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下书法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下书法教案(全册)

四年级书法教案1.钢笔-----左右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把左右结构的汉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教具准备:钢笔、田字格纸、字帖、写好生字的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教具准备:钢笔,铅笔,练习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左中右宽窄略等”、“中宽左右窄”、“右宽左中窄”、“左窄中右宽”、“中窄左右宽”等五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教具准备:钢笔,铅笔,练习本课时安排:1课时4、上下结构(一)教学目标:1.掌握上下结构上面很短下面很长生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上下结构上面很短下面很长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目标:1.掌握上下结构上面很短下面很长上下大小相似生字及5个单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写好上下大小相似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小学四年级书法课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书法课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书法课教案(全册)小学四年级书法课教案第一课写毛笔字的基本常识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大楷、中楷、小楷等。

软:羊毫。

软硬适中:兼毫。

硬:狼毫等墨:墨块、墨汁。

纸:宣纸、毛边纸等。

砚台二、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脚平。

站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左手扶案、脚平。

执笔方法:1.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 2.中指钩住笔杆3.名指末节的背部向外抵住笔杆4.小拇指紧贴无名指,不接触笔杆5.拿笔时应指实、掌虚、笔正三、米字格和笔画名称汉字笔画名称表第二课顺入横一、二、三、干要点:露锋入笔,有斜起和竖起两种,中段较轻,收笔加重。

第三课短横王、工、士、在要点:短横注意位置决定粗细变化。

第四课逆入横要点:斜起、竖起两类,含蓄饱满。

第五课垂露竖下、不、仕、作要点:注意中间细两头粗,重心平稳。

第六课悬针竖十、千、平、中要点:中锋逐渐提笔送出。

第七课横折日、目、里、甲要点:注意横竖的粗细变化。

第八课撇文、各、彦、加要点:撇有直有弯,注意行笔中的粗细变化,收笔时调整中锋。

第九课短撇手、氏、斤、千要点:可以侧锋。

第十课回锋撇风、成、戊、咸要点:收笔时回锋可以向上带出也可以收住。

第十一课短捺以、外、东、未要点:注意提按变化,收笔调整笔锋。

第十二课斜捺人、父、入、文要点:要写出波折且挺拔有力。

第十三课平捺远、通、延、廷要点:要把握好角度和轻重变化。

第十四课撇捺合用交、是、定、水要点:注意撇捺的粗细对比和平衡呼应。

第十五课露锋点六、主、斗、文要点:注意外轮廓是三角形。

第十六课藏锋点宁、心、必、思要点:逆入,上宽下窄。

第十七课书法简史第二学期第一课复习课纠正执笔、坐姿和笔画。

第二课竖撇月、用、川、广要点:注意角度,要起到支撑作用。

第三课四点底无、马、鱼、黑要点:注意四点的方向和大小。

第四课提挑北、公、理、长要点:外形为长三角形,注意棱角。

第五课短提冷、温、法、酒要点:出峰短促。

第六课折提台、云、公、去、玄要点:撇和提的结合处顿笔。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中竖独撑左右均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毛笔字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毛笔字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教学难点】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教具准备】有关资料毛笔、墨汁、白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说明本课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中竖独撑左右均衡二、指导学生体验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道理。

1、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同一汉字不同字形的字每字三种形态分别是符合美学规范1种字形不符合美学规范2种字形。

2、指导学生逐个评议分析①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美为什么这样说②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不美为什么这样说怎样修改才能让他美起来③教师在黑板上逐条记录学生发现的美学规律。

3、教师总结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规律。

①中――左右对称②军――左右均衡③平――把握中线。

三、指导学生。

1、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2、学习小组对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相互之间交流、评议。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

4、师生根据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要求评议。

5、指导学生临摹。

6、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很有意思吧希望大家以后在写字上注意“中竖独撑左右均衡”的道理在写字上有更大的的进步五、布置作业。

1、回家以后练习书写“中、军、平”三个字。

2、预习一下下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1.中竖独撑左右均衡①中――左右对称②军――左右均衡③平――把握中线2.长伸下横降低重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毛笔字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要注意长伸下横降低重心。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四年级(下)书法教案第一单元左右结构之二第1课提土旁、王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提土旁、王字旁及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土旁、王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第1页中部例字“地”左边的文字,思考:“提土旁、王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土、王的书写有什么变化?(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地”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坤、琳、埴”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提土旁、王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结合课本2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土、玉”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陆游,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陆游的书法代表作《自书诗卷》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林、是”补上提土旁或王字旁,进一步巩固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第2课口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口字旁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口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第4页中部例字“鸣”左边的文字,思考:口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口”的书写有什么变化?不同部位的口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鸣”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知、吴、名”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口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小学四年级书法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书法教案(全册)

第一讲笔画少与笔画多的字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独体字“大”、“六”、“事”、“重”的写法, 体会独体字的写法。

2.会写独体字的占格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把握写独体字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师一、导入1.出示图片“大”、“六”、“事”、“重”, 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四个字的特点及写法。

2.通过幻灯片进行笔画的写法模拟。

3.观看幻灯片演示, 并仔细观察独体字写法中的注意事项。

4.教师指导学生写法。

二、小结通过幻灯片的演示, 发现独体字的写法应该是: 笔画少的独体字应丰满, 笔画多的独体字笔画应纤细一些。

三、练习临习“天”、“乎”、“必”、“尤”“九”、“永”、“我”、“重”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独体字的写法呢?你都记住了吗?课后反思: 学生1.学生认真观察2.学生根据幻灯片进行模拟3.认真观察并总结写法4.独自练习独立完成, 同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讲取中结构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哪些独体字要居中书写。

2.掌握取中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白哪里是居中教学过程:教师一、出示有中竖的独体字, 课件演示“王”、“出”、“甲”、“申”等字的写法, 让学生认真观察中竖在米字格中的哪个位置上。

二、继续演示“正”、“玉”、“丹”、“雨”的写法及观察, 哪一笔画才是居中线的一笔。

三、总结: 有中竖或上中点的独体字, 竖或中点居中线上, 如果没有, 则应竖中线平分左右。

四、临习“生”、“出”、“正”、“夫”“甲”、“申”、“丹”、“言”五、作业: 找出10个你喜欢的取中结构的字, 每字写2遍。

课后反思: 学生1、认真观察, 记忆写法。

2.学生临摩字体, 同桌互评。

3.独立完成, 教师指导, 选出优秀的全班传看。

第三讲偏斜结构教学目标:1.清楚哪些字是偏左, 哪些字是偏右。

2、会找到偏斜结构字的特点, 正确书写。

3.掌握字的重心, 使写出的字更加平衡。

教学重难点:能找到字的重心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教师一、导入1.首先, 对学生上节课的作业进行点评, 对于写的好的同学介绍其经验。

小学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第一课单人旁教学目标:掌握单人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单人旁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合理安排单人旁两个笔画的位置、大小、精细等。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激活精神:我们在三年级时研究了汉字毛笔基本笔画的写法,大家的进步很快,但是要坚持不懈地研究,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从今天开始,我们研究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第一单元,左偏旁的写法(一);第二单元,左偏旁的写法(二)。

二、探究新知,激活行为:1、介绍偏旁。

本节课我们研究单人旁的写法。

单人旁是常见的左偏旁,形态狭长,与不同部件搭配时写法略有变化。

(板书:单人旁)2、观察偏旁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仁”字为例,来研究单人旁的写法。

先请同砚们说一说,“仁”字中的哪一个偏旁是单人旁?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仁”字中的单人旁都有哪些特点?单人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

请同学们观察米字格中的“仁”字。

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进行观察和分析,是研究书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仁”字中的撇画的倾斜度和长度。

撇画起笔较方,撇画和竖画相交于撇画的中部;竖画的长度和撇画相近,略有弯度。

三、讲授示范,激活方法:分析偏旁写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书写单人旁?教师点名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书写“仁”字的单人旁怎样写撇?(2)应该顺锋入纸还是逆锋入纸?(3)怎样写竖:(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示范。

示范“仁”字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单人旁撇和竖的形态及写法。

四、书写实践,激活灵性: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仁”“侈”“信”三个例字中单人旁的形态,两分析它们的写法要领,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拿起手笔,尝试描红。

描红时,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例字中单人旁形态的不同之处。

强调学生要注意掌握好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要领。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

四年级书法全册教案

四年级书法全册教案

四年级书法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提高书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3.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书法基本技巧: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2. 书写规范:字体结构、间架、比例、布局等方面的要求。

3.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古代书法家的作品,体会其艺术特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书法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提高书写能力。

2. 难点:书法作品的布局和结构,以及如何运用书法技巧表现个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书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书写技巧。

2. 讲解法:讲解书法基本技巧、书写规范和作品欣赏。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4. 互动法: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借鉴,共同进步。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书法基本技巧(横、竖、撇、捺、折)讲解与练习。

2. 第二课时:书写规范(字体结构、间架、比例、布局)讲解与练习。

3. 第三课时:书法作品欣赏,分析古代书法家的作品。

4. 第四课时:书法创作实践,学生自主创作书法作品。

5. 第五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借鉴。

六、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书写特点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

2. 成果评价:定期组织书法作品展示,对学生的书法成果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书法学习方法和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四年级学生的书法教材,如《四年级书法教程》。

2. 范字帖:提供历代书法家的范字帖,供学生临摹和学习。

3. 书法用品:毛笔、墨、纸、砚等书法必备用品。

4. 教学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书法作品和教学视频,增强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书法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书法的定义、书法的种类、书法的历史发展。

2. 书法的基本技巧:笔法、墨法、纸法、砚法。

3. 硬笔书法的书写规范:字体、笔画、结构、布局。

4. 软笔书法的基本技法:毛笔的选用、书写姿势、笔画的运用。

5. 名篇名句的书法欣赏:古代诗词、现代文学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提高书写质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书写,讲解书写要领。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名篇名句的书法作品。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安排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书写质量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字形结构和布局美感。

2. 学生书法技巧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示范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书法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书法欣赏能力的评价:通过欣赏课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材。

2. 教具:毛笔、墨汁、纸张、砚台、碑帖、多媒体设备。

3. 参考资料:书法相关书籍、报刊、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第1-5课时:书法的基本概念与技巧第6-10课时:硬笔书法的书写规范与练习第11-15课时:软笔书法的基本技法与练习第16-20课时:名篇名句的书法欣赏与创作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书法学习中取得进步。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

十、课后作业1. 每天坚持练习书写,不少于30分钟。

2. 选择一首古诗词或现代文学作品,进行书法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课 日子旁.目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日字旁.目字旁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修身 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日字旁.目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7 页中部例字“鸣”左边的文字.思考:日字旁.目字旁的书写 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日.目”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日字旁.止字 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4 / 17
第 6 课 综合练习——天下为公 教学目标: 1.掌握书法创作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书法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16 页的“天下为公”的出处和意义及单字的书写提示.思考 (1)“天下为公”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什么? (2)作为一件书法作品.“天下为公”中各字在不同位置.怎样书写. (3)理解同一个内容.使用不同的规格(横幅.竖幅或斗方)表现的方法· 2.欣赏孙中山书法“天下为公”并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相关资料· 3.书法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介绍· 四.自主创作 (1)要求:内容“天下为公” 规格:横幅.竖幅或斗方 1*4 的宣纸 (2)作品展示· (3)老师点评· 第二单元 左右结构之三
5 / 17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纪.给.纽”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绞丝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 20 页 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丝”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倪瓒.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倪 瓒的书法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工.申.内.方”补上绞丝旁进一步巩固两个 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6 / 17
(4)拓展例字书写·“礼.裾.祸.福”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示字旁.衣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 点·结合课本 22 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示.衣”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 绍祝允明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末.由”等字补上示字旁或衣字旁.进一步 巩固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
第 8 课 示字旁 衣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示字旁.衣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 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示字旁.衣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 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22 页中部例字“视”右边的文字.思考:示字旁.衣字旁的书 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示.衣”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示字旁.衣 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视”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 / 17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时”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昧.明.瞻”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日字旁.目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 点·结合课本 7 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日.目”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 赵孟頫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乍.属.爰”补上日字旁或目字旁.进一步巩 固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第 4 课 山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山字旁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修身 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山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10 页中部例字“峻”左边的文字.思考:山字旁的书写要领是 什么?同独体字“山”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山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 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峻”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岐.岁.巘”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山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 10 页 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山”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7 / 17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志.诚.译.论”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言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 25 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言”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文徵明.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 绍文徵明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己.成.寺”补上言字旁.进一步巩固言字 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左右结构之二 第 1 课 提土旁.王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提土旁.王字旁及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修身 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土旁.王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1 页中部例字“地”左边的文字.思考:“提土旁.王字旁”的 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土.王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地”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坤.琳.埴”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提土旁.王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 点·结合课本 2 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土.玉”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陆游.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陆 游的书法代表作《自书诗卷》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林.是”补上提土旁或王字旁.进一步巩固 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第 10 课 页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页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 构匀称.整洁美观.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页字旁 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28 页中部例字“额”右边的文字.思考:页字旁的书写要领 是什么?同独体字“页”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页字旁的书写有什么 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第 5 课 斤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斤字旁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生审美.修身 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斤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13 页中部例字“新”右边的文字.思考:斤字旁的书写要领是 什么?同独体字“亲”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斤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 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新”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淅.所.斯”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斤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 13 页 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斤”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巎巎.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 绍康里巎巎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斤.欠”补上山字旁.进一步巩固两个偏旁 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第 2 课 口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口字旁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 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口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
1 / 17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 4 页中部例字“鸣”左边的文字.思考:口字旁的 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口”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口字旁 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鸣”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知.吴.名”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口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结合课本 4 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口.鸣”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朱熹.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 多媒体介绍朱熹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帝.丁.共”补上口字旁.进 一步巩固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