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题库下册

合集下载

核酸采样证试题及答案

核酸采样证试题及答案

核酸采样证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主要检测以下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RNAC. 脂质D. 糖类答案:B2.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个部位不是常用的采样部位?A. 咽部B. 鼻咽部C. 血液D. 口腔答案:C3. 在进行核酸采样前,被采样者需要做以下哪项准备工作?A. 空腹B. 清水漱口C. 吃抗生素D. 无需特别准备答案:B4.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装备不是核酸采样人员必须穿戴的?A. N95口罩B. 防护面屏C. 一次性手套D. 帽子答案:A5. 核酸采样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错误的?A. 使用无菌拭子B. 避免接触拭子头部C. 采样后立即将拭子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D. 采样后将拭子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答案:D6. 核酸采样后的样本运输应遵循以下哪项规定?A. 常温下运输B. 冷藏运输C. 冷冻运输D. 无需特别温度控制答案:B7.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A. 有疫情地区旅行史的发热患者B. 密切接触者C. 无症状但有疫情地区旅行史的人员D. 无任何流行病学史的健康个体答案:D8.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立即隔离B. 通知公共卫生部门C. 继续日常工作D.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9. 核酸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以下哪个目的?A. 确定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B. 检查一般健康状况C. 评估免疫功能D. 诊断遗传性疾病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核酸检测的优点?A. 高度敏感性B. 高度特异性C. 操作简便D. 可以检测无症状感染者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交叉污染?A. 使用一次性无菌拭子B. 每采样一人更换一副手套C. 使用同一拭子采样多人D. 采样前后进行手部消毒答案:A, B, D12. 以下哪些属于核酸采样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A. 穿戴防护服B. 佩戴N95口罩C. 佩戴一次性帽子D. 佩戴一次性鞋套答案:A, B, C13. 核酸采样后的样本处理应包括哪些步骤?A. 样本标记B. 样本登记C. 样本离心D. 样本保存答案:A, B, D1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核酸检测的结果?A. 采样技术B. 样本运输和保存条件C. 实验室检测技术D. 被检测者的性别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核酸检测?A. 疑似病例B.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C. 疫情高风险区域的工作人员D. 所有住院患者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核酸采样时,被采样者可以随意咳嗽或说话。

采样题库2

采样题库2

采样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火车顶部采取批量在300t至1000t范围的筛选煤煤样时,按规定用斜线三点采样方式,每车皮采3个子样。

2、煤的粒度越小,则子样的最小质量就可以越少。

3、采样时,按规定的精密度要求,用符合要求的采样工具,从一批煤中采到的样品称为样本。

4、制样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掺合和缩分四个步骤。

5、当煤的粒度不超过25mm时,其保留煤样量最少为 60 kg. 6、如果火车运输一批原煤或筛选煤数量少于300t,按照国标要求最少应采子样数目为 18 个。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入厂煤取样应事先与运输调度或燃料值班人员联系好,允许后方可上车采样。

(√)2、不论使用何种基准,煤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的各种成分之和都应为100。

(√)3、国标中规定,在火车顶部采样,子样的最小质量主要取决于煤的品种。

(×)4、全水分是由表面水分和内在水分两部分组成的。

(√)5、国标中关于全水分测定,不同化验室的允许误差有明确规定。

(×)6、制样时用堆锥四分法的缩分精度比用二分器更高。

(×)7、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挥发分、灰分、发热量四项指标。

(×)8、从一批煤中采得的样本的总量决定于子样的数目和每份子样的重量。

(√)9、标准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5.27MJ/kg。

(×)10、采样点分布不合理是产生系统偏差的原因之一。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把厂外来煤由受煤装置或储煤场转运到锅炉煤仓(斗)的输煤设备应该包括( d )。

a)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给粉机;b)磨煤机、螺旋给粉机、翻车机;c)给粉机、销气器、排粉机;d)给煤机、皮带运输机、除铁(或“三块”)分离器。

2、煤样制备时周围环境温度要适宜,制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d )。

a) 0.5h b) 1h c) 1.5h d) 2h3、火车顶部采样,正确的是( c )。

采样人员测试题及答案

采样人员测试题及答案

采样人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随机性B. 代表性C. 系统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些是采样过程中需要避免的?A. 污染B. 损失C. 混合D. 以上都是3. 采样点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均匀分布B. 随机选择C. 选择污染最严重的地方D. 以上都是4. 采样工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什么处理?A. 清洗B. 消毒C. 干燥D. 以上都是5. 采样记录应包含哪些信息?A. 采样时间B. 采样地点C. 采样人员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应完全随机,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7. 采样过程中,可以忽略样品的保存条件,因为它们对结果没有影响。

()8. 采样记录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9. 采样时,可以使用任何工具进行采样,只要能够获取样品即可。

()10. 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不需要穿戴任何防护装备。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2. 描述采样工具的清洁和消毒过程。

13. 解释采样点的均匀分布原则的重要性。

14. 阐述采样记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5. 如果一个样品的采样体积为100毫升,采样浓度为10ppm,求样品中的污染物总量。

16. 假设一个采样点的污染物浓度为5ppm,采样体积为50毫升,求该采样点的污染物质量。

17. 已知一个采样点的污染物浓度为20ppm,如果需要将该浓度稀释至1ppm,需要加入多少体积的水?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样品在采样后发现有异味,分析可能的原因。

19. 某环境监测站对一个湖泊进行水质监测,采样后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请提出可能的污染源及应对措施。

答案:一、1-5:D D A D D二、6-10:× × √ × ×三、11-14:根据实际采样过程和要求,给出合理的答案。

新冠采样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冠采样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冠采样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冠病毒(SARS-CoV-2)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飞沫传播B. 空气气溶胶传播C. 直接接触传播D. 土壤传播答案:D2.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主要采样方式是什么?A. 咽拭子采样B. 血液采样C. 大便采样D. 尿液采样答案:A3. 在进行新冠采样时,以下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A. 采样前告知受检者采样流程B. 采样时使用一次性采样拭子C. 采样后立即将拭子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D. 采样后将拭子随意丢弃答案:D4. 新冠病毒采样时,采样人员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A. 医用口罩、工作服B. 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C. 医用口罩、防护服、手套D. 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答案:D5.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样本保存液中通常添加了哪种成分?A. 抗生素B. 酒精C. 病毒裂解剂D. 甲醛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新冠病毒采样时,采样人员可以不戴手套。

(错)2. 新冠病毒采样拭子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对)3. 新冠病毒采样后,拭子应立即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

(对)4.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样本可以常温保存。

(错)5. 新冠病毒采样时,采样人员应保持与受检者至少1米的距离。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新冠采样时的个人防护措施。

答案:新冠采样时,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穿戴一次性防护服、医用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采样前后进行手部消毒,避免直接接触受检者,采样后立即将拭子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并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2.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样本的保存和运输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样本的保存和运输应注意:样本应存放在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采样管应密封并标记清楚,样本应冷藏保存并尽快送至检测实验室,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样本暴露于高温或极端温度,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采样人员测试题及答案

采样人员测试题及答案

采样人员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采样人员在进行土壤采样时,应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随机取样B. 系统取样C. 分层取样D. 等距取样答案:C2. 以下哪个设备不是采样人员在水体采样时常用的?A. 采样器B. 温度计C. 土壤钻D. pH计答案:C3. 采样人员在采集空气样本时,应优先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风向B. 温度C. 湿度D. 大气压答案:A4. 采样人员在进行噪声监测时,应将测量设备放置在距离噪声源的哪个位置?A. 1米以内B. 1-5米C. 5-10米D. 10米以外答案:C5. 采样人员在采集生物样本时,以下哪个步骤是不必要的?A. 样本标记B. 样本保存C. 样本称重D. 样本烹饪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采样人员在进行土壤采样时,可能需要以下哪些工具?A. 土壤钻B. 铲子C. 手套D. 量筒答案:A、B、C7. 水体采样中,采样人员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措施?A. 穿戴救生衣B. 使用防滑鞋C.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D. 携带通讯设备答案:A、B、C、D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气采样的结果?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降雨答案:A、B、C、D9. 采样人员在进行噪声监测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记录?A. 测量时间B. 测量地点C. 测量设备型号D. 测量人员姓名答案:A、B、C10. 生物样本采集中,以下哪些信息需要记录?A. 样本种类B. 采集时间C. 采集地点D. 样本数量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采样人员在进行土壤采样时,可以随意选择采样点。

(错误)12. 水体采样时,采样人员应避免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取样。

(正确)13. 空气采样时,采样人员应选择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

(正确)14. 噪声监测时,采样人员应尽量远离噪声源。

(错误)15. 生物样本采集后,应立即进行标记和保存。

(正确)16. 采样人员在进行土壤采样时,不需要记录采样深度。

采样专班题库与答案

采样专班题库与答案

采样专班题库1.采样工作由一组工作人员组队实施,一般由(2)人组成。

2.每组每天采样为(300人份)左右。

3.采样人员负责采样,登记人员负责(样本编号)、(登记)、(标记)等工作。

4.采样现场工作由(当地村、社区)负责组织、协调。

5.采样人员防护装备包括。

(N95口罩)、(护目镜、面屏)、(连体防护服或隔离衣)、(双层乳胶手套)、(防水靴套)6.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民警防护装备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帽子)、(隔离衣)、(乳胶手套)、(靴套)。

7.采样点设施包括(遮阳棚)、(桌子)、(凳子)。

8.采样用品包括(采样登记表)、(签字笔)、(橡皮筋)、(记号笔)、(自封袋)、(咽拭子病毒采样管)、(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冷藏箱)、(冰排)、(生活垃圾袋)、(医疗垃圾袋)。

9.采样点的设置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

10.采样点应当应具备(独立空间),(通风条件好),(相对空旷)条件。

11.采样点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消毒用品。

12.采样点应设立待检人员等候区域,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以上的间隔要求,控制人员密度。

13.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单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14.咽拭子采集方法为:用棉拭子迅速地擦拭(咽后壁)、(两腭弓)及(扁桃体)。

15.采样完成后,采样人进行(手部)消毒,手消毒时间不少于(15)秒16.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培训。

17.混合样本编号规则为:小区名称(汉字全称)+组号+H+流水号”命名。

18.装好后的样本运输箱需(0.2%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采样运输箱内保证放置(2-3)个冰排。

19.样本采集后,应在(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

20.混检样本必须对(样本编号)、(样本信息)及(样本数量)进行核对。

21.采样工作期间,现场组织者在定时(1小时一次)对采样点进行预防性消毒。

核酸采样证考试题及答案

核酸采样证考试题及答案

核酸采样证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核酸检测通常检测的是什么类型的核酸?A. DNAB. RNAC. DNA和RNAD. 蛋白质编码的核酸答案:B2.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主要针对哪种RNA?A. mRNAB. tRNAC. rRNAD. 病毒RNA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核酸采样前需要告知被采样者的注意事项?A. 采样前2小时内避免进食B. 采样前30分钟内不宜吸烟、喝酒或嚼口香糖C. 采样前应告知采样者是否有口腔手术史D. 采样前应进行剧烈运动以提高准确性答案:D4.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个部位不是常用的采样部位?A. 咽部B. 鼻咽部C. 血液D. 粪便答案:C5. 核酸采样过程中,采样者应穿戴哪些防护装备?A. 口罩和手套B. 防护服和护目镜C. 口罩、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D. 口罩和防护服答案:C6. 核酸采样后,样本应如何保存?A. 室温下保存B. 冷藏保存C. 冷冻保存D. 无需特殊保存条件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A. 使用阳性和阴性对照B. 定期校准设备C. 采样者定期进行培训D. 样本采集后立即进行检测答案:D8.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意味着什么?A. 被检测者一定感染了病毒B. 被检测者可能感染了病毒C. 被检测者肯定没有感染病毒D. 需要进一步的检测来确认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A. 有疫情高风险区域旅行史B. 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C.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D. 无任何症状且无风险接触史的健康个体答案:D10. 核酸检测的样本采集通常使用哪种工具?A. 棉签B. 针管C. 试管D. 显微镜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采样误差?A. 使用专用的采样工具B. 采样前对采样者进行充分培训C. 采样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 采样后立即进行核酸提取答案:A, B, C12. 核酸检测实验室应具备哪些条件?A. 合格的生物安全柜B. 专业的核酸提取设备C. 恒温的实验环境D. 专业的核酸检测人员答案:A, B, D13. 以下哪些情况下,核酸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干扰?A. 样本采集不规范B. 样本保存不当C. 实验室环境污染D. 检测设备故障答案:A, B, C, D14. 核酸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被检测者的临床症状B. 被检测者的流行病学史C. 核酸检测的CT值D. 核酸检测的重复性答案:A, B, C, D15. 核酸采样过程中,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采样者应佩戴口罩和手套B. 采样者应避免接触被采样者的面部C. 采样后应立即将样本密封保存D. 采样过程中应与被采样者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核酸采样时,被采样者可以随意咳嗽或说话。

核酸采样的试题及答案

核酸采样的试题及答案

核酸采样的试题及答案核酸采样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采样前告知受检者采样流程B. 采样时使用无菌棉签C. 采样后立即将棉签放入采样管中D. 采样后立即洗手答案:D2.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更换手套?A. 接触受检者皮肤B. 接触受检者口腔黏膜C. 接触受检者鼻腔黏膜D. 接触受检者衣物答案:D3.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更换口罩?A. 口罩被污染B. 口罩被弄湿C. 口罩被弄脏D. 口罩被挤压变形答案:A4.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更换防护服?A. 防护服被污染B. 防护服被弄湿C. 防护服被弄脏D. 防护服被挤压变形答案:A5.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更换面屏?A. 面屏被污染B. 面屏被弄湿C. 面屏被弄脏D. 面屏被挤压变形答案:A二、多选题1.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操作是正确的?A. 采样前告知受检者采样流程B. 采样时使用无菌棉签C. 采样后立即将棉签放入采样管中D. 采样后立即洗手答案:ABC2.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更换手套?A. 接触受检者皮肤B. 接触受检者口腔黏膜C. 接触受检者鼻腔黏膜D. 接触受检者衣物答案:ABC3.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更换口罩?A. 口罩被污染B. 口罩被弄湿C. 口罩被弄脏D. 口罩被挤压变形答案:ABC4.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更换防护服?A. 防护服被污染B. 防护服被弄湿C. 防护服被弄脏D. 防护服被挤压变形答案:ABC5. 核酸采样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更换面屏?A. 面屏被污染B. 面屏被弄湿C. 面屏被弄脏D. 面屏被挤压变形答案:ABC三、判断题1. 核酸采样前,需要告知受检者采样流程。

(对)2. 核酸采样时,可以使用非无菌棉签。

(错)3. 核酸采样后,需要立即将棉签放入采样管中。

(对)4. 核酸采样后,不需要立即洗手。

(错)5. 核酸采样时,如果口罩被污染,需要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分类号:G1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②答案:100 10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

③答案:两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

③答案:滤料自然沉降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①答案:流量时间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①答案:针孔破损破裂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①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

①答案:3 0.5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③答案:80 12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

③答案:0.5 0.2~0.3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 mm),以L/min的流量采气L。

③答案:5~10 0.4 4~24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mg(中流量为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③答案:5 0.5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一1996)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态及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②答案:气颗粒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一1996)中的铅(Pb)是指存在于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②答案:总悬浮颗粒物二、判断题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 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所有工业区。

()④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 14一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不包括1998年以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2.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 kPa时的状态。

()②答案:正确3.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 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45 min。

4.环境空气采样中,使用气袋采样时可不用现场气样来洗涤气袋,直接采样即可。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使用气袋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应用现场气样重复洗涤三次。

5.环境空气采样时,只有当干燥器中的硅胶全部变色后才需要更换。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干燥器中的硅胶有l/2变色就应该更换。

6.环境空气监测中,采集有机成分的滤膜不宜进行称重。

()①答案:正确7.空气样品的24 h连续采集中,在采样总管上,二氧化硫进气口应先于二氧化氮进气口。

()①答案:正确8.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在中午至下午3点钟左右达到最高,夜里最低。

()③答案:正确9.用注射器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在2 d内分析完。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在采集当天完成分析。

10.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③答案:正确11.环境空气采样时,某个化合物的浓缩效率(或采样效率)与采样体积有关,最大采样体积越小,浓缩效率越高。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越高。

12.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填充柱的吸附效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最大采样体积减少。

()③答案:正确13.进行24 h环境空气采样时,进气口不要紧靠采气管管口,以免吸入部分从监测亭排出的气体,否则会使监测结果偏低。

()③答案:正确14.采集二氧化氮样品中,当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76。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此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68。

15.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 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正干扰,采样时可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 cm长的硅橡胶管,以排除干扰。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 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16.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在测定TSP的质量浓度后,样品滤膜可用于测定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和金属元素。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金属元素的样品要用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采集。

17.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对空气中0.3 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5%。

()③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截留效率不低于99%。

18.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在气流速度为0.45 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

()③答案:正确19.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任意两类区域之间的缓冲带宽度均应不小于300 m。

()④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一类区和三类区之间缓冲带宽度不小于500 m,其他类别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300 m。

20.位于缓冲带内的污染源,应根据其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功能区的影响情况,确定该污染源执行排放标准的级别。

()④答案:正确21.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

一般面积应不小于2 m2。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面积不应小于5 m2。

22.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3 m。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距离应为l~2 m。

23.环境空气采样器的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1%。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误差应小于5%。

2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规定的24 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适用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一1996)中季平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②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植物生长季平均值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数均值。

()②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④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B.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C.特定工业区D.一般地区答案:B2.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③A.10 B.20 C.30 D.40 E.50答案:E3.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口周围空间,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在采样口周围要有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③A.90º,180ºB.180º,90ºC.270º,180ºD.180º,270º答案:C4.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μm的尘粒。

()③A.大于10 B.小于10 C.大于20 D.大于30 E.大于100答案:D5.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保存。

()①A.常温条件下B.冷冻条件下C.20℃D.4℃条件下冷藏答案:D6.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①A.干燥器内B.采样盒C.一20℃冷冻箱内D.冷藏室中答案:C7.在无动力采样中,一般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的采样时间为d。

()①A.5~10 B.10~15 C.15~20 D.7~30答案:D8.在环境空气污染物无动力采样中,要获得月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d。

()①A.5 B.10 C.15 D.30答案:C9.在进行二氧化硫24 h连续采样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为℃。

()①A.23~29 B.16~24 C.20~25 D.20~30答案:A10.利用间断采样法采集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样品时,在采样流量为0.55 L/min 时,装有10 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的阻力应为kPa,且采样时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①A.1 B.4.7±0.7 C.6±l D.1.7+0.7答案:B11.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大气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

()①A.大于5%B.不大于5%C.10%D.小于10%答案:B12.环境空气连续采样时,采样流量应设定在L/min之间,流量计临界限流孔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

()①A.0.2 B.0.20+0.02 C.0.15 D.0.15±0.02答案:B13.PM10采样器是将大于10μm的颗粒物切割除去,但这不是说它将l0μm的颗粒物能全部采集下来,它保证10μm的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在%以上即可。

()③A.50 B.60 C.70 D.80 E.90答案:A14.用采气管以置换法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如果使用二联球打气,应使通过采气管的被测气体量至少为管体积的倍。

()③A.1~4 B.2~6 C.4~8 D.6~10答案:D15.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吸收效率为%以上的吸收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