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安全数据表
甲醛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爆炸上限(%):73.0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430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甲醛
标识
中文名:甲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
CAS号:50-00-0
危规号:83012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92
沸点(℃):-19.4
相对密度(水=1):0.82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甲醛MSDS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同呼吸系统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熔点(℃):
-92
沸点(℃):
-19.4
闪点(℃)
50(37%)
爆炸上限%(V/V)
73.0
爆炸下限%(V/V)
7.0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物溶剂。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稳定性
易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甲醛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中文名
甲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
formaldehyde
分子式
CH2O
相对分子质量
30.03
甲醛(Formaldehyde)

甲醛(Formaldehyde)注意:甲醛为一易燃、毒性之腐蚀性气体,当发生紧急事件时,易燃性、毒性与腐蚀性将为救灾之主要考虑因素二、物性、化性与灾害资料甲醛为一易燃、易挥发、具毒性之腐蚀性气体,其水溶液(37%~56%)称为福尔马林(Formalin)三、防灾设备甲醛之救灾需针对人员防护、火灾爆炸预防及泄漏控制等方面选用适当防灾器材设备:四、中毒之症状甲醛于工业上常用之状态为其水溶液-福尔马林,福尔马林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早期中毒征候为喉咙刺激、咳嗽、晕眩、抑郁,甚至昏迷2.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皮肤接触甲醛会造成刺激,多次接触甲醛溶液后,易造成过敏、湿疹性皮肤,甚至皮肤变硬、变黑。
3.食入性中毒之症候食入甲醛溶液后,口、喉、食道、消化道及胃的表面粘膜会受到严重刺激,造成剧痛、呕吐、腹泻及发炎,当身体吸收甲醛后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晕眩、抑郁、剧烈腹痛,甚至昏迷、死亡。
4.眼睛接触性中毒之症状眼睛初次暴露在1~10ppm的甲醛溶液时会造成刺痛,当浓度在4ppm时即会流泪,甲醛溶液波及眼睛时,轻者为暂时性不舒服,严重者会造成严重的灼伤,角膜混浊甚至失明五、急救方式甲醛溶液中毒之抢救者须按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
而甲醛溶液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4.眼睛接触性伤害之急救是七、救灾方式及灾后处理2.火灾之救灾3.灾后处理(1)少量泄漏以蛭石吸收后,将废弃物移入合适之密闭桶中,密闭桶于安全处蒸发,产生之蒸气需慢慢导入气体燃烧塔(2)大量泄漏时以适当之真空系统回收(需预防其易燃性),使用时附近必须没有引燃源且需预防回火,产生之蒸气导入气体燃料塔(3)泄漏液不可排入密闭区域(如下水道),因可能导致爆炸(4)泄漏区需有完整的通风系统将残留气体驱除干净。
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标准表格

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化学品名称:甲醛编号: MSDS-08CAS号:50-00-0危险品编号:83012分子式:CH2O;CH2O;HCHO熔点:-92沸点:闪点:85( 30% 工业用溶液相对密度:0.815(-20)溶解度:122外观及性状:无色、拥有刺激性气味 , 含 15% 甲醇中文又名:福尔马林 ; 蚁醛空气中同意极限:美国 TWA:水中同意极限:美国: 41.4 μ g/l 前苏联 MAC:μ g/l ( 生活用水 )禁忌物 / 禁忌:强氧化剂、强碱强酸 , 苯酚、尿素危险性 / 症状:火/爆炸 : 易燃侵入门路 : 吸入 , 食入 , 皮肤及眼睛接触健康危害 : 短时过分裸露刺激和灼伤皮肤、眼睛和粘膜 , 哭泣、恶心、呕吐 ( 呕血 ) 、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咳嗽、肺炎、肺水肿、敏感者会出现气喘反响。
在心血管瘫痪前可能出现低血压和体温降低 , 及嗜眠、头昏、惊风和昏倒、肾炎、血尿、肝中毒抢救举措:火/爆炸 : 喷水或使用、泡沫灭火剂 ; 若无危险 , 可将容器移出现场 ; 喷水冷却火中容器 , 免得爆炸 , 但容器内勿进水眼接触 : 马上用清水冲刷皮肤接触 : 马上用清水冲刷吸入 :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 实行人工呼吸其余 :误服后,就医,让患者大批饮水,使其呕吐(昏倒者例外)防备举措:穿专用防备服 , 戴护目镜 , 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 皮肤沾染后 , 马上冲刷 ; 改换并转移被污染的防备器具 ; 装备应急喷淋设施和眼药水 ; 按期检查肺功能储藏:存于密闭容器内 ,置于凉快、通风处;隔热,避氧化剂、碱;禁止烟火泄露办理:切断点火源 , 禁止烟火 ; 不得触摸泄露物 , 安全前提下尽量堵漏 ; 喷水减少泄露物挥发量 ; 禁止容器进水 ; 少许泄露 , 使用砂土或其余不吸附剂汲取至容器内待办理 ; 大批泄露, 围堤办理,运输无需贴标签 , 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甲醛标准范围对照表

甲醛标准范围对照表
目前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我们国家有两个标准,分别为建设部颁布的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卫生部颁布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一个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是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50325-2010标准要求密闭空间1小时,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08mg/m³,适用于开发商对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T18883-2002标准要求密闭空间12小时,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1mg/m³。
该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室内甲醛浓度的限定标准,是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
下图为GB/T18883标准截图,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1小时均值至少采样45min。
以上两个关于室内空气甲醛浓度的相关标准是最新使用的标准,由于国家标准一般新的标准代替旧标准,所以类似于GB/T16127-1995《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等旧的标准不做考虑。
甲醛安全数据表精选全文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用灭火:
毒害性及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毒性资料
LD50:
LD50800 mg/kg(大鼠经口);270 mg/kg(兔经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其它:
防护处理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甲醛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50(37%)
引燃温度(℃)
430
爆炸极限(v %)
7.0-73.0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能发生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队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型泡沫、二氧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必要时佩带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做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的碘化钾60毫升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接触限值
(mg/m3)
中国MAC:3
美国TWA: OSHA 3ppm;
前苏联MAC:0.5
美国EL: ACGIH 0.3ppm,0.37mg/m3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LD50:800mg/kg(大鼠经口);
甲醛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甲醛化学品安全数据表编号1中文名称 甲醛2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醛 福尔马林3化学品英文名称 Formaldehyde Solution CAS No. 50-00-04分子式 HCHO5分子量 30.036色度(黑曾单位)≤157杂质最高含量(以%计)8灼烧残渣:0.0039酸度(以H+计)。
mmol/100g.......0.510氯化物(CL)0.000111硫酸盐(SO4)0.000412铁(Fe)0.000113铅(Pb)0.000214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 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 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 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 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 肾和肝脏损害。
环境危害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5第三部分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如有不适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 口服牛奶、醋酸胺水溶液。
催吐 用稀氨水溶液洗胃。
就医。
16第四部分 消防措施17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18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 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 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C:mg/m3
PC-TWA:mg/m3
PC-STEL: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甲醛安全数据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中文名称
甲醛
英文名称:
formaldehyde
分子式:
CH2O
CAS:
50-00-0
RTECS:
LP8925000
危编号:
83012
理化性质
外观及性状:
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熔点:
-92℃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储存要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冻季应保持库温不低于1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要求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其它:
防护处理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沸点:
101℃
相对密度
空气
水
闪点:
50℃(37%)
爆炸极限:
%-%
自燃点: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蒸气压:
-57.3℃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用灭火:
毒害性及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毒性资料
LD50:
LD50800 mg/kg(大鼠经口);270 mg/kg(兔经皮)
LC50:
LC50590 mg/m3(大鼠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