所考查的文言实词;②明确考查实词的词义;③带入句子及文中检验词义的正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答案:C解析:【考查能力】理解B【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明确考点:断句;第二,选择正确的一项。

2.具体步骤: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答案:B解析: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着手压缩编制”在原文中无根据。

【考查能力】归纳概括C【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明确考点: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第二,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具体步骤:①逐项分析;②将选项中的句子带入到文中,与原文进行比对;③注意信息的细节差别;④准确定位和排除法确定答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同时,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注意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的翻译。

(1)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

(2)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考查能力】理解及语言表达B【思路方法】1.审题:明确句子中的重要实词。

2.具体步骤:①字对字直译句子;②检查句子中的重要词语翻译是否正确合适;③对不合适词语进行替换;④带入文中检查翻译是否合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吴落、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