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少数为链球菌感染。
一、病因本病病因除病人产后抵抗力下降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凹陷)、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过少、乳管不通畅,都可影响乳汁排出。
(二)细菌入侵图1-1乳房脓肿一是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这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二是婴儿患口腔炎或口含乳头睡眠,细菌也可直接入侵乳管。
二、临床表现病人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压痛。
继之出现高热、寒战,脉率加快,常有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
患侧乳房可同时存在数个炎性病灶而先后形成多个脓肿,乳房脓肿可以是单房或多房性。
脓肿可自行向外溃破,深部脓肿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图-1)。
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
三、辅助检查(一)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均升高。
(二)B超可发现脓腔数目、大小、形态不一,甚至可发现乳房深部脓肿。
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三)诊断性穿刺在超声定位下或乳房肿块压痛最明显的区域穿刺抽出脓液,若抽出脓液可确定脓肿形成,脓液应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四、处理原则控制感染,排空乳汁。
脓肿形成前主要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脓肿形成后则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一)非手术治疗1.局部处理局部外敷金黄散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或鱼石脂软膏可促进炎症消退。
皮肤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2.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治疗,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或头孢一代抗生素,坚持服用10~14日。
如皮肤发红和乳房硬块在数日至1周内减退,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3.终止乳汁分泌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单侧停止喂养或终止哺乳。
终止哺乳者可服用炒麦芽、溴隐亭或己烯雌酚等促进回乳。
4.中药治疗可服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及家属心理反应及对患者的 关心及支持能力。
评估---处理原则
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乳癌治疗
手术:乳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 乳癌切除术、单纯乳房切除术
化疗:术后最重要的辅助治疗 放疗 内分泌疗法:激素疗法、消除腺体作用 生物治疗
护理诊断
➢焦虑 与担心手术造成身体外观改变与预后有关
病因及机制
乳房外形改变:
表现
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 乳头抬高、偏移、内陷
原因
侵犯Cooper韧带 皮下、皮内淋巴管堵塞 侵犯乳头大乳管
Cooper韧带
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
晚期肿块 菜花样溃疡、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
炎性乳癌
湿疹样乳癌
评估---辅助检查
1.钼靶X线摄片:对普查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2.B超:可发现对0.5cm以上的肿块。 3.病理学检查:切除、切取活检、细针穿刺活检等。 4.其他: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等。
伤口护理
1.妥善包扎 2.观察皮瓣情况 3.观察术侧上肢远端血运循环 4.保护伤口
引流管护理:
1.妥善固定 2.通畅引流 3.观察记录引流情况 4.适时拔管
功能锻炼:
1.目的:肩关节功能恢复 2.锻炼时间和内容:一动手、三动肘、顺着胳膊往上走,四天 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3.锻炼次数: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4.注意事项:肩关节7日不上举、10日不外展;术侧肢体保护
急性乳房炎病人 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急性乳房炎的发病、病理生理; 熟悉护理评估中的健康史及辅助检查、护理问题; 掌握其病因、护理评估中的身体状况和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乳腺疾病护理学常规

乳腺疾病护理常规1.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1)预防:1)避免乳汁淤积,每次哺乳后将剩余乳汁吸空2)防治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3)保持乳头清洁,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哺乳后清洗4)应纠正乳头凹陷(2)按普外一般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3)炎症发生后应注意:1)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2)补液及应用抗生素3)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以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4)保持乳管通畅5)局部热敷(4)手术后护理1)按手术后护理及全麻后护理常规2)根据切开部位采取不同的卧位,保持引流通畅3)停止哺乳,乳汁用吸乳器吸出,或用芒硝外敷,安医嘱服回奶药4)患乳托起,减少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2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1)手术前护理1)按普外一级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2)做好心理准备3)应终止妊娠4)完善术前检查5)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做植皮者,准备对侧大腿供皮区皮肤6)手术前用化学疗法者,按化疗护理常规(2)手术后护理常规1)按手术后护理常规及全麻护理常规2)清醒后改半卧位3)伤口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保持通畅,定时按压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4)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应低于引流口5)倾倒引流液是应夹闭管道,放空气进入6)术后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液供应情况7)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拔除引流管之前禁止做外展动作8)指导患者如何穿脱衣服,穿衣时---应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9)禁止在患肢进行穿刺10)注意供皮区创面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11)术后给予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按化疗,放疗护理常规12)教会患者进行乳腺自我检查13)弥补外形可用义乳14)保持心情舒畅。
乳腺癌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促进病人适应。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是病人一脸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妇女中。
它通常由乳腺感染引起,导致乳房疼痛、发红、肿胀和发热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急性乳腺炎,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和症状急性乳腺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乳腺炎的症状包括乳房疼痛、发红、肿胀、发热、乳房硬块以及乳汁的改变等。
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炎。
2. 保持良好的乳房卫生保持乳房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乳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每次喂奶后,用温水轻轻清洗乳房,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避免使用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内衣,以减少乳房的湿度和细菌滋生的机会。
3. 正确的哺乳姿势和频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频率对于预防乳腺炎非常重要。
母亲应该采用正确的姿势将乳头完全置于婴儿口腔内,避免乳头受到过度拉伸或受损。
合理安排哺乳时间,避免乳房过度充盈或过度排空,有助于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4. 饮食和营养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对于乳腺炎的康复和预防很重要。
建议乳腺炎患者增加摄入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以促进乳腺的修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同时,要避免过度饮用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这些会导致乳腺炎症状加重。
5. 使用热敷和按摩热敷和按摩是缓解乳腺炎症状的有效方法。
可以用温水浸泡毛巾,然后轻轻敷在乳房上,每次持续10-15分钟。
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疼痛和肿胀。
按摩也可以帮助乳房排空,减轻乳腺炎的症状。
6. 及时就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现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可能包括抗生素的使用。
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不要随意自行增减剂量或中断治疗。
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有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7. 心理支持和休息急性乳腺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休息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急性乳腺炎常规护理及预防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 说明文单击此处添加对 图片的说明文字.
乳腺解剖
乳房脓肿的不同部位
1. 表浅脓肿 2. 乳晕下脓肿 3. 深部脓肿 4. 乳房后脓肿
治疗原则
01
非手术治疗: 停止哺乳,排 空乳汁,中药 理疗热敷以促 进炎症的消散
02
手术治疗:脓肿 期:及时切开 引流
03
抗感染:青霉 素(首选)、头 孢菌素、红霉 素等
(2)细菌入侵 乳头破损或皲裂时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感染的主
要原因。
▲3、临床症状:急性乳腺炎局部可出现炎性肿块,一般在数天
后可形成脓肿。并有压痛性肿块;常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随炎症的发展病人可有寒战、高热和脉搏加快。
急性乳腺炎示图
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 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
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具体治疗方法
▲形成脓肿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排脓。切开引流应注意: ①为避免手术损伤乳管而致乳瘘,应按轮辐方向作切口。深 部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 流之。乳晕下脓肿则作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 ②如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应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穿刺。 ③切开扣应以手指探入脓腔轻轻分离多房脓肿的房间隔膜以 利引流。 ④为了使引流通畅,可在探查脓腔时,找到脓腔的最低部位, 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鉴别诊断?
急性乳 腺炎?
急性乳腺炎的辅助检查
▲ 特殊检查 ▲ 钼靶X线摄影和干(硒)板静电摄影 ▲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 乳腺导管造影 ▲ 超声检查 ▲ 白C计数及中性粒C比例均↑ ▲ 诊断性脓肿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
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同时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 妊娠期(尤其是初产妇)应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 如乳头内陷,一般可借经常挤捏、提拉矫正之(个别需手术矫 正)。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哺乳习惯。 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用吸乳器或按摩帮助乳 汁排出。哺乳后应清洗乳头。乳头如有破损或皲裂,要及时治 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一、协议关键信息1、护理目标: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保持乳房正常功能。
2、护理措施:包括局部护理、全身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
3、护理人员职责: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患者配合事项:按时接受护理,遵守医嘱,注意个人卫生和乳房保健。
5、护理效果评估:定期评估炎症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乳房功能恢复等。
二、护理目标1、 1 促进炎症消退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如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等,使乳腺炎症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消除,恢复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1、 2 缓解疼痛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如冷敷、药物治疗等,减轻患者因乳腺炎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 3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乳腺脓肿、乳瘘等,确保患者的病情不会进一步恶化。
1、 4 保持乳房正常功能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注重保护乳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避免因炎症或不当的护理操作导致乳房变形、乳汁分泌障碍等问题。
三、护理措施1、 1 局部护理(1)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侧乳房,每次 15 20 分钟,每天 3 4 次,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2)按摩:在热敷后,用手指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推挤,以帮助乳汁排出,减轻淤积。
(3)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使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乳头损伤和感染。
(4)吸乳:如果乳汁淤积严重,可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但要注意吸力适中,避免损伤乳腺组织。
1、 2 全身护理(1)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2)饮食: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强营养,促进代谢。
(3)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时间用药。
(4)体温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1、 3 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的倾诉: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给予患者充分的表达机会,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妇女身上。
它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乳房发炎和疼痛。
本文将为您提供有关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一、病因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乳头裂口或者乳腺导管进入乳腺组织,引起感染和炎症。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乳房不适当的排空、乳房受伤、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二、症状1. 乳房疼痛:急性乳腺炎的典型症状是乳房疼痛,通常是一侧乳房疼痛。
疼痛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哺乳或者触摸乳房时。
2. 乳房红肿:乳房感染会引起乳房红肿和肿胀,患部可能会变得热、坚硬和有压痛。
3. 乳头溢液:有些患者可能会浮现乳头溢液,溢液可能是脓性的或者血性的。
4. 全身症状:急性乳腺炎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和肌肉酸痛等。
三、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来诊断急性乳腺炎。
他们可能会问询病史、触摸乳房以检查红肿和压痛,并检查乳头溢液。
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房分泌物培养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类型。
四、治疗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和促进乳房愈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抗生素: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
2. 疼痛缓解:非处方的疼痛缓解药物,如布洛芬或者对乳腺炎疼痛有效的其他药物,可以减轻乳房疼痛。
3. 乳房排空:对于哺乳期妇女,保持乳房的充分排空非常重要。
频繁哺乳或者使用乳房泵可以匡助排空乳房,并减轻症状。
同时,保持良好的乳房卫生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4. 歇息和饮食:患者需要歇息充分,避免过度劳苦。
饮食方面,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康复。
五、预防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关键是保持乳房的良好卫生和排空。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乳房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乳房,并保持乳头的干燥。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以帮助患者改善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
应,有效的缓解乳腺乳汁淤积的情况,在治疗和预防方面都
有很好的效果。
2. 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保
持两侧乳头的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出现乳头内缩情况
的患者,要将乳头轻轻挤出,后用温水清洗干净。 养成定时
·148·
哺乳的习惯,在哺乳前后可以用 3% 的硼酸水把乳头清洗干
净。 每次哺乳时应将乳汁吸净,出现不能吸净的情况时,可
以用轻轻按摩乳房挤出乳汁,或用吸乳器吸出。 若乳头出现
伤口,要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代替。
3. 中药外敷,艾灸缓解
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一般采取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抗炎
后热敷于患处。 另外,黄柏、白芷、荆芥的组合也具有良好的
效果,它们主要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有乳房肿块的时候。 采
用中药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西药进行辅助治疗,如,静
脉输消炎药抗感染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必要的时候还需
要手术治疗。
除了中药局部热敷法外,艾灸在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中也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属“ 吹乳” “ 妒乳”
态度,给予自己正面的暗示,配合医生,按时按量做治疗,并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痊愈。
五、 结语
以上就是急性乳腺炎的相关护理知识,希望广大女性朋
友看后能对自己的病症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避免久拖不治而给健康留下更 大 的
隐患。
作者简介:
李萍,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中心卫生院。
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者其他病变,而且经久难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在产后3~4周和6个月后的婴儿萌牙期,初产妇更常见,可一侧或双侧发病。
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前瞻性地做好孕期和哺乳期健康教育,指导孕、产妇及家属理解、掌握相关预防保健方法,认真执行好各阶段乳房的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明显减少和有效阻止了乳腺炎的发生和进展,避免了母婴身心受到伤害。
1 孕期健康教育
1.1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良好的心情不仅有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而且对孕妇全身机能有积极调节作用,能促进乳房组织的良好发育。
1.2 注意乳房卫生,保持乳房清洁:孕后6个月开始,每天用热水软毛巾擦洗乳头、乳晕,每周用肥皂清洗2次,以增加皮肤抵抗力,增加今后哺乳时皮肤的耐受性。
但禁忌用酒精擦洗,以免引起皮肤干燥、皲裂。
佩带松紧适宜的胸罩,胸罩内衣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1.3 纠正乳头凹陷、乳头平坦:妊娠6个月后,每天擦洗乳头,同时用一手的拇指、中指、食指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30~50次。
有早产现象者禁做。
2 哺乳期健康教育
2.1 保持泌乳通畅,预防乳汁淤积。
2.1.1 产后尽早开奶:让婴儿早吸吮、勤吸吮,避免乳房过度充盈。
2.1.2 按需哺乳:即婴儿饿了就让吃,产妇奶水胀了就给哺,不规定哺乳时间及哺乳量,每次哺乳应尽量使乳汁排空。
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手法排出或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改变舍不得奶水浪费的观念。
特殊情况不能喂乳时,应定时挤奶,排空乳汁,保持乳管通畅。
2.1.3 饮食调整:产后应给予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的膳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
产妇分娩1~2天内奶汁够婴儿食量者,应少吃鸡、鱼、猪蹄等发奶食物。
进食过度油腻食品,可使乳汁过浓,黏稠度过高,乳汁分泌不畅,而致乳腺管堵塞;乳汁多且稠厚时,可少喝汤汁多喝水,以帮助乳汁排出。
2.1.4 注意喂奶姿势正确舒适:避免侧卧哺乳时,乳房长时间受压。
穿戴不压迫、不紧束、不摩擦乳房的乳罩,防止乳房下垂影响血液循环,加重乳汁淤结。
2.1.5 保持心情愉快,消除不良情绪,解除烦恼,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乳汁畅通、分泌和排泄。
2.2 乳头皲裂的预防及处理。
2.2.1 指导产妇学会正确的喂哺方法,掌握正确的喂哺技巧:喂哺时,应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内,让婴儿吸吮,同时能听到婴儿有节奏的吸吮声和吞咽声。
否则,含衔不够,婴儿不能很好地吸出乳汁,反而更加用力,且力量只作用于乳头,易至乳头破损。
停止哺乳时用食指轻轻按压婴儿下颏,温和地中断吸吮,不能用力拉出。
2.2.2 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炎症,不让婴儿含乳而睡,以免造成乳头皲裂感染。
2.2.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洗净双手,并用干净湿热毛巾擦洗乳头。
哺乳后洗净乳头,挤少许奶液涂摸于乳头乳晕滋润皮肤。
2.2.4 乳头皲裂、刺痛可少量多次喂哺,也可用手挤出乳汁至奶瓶中喂婴儿。
每次喂哺结束清洁乳头后,挤少许乳汁或用黄油涂抹乳头并待干。
2.3 产妇体质虚弱,机体抵抗力低,安置于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早日康复,增强抗病能力。
3 急性乳腺炎早期的护理教育
3.1 及时处理乳胀:让婴儿勤吸吮或用吸乳器或成人口吸出乳汁,避免淤积。
3.2 炎症早期,乳房出现胀痛性硬块,不轻易回乳,终止哺乳。
哺乳前先湿热敷乳房5~10分钟,并按摩乳房,利于乳汁排出。
哺乳时,先让婴儿吸患侧,因婴儿饥饿时初始吸吮力相对较强,有利于吸通阻塞的乳腺管。
最好让婴儿充分吸空乳汁。
3.3 红、肿、热、痛,需暂停哺乳:应热敷、按摩乳房,设法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淤乳至乳房松软为止,再戴胸罩托起乳房控制活动。
3.4 手工按摩挤乳方法: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热毛巾热湿敷患侧乳房5~10分钟后,一手固定乳房,另一手置于病变部位,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施以轻柔手法按摩,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边揉边向乳头方向逐渐推赶挤奶,淤乳渐被挤出,肿块变小变软,疼痛即减轻,乳管畅通排出积乳。
按摩前可先在乳房局部涂以润滑油(如凡士林、麻油等),以免损伤皮肤。
3.5 注意病情观察,加强体温检测,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
不可私自随便用药,以免掩盖病情。
4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发生,多由于哺乳期妇女经验不足、知识缺乏或怕疼等,未能及时将乳汁排空,而至乳汁淤积在乳腺管中引起阻塞,继发炎症。
当乳腺炎发生时,不知所措,不能在早期得到有效处理,导致病情加重。
事实证明,急性乳腺炎若能尽早及时处理,使阻塞乳腺管通畅,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病情会很快好转;大部分伴有发热的患者,经手工挤奶使乳腺管疏通,积聚乳汁排空后,不用抗生素体温也会自然下降[1]。
故在疾病的早期,治疗护理的关键是疏通乳汁淤积,避免炎症范围继续扩大,积极阻断脓肿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永亮,王耀田,郭蔚东,等.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早期防治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