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结构体系现状共27页
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高决心机构是理事会,李事长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在北京,1998年以前按行政区划设置其分支机构,1998年以后按经济区域设立了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九个跨行政区的分行,各分行下设若干支行。各分支行在总行领导下在各自的辖区内履行中央银行的有关职责。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在北京和重庆设立两个直属于总行的营业管理部。
2001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江苏省成立了张家港市、常熟市、江阴市三家农村商业银行,这是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标志着一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诞生。
(五) 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指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等。
1、 保险公司
4、 财务公司
我国的财务公司多为企业集团内部集资而成,其宗旨和任务是,为分企业集团内部集资或融通资金,一般不得在企业集团外部吸收存款。财务公司在业务上受银行监督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在行政上则隶属于各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有:人民币存款、贷款、投资业务;信托和融资性租赁业务;发行和代理发行有价证券等。
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11月18日成立,其主要职责是以公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办理粮、棉、油、糖、猪肉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现代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银行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就出现了早期的金银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形成了早期的货币兑换商和钱在银号等机构。
如在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银保管兑换与放贷的记载。
但一直至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前,这种钱庄业务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工业革命,是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
到16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工商业与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与存款。
贷款的要求,出现了最早的商人银行,这些商人银行既办理存款与贷款,也从事转帐结算业务。
但他们的贷款往往带有高利贷性质,使一般工场手工业主和商人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也会因高额利息而无利可图。
这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资本主义的银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17世纪末至明世纪中逐步发展起来了。
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并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高利贷商,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转变为现代的银行,主要特征是较大规模地吸收社会资金,同时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二是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其一开始就具有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并从事大规模的融资与贷款活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因其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贷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为现代信用领域的主导形式,银行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中心。
1694年,英格兰成立了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其建立标志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从此以后,现代银行在欧洲就广泛地发展起来了。
二、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如何理解?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也是一种企业。
说它是企业,是因为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共同之处。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图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图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
行
∣┌国家开发银行
├ 政策性银行──── ├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银∣
——∣┌中国工商银行行∣├ 中国农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
∣┌ 交通银行
└其它商业银行───├ 中信实业银行
├ 中国光大银行
├ 华夏银行
├ 中国民生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非├ 保险公司├ 深圳发展银行
银├ 信托投资公司├ 招商银行
行├ 证券公司├ 兴业银行
金── ├ 融资租赁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融├ 城市信用社├ 恒丰银行
机├ 农村信用社├ 浙商银行
构├ 投资基金├ 城市商业银行
├ 邮政储蓄└ 农村商业银行
├其它公司
∣┌ 中国华融(接管工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长城(接管农行)
(接管四大国有商行不良资产) │ 中国东方(接管中行)
└ 中国信达(接管建行)
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机├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构└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1.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
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国家和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1.2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中国金融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
过去,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一家——XXX,它既承担中央银行任务又具体办理大部分银行业务。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由XXX进行宏观调控,由XXX、XXX、证监会分业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金融机构的种类非常齐全,数量十分庞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特别重要的是,除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外,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基本都实行股份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严密管理,机构运作效率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977年至1981年,国家开始加强整顿银行机构,充实领导力量整顿规章制度,加强金融工作,1977年基本恢复了银行秩序,保证提高了银行的工作质量,为保证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79年3月,XXX重新恢复成立。
同年,XXX决定从XXX中分离出去,作为独立的金融机构运作。
这些举措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家设立了外汇专业银行,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外汇业务。
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结构化金融产品逐渐成为众多投资者所热捧的投资理财产品。
但是,随着结构化金融产品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结构化金融产品业务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化理财产品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结构化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问题分析1.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分析1.1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币种分析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了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标价币种的第一选择。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2019年间,我国以人民币标价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发行数量已经占据了市面上已发行的结构化金融产品的96%。
1.2结构化金融产品规模分析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发行规模从2017年开始显著上升,并在2019年3月达到顶峰,后受金融监管政策趋严的影响,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发行总额呈现下降趋势。
截至2019年末,我国结构性存款下降到了约9.6万亿。
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经达到了3.41万亿,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经达到了6.19万亿。
2017-2019年我国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规模变化如图1所示。
图12017—2019年我国结构性存款规模变化资料来源:wind数据1.3结构化理财产品的期限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设计和发行结构化金融产品时,都尽量将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期限尽量控制在1年以内。
根据wind数据,2019年上半年,我国1个月到6个月期限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占较大比例,1-3个月和3-6个月的占比分别为37.98%、35.44%。
这是由于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衍生品部分的流动性较差,导致结构化产品的流动性也较差,因此,许多商业银行和投资者都更偏爱短期产品。
1.4结构化金融产品收益情况分析根据wind数据,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普遍上都在5%以上。
中国金融结构体系现状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 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一 个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监管金融 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 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 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 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21
特点、发展与问题
Seabiscuit
终章
NO.3
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 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 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目前非国有部门占了74%的工业增加值,63%的gdp增加 值,但是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尚不足20%。因此,要对现有的金融体制实施改革, 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发展新的体制。没有新体制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发展,改 革是不会成功的。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针对非国有产业融资的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放宽市场进入和退出 “壁垒”,让那些效益良好的经济实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让那些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甚 至是违规经营的经济实体从金融市场上有序地退出。当然,国家在发展非国有银行、非国 有金融机构时,一定要妥善解决存款担保和行业监管两个问题,把它和国有银行、国有金 融机构一样公平对待。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社
养老或退休基金 专业银行 投资银行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投资基金
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管理局
中国金融体系的构成

中国金融体系的构成
中国金融体系是由多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市场等。
以下将对这些部分进行详细解释。
1. 银行
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中国的银行可以分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等。
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结算和外汇业务等。
政策性银行则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贷款、发展基础设施和支持国家战略产业等。
城市信用社则主要面向城市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2.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指一种通过证券交易来进行的融资渠道。
中国的证券市场主要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构成。
股票市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等。
债券市场则包括债券发行市场和债券交易市场两个方面,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机构等提供融资渠道。
3. 保险市场
保险市场是指为保障人们风险而设立的金融市场。
中国的保险市场主要由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两个部分组成。
人寿保险主要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寿险、健康险等保险服务。
财产保险则主要面向企业提供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服务。
4. 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是指一种通过交易期货合约来进行投资的金融市场。
中国的期货市场主要包括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两个方面。
商品期货市场主要面向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商品进行期货交易。
金融期货市场则主要面向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等进行期货交易。
总之,中国金融体系由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市场等多个部分构成,这些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国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当前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国际审计学院级审计二班刘懿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总体呈向前趋势,但仍有诸多问题,诸多阻碍,若要论述中国金融体系现状,必要从原因纠起,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外部环境较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起步较晚,许多机构至今仍处于转型阶段,一些在国际组织中的应有权利也因为战争以及国家内部原因遭到极为大幅度的推迟,或者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
以下的例子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国际清算银行创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是19 左右,而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才得以进入该组织发光发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本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阻挠,直到1980年4月才恢复了代表权的决定,在开始只有2.22%的投票权,经过27年的发展,中国经过增资和认购数额的调整,上升至 3.7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名列第三,可喜可贺,而美国今年来的投票值大概稳定在17%左右,也可想而知美国在当年阻挠中国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有一定的力度的。
世界银行(WB)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优惠贷款,在某种程度上,世界银行是国家借款的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途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1999年7月起,被世界银行判定已接近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不再对中国提供优惠的软贷款(软贷款指的是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资本金的50%。
贷款期限为25年,其中宽限期5年。
贷款利率比其它商业银行同期利率下浮10%。
贷款方式主要是与各级政府合作选项、建立相应融资平台和发放贷款,并由各级财政对项目实行还款担保)。
我本人并不认为中国经纪水平在20世纪末就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能同当时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强硬表现有关,不知是国际组织出现错觉还是借题发挥。
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发展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诸如,组织商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协调各国间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