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合集下载

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最新)

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最新)

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最新)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墙模板工程施工1.2 工程地址具体地址待定1.3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墙模板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墙体模板的搭建、拆除等工作。

二、工程量清单2.1 墙模板数量统计根据实际测量,本工程墙模板数量共计XX平方米。

2.2 施工工艺要求•搭建模板时要保证垂直度和平整度,严禁出现倾斜和变形现象;•拆除模板时要小心细致,不得损坏周边结构。

2.3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三、工程费用预算3.1 原材料费用•模板板材费用:XXXX元/平方米•支撑杆费用:XXXX元/根•其他辅助材料费用:XXXX元/项3.2 人工费用•搭建人工费用:XXXX元/平方米•拆除人工费用:XXXX元/平方米3.3 设备使用费用•搭建设备使用费用:XXXX元/日•拆除设备使用费用:XXXX元/日3.4 合计费用综合计算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预计本工程总费用为XXXX 元。

四、施工总结4.1 施工方案•按照工程量清单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工程费用,做到物尽其用。

4.2 施工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施工人员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3 验收标准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合格方可移交使用。

以上为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的内容,如有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详细了解,请随时与工程负责人联系。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建筑工程,建筑面积XX平方米,建筑高度XX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模板工程采用钢模板体系,模板工程量较大,施工质量要求高。

二、模板工程材料及设备1. 模板材料:Q345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竹胶板等。

2. 支撑材料:Φ48×3.5钢管、扣件、U型卡、钢垫板等。

3. 钢筋材料:HPB300钢筋、HRB400钢筋等。

4. 设备:卷扬机、塔吊、泵车、砂浆搅拌机、电焊机等。

三、模板工程计算1. 模板面积计算(1)梁模板面积:XX平方米(2)板模板面积:XX平方米(3)柱模板面积:XX平方米(4)墙模板面积:XX平方米2. 支撑体系计算(1)梁支撑体系:根据设计要求,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支撑体系。

根据梁截面尺寸和荷载要求,选用Φ48×3.5钢管,间距为XXcm,立杆基础埋深为XXcm。

(2)板支撑体系: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双层钢管支撑体系。

根据板厚度和荷载要求,选用Φ48×3.5钢管,间距为XXcm,立杆基础埋深为XXcm。

(3)柱支撑体系:柱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十字支撑体系。

根据柱截面尺寸和荷载要求,选用Φ48×3.5钢管,间距为XXcm,立杆基础埋深为XXcm。

3. 钢筋工程计算(1)梁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梁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直径为XXmm。

根据梁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2)板钢筋工程:板钢筋采用HPB300钢筋,直径为XXmm。

根据板厚度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3)柱钢筋工程:柱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直径为XXmm。

根据柱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现场场地平整,确保施工安全。

(2)材料设备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2. 施工顺序(1)梁模板安装:先安装梁模板,然后安装梁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板模板安装:先安装板模板,然后安装板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实施单位及有关单位协调工作施工单位需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施工计划顺利进行。

1.2 施工现场勘察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图纸设计及施工方案制定2.1 图纸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平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等,明确施工范围和要求。

2.2 施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及设备准备、施工要点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三、工程量清单及计算3.1 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工程量计算及材料消耗计算等,确保施工经济合理。

3.2 计算书编制根据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计算书,包括工程项目计量、工程项目估价等内容,为施工进度和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四、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4.1 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4.2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升工程品质。

五、进度计划及监督检验5.1 进度计划制定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量清单,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5.2 监督检验设立监督检验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要求。

六、竣工验收及总结6.1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检查工程质量、外观及功能等,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6.2 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施工工作提供参考,持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以上为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实际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模板方案(超大梁、超厚墙,含计算书)

模板方案(超大梁、超厚墙,含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 (1)(一)、建筑概况: (1)(二)、结构概况: (1)(三)、主要构件截面尺寸 (1)(四)、支模楼层层高 (1)(五)、总平布置图 (1)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安排 (3)(一)、工程施工目标 (3)(二)、工程管理机构、岗位职责 (3)1、安全管理机构 (3)2、工程管理机构 (4)(三)、工程施工顺序、施工流水段 (5)(四)、施工队伍任务安排及对施工队伍的要求 (5)1、施工队伍任务安排 (5)2、对施工队伍的要求 (6)(五)、工程重点、难点的安排 (6)四、施工进度计划 (7)五、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 (8)(一)、施工准备 (8)1、模板选材 (8)2、支撑选材 (8)(二)、技术准备 (8)1、模板安装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8)2、模板的支设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9)(三)、资源配置计划 (9)六、施工工艺技术 (11)(一)、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 (11)2、地下室筏板及底板 (11)3、地下室电梯坑、集水坑、剪力墙吊模 (11)4、柱模板安装 (12)5、梁模板安装 (13)6、楼板模板支撑体系: (14)7、剪力墙板模安装 (15)8、模板拆除 (16)(二)、施工方法 (17)1、超重梁 (17)2、超厚结构板 (17)3、超厚剪力墙 (18)(三)、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 (19)七、主要管理计划 (21)(一)、安全管理计划 (21)1、材料保证计划 (21)2、重大危险源辨识 (21)3、应急预案 (22)4、监控与预防措施 (22)(二)、质量管理计划 (23)1、质量隐患 (23)2、质量控制措施 (23)(三)、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3)八、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4)(一)、肿瘤治疗中心超重梁计算书 (24)1、工程属性 (24)2、荷载设计 (24)3、模板体系设计 (25)4、面板验算 (27)6、主梁验算 (30)7、可调托座验算 (32)8、立柱验算 (32)9、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33)(二)、肿瘤治疗中心超厚板计算书 (35)1、工程属性 (35)2、荷载设计 (36)3、模板体系设计 (36)4、面板验算 (38)5、小梁验算 (39)6、主梁验算 (41)7、立柱验算 (43)8、可调托座验算 (44)9、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44)(三)、肿瘤治疗中心超厚墙计算书 (46)1、工程属性 (46)2、荷载组合 (46)3、面板布置 (47)4、面板验算 (47)5、小梁验算 (49)6、主梁验算 (50)7、对拉螺栓验算 (52)一、工程概况:(一)、建筑概况:(二)、结构概况:基础形式及基础埋置深度统计(三)、主要构件截面尺寸剪力墙截面尺寸:200mm、250mm、300mm、370mm、400mm、800mm、1000mm、1500mm、2800mm、等超厚墙。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01#地块改造工程一标段3#、11#、12#、14#楼房及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3112.5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7285平方米,地下室车库二层层高为 3.5米,地下室二层板厚120mm,地下室车库一层层高为3.75米,地下室一层顶板厚320、300mm,地下室线荷载超过15KN/m的梁截面有:500×1000,300×700,300×1000,300×800,500×800,300×600,250×600等,平面情况见下页插图(本计算方案在施工前须经专家论证)。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荷载选择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四、材料选择五、施工方法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内混凝土框架柱先浇筑,剪力墙板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为了统一地下室整体支架,地下二层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900*900,地下一层立杆间距统一750*75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模板专项方案计算书包括

模板专项方案计算书包括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日益繁荣,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模板专项方案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计算书针对某建筑项目,对模板专项方案进行详细计算,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安装、拆除、周转等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计算依据1.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标准;2. 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4. 模板材料性能参数。

三、计算内容1. 模板工程量计算(1)模板面积计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模板总面积。

包括墙模板、梁模板、板模板等。

(2)模板周转次数计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计算模板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工程量/单次使用量)×(施工周期/模板周转周期)。

2. 模板材料用量计算(1)模板面积与厚度对应材料用量计算:根据模板面积和厚度,查询材料用量表,计算模板材料用量。

(2)支撑体系材料用量计算:根据支撑体系设计,计算支撑材料用量。

包括立杆、横杆、斜杆、剪刀撑等。

3. 模板工程成本计算(1)模板材料成本计算:根据材料用量和价格,计算模板材料成本。

(2)人工成本计算:根据施工方案,计算人工成本。

(3)机械成本计算:根据施工方案,计算机械成本。

四、计算结果1. 模板总面积:XX平方米2. 模板周转次数:XX次3. 模板材料用量:(1)模板面积与厚度对应材料用量:XX立方米(2)支撑体系材料用量:XX立方米4. 模板工程成本:(1)模板材料成本:XX元(2)人工成本:XX元(3)机械成本:XX元五、结论通过本次模板专项方案计算,得出了模板总面积、周转次数、材料用量和工程成本等关键数据。

为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安装、拆除、周转等环节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安排模板材料、人工、机械等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项目名称:某某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某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计算书,包括工程概况、项目概括、施工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质量与安全、材料与设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描述、安全措施、运输方式、施工区域、施工进度、月度计划、重点工作、技术措施等内容,力求突出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合理。

2、项目概括本工程项目位于某某地区,总面积2000平方米,负责人XXX先生,主要用于某某用途。

该项目将采用某某施工方式,力求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

3、施工组织管理与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应包括工程的总体设计规划与分解,基坑排水处理方案、爆破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临时用电方案、基础工程监测方案、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方案、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土石方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屋面防水施工方案、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等。

4、质量与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应对高风险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和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人身安全。

5、材料与设备合理配置和选用施工设备与工程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关键阶段控制场地结构、施工流程控制、人员配置、物料管理等。

7、施工过程描述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具体操作、施工后的清理工作等。

8、安全措施详细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等。

9、运输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10、施工区域按照工程的地理位置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和规划,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1、施工进度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按时按质完成。

12、月度计划每月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详细安排和规划,确保施工进度的落实。

13、重点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实施计划。

模板工程计算书

模板工程计算书

板模板(盘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四、面板验算按三等跨连续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 m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1.2×(G1k+(G2k+G3k)×h)+1.4×Q1k]×b=[1.2×(0.1+(24+1.1)×0.15)+1.4×3]×1=8.838kN/mq1静=[γG(G1k +(G2k+G3k)h)b] = [1.2×(0.1+(24+1.1)×0.15)×1]=4.638kN/mq1活=(γQ×Q1k)×b=(1.4×3)×1=4.2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G1k +(G2k+G3k)×h)+γQ×Q1k)×b=(1×(0.1+(24+1.1)×0.15)+1×3)×1=6.865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4.638×0.32+0.117×4.2×0.32=0.086kN·m σ=M max/W=0.086×106/24000=3.582N/mm2≤[f]=16.8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77ql4/(100EI)=0.677×6.865×3004/(100×9350×144000)=0.28mm νmax=0.28mm≤min{300/150,10}=2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q1=[1.2×(G1k+(G2k+G3k)×h)+1.4×Q1k]×b=[1.2×(0.3+(24+1.1)×0.15)+1.4×3]×0.3=2.723kN/m 因此,q1静=1.2×(G1k+(G2k+G3k)×h)×b=1.2×(0.3+(24+1.1)×0.15)×0.3=1.463kN/mq1活=1.4×Q1k×b=1.4×3×0.3=1.26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463×1.22+0.125×1.26×1.22=0.49kN·m M2=q1L12/2=2.723×0.12/2=0.014kN·mM max=max[M1,M2]=max[0.49,0.014]=0.49kN·mσ=M max/W=0.49×106/42670=11.488N/mm2≤[f]=12.87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463×1.2+0.625×1.26×1.2=2.043kNV2=q1L1=2.723×0.1=0.272kNV max=max[V1,V2]=max[2.043,0.272]=2.043kNτmax=3V max/(2bh0)=3×2.043×1000/(2×40×80)=0.957N/mm2≤[τ]=1.39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γG(G1k+(G2k+G3k)×h)+γQ×Q1k)×b=(1×(0.3+(24+1.1)×0.15)+1×3)×0.3=2.119kN/m挠度,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2.119×12004/(100×8415×170.67×104)=1. 594mm≤[ν]=min(L/150,10)=min(1200/150,10)=8mm;悬臂端νmax=ql14/(8EI)=2.119×1004/(8×8415×170.67×104)=0.002mm≤[ν]=min(2×l/150,10)=min(2×100/150,10)=1.333mm1满足要求!六、主梁验算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q1=[1.2×(G1k+(G2k+G3k)×h)+1.4×Q1k]×b=[1.2×(0.5+(24+1.1)×0.15)+1.4×3]×0.3=2.795kN/m q1静=1.2×(G1k +(G2k+G3k)×h)×b=1.2×(0.5+(24+1.1)×0.15)×0.3=1.535kN/m q1活=1.4×Q1k×b =1.4×3×0.3=1.26kN/mq2=(γG(G1k+(G2k+G3k)×h)+γQ×Q1k)×b=(1×(0.5+(24+1.1)×0.15)+1×3)×0.3=2.179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 max=1.25q1L=1.25×2.795×1.2=4.193kN按悬臂梁,R1=2.795×0.1=0.28kNR=max[R max,R1]=4.193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2.179×1.2=3.269kN按悬臂梁,R'1=q2l1=2.179×0.1=0.218kNR=max[R'max,R'1]=3.269kN;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简图一2、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一(kN·m)σ=M max/W=1.95×106/10330=188.74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一(kN)τmax=V max/(8I zδ)[bh02-(b-δ)h2]=9.487×1000×[40×602-(40-8)×522]/(8×309900×8)=27. 49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一(mm)跨中νmax=1.911mm≤[ν]=min{1200/150,10}=8mm悬挑段νmax=0.668mm≤[ν]=min(2×150/150,10)=2mm满足要求!5、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图一支座反力依次为R1=11.478kN,R2=17.873kN,R3=17.873kN,R4=11.478kN 七、可调托座验算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17.873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l01=hˊ+2ka=1000+2×0.7×450=1630mml0=ηh=1.2×1800=2160mmλ=max[l01,l0]/i=2160/15.9=135.849≤[λ]=150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公式5.3.1-2:小梁验算q1=[1.2×(0.5+(24+1.1)×0.15)+1.4×0.9×3]×0.3 = 2.669kN/m同上四~六步计算过程,可得:R1=10.961kN,R2=17.067kN,R3=17.067kN,R4=10.961kN顶部立柱段:λ1=l01/i=1630.000/15.9=102.516查表得,φ=0.573不考虑风荷载:N1=Max[R1,R2,R3,R4]=Max[10.961,17.067,17.067,10.961]=17.098kN f= N1/(ΦA)=17098/(0.573×424)=70.37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M w=γQφcωk×l a×h2/10=1.4×0.9×0.076×1.2×1.82/10=0.037kN·mN1w=Max[R1,R2,R3,R4]+M w/l b=Max[10.961,17.067,17.067,10.961]+0.037/1.2=17.098kN f= N1w/(φA)+M w/W=17098/(0.573×424)+0.037×106/4730=78.19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柱段:λ=l0/i=2160.000/15.9=135.849查表得,φ1=0.371不考虑风荷载:N=Max[R1,R2,R3,R4]+γG×q×H=Max[10.961,17.067,17.067,10.961]+1.2×0.15×4.5=17. 877kNf=N/(φ1A)=17.877×103/(0.371×424)=113.646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M w=γQφcωk×l a×h2/10=1.4×0.9×0.076×1.2×1.82/10=0.037kN·mN w=Max[R1,R2,R3,R4]+γG×q×H+M w/l b=Max[10.961,17.067,17.067,10.961]+1.2×0.15×4 .5+0.037/1.2=17.908kNf=N w/(φ1A)+M w/W=17.908×103/(0.371×424)+0.037×106/4490=121.665N/mm2≤[σ] =205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第6.1.4: 对长条状的独立高支模架,架体总高度与架体的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 H/B=4.5/27=0.167≤3满足要求!十、抗倾覆验算混凝土浇筑前,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ωk L1Hh2+Q3k L1h1)=1×1.4×(0.076×45×4.5×3.9+0.55×45×3.9)=219.164kN ·mM R=γG(G1k+0.15H/(l a l b))L1B12/2=0.9×(0.5+0.15×4.5/(1.2×1.2))×45×272/2=14300.93k N·mM T=219.164kN·m≤M R=14300.93kN·m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Q2k L1H+Q3k L1h1)=1×1.4×(0.25×45×4.5+0.55×45×3.9)=206.01kN·mM R=γG[(G2k+G3k)×h0+(G1k+0.15H/(l a l b))]L1B12/2=0.9×[(24+1.1)×0.15+(0.5+0.15×4.5 /(1.2×1.2))]×45×272/2=69880.801kN·mM T=206.01kN·m≤M R=69880.801kN·m满足要求!梁模板(盘扣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 m4q1=[1.2(G1k+(G2k+G3k)×h)+1.4×Q1k]×b=[1.2×(0.1+(24+1.5)×1.35)+1.4×3]×1=45.6 3kN/mq1静=1.2×[G1k+(G2k+G3k)×h]×b=1.2×[0.1+(24+1.5)×1.35]×1=41.43kN/mq1活=1.4×Q1k×b=1.4×3×1=4.2kN/mq2=[1×G1k+1×(G2k+G3k)×h+1×Q1k]×b=[1×0.1+1×(24+1.5)×1.35+1×3]×1=37.525k 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1.43×0.152+0.121×4.2×0.152=0.111kN·m σ=M max/W=0.111×106/37500=2.965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2L4/(100EI)=0.632×37.525×1504/(100×10000×281250)=0.043mm≤[ν]=min[L/150,10]=min[150/150,10]=1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41.43×0.15+0.446×4.2×0.15=2.723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41.43×0.15+1.223×4.2×0.15=7.874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41.43×0.15+1.142×4.2×0.15=6.487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q2L=0.393×37.525×0.15=2.212kNR2'=R4'=1.143q2L=1.143×37.525×0.15=6.434kNR3'=0.928q2L=0.928×37.525×0.15=5.223kN五、小梁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723/1=2.723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7.874,6.487,7.874]/1= 7.874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723/1=2.723kN/m小梁自重:q2=1.2×(0.3-0.1)×0.6/4 =0.036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2×0.5×(1.35-0.15)=0.72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2×0.5×(1.35-0.15)=0.72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2×(0.5+(24+1.1)×0.15)+1.4×3]×(0.5-0.6/ 2)/2×1=0.932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2×(0.5+(24+1.1)×0.15)+1.4×3]×((1-0.5)-0.6/2)/2×1=0.932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723+0.036+0.72+0.932=4.411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7.874+0.036=7.91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723+0.036+0.72+0.932=4.411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4.411,7.91,4.411]=7.9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212/1=2.212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6.434,5.223,6.434]/1= 6.434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212/1=2.212kN/m小梁自重:q2'=1×(0.3-0.1)×0.6/4 =0.03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1.35-0.15)=0.6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1.35-0.15)=0.6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5)+1×3]×(0.5-0.6/2)/2×1=0.727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5)+1×3]×((1-0.5)-0.6/ 2)/2×1=0.727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212+0.03+0.6+0.727=3.569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6.434+0.03=6.464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212+0.03+0.6+0.727=3.569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3.569,6.464,3.569]=6.464kN/m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1、抗弯验算M 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7.91×0.92,0.5×7.91×0.22]=0.801kN·mσ=M max/W=0.801×106/64000=12.514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25ql1,ql2]=max[0.625×7.91×0.9,7.91×0.2]=4.449kNτmax=3V max/(2bh0)=3×4.449×1000/(2×60×80)=1.39N/mm2≤[τ]=1.78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521q'l14/(100EI)=0.521×6.464×9004/(100×9350×256×104)=0.923mm≤[ν]=min[l1/150,10]=min[900/150,10]=6mmν2=q'l24/(8EI)=6.464×2004/(8×9350×256×104)=0.054mm≤[ν]=min[2l2/150,10]= min[400/150,10]=2.667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7.91×0.9,0.375×7.91×0.9+7.91×0.2]=8.899 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4.962kN,R2=8.899kN,R3=7.338kN,R4= 8.899kN,R5=4.96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6.464×0.9,0.375×6.464×0.9+6.464×0.2]= 7.272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4.015kN,R2'=7.272kN,R3'=5.91kN,R4' =7.272kN,R5'=4.015kN六、主梁验算主梁自重忽略不计,主梁2根合并,其受力不均匀系数=0.6,则单根主梁所受集中力为Ks×Rn,Rn为各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727×106/4490=161.82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6.381kNτmax=2V max/A=2×6.381×1000/424=30.1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26mm≤[ν]=min[L/150,10]=min[500/150,10]=3.333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座反力依次为R1=1.935kN,R2=17.165kN,R3=1.935kN立柱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P1=1.935/0.6=3.225kN,P2=17.165/0.6=28.609kN,P3=1.935/0.6=3.225kN七、可调托座验算1、扣件抗滑移验算两侧立柱最大受力N=max[R1,R3]=max[1.935,1.935]=1.935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2、可调托座验算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P2]=28.609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h max=max(ηh,h'+2ka)=max(1.2×1500,1000+2×0.7×500)=1800mmλ=h max/i=1800/15.9=113.208≤[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φ=0.3862、风荷载计算M w=φc×1.4×ωk×l a×h2/10=0.9×1.4×0.031×0.9×1.52/10=0.008kN·m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公式5.3.1-2:1)面板验算q1=[1.2×(0.1+(24+1.5)×1.35)+1.4×0.9×3]×1=45.21kN/m2)小梁验算q1=max{2.695+1.2×[(0.3-0.1)×0.6/4+0.5×(1.35-0.15)]+[1.2×(0.5+(24+1.1)×0.15)+1. 4×0.9×3]×max[0.5-0.6/2,(1-0.5)-0.6/2]/2×1,7.797+1.2×(0.3-0.1)×0.6/4}=7.833kN /m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P1=3.18kN,P2=28.286kN,P3=3.18kN立柱最大受力N w=max[P1+N边1,P2,P3+N边2]+1.2×0.15×(3.9-1.35)+M w/l b=max[ 3.18+[1.2×(0.5+(24+1.1)×0.15)+1.4×0.9×3]×(0.9+0.5-0.6/2)/2×0.9,28.286,3.18+[ 1.2×(0.5+(24+1.1)×0.15)+1.4×0.9×3]×(0.9+1-0.5-0.6/2)/2×0.9]+0.459+0.008/1=28. 753kNf=N/(φA)+M w/W=28753.141/(0.386×424)+0.008×106/4490=177.466N/mm2≤[f]=300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第6.1.4: 对长条状的独立高支模架,架体总高度与架体的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 H/B=3.9/30=0.13≤3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十、立柱支承面承载力验算F1=N=28.753kN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可得:βh=1,f t=0.829N/mm2,η=1,h0=h-20=130mm,u m =2[(a+h0)+(b+h0)]=1320mmF=(0.7βh f t+0.25σpc,m)ηu m h0=(0.7×1×0.829+0.25×0)×1×1320×130/1000=99.579kN≥F1=28.753kN满足要求!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可得:f c=8.294N/mm2,βc=1,βl=(A b/A 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 ln=ab=40000 mm2F=1.35βcβl f c A ln=1.35×1×3×8.294×40000/1000=1343.628kN≥F1=28.753kN满足要求!墙模板(木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4.5]=min[29.87,108]=29.87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 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 .285=38.056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三、面板布置模板设计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墙截面宽度可取任意宽度,为便于验算主梁,取b=0.5m,W=bh2/6=500×122/ 6=12000mm3,I=bh3/12=500×123/12=72000mm41、强度验算q=bS承=0.5×38.056=19.028kN/m面板弯矩图(kN·m)M max=0.095kN·mσ=M max/W=0.095×106/12000=7.92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bS正=0.5×29.87=14.935kN/m面板变形图(mm)ν=0.43mm≤[ν]=l/400=200/400=0.5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1、强度验算q=bS承=0.275×38.056=10.465kN/m小梁弯矩图(kN·m)小梁剪力图(kN)M max=0.327kN·mσ=M max/W=0.327×106/42670=7.664N/mm2≤[f]=16.2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bS正=0.275×29.87=8.214kN/m小梁变形图(mm)ν=0.462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R1=4.507kN,R2=...R37=4.007kN,R38=5.509kN六、主梁验算1、强度验算主梁弯矩图(kN·m)M max=0.611kN·mσ=M max/W=0.611×106/4490=136.08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0.369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横向验算间距m=max[500,500/2+200]=500mm 对拉螺栓竖向验算间距n=max[500,500/2+250]=500mm N=0.95mnS承=0.95×0.5×0.5×38.056=9.038kN≤N t b=17.8kN 满足要求!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4.5]=min[29.87,108]=29.87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 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 .285=38.056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三、面板验算模板设计平面图1、强度验算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7×29.87=25.404kN/m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7×2=1.235kN/mM max=-0.107q1l2-0.121q2l2=-0.107×25.404×0.152-0.121×1.235×0.152=-0.065kN·m σ=M max/W=0.065×106/(1/6×700×122)=3.841N/mm2≤[f]=14.742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作用线荷载q=bS正=0.7×29.87=20.909kN/mν=0.632ql4/(100EI)=0.632×20.909×1504/(100×8925×(1/12×700×123))=0.074mm≤[ν]=l/400=150/400=0.375mm满足要求!四、小梁验算1、强度验算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15×38.056=5.708 kN/m小梁弯矩图(kN·m)M max=0.285kN·mσ=M max/W=0.285×106/42.67×103=6.672N/mm2≤[f]=13.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小梁剪力图(kN·m)V max=2.346kNτmax=3V max/(2bh0)=3×2.346×1000/(2×40×80)=1.1N/mm2≤[τ]=1.3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15×29.87=4.481 kN/m小梁变形图(mm) ν=0.409mm≤[ν]=1.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4.43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3.484五、柱箍验算模板设计立面图1、柱箍强度验算连续梁中间集中力取小P值;两边集中力为小梁荷载取半后,取P/2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国家现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及相关现行施工规范。

1.2上海世茂佘山国际会议中心暨酒店施工图纸。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说明:
2.1上海世茂佘山国际会议中心暨酒店模板支撑采用“满堂红”体系:排架间距1000×1000,步距1800;
2.2验算:立杆稳定性验算(取1m²计算面积)
1.相关参数:
扣件:直角,旋转扣件(抗滑)为8.0KN
钢管:φ48 t=3.5mm A=4.89cm²
2.按不组合风荷载时:
N/φA≤f
其中N:模板支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1.2∑N GK +1.4∑ N GK
1.按最高梁900考虑,其中∑N 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
砼自重、钢筋自重轴向力的总和
∑ N GK =0.9+24×1×0.9+1.5=24kN
∑N GK——施工荷载及振捣荷载轴向力总和
∑N GK =1.0+2.0=3.0kN
则 N=1.2∑ N GK +1.4∑ N GK =1.2×24+1.4×3=34 kN
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入值表求得
λ=l/i=1.8÷(1.58×10-2)=113.92
查表得φ=0.489
N/φ×A=(34×103)÷(0. 489×4.89×10-4)
=1.42*108<f=2.05×109kN
因为1.42×108<f=2.05×109kN
所以该梁底部1000×1000钢管支撑符合要求,满足稳定性要求。

三、模板设计的基本方案:
3.1材料:
1.支架,纵横楞采用φ48(t=3.5)钢管及相配扣件。

2.模板搁栅木方采用粗料50×100方料,经刨削加工厚为50
×90。

3.板制采用900×1800×18木质多层板。

4.对拉螺栓M14。

3.2模板材料力学参数
φ48×3.5钢管,考虑锈蚀因素按φ48×2.5计算
A=357.4mm²
I=π(48²×48²-45.5²×45.5²)/64=50191mm4
W=2I/ =2091mm³ F=205Mpa E=2.06×100000Mpa 扣件:直角旋转扣件8.0kN
木方:A=50×90=4500mm² Ix=50×90×90×90/12=3037500 mm4
Iy=90×50×50×50/12=937500 mm4
Wx=67500mm³ Wy=37500 mm³ f=10Mpa
E=1.0×10²×10²Mpa
板材厚18,由于材质关系按15厚木板计算,按每米求力学参数:I=1000×15³/12=4218750mm Wx=562500mm³f=10Mpa E=1.0×10²×10²Mpa
对拉螺栓M14净截面按φ12计算
Ao=113.1mm² f=205Mpa Ao×f=23.18kN
四、梁模板
梁宽按500,梁底3根垫50*90木方,上钉18厚胶合板,排架按1.2间距考虑
1.板免于核算
2.木方Wx=67500 mm³
f=10Mpa [M]=0.675×3=2.025 kN*m
q=8×2.025/1=16.2kN/m
取1米计算长度则允许梁L`=16.2/24.5KN/0.5/1=1.32m
而设计最大梁高为900mm故满足要求。

3.对拉螺栓验算(横楞间距800)
梁侧模所受压力:
F1=0.22Vc×to×β1×β2 × V
F2=rcH 两者取小值
F1=0.22×24×5×1.2×1.15×6=218.592
F2=24×1.05=25.2
故取25.2为侧模所受最大压力
普通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170kN,M14净面积为A=113 mm2
一个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19210N
模板对对拉螺栓间距拉力计算值
N=qA=25.2×0.525×1=13.23<19.21kN满足要求。

五、板模板
1、荷载:
模板0.3kN/m³砼24 kN/m³
钢筋1.1 kN/m³∑qL=25.4 kN/m³×1.2=30.48 kN/m³
施工荷载:2.5 kN/m²计算木楞时为1.5 kN/m³
砼振捣荷载2.0 kN/m²∑qL=3.5×1.4=4.9kN/m²
2、多层板核算
δ=18mm按15mm计算并按跨度0.3m计算
Wx=562500mm³ f=10mpa
[M]=562500 N·mm= 5.625kN·m
按M=0.1qL²计 =10M/L²=5.625 kN·m/0.3/0.3=6.25kN/m²砼板厚按20cm ,则每平方米:
f=0.2×1×24.5=4.9<6.25 kN 故满足要求.
3、隔栅:
50×90@30M支撑间距1000时,板厚200计
α=(0.2×30.48×1.0+4.9)×0.3=3.3kN·m
按单跨时核算:Mmax=1/8×3.3×1²=0.4125 kN·m
木材承载能力:M=67500×10=0.675 >0.4125 kN·M
按挠度计算:
Wmax=5qL²×L²/384EI
=[5×(2567/1000) ×14]/384×10000×3037500
=0.11MM<1/400×300=0.75mm
结论:(1)立杆间距1000×1000 Lo≤1.8m
(2)木方间距0.3m
六、柱模板
按木方50×90@20M螺杆间距450布置
1、荷载:
模板0.3kN/m³砼24 kN/m³
钢筋1.1 kN/m³∑qL=25.4 KN/M³×1.2=30.48 kN/m³
施工荷载:2.5 kN/m²计算木楞时为1.5 kN/m²
砼振捣荷载2.0 kN/m²∑qL=3.5×1.4=4.9 kN/m²2、多层板
免于核算
3、隔栅:
50×90@20M螺杆间距450时,
F1=0.22Vctoβ1×β2 × V
F2=rc×H
两者取小值
F1=0.22×24×5×1.2×1.15×6=218.592kn F2=24×7=168 故取168kn
按挠度计算
Wmax=5qL²×L²/384EJ
=(5×0.168×0.45²)/(384×10000×3037500)
=0.1458MM<1/400×200=0.5
普通对拉螺栓强度设计值170KN/MM²,M14净面积113MM²,
一个对拉螺栓承载力设计值N=113×170=19210N
模板对对拉螺栓间距450拉力计算值
N= qA=168×0.45×0.45=34.02<19.210×2=37.162KN满足要求。

七、注意事项:
1.模板支撑体系在以上计算基础上应针对性应用,
2.支撑架体系应自身稳定,设置纵横剪力撑,将水平力直接传递给结构基层上,
3.突出墙面的构件,皆依每层基线定位,
4.楼梯板、立柱按@700×700设置
5.各层标高点,用检测过的钢尺由用水准仪引测到一层的水准点引测,每层的水准基线均依钢尺丈量后的基点为后视点,进行各层抄平,每层的抄平应进行两次:
6.支模前,在柱插筋上用红油漆画出抄平标高一律为H+0.500.
7.支模架搭设后,在支模立杆上测出H+0.500标高,以控制楼板支模高度.
8.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必须在砼浇筑完成保证表面混凝土不缺棱掉角方可进行,(2)梁、板底模的拆除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
(3)模板表面应清除水泥浆残留物,并做必要的修补,再刷隔离剂,(4)模板计算书为理论计算。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