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自查表

合集下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检查结论:安全□
需要整改□ 立即停工□
检查人签字/日期
备注:1、是否执行中根据检查情况打√;2、如有附件可粘贴与检查单背面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标准
查内容 并指定专人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护
是否执,负责人或监护人员应配备无线电对讲机、
业票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应重新办理作业票 作业内容和要求,熟悉所从事作业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作业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
检查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办理工作票,并指定专人对作业过程进行监 作业期间有监护人员全程监护(入口至少1人),人员进出有登记记录,负责 生命绳等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票应悬挂或张贴在作业现场,作业票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立即整改项目: 受检查单位签字/日期 面
安全措施 其他事项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内容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及须经授权才能进入的
有效切断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氧气)系统,并挂牌辨 入口畅通无障碍物 进入带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电源线路与开关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并设警 禁止合闸”
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自然通风,必要时应强制通风
作业前,负责人或监护人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安全检测,间隔时间不少于20分 25%,含氧量19.5-21.5%为合格
情况,有判断和处置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有限空间内外联络畅通无阻 险存在及须经授权才能进入的词语 质(含氧气)系统,并挂牌辨识,必要时上锁或使用盲板封堵,出 关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并设警示牌,同时在开关上挂“有人检修、
通风 全检测,间隔时间不少于20分钟,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管理类)安全自查检查表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管理类)安全自查检查表
是□
否□
(7)存在缺氧或有毒且无法达到国家标准、或者不易通风换气的有限空间场所。
A.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B.必要时应拴带安全绳,并可靠地固定在有限空间外,便于与监护人员的沟通及救援。
是□
否□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管理类)安全自查检查表
序号
核查项目
重点核查内容
核查形式
结果判定
检查情况
1
作业安全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及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A.查资料,检查审批表或方案中是否有危险因素辨识、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
B.查告知记录。
是□
否□
(2)应采取了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查资料,看方案或现场安全确认单中是否有要求。
是□
否□
(3)应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判定合格与否。
查资料,看检测记录(记录内容中气体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围)。
是□
否□
(4)作业现场应配备通风设施、气体检测仪、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器材。
查资料,方案或安全确认单中是否有要求。
是□
否□
(5)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操作规程、风险告知卡等,保持出பைடு நூலகம்口畅通。
A.查资料,方案或安全确认单中是否有要求;
B.查现场工作影像材料。
是□
否□
(6)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条件确认。
查审批单,看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是否进行了安全条件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及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及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记录

附件 6及审批教育及现场检测1)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应实施作业审批,未履行审批手续的,任何人不患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各项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应明确。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患上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4)安监总局令[69]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的贯彻落实。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对所有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必须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气工具应注意事项,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法等)。

2)现场各项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窒息及逃生等措施)落实到位,工作负责人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1) 进入存在有害气体或者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的有限空间(如煤仓、粉仓、脱硫吸收塔、脱硝反应器及其它容器、槽箱等)内作业,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者定时检测。

作业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4)在有限空间内进行衬胶、涂漆、刷环氧玻璃钢工作,在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或者在密闭容器内使用氩、二氧化碳或者氦气进行焊接作业,应强力通风,加强通风换气,并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

1)进入有较高温度的有限空间内(如燃烧室、烟道、电除尘器、脱硝反应器、沟道、井下、地下维护室)作业,应降温到 40℃以下才进入工作。

2) 不患上进入 50℃以上的有限空间内工作,特殊情况下必须短期进入 50℃以上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经过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并设专人监护。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严禁进入有限空间。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
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夜间作业需加装夜Βιβλιοθήκη 示警照明设备;施工单位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进出施工现场人员须进行登记,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进入有限作业空间。
人员防护及监护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作业实际需要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确保安全可靠。
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监护人员数量应能够进行危急情况处理。
施工单位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救预案。
夜间作业,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
安全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需进行隔离。
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内容至少包括: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急救措施,并应明确标识应急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
安全
操作
作业人员班前不得喝酒,在禁止吸烟的区域不得吸烟,不应疲劳作业,不得在作业面上睡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检查项
作业标准
检查结果
文件
审核
开工前,施工单位须编报专项作业安全管控方案。内容包括:人员安排及岗位职责、安全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应急救援保护措施等。
作业或者监护人员应根据规定,持有效上岗作业证。
每日开工作业前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最新整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最新整理)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2 和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
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
3 安全教育培训 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 急救援人员(含外来劳务人员、外包单位作业人员等) 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附件 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企业安全 生产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排查、辨识本企业的有限空间且无遗漏,并确定有限空
有限空间排查 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
1 辨识
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将管理台账报送属地县级安监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隔离 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 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 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 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 因素》(GBZ2.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2
通风
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作业过程中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 氧通风换气。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 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 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 业现场。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 业。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检测指标包 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 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
6
设备工具
用电线路是否有开关、短路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7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是否满足国家法规或标准要求
8
作业场所
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9
是否严格遵守“通风、检测、作业”的原则;检测结果是否按要求记录
10
是否安排监护人员进行监护
11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前,是否进行气体检测
13
劳动
保护
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
在缺氧、有毒有害环境中,作业人员是否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
15
是否在作业现场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16
其他
检查人员意见: 安全负责人:
工区负责人:监理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检查表
作业部位: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基础管理
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
是否定期排查有限空间作业位置、内容,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台账
3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4
作业人员身体条件(无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
作业人员是否清楚作业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
部门: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发现问题
检查/督查比例
应负责任部门或岗位
1
制度是否认真贯彻
检查企业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其类型数量、分级标准是否符合集团公司管理制度要求。
查看查部门是否针对不同类型有限空间作业制定的典型安全措施。
查企业是否针对不同级别有限空间作业规定监护等级及到岗到位标准。
是否交代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是否交代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防护、自条件下有限空间作业级别的转换规定。
2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查部门(室、队)负责人、班组长、班组成员是否清楚本部门、本班组、本岗位可能从事的有限空间作业类型及级别。
查已执行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查看其是否按规定设置第二监护人,第二监护人是否为生产职能部门有关管理人员。
查在容器类、仓罐类进行的工作,是否严格控制作业人数;高风险有限空间作业,是否增设监护人。
查一级有限空间清理、消缺作业是否明确总工程师及以上厂级领导必须到现场检查、指导。
W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发现问题
检查/督查比例
应负责任部门或岗位
查部门是否建立了“有限空间作业登记牌”。登记牌是否规范(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包括时间,责任人,检查人签字等)
停工后出入口是否按规定进行封闭并悬挂“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3
已执行的有限空间作业是否对作业班全体成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交底
安全措施票内容是否完善,针对性强。
是否交代有限空间内存在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是否交代存在的环境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
是否交代出入有限空间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内外联络方式和工具使用方法;

建筑工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自查表

建筑工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自查表
建筑工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自查表
检查日期: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受限空间 类型
管道、容器、地下管道、地下室、消防水池、地下工程、 暗沟、隧道、涵洞、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 其它
序号
1
是否建立受限空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 规定并认真落实 是否确定并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 人员、监护人员、审批人员的职责 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工作, 企业是否建立并施工作业审批制度 是否存在没有监护人在作业现场实施受限空 间作业的行为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员、检修人员、监 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是否进行过安全教育培训 并有培训记录 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受限空间的安全培训考 核,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是否为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 合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包 括呼吸防护用品、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快速 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 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防护用品) 受限空间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 尘,通风、检测、照明、通讯设备是否符合 防燥要求 防护用品和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维护
自查情况
建设单位(签章)
监理单位(签章)
施工单位(签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条件自查自改表
企业名称 基本情况 企业类型 主要负责人 有限空间识 别 有限空间数量 危险有害因素 自查项目 一个确认 生产经营是否对内部存在的所有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认,形成有限 空间作业确认统计表,并在有限空间处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方案 是否配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氧浓度检测仪 两套设备 是否配置应急救援设备(安全绳·防毒面具等)。 是否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并有记录。 两套记录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检测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进 行安全教育培训。 是 地址 联系电话
一个制度 一个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