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课件

蔡元培的任命与期望
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肩负起改革和振兴北京大学的重要使命。
改革期望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改革使北京大学成为学术研究、人才培 养的殿堂。
演讲的场合与目的
场合
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举行开 学典礼,全校师生及社会名流齐 聚一堂。
目的
通过发表演讲,阐述自己的教育 理念和改革措施,激励师生共同 努力,振兴北京大学。
氛围。
推动教学改革
蔡元培在演讲中提出改革教育体 制的主张,提倡学科交叉和综合 性教育,为北京大学的教学改革
提供了指导思想。
培养杰出人才
蔡元培的演讲激发了北大师生的 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了一大
批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
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
推广现代教育理念
蔡元培的演讲传播了西方现代教育理念,推动了 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真挚感人
情感真挚,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感 动。
逻辑结构
开篇点题
演讲开头直接点明主题,明确演 讲目的。
层次分明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各部分内容 之间衔接自然。
结尾总结
结尾对演讲内容进行总结,强化主 题,使听众印象深刻。
05 演讲的影响与评价
对北京大学的影响
提升学术氛围
蔡元培的演讲强调学术研究的重 要性,提倡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 ,为北京大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
对未来的展望
1 2
教育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注 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科技与教育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 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
高中语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就任北京⼤学校长之演说》是1917年蔡元培的演说作品。
这篇演说是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校长时发表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中语⽂《就任北京⼤学校长之演说》课⽂原⽂ 五年前,严⼏道先⽣为本校校长时,余⽅服务教育部,开学⽇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预科毕业⽽来,想必闻知。
⼠别三⽇,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与否,必先知⼤学之性质。
今⼈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在⼤学则不然,⼤学者,研究⾼深学问者也。
外⼈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法科,⼊⽂科者甚少,⼊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
官阶⼤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修,⼈讥我腐败,问⼼⽆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何必来此⼤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来,⼊法科者,⾮为做官;⼊商科者,⾮为致富。
宗旨既定,⾃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凭到⼿,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与求学初衷⼤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是⾃误也。
且⾟亥之役,吾⼈之所以⾰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吾⼈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因⽣计所迫,出⽽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置⾝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篇1【从容说课】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
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
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
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
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
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一)尊敬的各位师生: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站在这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我深知这个职位的责任重大,但我也充满信心,相信在广大师生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我想在这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家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感谢北京大学和所有教师同仁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学生和校友们的鼓励和支持,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才能够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
作为一所全球知名的高等院校,北京大学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新一任校长,我将以传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为己任,为保持学校的优势和提高学校的实力而努力奋斗。
那么,我认为作为一个高校的校长,应该关注什么问题呢?在我的职务履行中,我将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学校的学术建设。
北京大学是一所鼎鼎大名的高等院校,不仅是我国的骄傲,也是世界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所高校,学术建设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
我将加强学校的科研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还将加强对学术规范的培养和引导,推进学术风气的净化和整顿,为学校的提升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高等院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术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个性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第三,深化校地合作。
北京大学是依托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高校,我们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吸收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以上是我做为新一任北京大学校长会关注的方向和重点,当然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逐一解决。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必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更加出色的成绩。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全文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全文尊敬的北大师生们:大家好!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激动,能够在今天这个令人意味深长的时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
在我童年时代,我的父母告诉我,北京大学是我人生的必经之路。
这个著名的学府,不仅是我成长过程中的梦想之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
此时,我决心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为这个学校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生。
北大是中国办学历史的一张明信片,是八十多年中国发展的缩影。
自1902年成立以来,北大一直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学术进步的重任。
这是一个既辉煌又不断向前的历史。
在任何时代,北大都不会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发展、优化、提高。
我可以自豪地说,北大已经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成就。
这个学校在全国乃至世界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北大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名领域之一。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北大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中面对很多挑战。
我们必须反思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教育和管理模式,创造更具活力,更成体系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在法治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的当下,北大必须加强危机敏感和领导力以保障民主、公正和学术自由。
此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高校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十分紧张的国际局势,北大必须在同千百所其他大学竞争中,寻找自己在知识与创新上的突破口,以更多元的合作关系加强对外交流。
我的目标是为北大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力求打造一所更具人文和人类关注的学校,这个学校必须具有多元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以更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更严格的标准和品质为特点。
我们将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开放的学术环境,并尊重全体师生各自的意见和权利。
我希望在改变核心体制、完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全球性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不断提高北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形成具有我们时代特点的北大精神,以更好的教育和创新实践为中华民族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PPT)

03
演讲内容
对北京大学的评价和期望
评价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蔡 元培认为,北京大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 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提升北京大学学术水平
蔡元培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北 京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促进北京大学学生全面发展
蔡元培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加强了体育 、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
推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
培养现代人才
蔡元培的演讲为中国现代教育指明了 发展方向,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理念 和制度的变革。
蔡元培的演讲被广泛传播,成为教 育界的经典范文,被多次出版、引 用和研究。
持续影响
蔡元培的演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 响持续至今,其教育思想依然具有 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05
结语
蔡元培的人格魅力
01
02
03
博学多才
蔡元培具备深厚的学术背 景和广泛的知识领域,能 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 资源。
开放包容
教育公平
蔡元培致力于打破地域和 身份限制,选拔优秀人才 ,对现代教育的公平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他的文学风格深受中国 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 也吸收了西方文学的精 华
04
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02
演讲背景
北京大学的创立和发展
0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解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解读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谢立凡五年前,严几道①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②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①严几道:即严复,1853—1940年,几道是他的字,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
②预科:当时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
预科相当于北大的附属高中,学制先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免试升入本科。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①,况时阅数载②,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③,请更④以三事为诸君告:(①士别三日,刮目相见:见,原为“待”,又写作“看”,语出《三国志》。
吴国将领吕蒙,很有军事才能,但文化水平低,后来在孙权的启发下,刻苦学习。
有一次,鲁肃和他交谈,发现大有长进,于是赞叹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听了也幽默地回答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后来,人们便用吕蒙此语来表示别人已大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
②时阅数载:时间经历了几年。
阅,经过、经历。
载,zǎi,年。
③长斯校:任本校校长。
长,zhǎnɡ,校长,这里用如动词。
斯,这。
④更:再。
)这是演讲的开场白,先简单回顾自己五年来与北大的渊源,肯定大家的进步,借以拉近和听众的距离,便于开展师生间的对话,然后立即径奔演讲主题,以校长的身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语言简明扼要,没有过多斯文客套。
演讲这样开头,显示了演讲者的魄力,能迅速凝聚听众注意。
一曰抱定宗旨。
[段首开宗明义,点明中心。
蔡元培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反映了蔡元培当北大校长之始,最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北大的办学方向,即北大应该改革和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大学,北大的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生。
这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也是他对莘莘学子的最重要期望。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蔡元培认为要明确大学宗旨、办学方向,就必须先明确大学的性质,端正人们入大学的目的;而要端正人们入大学的目的,也就必须先端正人们对大学的观念。
高中语文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数(shù)载(zǎi)
干(gàn)禄(lù) 提 携(xié) 肄(yì )业 孜孜(zīzī) 造诣 (yì ) 店肆(sì ) 沦丧(lúnsàng) 訾 (zǐ)詈 (lì ) 冶(yě)游 塞责(sèzé) 会晤 (wù) 相(xiāng)勖(xù) 敷衍 (fūyǎn) 庶(shù)民 切磋 (qiēcuō) 正轨(guǐ) 砥(dǐ)砺(lì ) 鲜(xiǎn)为人知
文章特点
文章主旨
由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 道德沦丧,即便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 也难脱流俗。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 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 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因此,蔡元培在上 任之初,就郑重地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青年 学子在学业上,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孜孜 求学;在品行上,能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 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 做道德的楷模;在平时的个人修养上,要尊敬 师长,团结友爱。
结构与观点
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
希望。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 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 籍。)。
抱定宗旨
④正反深入论证: ①大学性质: 求学者:爱惜光阴,孜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孜求学,造诣容有底止。 ②多年弊端: 求官者:放荡冶游,敷 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 衍塞责,学问毫无。 思想。 ⑤事例论证: 清 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 朝的覆灭(官吏腐败)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 人们对当局的不满(道 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德沦丧) ⑥结论:宗旨不可以不 ③提出要求: 正大。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积累·整合】关于演说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
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影响听众的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
演说以其撼人的感召力,世代沿袭,风靡于世界,不仅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成为现代政治角逐、商业竞争甚至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战时期坐轮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拖着残疾的身体巡回演说,让美国人民了解了他的思想。
演说是面对观众,这就使演说的内容即演说词受到些限制。
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
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
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说无数,演说词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
《蔡元培讲演集(new)》(马燕编)收集他的演讲词九十篇。
作为一个革命家、思想家,他在演说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说可谓高屋建瓴。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
教育方面的演说词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说词等》。
在演说录集中我们看到,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
从他的演说词中,我们感受到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桥边红药18:56:59感受·鉴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说词。
它具有优秀的演说词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
1.作为演说词的特点本文在行文结构上开门见山,接触正题,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说明了演说的意图,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以至于学校的前途,有针对性,能抓住听众的心理。
每天段的开头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不旁逸斜出,便于听众把握演说的要领,并能引发听众的思考。
演说的内容做到了中心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讲得清楚明白,有一定的感召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的反响。
在语言上,没有生僻词语,虽是浅易文言文,但由于多用短句,并不觉得晦涩,相反对于北大学生这样的听众来说,更是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有些口语富有表现力,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严肃中还有体帖,可谓语重心长。
2.内容上的特点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不避矛盾,虽寥寥几语,可对现实的分析却精辟透彻。
可见作者对北京及北京大学的了解程度,并在任职伊始,就指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面。
作者在接任校长的职位之前,就向汤尔和先生,了解了北京大学的情况,所以确定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要求学生学实际知识,放开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健康地成长。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不到十天的日子里,就聘语积学而热心的陈独秀先生,解聘不称职教师,让学生乃至于社会看到了改革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作者针对北京社会的“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现状,对学生提出了德育的新要求,做到了有的放矢。
希望学生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修心养性,能以天下为己任,经身作责,担当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
对敬爱师友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另一侧面。
显然只有这样,才会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
共3页,当前第1页1233.关于图书一事。
蔡元培先生一贯对图书和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曾在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开幕及中国版本展览会开幕典礼上致词,强调科学家对于图书的重视。
在他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学校之外的最重要的教育机构。
在任职演说上,他就把充实图书馆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改革的日程中。
且在书籍的内容上也做了说明,这和他推行的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原则是分不开的。
学生可以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出的书籍更新旧的观念,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研究。
在任职后,他曾亲自为图书馆筹募资金,开源节流,以购图书,还曾向社会倡导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可见,蔡元培先生对图书馆的一往情深。
【思考·探究】《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蔡元培先生在就北大校长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所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直到现在,把这篇演说词选到高中课本,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种于高中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种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
”在一部分高中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的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功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
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
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
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受,把升学率看做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宽松了对自己要求。
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
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
在校眼里没有师长,在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
在近些天,常有校园或与学生有关的家庭恶性事件发生,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说词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拓展·延伸】1998年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得认识到,要想变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
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力图打破封建主义坚固的落后教育堡垒,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才。
在19XX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于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1923年离北大)。
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
他首先整顿了教师队伍,就职不到十天,就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之后又积极聘请学识渊博且思想进步的刘半农、鲁迅等加入北大行列。
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辞退,不予任用。
其次蔡元培先生树立了良好校风,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
再次,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
共3页,当前第2页123¾ÍÔÚ×÷ÕßÈÎÖ°Á½Äê°ëÖ®ºóµÄ1919¿´£¬ËûÔøÐ´ÐûÑÔ¡´¡´ÎÒ¾ø¶Ô²»ÔÙ×öÄÇÕþ¸®ÈÎÃüµÄУ³¤¡µ¡µ£¬Ò»¶ÈÒªÇó´ÇÖ°¡£´ÇÖ°ÀíÓÉÓÐÈýµã£ºµÚÒ»£¬Ð£³¤µÄÉí·ÖΪ°ë¹ÙÁÅÐÔÖÊ£¬ÓÚÊÇÉú³öÐí¶à¹ÙÁŵĹØÏµ£¬ÓÐ×ÅÎÞÊýµÄ·±ÎÄçȽڣ¬ÊܹÜÖÆÌ«¶à£¬ÁîÈËÍ´¿à£»µÚ¶þ£¬ÎÞ·¨´ïµ½Ë¼ÏëµÄ×ÔÓÉ£¬±±¾©´óѧ£¬ÏòÀ´ÊܾÉ˼ÏëµÄÔ¼Êø£¬ÁîÈËÖÏÏ¢£¬¶ÔÐÂ˼ÏëÈçͬ¶Ô´ý¡°ºéË®ÃÍÊÞ¡±£¬Ç¿ÐиÉÉæ£»µÚÈý£¬±±¾©ÕýÊÇ·çË×ÈÕ͵£¬µÀµÂÂÙÉ¥µÄÉç»á£¬½«ÈËմȾÉÏÎÛ×Ç¡£²ÌÔªÅàÏÈÉúËäȻ̬¶È¼á¾ö£¬µ«²¢Î´ÄÜ´ÇÈ¥±±¾©´óѧУ³¤µÄÖ°Îñ£¬ÒòΪ±±¾©´óѧÀë²»¿ªËû¡£ÔÚ¼¸ÄêµÄʱ¼äÀ²ÌÔªÅàÏÈÉúÒÔËûÏȽøµÄ½Ìѧ˼Ïë¡¢¹ã²©µÄѧʶÒÔ¼°¸öÐÔµÄÈ˸ñ÷ÈÁ¦£¬´òÏÂÁ˱±´ó°ÙÄêµÄ»ùÒµ£¬µÃµ½Á˹㷺µÄÈϿɺÍÔÞÓþ¡£ÔÚ¡°¼æÈݲ¢°ü¡¢Ë¼Ïë×ÔÓÉ¡±½ÌÓý·½ÕëµÄÖ¸µ¼Ï£¬±±´óÐγÉÁËǰËùδÓеÄÒ»ÖÖоÖÃæ¡£Ã«Ôó¶«×ð³ÆËûΪ¡°Ñ§½çÌ©¶·£¬ÈËÊÀ¿¬Ä£¡±¡£¹²3Ò³£¬µ±Ç°µÚ3Ò³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