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及注意事项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房疾病,通常会在哺乳期间出现,是乳腺炎的一种形式,通常会导致乳房肿胀、红斑、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乳腺炎可能会进展为严重的感染并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及早诊断和治疗急性乳腺炎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染、按摩乳房以促进乳汁排出、应用冷敷或温敷来减轻疼痛和红肿,同时,注意卫生和个人护理也非常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在服用药物的剂量和时间方面,以确保顺利康复。
另外还需要注意乳房清洁,避免乳头裂伤和乳房堵塞等情况,并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以下为大家简要科普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急性乳腺炎的注意事项以及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等知识。
一、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一)早期症状乳房疼痛:乳房可能会出现钝痛或胀痛,疼痛程度轻微,类似于乳腺增生或月经前期症状,但如果发现一侧乳房比另一侧更痛,建议及时就医。
乳头分泌物:可能会出现白色、黄色或橙色的液体排出,这些分泌物通常是正常的乳汁,但偶尔也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
乳头瘙痒:由于乳房疼痛和分泌物的存在,乳头可能会感到瘙痒或刺痛。
(二)中期症状乳房肿胀:可能会出现乳房肿胀、局部硬块或肿块,并且在触摸时有明显的不适感。
乳房红肿:乳房通常会变得红润,可能伴随着皮肤发红和发热等症状。
发热和寒战:病情恶化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和寒战,体温可能高达38℃或更高。
身体不适: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可以使患者感到非常虚弱和疲倦,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三)晚期阶段脓肿:未经治疗的乳腺炎可能会形成脓肿,这是一种由脓液充满的囊肿。
毒血症:严重的急性乳腺炎可以引起毒血症,这是一种因感染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和器官衰竭的疾病。
乳头坏死:如果急性乳腺炎得不到治疗,乳头周围的组织可能会坏死,导致溃疡和出血。
二、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一)乳房堵塞当母乳无法流经乳腺管时,乳汁就会在乳腺中积聚。
急性乳腺炎急救与护理

急性乳腺炎急救与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往往从破损的乳头侵入,引起乳腺急性化脓性蜂窝
织炎。
正常情况下,细菌的侵入并不立即发生炎症,如果产妇的身体抵抗力减弱,乳腺管不通畅或喂奶时未完全吸尽,奶汁积聚在乳房内形成块状物,此时侵入的细菌就很容易在此生长繁殖,破坏乳腺,引起化脓。
初期病人表现乳房胀痛,低热,甚者有高热、寒战、乳房肿胀、搏动性疼痛、皮肤红肿并有压痛,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
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形成乳房脓肿。
【急救措施】
(1)患侧暂停哺乳,将乳汁用吸乳器吸净。
(2)患病早期可用宽布带将患侧乳房托起,局部冷敷,减少充血和乳汁分泌。
(3)应用大量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4)可用鲜蒲公英或仙人掌捣碎外敷乳房。
乳汁过多者,可用芒硝250克,装纱布袋内外敷患处。
(5)脓肿形成期,应对乳房作热敷,促使感染局限化。
(6)若脓肿已形成,应到医院治疗。
脓腔较小者,可采用局部抽脓,并向脓腔内注入青霉素10一20万单位,脓腔较大者,作切开引流术。
【护理方法】
(1)产妇哺乳期间,应心情舒畅,并保持乳头清洁,乳房内不存留奶汁,更不可挤压乳房。
(2)乳头被婴儿吸破时,局部应涂以紫药水或磺胺软膏及抗菌素软膏。
喂奶时,再将药膏擦掉。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及家属心理反应及对患者的 关心及支持能力。
评估---处理原则
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乳癌治疗
手术:乳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 乳癌切除术、单纯乳房切除术
化疗:术后最重要的辅助治疗 放疗 内分泌疗法:激素疗法、消除腺体作用 生物治疗
护理诊断
➢焦虑 与担心手术造成身体外观改变与预后有关
病因及机制
乳房外形改变:
表现
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 乳头抬高、偏移、内陷
原因
侵犯Cooper韧带 皮下、皮内淋巴管堵塞 侵犯乳头大乳管
Cooper韧带
酒窝征
橘皮样改变
晚期肿块 菜花样溃疡、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
炎性乳癌
湿疹样乳癌
评估---辅助检查
1.钼靶X线摄片:对普查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2.B超:可发现对0.5cm以上的肿块。 3.病理学检查:切除、切取活检、细针穿刺活检等。 4.其他: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等。
伤口护理
1.妥善包扎 2.观察皮瓣情况 3.观察术侧上肢远端血运循环 4.保护伤口
引流管护理:
1.妥善固定 2.通畅引流 3.观察记录引流情况 4.适时拔管
功能锻炼:
1.目的:肩关节功能恢复 2.锻炼时间和内容:一动手、三动肘、顺着胳膊往上走,四天 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3.锻炼次数: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4.注意事项:肩关节7日不上举、10日不外展;术侧肢体保护
急性乳房炎病人 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急性乳房炎的发病、病理生理; 熟悉护理评估中的健康史及辅助检查、护理问题; 掌握其病因、护理评估中的身体状况和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乳腺炎住院、出院健康指导

急性乳腺炎住院、出院健康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缓解疼痛的指导:
(1)防止乳汁淤积:患者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净或挤净乳汁。
(2)局部托起: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减轻肿胀。
(3)局部热敷、药物外敷或理:以促进局部血循环和炎症的消散;局部皮肤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美容液湿热敷。
(二)术后宣读
脓肿切开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指导患者避免牵拉、压迫引流管,如引流液的颜色、量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定时更换切口敷料。
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乳头乳晕的清洁在孕期经常用温水清洁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日清洗一次;产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洗乳头,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
2、纠正乳头内陷乳头内陷者于妊娠期经常挤捏、提拉乳头。
3、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应将乳汁洗净,如有乳汁淤积,应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眠的良好习惯。
4、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
5、及时处理乳头破损乳头、乳晕破裂或皱裂时暂时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乳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以抗菌药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症状严重时应及时诊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患者多为哺乳期的女性。
该病通常由乳房内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乳房肿胀、发红、疼痛等。
作为护理人员,在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时,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我的护理心得。
一、关注患者的病情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重点关注患者的乳房疼痛情况,观察乳房是否出现肿胀、发红和异常分泌物等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乳房肿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考虑是否需要加强治疗或更换治疗方案。
二、合理使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是急性乳腺炎治疗的关键,可以有效的消除感染,缓解炎症反应。
同时,还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减轻乳房疼痛的程度。
对于乳汁淤积的情况,可以使用放热贴或按摩等方式,缓解乳汁淤积的情况。
三、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在患者哺乳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减轻乳房压力,避免乳汁淤积。
患者需要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乳头受损和乳汁的因意外流失带来的间接影响。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卫生,保持母乳通畅,避免细菌感染乳腺。
四、营养支持和休息保障急性乳腺炎的治疗需要患者有充分的能量、营养和水分支持。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患者的生理需要,缓解乳房疼痛带来的不适。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充足的休息,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避免疲劳和精神压力。
五、心理关怀急性乳腺炎患者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怀和安慰。
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痛苦,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急性乳腺炎的康复。
六、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在患者开始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
其中包括预防乳腺炎的方法,正确哺乳姿势,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充足的休息等方面。
康复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结论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关注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引导患者正确哺乳,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实现最佳的护理结果。
乳腺疾病护理学常规

乳腺疾病护理常规1.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1)预防:1)避免乳汁淤积,每次哺乳后将剩余乳汁吸空2)防治乳头皲裂,可用自身乳汁涂抹3)保持乳头清洁,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哺乳后清洗4)应纠正乳头凹陷(2)按普外一般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3)炎症发生后应注意:1)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2)补液及应用抗生素3)用乳罩托起肿大的乳房以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4)保持乳管通畅5)局部热敷(4)手术后护理1)按手术后护理及全麻后护理常规2)根据切开部位采取不同的卧位,保持引流通畅3)停止哺乳,乳汁用吸乳器吸出,或用芒硝外敷,安医嘱服回奶药4)患乳托起,减少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剂2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1)手术前护理1)按普外一级护理及手术前护理常规2)做好心理准备3)应终止妊娠4)完善术前检查5)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做植皮者,准备对侧大腿供皮区皮肤6)手术前用化学疗法者,按化疗护理常规(2)手术后护理常规1)按手术后护理常规及全麻护理常规2)清醒后改半卧位3)伤口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保持通畅,定时按压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4)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球应低于引流口5)倾倒引流液是应夹闭管道,放空气进入6)术后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液供应情况7)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拔除引流管之前禁止做外展动作8)指导患者如何穿脱衣服,穿衣时---应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应先脱健侧,再脱患侧9)禁止在患肢进行穿刺10)注意供皮区创面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11)术后给予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按化疗,放疗护理常规12)教会患者进行乳腺自我检查13)弥补外形可用义乳14)保持心情舒畅。
乳腺癌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让病人相信切除一侧乳房不会影响家务及工作,与常人无异,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促进病人适应。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是病人一脸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
急性乳腺炎不仅会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母乳喂养。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尤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因为发热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同时,观察乳房局部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的程度、范围有无扩大,皮肤有无破溃,乳头有无皲裂等。
还要关注患者的乳汁分泌情况,包括乳汁的颜色、量和质地。
二、心理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担心影响哺乳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倾诉,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了解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但也要适当活动,如进行缓慢的散步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3、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晕。
纠正乳头内陷,可经常牵拉乳头,使其突出。
四、乳房护理1、排空乳汁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排空乳汁至关重要。
鼓励患者频繁哺乳,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如果婴儿吸吮力不足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吸吮时,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2、热敷与按摩在哺乳前,可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乳房 3 5 分钟,然后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以促进乳汁排出。
但要注意,热敷和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乳房组织。
3、局部冷敷如果乳房红肿疼痛明显,可在哺乳后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分析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方法:我科收治5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对急性乳腺炎患者提供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护理;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最为常见,好发于产后3~4周,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1]。
母乳喂养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初产妇在哺乳早期发生乳头皲裂、感染、乳腺管堵塞或乳房过度肿胀等,而导致乳腺炎发生,影响了正常的哺乳过程,但给产妇造成很大痛苦,甚至要终止哺乳,对母婴都极为不利[2]。
患者出现乳房疼痛、局部红肿、高热等一系列表现,直接影响到乳腺分泌,造成产妇极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甚至放弃母乳喂养。
因此加强乳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现将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6.5岁;初产妇43例,经产妇7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等临床症状。
2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发生乳腺炎后,由于乳房疼痛会出现心情烦躁,以致产妇惧怕或者拒绝哺乳,另外又担心婴儿没有奶吃,会使得产妇的变得更加的紧张和恐惧以及焦虑等。
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该理解患者的心情,耐心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利用其说服力和影响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疾病的特征、主要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解释。
同时认真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尽量解决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纽带关系。
尽量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多理解、关心、体贴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病人的护理任务十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复习提问】1.尿路感染常见病原体?答:大肠杆菌2.尿路感染最常见感染途径?答:上行感染3.尿路感染首选辅助检查?答:尿细菌学培养【新课导入】【案例】陈女士,27岁,哺乳期。
左乳房红肿、疼痛2天,体温39.6℃。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见2.5cm×3cm×2.5cm红肿区,表皮温度高,有明显压痛。
临床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思考:1. 请说出预防本病发病的关键。
2. 如何防止乳汁淤积?【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 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引流术后护理的能力;具备为急性乳腺炎病人正确降温的能力;具备为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乳房按摩、局部热敷的能力。
2. 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乳腺炎主要病因、典型临床表现、相应辅助检查及护理措施。
3. 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讲解】一、定义(图片)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周,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以初产妇多见。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少数为链球菌感染。
二、病因与病理(一)病因1.乳汁淤积当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凹陷),妨碍正常哺乳,或乳汁过多、婴儿吸乳过少、乳管不通畅等导致不能完全排空乳汁等,出现乳汁淤积将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
2.细菌入侵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
细菌也可直接入侵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致感染,如婴儿患口腔炎或口含乳头睡眠所致。
(二)病理急性乳房炎可同时存在数个炎性病灶而先后形成多个脓肿,脓肿可以是单房或多房性。
脓肿可自行向外溃破,深部脓肿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
三、临床表现(图片)1. 早期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2. 化脓期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
3. 溃后期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
较深部的脓肿,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四、辅助检查(小先生)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比例增加。
并发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5×1010/L,中性粒细胞常达80%以上。
2. 诊断性穿刺:在乳房肿块波动最明显的部位或压痛最明显的区域穿刺,抽出脓液表示脓肿形成。
3. 细菌学检查(1)脓液涂片:抽取脓液行涂片检查,一般可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可行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以助于确定致病菌种类。
(2)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
(3)血液细菌培养:急性乳腺炎并发脓毒败血症时一般应隔天1次,抽血做细菌培养,直到阴性为止。
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预计发生寒战、高热前,可提高阳性率。
对临床表现极似菌血症而血液培养多次阴性者,应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可抽血做厌氧菌培养。
五、治疗原则(图片)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1. 一般处理除患乳停止哺乳,并排空乳汁外,局部热敷或理疗以利于早期炎症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溶液湿热敷。
感染严重或并发乳瘘者常需停止哺乳,可口服溴隐亭、己烯雌酚或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
2. 抗生素应用选用青霉素治疗,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原则为早期、足量。
3. 中药治疗服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及用金黄散或鱼石脂软膏局部外敷。
4. 脓肿处理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
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切口呈放射状至乳晕处;乳晕部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分离脓肿的多房间隔以利引流;深部脓肿波动感不明显,可在超声波引导下定位穿刺,明确诊断后再在乳房下缘作弓形切口。
为保证引流通畅,引流条应放在脓腔最低部位,必要时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视频)六、护理诊断(小组竞赛)1.疼痛与乳房肿胀、感染及脓肿切开引流有关2.体温过高与炎症反应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哺乳期乳房保健知识。
七、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图片)(1)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保证足够液体入量。
(2)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并适当运动。
(3)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哺乳期卫生习惯,保持乳房清洁,勤更衣,定期沐浴。
2.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了解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变化,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及药物过敏试验。
(2)防止乳汁淤积:患乳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空乳汁,或用手、梳子背沿乳管方向加压按摩。
(3)促进局部血循环:局部热敷或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两侧乳房,以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4)对症处理: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物。
(5)引流护理:脓肿切开后,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八、健康教育1. 避免乳汁淤积告知病人此乃预防的关键,每次哺乳之后应将剩余的乳汁吸空。
2. 保持清洁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洁乳头,以保持局部干燥和洁净。
3. 纠正乳头内陷于妊娠期每天挤捏、提拉乳头。
4. 防治乳头、乳晕破损可用自身乳汁涂抹,因其有抑菌、滋润、促表皮修复功能。
一旦出现破损,应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育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
5.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时让婴儿吸净乳汁,如有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避免婴儿养成含乳头睡眠的习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视频)【课堂小结】(学生抢答)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初产妇;常因乳汁淤积引起;最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脓肿形成时可有波动感;治疗时需控制感染、排空乳汁,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切口呈放射状至乳晕处;乳晕部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本病预防关键为避免乳汁淤积;护理时为防止乳汁淤积应暂停哺乳。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图片)由案例中临床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可知本病常见病因为“乳汁淤积”,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预防乳汁淤积;防止乳汁淤积:患乳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空乳汁,或用手、梳子背沿乳管方向加压按摩。
【护考模拟】(学生抢答并解答)()1.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是A.乳汁淤积B.乳汁分泌过少C.乳头凹陷D.乳头皲裂E.细菌入侵()2.患者女性,26岁,产后突发急性乳腺炎。
其致病菌最可能是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变形杆菌D.溶血性链球菌E.白色葡萄球菌()3.患者女性,26岁,产后4周出现体温升高、右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A.及时用吸乳器吸净乳汁B.应用抗生素C.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D.中药治疗E.脓肿切开引流()4.患者女性,27岁,顺产一健康女婴,为预防乳腺炎,护士对其健康教育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避免乳头破损或皲裂B.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乳头C.纠正乳头内陷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E.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排尽乳汁()5.患者女性,27岁,顺产一健康女婴,为预防乳腺炎,护士对其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A.防止乳房皮肤破损B.保持乳头清洁C.纠正乳头内陷D.避免乳汁淤积E.尽量采用人工喂养()6.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体温升高B.乳房胀痛C.局部皮肤红热D.压痛性肿块E.出现波动()7.女性病人,28岁,产后24天出现右侧乳房疼痛,全身畏寒、发热、脉快。
体查:右侧乳房皮肤红肿明显,可扪及一压痛性硬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下列处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患乳停止哺乳B.局部用硫酸镁溶液湿敷C.按医嘱应用抗菌药D.局部理疗E.局部行切开引流()8.女性,24岁。
产后2周,左乳房胀痛伴高热39℃。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明显红肿,触痛,无波动感,考虑为急性乳腺炎。
本病最常见于A.妊娠后期妇女B.初产哺乳期妇女C.长期哺乳期妇女D.乳头凹陷的妇女E.乳房丰满妇女()9.女性,24岁。
右乳肿痛8天,伴高热。
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红肿,压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抽出2ml黄白色黏稠脓液,切开引流的最佳切口应是A.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B.在波动明显处做切口C.“十字形”切口D.乳晕边缘做弧形切口E.沿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10.病人,女,28岁,产后4周体温升高左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要确诊首先应做A.X线摄片B.B超C.穿刺D.CT检查E.细胞学检查【课后作业】请制定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计划并预习下节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