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表

合集下载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等级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标准如下:1. 一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0%。

对于一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0倍。

2. 二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25%。

对于二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5倍。

3. 三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26-40%。

对于三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0倍。

4. 四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41-55%。

对于四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5倍。

5. 五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56-70%。

对于五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0倍。

6. 六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71-80%。

对于六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5倍。

7. 七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81-90%。

对于七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0倍。

8. 八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91-100%。

对于八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5倍。

9. 九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

对于九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70倍。

10. 十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并且丧失劳动能力。

1—10级伤残赔偿标准表

1—10级伤残赔偿标准表

1级至10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速查表一、1级至4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注:一到四级伤残单位不能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5级至10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是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的评定等级。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对于不同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有相应的赔偿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

首先,伤残等级1-3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1-3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3倍。

伤残津贴是按月发放的,发放期限为伤残等级确定之日起至法定退休年龄止。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月工资的30%,二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5%,三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0%。

其次,伤残等级4-6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4-6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6倍。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四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5%,五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0%,六级伤残为月工资的5%。

接下来,伤残等级7-10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7-10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10倍。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七级伤残为月工资的4%,八级伤残为月工资的3%,九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十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

此外,对于因工伤致残需要雇佣辅助人员照料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辅助人员工资,并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总之,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工资水平来确定的。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保障。

希望广大劳动者能够了解自己的权益,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赔偿责任,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共赢的局面。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工伤事故中受伤的工人,有一套明确的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和相应的赔偿金额。

这些标准和金额的确定,不仅关乎受伤工人的权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以便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但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对于一级伤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3至5倍。

二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对于二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6至10倍。

三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

对于三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11至15倍。

四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

对于四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16至20倍。

五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

对于五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21至25倍。

六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

对于六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26至30倍。

七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功能障碍。

对于七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31至35倍。

八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功能丧失。

对于八级伤残,赔偿金额为工伤保险金的一次性支付标准的36至40倍。

九级伤残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部位损伤,导致相应的功能丧失并影响到生活自理,且需要他人帮助,并且需要长期治疗,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功能丧失,且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

工地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表

工地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表

工地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表
根据中国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工地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
准表如下:
等级1:工地事故造成轻微伤残,获得赔偿金1000元;
等级2:工地事故造成轻伤残,获得赔偿金5000元;
等级3:工地事故造成中度伤残,获得赔偿金10000元;
等级4:工地事故造成较重伤残,获得赔偿金20000元;
等级5:工地事故造成重伤残,获得赔偿金50000元;
等级6:工地事故造成较大伤残,获得赔偿金100000元;
等级7:工地事故造成严重伤残,获得赔偿金200000元;
等级8:工地事故造成极重伤残,获得赔偿金300000元;
等级9:工地事故造成特别重伤残,获得赔偿金400000元;
等级10:工地事故造成极端重伤残,获得赔偿金500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赔偿标准,具体的赔偿金额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工程类型、伤残程度、年龄等。

因此,具体的赔偿金额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建议受伤者及家属在遭受工地事故后尽快咨询专业人士或律师,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赔偿标准和法律援助。

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

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

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等级项目残疾程度给付比例%第一级一双目永久完全失明的(注1)100%二两上肢腕关节以上或两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的三一上肢腕关节以上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的四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的五一目永久完全失明及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的六四肢关节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注2)七咀嚼、吞咽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注3)八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或胸、腹部脏器机能极度阻碍,终身不能从事任何工作,为维持生命必要的日常生活活动,全需他人扶助(注4)第二级九两上肢、或两下肢、或一上肢及一下肢,各有三大关节中的两个关节以上机能完全丧失的(注5)90%十十手指缺失的(注6)第三级十一一上肢腕关节以上缺失或一上肢的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80% 十二一下肢踝关节以上缺失或一下肢的三大关节全部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十三双耳听觉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注7)十四十手指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注8)十五十足趾缺失的(注9)第四级十六一目永久完全失明的70%十七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十八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二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十九一手含拇指及食指,有四手指以上缺失的二十一下肢永久缩短5公分以上的二十一语言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注10)二十二十足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第五级二十三一上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60%二十四一下肢三大关节中,有一关节之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二十五两手拇指缺失的二十六一足五趾缺失的二十七两眼眼睑显著缺损的(注11)二十八一耳听觉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二十九鼻部缺损且嗅觉机能遗存显著障碍的(注12)第六级三十一手拇指及食指缺,或含拇指或食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手指缺的50%三十一一手含拇指或食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手指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三十二一足五趾机能永久完全丧失的第七级三十三一手拇指或食指缺,或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手指缺的40%三十四一手拇指及食指机能永久完全(注13)丧失的第八级三十五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30%三十六一手除拇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三十七一足拇指缺失,另一足非拇指一趾缺失三十八一足拇指畸形,功能完全丧失,另一足非拇指一趾缺失第九级三十九一拇指末节部分1/2缺失20%四十一手食指两节缺失四十一一拇指指关节功能不全四十二一足拇指末节缺失,另一足非拇指一趾缺失第十级四十三一手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完全丧失10%四十四一足除拇指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表伤残等级赔偿系数一级伤残: 100%二级伤残90%三级伤残80%四级伤残70%五级伤残60%六级伤残50%七级伤残40%八级伤残30%九级伤残20%十级伤残10%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残疾等级1-10赔偿标准

残疾等级1-10赔偿标准

残疾等级1-10赔偿标准残疾等级赔偿标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造成残疾的人士提供经济赔偿和保障。

在中国,残疾等级分为1至10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和权益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残疾等级1至10的赔偿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一、残疾等级1-3赔偿标准残疾等级1至3属于轻度残疾,赔偿标准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残疾等级1的赔偿金额为伤残补助金的5%,残疾等级2为10%,残疾等级3为15%。

此外,根据受害人的实际需求和损害程度,还可以获得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相关赔偿。

二、残疾等级4-6赔偿标准残疾等级4至6属于中度残疾,赔偿标准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残疾等级4的赔偿金额为伤残补助金的20%,残疾等级5为25%,残疾等级6为30%。

与轻度残疾相比,中度残疾的赔偿金额更高,并且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保障,如康复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

三、残疾等级7-10赔偿标准残疾等级7至10属于重度残疾,赔偿标准最高。

一般来说,残疾等级7的赔偿金额为伤残补助金的35%,残疾等级8为40%,残疾等级9为45%,残疾等级10为50%。

对于重度残疾人士,除了基本的赔偿金额外,还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救助和照顾,如生活护理费、特别照顾费等。

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还会为重度残疾人士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待遇,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尊严。

四、赔偿标准的调整与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残疾等级赔偿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为了确保残疾人士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赔偿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应加强对残疾人士的关爱和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五、总结与展望残疾等级1至10赔偿标准是保障残疾人士权益的重要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关注残疾人士的生活需求和权益保障,不断完善残疾等级赔偿标准,提高赔偿标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伤残赔偿标准是指根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程度,由保险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相应的赔偿。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我国《劳动保险条例》中规定的伤残程度分级标准,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给予不同的赔偿金额。

下面将逐级介绍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以便大家了解相关规定。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最轻微程度。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五倍。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二轻微程度。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四倍。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三轻微程度。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三倍。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四轻微程度。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二倍。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五轻微程度。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一倍。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六轻微程度。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倍。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七轻微程度。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九倍。

八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八轻微程度。

八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八倍。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九轻微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表
2007年03月15日星期四08:54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流动受限;
c. 断续工作;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伤残等级与赔偿系数对照表
伤残等级赔偿系数
一级伤残: 100%
二级伤残90%
三级伤残80%
四级伤残70%
五级伤残60%
六级伤残50%
七级伤残40%
八级伤残30%
九级伤残20%
十级伤残10%
依照法医学的鉴定标准,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分为十级。

经法医鉴定为一级的,其生活补助费的赔偿,按照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二至十级的,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