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解读外资撤离潮

合集下载

中国应摆脱“外资依赖症”

中国应摆脱“外资依赖症”

迫在眉睫的问题 , 美国必须提高 缺 的问题 。” 联社 报导 说 , 美 美 进行 调查 后联 合发 布 的 。报 告 教育 , 改变现有的移民法 , 允许 国参议 院在 2月份 讨论 移 民问 显示 ,1 8%的被调查 企业称 其缺
更 多的外 国工人到美 国工作。
(h ma n h e指 出 , 国 并 T o sD o u ) 美

就 了中国真正的经济奇迹——
0年代 快速 的、 公平 的、 中国的 汽车行 业和 中 国的 上世 纪 8
金融行业一样 , 最大的 问题是 长 依赖 于 内需的经济增 长。 外 资依 赖症 的成本

改善 中国自身的制度环境 放。 技术是竞争的手段 , 追求技术 最 大的受益 者将 是 中 国的农 民
据外电报导: 美国商会警告 商界只想通过客工计划来确保
这份 (0 5 ( 0 年技术缺 口报 2
说, 由于数百万婴儿潮一代 已接 廉价劳动力 的批评。多诺霍强 告》 由美 国全 国制造商协会 、 是
“ 近退休年龄, 美国正面临着严重 调 说 ,美 国公 司需 要 的就是 工 制 造 业研 究所 和迪 洛伊 特咨 询 的工人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 人 ,我们即将出现严重工人短 公 司通过 对 80多 家制 造企 业 0
私 营 企 业 不 能 和 18 9 0年代 日 市 场的 时候 它才会 引进 新 的技 国的 农 民 企 业 家创 造 了另 外 l
如果 能稳 坐市场 , 为什 么 亿 个非 农业就 业 机会 。 可是在 它 本企 业在技 术升级 和创 新 能力 术 ,
上相 提 并论 。 当时 日元升 值后 , 要 引进 新的技 术 ? 日本 的企 业对 策是加 强产 品创

中国没有“外资撤离潮”

中国没有“外资撤离潮”

龙源期刊网
中国没有“外资撤离潮”
作者: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第2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没有出现“外资撤离潮”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充满机遇》(9月22
日)
今年以来,少数跨国企业关停在华工厂。

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引发了“外资撤离潮”。

事实上,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吸收外资走势平稳,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充满机遇,仍得到广大国际投资者的充分认可。

应当看到,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发展对投资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上升,外资超国民待遇被取消,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中国的引资政策从“来者不拒”向“择优选资”转变、从重数量向强调质量转变,强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商投资于新能源和环保技术,限制外商投资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和稀缺矿产资源,引导外资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产业转移。

适应这样的变化,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实属正常。

尽管建立在低成本劳动力红利之上的外资企业在华黄金时代逐渐结束,但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将为外资企业发展释放更多红利。

对于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的外资企业来说,只要善于调整战略、抓住机遇,就一定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是否应该废除大型跨国公司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大型跨国公司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大型跨国公司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给了它们过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这可能会对国家的主权和民众的利益造成威胁。

例如,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来干涉国家政治,甚至对政府施加压力,这对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发展都是不利的。

正如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所说,“大型跨国公司的权力可能会超过政府的控制,这对社会稳定和公平竞争都是一种威胁。

”。

其次,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也可能对本地企业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大型跨国公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它们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可能会压制本地企业的发展,导致本地经济的不平衡。

例如,全球知名企业沃尔玛的进入,曾对许多小型零售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他们无法与之竞争,最终被迫关闭。

最后,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也可能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忽视环保和社会责任,导致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库特·瓦尔德海姆所说,“大型跨国公司应该承担起环保和社会责任,而不是只追求利润。

”。

综上所述,废除大型跨国公司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众利益,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以及保护环境和社会公平。

因此,我坚信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应该被废除。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由于大型跨国公司通常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它们能够在本地市场上投资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苹果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生产基地,为当地数以百万计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其次,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由于大型跨国公司通常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它们能够在本地市场上推动技术升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本地产业的发展。

2024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第二章

2024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第二章

2024形势与政策章节测试第二章2.1 把握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一. 单选题(共2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的是()。

•A、企业•B、市场•C、汇率•D、居民个人储蓄我的答案:C【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的是()。

•A、就业率•B、消费者偏好•C、利率•D、通货膨胀我的答案:B二. 判断题(共2题)【判断题】我国应当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释放制度红利。

我的答案:对【判断题】我国需要通过新的体制机制设计来解决矛盾、化解矛盾,推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我的答案:对2.2 胸怀“两个大局” 冷静观察国际形势演变趋势一. 判断题(共1题)【判断题】欧盟能源危机导致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五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我的答案:对二. 单选题(共1题)【单选题】“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出自()的《七律·登庐山》。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毅•D、叶剑英我的答案:A2.3 透视“半年报” 把脉中国经济“形”与“势”一. 多选题(共1题)【多选题】我国202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总体平稳,这得益于()。

•A、各地扩大政府公共投资规模•B、中央增加政府投资额度•C、中央增强债务融资的力度•D、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我的答案:ABCD二. 单选题(共1题)【单选题】在研究各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时,下列思维中正确的是()。

•A、注意观察各个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B、只看经济总量•C、只看经济增长率•D、用平均水平来代表整个地区的情况我的答案:A三. 判断题(共1题)【判断题】我国中部各省的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迅速提升。

我的答案:对2.4 直面外部冲击 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推动全球发展一. 判断题(共1题)【判断题】中国不是中东问题的制造者,却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

我的答案:对二. 单选题(共2题)【单选题】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举办。

强化投资服务,减少“外资撤离”

强化投资服务,减少“外资撤离”

机构在合作基础上提供 的潜在性服务 , 些服务 旨在协助 已投资公 这
司能够 为 当地 经 济发展做 出最大 的贡献 。在 完成投 资 前期 、 中期服
则变得相对 简单 , 即按 法律程序撤 离属 正常撤 离 , 不按 法律 程序撤 离
属非正常撤离。对于后者, 可依据《 指引》 有关规定具体执行罢了。
二、 新诠释“ 重 外资撤离’ 因 ’ 原
近年 来 , 外资撤 离现 象 时有发 生 , 以外资 非正 常撤 离为例 : 仅 山 东省 外经贸厅 2 0 年初 的数据 显示 , 青 岛地 区,0 3 以来有 2 6 08 仅 20 年 0 家 韩资企 业非 正常撤 离 , 涉及 工人 2 . , 欠工资 1 亿 元人 民币 , 6万 拖 . 6 拖 欠银行 货款近 7 亿元 , 中 1 1 其 5 家为 劳动 密集 型企 业 , 括 首饰厂 包 6 家, 3 服装厂 3 家 , 3 皮革 厂 2 家 , 8 箱包 厂 1 家 , 4 制鞋厂 1 家。此 外 , 3
外商决 定撤 离时所采取 的不按合 法程 序撤 资 即非正 常撤 离的情况 ,
并认定那些没有清算债务和 申请破产而突然撤 离投资地 区, 留下 只 厂房、 设备和拖欠的工资、 债务的撤 离等属于非正常撤离。显然, 那 种 以“ 外资非正常撤离” 代替“ 外资撤离" 的现象是错误的, 既混淆 了 概念 , 又不符合《 指引》 的基本精神 , 更容易操作失 当, 甚至可能导致
离” 则很少提 起 , 至将 两者划等 号 , 外资 非正常撤 离” 甚 以“ 代替“ 外资 撤 离” 这是 对“ 资撤 离” 念 的 曲解 。事 实上 ,外 资撤 离” , 外 概 “ 是指 外
来投资者( 包括外国企业、 投资机构等经济组织) 由于某种原 因, 通过

我国沿海地区外资撤离情况的分析及其对策

我国沿海地区外资撤离情况的分析及其对策

对我国沿海地区外资撤离情况的分析及其对策【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外商投资金额仍持续增长,但也出现了部分地区外商投资撤离的现象。

与此同时,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与《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两项政策,明确提出我国“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和“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说明我国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吸引利用外资,同时也明确了国家对于吸引利用外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态度。

本文将深入分析部分地区外资撤离现象的原因与影响,以及外资撤离现象与我国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应对外资撤离现象的对策,从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关键词】外国投资;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一、我国部分地区外资撤离情况及其原因(一)我国部分地区外资撤离的具体情况据山东省外经贸厅统计,2003年以来,仅山东青岛一地,非正常撤离的韩资企业有206家,涉及工人达2.6万人,拖欠工资款1.6亿元,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

而据广东省外经贸厅报告,2007年广东实际迁走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44家,计划搬迁的企业达28家,涉及销售额达12.14亿元,其中东莞成为了外商企业撤离的重灾区。

据东莞市工商行政部门报告,2007年办理注册地变更手续准备迁出的外商企业达500余家,而港台企业构成为了迁移主力军。

仅2008年1月份,就有60余家台资企业撤离,而在珠三角地区的8万家港商企业中,有37.3%的企业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力搬离,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

观察中国这一南一北两地几乎同时出现的外资企业撤离潮,其企业结构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胶等行业。

此现象应受到我国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二)我国部分地区外资撤离的原因1.外商在我国投资环境的变化(1)我国贸易顺差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了世界工厂,使国际贸易体系逐步形成以欧美国家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消费市场、以东亚国家为产品零部件供应方、以中国为加工制造基地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

商务部回应“外资撤离潮”等热点:何妨吟啸且徐行

商务部回应“外资撤离潮”等热点:何妨吟啸且徐行

继 续 推 动 全球 化 的 发 。 一 起 推 动 “ 一 带

和系统 件 。
路 ”建 设 ;二 是推 进 自 贸 区 建 没 ;三 是 定 支 持 多边 贸 易 『 本制 ;四 址 积 极 参 与 全
且恨 据评 估的 结 粜做 出反 直 。
球 治理 。
2 0 1 6 年 中俄进出 口贸易额6 9 5 . 2 5 亿美 元 同比增长2 . 2 %
申 目 戈的 世 ; ; = _ l i j 外悦收 。高 虎城 卅 , 2 2 1 } ] ,【 1 所办 举行 新 吲发 佑 会 ,时 f 悯 备 } 乇 高} 慧 城介绍f j ( 给侧 卡 勾 性 改革 降0 . 9 %,降 幅 收窄 6 . 1 个 百 分点 ;此 外 ,双 向投 资进 人新 阶段 。 A = = 选期 统 候选 人所
俄经 债 合作可 谓亮 点纷 呈 。

变 资本 净输 …国 。2 0 1 6 T对 外投 资鼙 体
高 哓 腴 | 】 , 这 种 } 范 仃 偏 顿 。
,今年
采 哪 举 措
2 0 1 7 年,商务 将 苦力从减 , 外 1 ’ f 准 人 剧 等 方面 加 久吸 引 外资 的 力度 。他 涠 ,随 { r 司 经济/ 『 断 坛 场 济 f 牝 剐 更枷
高 虎城 称 , 今年 预 i 寸 拿国消赞还会 旱 快 速 增 长势 头 , 找 仃 j 将 从强化创新驱动 、
深 化 流通 改 革 、 悯整 供 给 结 构 、 化 消 费
环 境 等 四个 方 面 人手 ,着 力 补 齐 疏 通 效 率
“卜三 五 ” 良 F 歼 局 。流 通 促 消 费快 速 发
去 年 消 费 对经 济 增 长 贡献 率6 4 . 6 % 今年预估仍然快 速增长

商务部回应外资撤离中国:不能一叶障目

商务部回应外资撤离中国:不能一叶障目
国务 院 要 求 .有 关 部 门 和 上 海 市 、广 东 省 天 津 市 、福 建 省 、辽 宁 省 、 浙江省 、河南省 、湖北省 、重 庆市 、四川省 、陕西省人 民政府要根 据有关 行 政 法 规 . 国 务 院 文 件 和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的 部 门 规 章 的 调 整 情 况 ,及 时 对 本 部 门 本 省 市 制 定 的 规 章 和 规 范 性 文 件 作 相 应 调 整 .建 立 与试 点 要 求相 适 应 的 管理 制 度 。
国务院三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2O1 8年 第一 次 国务 院 常 务会 议 1月 3日 召开 .会议 提 出了三 大举 措优化 营商 环境 。 一 是 要 以简政减 税减 费 为重点 .进一 步优 化 营商 环境 ,二是 要严 格依 法平等 保护 各类 产 权 加大 知识产 权保 护力 度 三 是要 借鉴 国 际经 验 .抓紧 建立营 商环境 评价 机制 .并 逐 步在 全 国推行 。
减 税 减 费 仍 是 今 年 优 化 营 商 环 境 的 重 要举 措 。财政部 、国家税务 总局 已联 合 印发 《关 于完 善企业 境外 所得 税收抵 免政 策 问题 的通 知》 ,外 资企业 在缴 纳企 业所得 税 时 可 以 自行 选择 综合抵 免法 或分 国 《地 区 )别 抵免 法 ,并适 当扩 大抵免层 级 。这一 政策 是 去 年8月 国务 院 印发 的 《关 于促 进 外 资增 长 若干 措施 的通 知》 中的三 项税 收支持 政策 之 一 另两 项税 收政策 分别 为技 术先进 型服 务
取 生息 资产 四项业 务 的审批 实行 报告 制 ,
称 在 中国 利用 外资 的 问题上 ,不 能 因-Dr 而 障 目 。
高 峰说 . 201 7年 .我 国利 用 外 资 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必过度解读外资撤离潮-金融银行论文
不必过度解读外资撤离潮
文/ 高峰
商务部近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4 个月,我国使用外资仍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11.1 %。

专家表示,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等诸多影响下,中国吸引外资仍具有综合优势,质量和结构均有所提升,预计今年中国吸引外资将保持中低速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前4 个月,我国吸收外资持续增长。

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790 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36.1 亿元人民币(折合444.9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 和11.1%。

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81.4 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3.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9.9% 和2.4%。

此外,部分高端制造业吸收外资也增势良好。

第三产业增速、占比都会逐年提升,外商投资新的增长点也会出现在第三产业。

无论在政府逐渐放开的金融保险领域,还是养老、保健、体育等领域,外资的进入都会促进新兴市场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少数外资企业将在华工厂迁回本国或迁至东南亚国家的举动,被一些外媒炒作成中国出现“外资撤离潮”。

然而,此次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前10 位国家和地区实际投资总额423.9 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3%,同比增长12%,终止、减资涉及合同外资金额都呈现下降趋
势。

仅4 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就达1929 家,同比增长2.9%。

显然,所谓中国出现“外资撤离潮”是不实之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个别外资企业撤出中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发生经济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

这是利用外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总体数量有限,“不用大惊小怪”。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外企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和调整,对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外企,即使他们不撤离,我们也要将他们请出去。

虽然外资撤离只是局部和短期的现象,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但仍需给予足够重视和有效应对。

我国现在开始了吸收外资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的新阶段,不再片面追求速度,更看重质量了。

目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震荡下降,远远没有回到2008 年金融危机前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我国吸引外资能取得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已经是骄人的业绩。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今年我国将“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作为首要目标。

为此,商务部今年吸收外资工作重心放在以下方面: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改进投资促进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积极推进“三法合一”,制订外国投资法;加快外商投资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推广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和建设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国宏观经济前景较好,加上自贸区和服务业等开放优势、质量效益优势、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等,对外资吸引力依然优势明显。

“一带一路”的实施、自贸区的扩容等再次掀起了外资对东部地区的投资热潮。

而自贸区的扩大开放效应也会进一步对全国吸引外资起到带动作用。

(作者高峰为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