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最常见谚语大全及解释 精品

合集下载

中国常见俗语1

中国常见俗语1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

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3、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4、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

意思是,没有*山,事办不成。

5、嗔(chēn)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6、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7、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

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8、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

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2、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5、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6、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7、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1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0、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中国谚语大全40条

中国谚语大全40条

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解释:指人越多,主意越多。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释:比喻微小的势力也可以发展壮大。

3.人心齐,泰山移。

解释: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4.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解释:虎生三只幼仔,其中定有一只特别彪悍。

5.君子动口,不动手。

解释:指君子只开口说理争辩,而不以拳头相向。

6.傍晚西边明,明天必定晴。

解释:如果傍晚时分西边的天特别明亮,就预示明天一定是大晴天。

7.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解释:冰结冰三尺之厚,并不是一天的严寒形成的。

比喻事物的形成或产生通常是日积月累形成的。

8.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解释: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9.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解释:有人爱吃萝卜,有人爱吃白菜。

比喻每个人对事物有自己的喜恶,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事物都会有人喜欢。

10.初犯叫过错,屡犯叫作恶。

解释:指第一次犯错误是无意间的失误,如果多次重复以前的错误就是故意做坏事。

11.刀子嘴,豆腐心。

解释:比喻说话虽然刻簿、言语尖利,但实际上心地柔和、宽厚仁慈。

12.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解释:多用来鼓励人要有同恶势力斗争的勇气,不宜太老实;也用来表示自己不能让人欺侮。

13.河有深浅,人有长短。

解释:指河水亦有深有浅,人也有优点、缺点。

14.狐狸藏不住尾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解释:比喻很多事情的本质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5.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解释:指人或事物只有进行比较以后才能分出好坏,显出差别。

16.人怕揭短,龙怕揭鳞。

解释:指人害怕被揭露短处,丧失面子。

17.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解释:指人长大后就要独立成家。

18.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解释:指人上了年纪就爱唠叨。

19.梦吉则凶,梦凶则吉。

解释:指梦境往往与现实相反。

20.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

解释:指军营总是固定不变的,而士兵们却如流水一般。

谚语大全及解析

谚语大全及解析

常用谚语大全(带解析)谚语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谚语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恰当巧妙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中蕴含很多哲理,包含有古人对人生和命运的理解,值得大家去学习参考。

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常用来教导人不要多管闲事)2、独木不成林(用来比喻个人能力有限,就像一棵树是成不了森林的)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上一百遍,里面的意思自然就领会了)4、打肿脸充胖子(比喻为了面子,去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5、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要会抓要害,抓重点)6、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有事公开说明,没必要隐藏)7、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别人的方法再拿去惩罚别人)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1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别人用什么手段对付你,你就用什么手段对付他)11、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事情追根究底)12、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和志趣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共事)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14、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事不要太绝情,给人留有余地)15、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丝毫不含糊)16、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17、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18、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1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20、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21、此一时,彼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22、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23、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把事情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24、船到桥门自会直(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25、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经验较少、情感较少或没有主观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顾虑,敢作为)26、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

中 国常见俗语谚语100句

中 国常见俗语谚语100句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100句俗语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们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下面就为您列举100 句常见的俗语谚语: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意思是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强调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相应的回报。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4、吃一堑,长一智。

遭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见识。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事人往往因为身陷其中而看不清楚,旁观者反而能看得明白。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成功。

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9、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人往往勇敢无畏,缺少顾虑。

10、船到桥头自然直。

事情到了关键时刻,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11、此地无银三百两。

想要隐瞒某事,反而暴露了。

12、打蛇打七寸。

做事要抓住关键和要害。

13、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经历重大灾难而幸存,日后往往会有好的运气。

1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该作决断时犹豫不决,反而会遭受祸害。

1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受了别人的一点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16、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听到的不一定真实,亲眼看到的才可靠。

17、放长线,钓大鱼。

做事要有长远的打算和规划,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18、风马牛不相及。

指事物之间毫无关联。

19、赶鸭子上架。

强迫别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

21、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不该管的事情去管,自找麻烦。

22、挂羊头,卖狗肉。

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的是坏事。

23、好钢用在刀刃上。

把好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24、好汉不吃眼前亏。

聪明人在不利的形势下,暂时退让。

25、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再强的记忆力也不如用笔记下来可靠。

2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指心甘情愿地上当。

农谚谚语大全及解释

农谚谚语大全及解释

农谚谚语大全及解释中国古老的习惯和信仰被民间传承了几千年,留给我们无数珍贵的文化精髓,其中之一就是智慧的农谚谚语。

上古中国的农夫们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记录下来,并以谚语的形式传达给下一代。

这些农谚谚语往往充满智慧和智慧,它们有助于传达有关生活、节日、节气、成功、失败、财富、食物、财富等等的信息。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几千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农谚谚语:1. 三月不知肉味,四月得腊八粥;五月黄花灿烂,六月鸟鸣唱晨曲;七月晒麦子,八月济溪桑榆。

(解释:这句谚语形象地描绘出春夏之交的乡村景象,表达着人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收获。

)2.腊更好吃,春寒有福州;夏暑和家乐,秋收又丰收。

(解释:这句谚语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其中每一个季节都有可以令人快乐的活动,令人欣慰的收获。

)3.种田谁收割,谁浇水谁收获;谁耕耘谁忙乐,谁耐劳谁得荣。

(解释:这句谚语形容了耕作艰苦却又有收获的现实,暗示着一切劳动都会得到奖赏。

)4.天来了夏雨结,春天到头新储藏;夏日长夜要避暑,冬里温暖过大年。

(解释:这句谚语描述了季节的变化,以及每个季节每个民间习俗的活动,为了度过四季的生活。

)5. 休息的蜜蜂无花果,丰收的庄稼有青禾;饥饿的猫有老鼠,熟睡的狗有乡里人。

(解释:这句谚语暗示着人们忙碌努力的同时也要记住休息,只有勤劳才能有丰收,但要注意休息以保持身体健康。

)6.晒三点水,月明八更风;有雨不收谷,晴天要除草。

(解释:这句谚语描述了皇帝时期的农村生活,以及农民们在收获季节的劳动情况,强调了农民要认真研究天气,把握好收获的时机。

) 7.天种子种太多,谁也不用管;夏天嫩芽要拔苗,秋天雪花晚落叶。

(解释:这句谚语谈到了农民勤劳耕作的习惯,提醒人们要随时留意季节变化,及时施作,以促进秋冬作物的收获。

)以上就是传统农谚谚语大全及解释,它们蕴含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哲理思想和智慧,并被被广泛传播至今。

中国的农谚谚语深入全球,不论是文艺作品、口头语言还是社会生活,它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900条的解释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900条的解释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900条的解释中国常见俗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中国常见俗语、谚语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

谚语俗语歇后语大全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凝聚了民间智慧,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常见的谚语、俗语和歇后语,并探讨它们背后的含义和启示。

1. 谚语(Proverbs)1.1 融是以和,和则同;溃是以离,离则散。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有和谐相处才能使人心心相印,团结一致;相反,冲突和离散则会导致分裂和瓦解。

因此,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以共同进步和达到目标。

1.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句谚语强调尊重和珍惜长辈。

老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指导者。

因此,我们应该尽孝心,尊重老人,并从他们身上学习。

2. 俗语(Idioms)2.1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句俗语用来形容眼睛被一小部分事物所蒙蔽,无法看到更大的事物或真相。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被个人感受或偏见所限制,要具备全面的视野和洞察力。

2.2 患难见真情。

这句俗语传达了在困难时刻,才能真正看清周围人的品质和态度。

它提醒我们在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和支持,只有在共同遭受艰难困苦时,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真实面貌。

3. 歇后语(Saying Riddles)3.1 歇后语:马到成功。

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事情顺利、顺利达成目标。

它的背后寓意是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马是快速而坚韧的代表,它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移动并到达目的地。

3.2 歇后语:好事多磨。

这个歇后语告诉我们,好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需要付出努力和克服困难。

它像是一种警告,提醒我们不要气馁或灰心,因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是丰富多彩并富有智慧的语言形式。

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总结。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指导,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让我们珍惜并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谚语大全100条及解释

谚语大全100条及解释

谚语大全100条及解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谚语及其解释: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意味着多个人提出的建议或想法结合起来,可能比一个人想出的好点子还要好。

它强调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谚语比喻即使是小小的火星也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火灾,从而扩大影响力和范围。

3.人心齐,泰山移——句话形容如果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那么就能够创造出非常大的力量和成就。

4.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这是一句俗语,用来形容某些家族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别出色的人物。

5.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修养的人在争论时只会用言语来说服对方,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6.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酒情大作,必有大雨——这两句谚语都是关于天气变化的预兆,前者表示即使第一天天气阴沉,也不必担心,后者则是在描述某种特定的天气变化前会有其他征兆。

2 7.久雨必晴,久晴必雨——这是一种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即长时间的降雨之后通常会迎来晴朗的天气,反之亦然。

8.太阳露脸,三天不见面——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如果太阳出来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都可能会见到它的身影。

9.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这是一种根据天空中的云彩来判断天气的谚语,意思是如果天空中有像鱼鳞一样的云彩出现,那么第二天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10.晚霞行千里,处暑无雨雨不断——这句话是根据夕阳的颜色和天气状况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认为如果出现晚霞,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有雨水。

1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

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1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3.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14.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

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15.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16.捋虎须——捋:抚摩。

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常见谚语大全及解释
中国最常见谚语大全及解释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一、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二、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三、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2、不以人废言——废废弃。

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3、不以一眚ě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

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臶立赤臶——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

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

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

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

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ā——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

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