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颜料的种类和国画色彩调法
国画常用颜料配色表

国画常用顏料配色表原文地址:国画常用顏料配色表作者:中华诗书画博客草绿: 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汁绿: 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丝瓜、黄瓜的用色,根据需要适当的浅墨老绿: 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老赭:朱膘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檀香色: 约70%藤黄20%朱膘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米黄: 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三绿: 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豆绿[牡丹]: 藤黄少许酞青蓝(三绿)葡萄紫:花青曙红或花青胭脂墨红色: 曙红稍许墨赭绿色: 赭石草绿古铜色: 朱膘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汁绿色: 草绿藤黄少许朱膘灰绿色:三绿少许墨芽绿色: 汁绿藤黄米黄色: 藤黄朱膘少许墨桔黄色: 藤黄朱膘。
畫黄瓜花、丝瓜花、枇杷果、葫芦等用色。
墨青色: 花青墨藏青蓝: 酞青蓝墨少许石青绛红色: 胭脂朱膘少许墨紫色: 曙红少许酞青蓝。
畫葡萄、紫薇花、紫藤用色。
墨绿色: 草绿少许墨老绿色: 草绿少许胭脂翠绿色: 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褐色: 赭石墨檀香色: 藤黄朱膘少许三绿蓝灰色: 花青白粉少许三青豆沙色: 胭脂朱膘少许花青土红色: 朱膘少许胭脂青绿色: 草绿少许酞青蓝四绿色: 三绿白粉胭脂水: 胭脂大量水青灰色: 花青少许墨白色蓝色: 酞青蓝三青朱红色: 朱膘曙红紫青色: 胭脂少许酞青蓝粉黄色: 藤黄白色绿色:草绿翡翠绿赭红色:朱磦墨少许曙红土黄色:墨藤黄朱磦微量三绿青蓝色:石青酞青蓝淡橘红色:朱磦少许曙红赭黄色:藤黄少许赭石,畫枇杷果、葫芦用色。
国画的配色方法

国画的配色方法
1.笔中调色法: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直接在纸上绘画或渲染,颜色可以产生自
然融合的效果,比先在碟中混合调出的颜色更加鲜艳、亮丽。
2.碟中调色法:用毛笔蘸颜料在碟中混合均匀,调配出所需的色彩。
这种方法易
于掌握,颜色较为均匀。
3.纸中调色法: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多用透明的植物颜料。
当画面色
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时,可以用此方法来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
4.罩色法:以平涂为主,以水色和半透明色覆盖。
用笔要轻,颜色要淡,表达出
朦胧含蓄的效果。
5.渲染法:同时用两支笔,一支蘸颜色涂上,一支蘸清水把颜色化开去,产生由
浓到淡的色彩变化,以表现物象的明暗,或云雾的显隐。
6.烘托法:在一层颜色未干时接着上第二层颜色,使颜色相互渗化融合,产生自
然过渡的色彩效果。
7.点染法:用毛笔蘸上颜色,一笔落在纸上,然后迅速将笔提起,让颜色自然渗
开,形成不规则的点状色块。
这种方法多用于表现树叶、花瓣等物体的质感。
8.撞色法: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相遇后发生扩散和渗透现象,形成独特的视觉
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表现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观。
9.积墨法:用淡墨一层一层地积起来,表现出物体的层次感和质感。
这种方法常
用于表现山石、树木等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10.泼墨法:将墨汁泼洒在纸上,形成不规则的形状和纹理,再根据需要添加其他
颜色和细节。
这种方法常用于表现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观。
以上为国画的常见配色方法,仅供参考。
在实际创作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效果进行调整和创新。
国画颜料名——精选推荐

国画颜料名国画颜料名·粉红,即浅红色。
别称:妃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妃色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
杨妃色湘妃色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quester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
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大红:正红色,三原色中的红,传统的中国红,又称绛色(quester注:RGB色中的R255系列明度)·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艳丽的深红·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2,国画暗红色颜料·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quester注:在YM 对等的情况下,适量减少红色的成分就是该色的色彩系列感觉)·丹:丹砂的鲜艳红色·彤:赤色·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赫赤:深红,火红。
泛指赤色、火红色。
·嫣红:鲜艳的红色·洋红:色橘红(quester注:这个色彩方向不太对,通常洋红指的是倾向于M100系列的红色,应该削弱黄色成分。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即深红(quester注:色相不变,是深浅变化)·檀:浅红色,浅绛色。
中国画颜料的种类及性质

中国绘画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几千年来,经过很多画家的钻研创作,已形成独持的形式与风格。
遗留下来的经验非常丰富、广泛,我们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批判、接受,对于发扬我国民族绘画的传统,创造具有民族形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有莫大益处的。
在接受民族绘画遗产时,关于物质材料和技法上的特点的了解,也不容忽视,所以如何认识和使用中国画一向使用的颜色,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是中国画的物质基础之一,对于创造民族形式的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有不少美术工作者,并不完全熟悉我国优秀的传统的绘画颜色,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我们“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工作的。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着有色彩的古代绘画作品,重要的如:辽阳、望都等地的汉墓壁画、西北各地的石窟壁画以及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故宫博物院藏)唐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图”(东北博物馆藏)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博物院藏)宋赵佶的“芙蓉锦鸡”(故宫博物院藏)……等,这些作品距今最远的已有二千年前后,近的也有八九百年,而画上的颜色都还保持着一定的艳丽,还具有各种色调气氛,显示了古代画家使用颜色的才能。
从文献上看,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在画家谢赫传述的“六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理论。
距今一千一百多年以前,美术批评家张彦远在他作的“历代名画记”中,叙述了当时绘画颜色产地,使用情况以及历久不变的原因。
后来各代有不少画家通过实践或多或少写出了使用颜色的经验,这些材料对于研究中国绘画的颜色问题都有很高的价值。
第一节矿物质颜料一、赤色甲朱砂又叫辰砂,属于辉闪矿类。
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分子式HgS0它生在石灰岩中,成块形、柱形、板形、马牙形、箭头形。
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湖南的凤凰、晃县、麻阳、乾城,贵州的玉屏、毕节、贵筑、安顺,四川的酉阳、秀山、彭水,云南的保山、大理等地。
最好的是表面光华像镜子似的天然朱砂。
已经提炼出水银的,不宜作为绘画颜料。
乙朱标将朱砂研细,兑入清胶水,浮在上面比黄丹更红些的叫朱标。
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方法

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方法
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方法是指在绘画创作中使用的颜色和色彩搭配方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颜色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的,而是与线条、构图、意境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绘画的整体效果。
下面是对传统中国画用色方法的拓展和解释:
1. 配色原则
传统中国画的配色原则是以黑、白、灰为基本色,并根据画面需要和意境进行合理搭配。
其中,黑、白、灰是三种基本颜色,用于表现物体的明暗和质感,同时也可以用于表现意境和氛围。
灰色常常用于表现远山、近水、天空等模糊、抽象的场景,而黑色则常用于表现物体的真实、明确。
此外,红色、黄色、绿色等颜色也常被用来营造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2. 用色方法
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蘸色和调色。
蘸色是指使用画笔在画布上蘸取颜色,然后进行涂抹和渲染。
调色则是指使用颜料盒或调色板将颜色混合起来,制成所需的颜色。
在调色时,需要根据画面需要和意境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同时也需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是否和谐、美观。
3. 色彩搭配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搭配非常重要,需要根据画面需要和意境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深色和浅色的搭配比较常见,比如黑色和白色、深色和浅色的灰色等。
此外,根据画面的主题和内容,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表现山水风景时,可以使用深色的蓝色和绿色来表达寒冷和冷静的感觉,而表现人物时则可以使用明亮的红色和黄色来表现热情和活力。
传统中国画的用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绘画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也为现代绘画创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国画颜料透明和不透明总结

国画颜料透明和不透明总结首先要从制成颜料的物质材料谈起。
中国画颜料中,分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两种。
矿物质颜料是用各种天然金属和石质矿物经研磨、提炼或化学反应制成颜料粉块,再研细调入胶水制成。
如朱砂来源于石灰岩中的辉闪矿石。
赤石来源于赤铁矿中的矿石。
石黄、雄黄、雌黄等是用一种化学成分为三硫化砷的矿物黄金石制成的。
这些矿物质颜料覆盖力强,画在纸上不透底色,称为不透明颜料。
还有金粉、银粉,也是不透明颜料。
另一种叫植物质颜料,顾名思义,是用各种植物制成的。
滕黄是用海滕树流出的胶质黄液制成,或用一种中药生脆子也可制成黄颜色;花青是用一种叫蓝靛的植物制成;胭脂是用红蓝花、茜草、紫铆等植物制成。
这些植物质颜料,画在纸上大多能透出底下的颜色,是透明色。
也有少数为半透明色,如滕黄。
画水彩画的颜料,绝大部分是透明的,在一层颜色上面再画另一种颜色,下面的颜色会透出来,和上面的颜色混合成复色。
有时,用很浓的颜色画上去,还显得覆盖力不强。
也有少数的半透明和不透明色,如土黄、赭石、土红、粉绿、钴蓝等。
而水粉画的油料,各种颜色的要盖能力都很强,都是不透明颜色,只有在加了很多水,变得很稀之后,才能透出底层的颜色,但看起来也很脏。
所以水粉画大多是用较厚的颜色一层层盖上去,而水彩画则颜色用得较少,水用得较多。
再有,使用不同的调色方法,也能使颜色透明或不适明。
比如画油画,不用油或少用油来调颜色,那么颜色很稠,覆盖力很强,不透明。
但是,如果用很多的调色油把颜色调稀,薄薄地很轻地刷在底子上,就能透出底下的颜色,这时颜色就比较透明。
国画中的植物质颜料和水彩画颜料,如果用很少的水调,使颜色很稠,画在画面上也能成为不透明的颜色。
由此可见,颜色上分透明色和不透明色两种,虽然主要是由颜色的原料和制作的方法决定的,在绘画的过程中,使用方法的掌握也很重要。
不管是哪种颜色,在调色时运用得当,掌握好水分或稀稠的程度,都能很好地满足绘画的需要。
国画绘画颜色搭配技巧

国画绘画颜色搭配技巧国画绘画颜色搭配技巧1.酞青兰+石青+墨=藏蓝色(背景)2.藤黄(半)+白(半)=粉黄(点花心)3.藤黄(80%)+朱标(5%)+花青(15%)=汁绿(反叶、嫩叶、花托)4.花青+墨=墨青5.酞青兰+曙红=紫色6.酞青兰(60%)+藤黄(40%)=翠绿色(南方绘制叶色)7.酞青兰(半)+藤黄(半)=草绿(常规)8.酞青兰(多)+藤黄(少点)+朱标(点点)=草绿(兰些)9.草绿+胭脂(少许)=老绿10.白+曙红(少)=粉红11.酞青兰+墨(少些)=花青12.曙红+墨(少)=胭脂13.草绿+翡翠=绿色14.草绿+墨(少)=墨绿色15.花青(70%)+藤黄=老绿16.汁绿+藤黄(少)=芽绿17.酞青兰(少)+藤黄=芽绿18.曙红(少)+白=粉红19.酞青兰+藤黄+翡翠(少)=翠绿色20.胭脂+朱标=墨(少)=豆沙色21.墨+曙红=墨红22.桔黄+曙红(少)=橘红色23.藤黄+朱标=桔黄24.藤黄+朱标+墨=米黄25.藤黄+花青(少)+赭石=芽黄色26.藤黄+朱标+墨+三绿=檀香色27.朱标+大红(少)=朱红28.曙红+墨(少)+花青(少)=墨红色29.赭石+藤黄+三绿(少)=赭黄色30.赭石+草绿=赭绿31.墨+藤黄+朱标+三绿(点点)=土黄32.朱标+墨+曙红(少)=红赭色33.红赭色+藤黄(少)=古铜色34.三绿+墨(少)=灰绿35.白+淡墨=灰色(白头翁羽梗)36.藤黄+赭石(少)=赭黄(细竹枝)37.藤黄+朱标(少)=中黄色(竹竿)38.酞青兰+藤黄+三绿(少)=翠绿色(竹正叶)39.赭石+藤黄+曙红(少)=米黄40.朱标+曙红(少)=橘红41.朱标+墨+石绿(少)=栗色42.白+三绿(少)=粉绿43.汁绿+藤黄(少)=芽绿44.草绿+藤黄+朱标(少)=汁绿45.藤黄(70%)+朱标(20%)+三绿(10%)=檀香色46.藤黄(70%)+朱标(30%)=米黄47.朱标(60%)+墨(40%)=老绿48.石绿+白色=三绿――――白色加的越多则变成四绿、五绿。
2018-国画颜料的调色技法-word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画颜料的调色技法国画的颜色之所以变化多端是用心调配出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国画颜料的调色技法,希望能帮到大家!一、笔中调色法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当笔落在纸上,就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
主要在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如画嫩叶时常同时蘸二种对比色来画出娇嫩的感觉。
二、碟中调色法着色前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把颜料混匀再画,如此画出的效果才会显得均匀或有渐层变化。
三、纸中调色法就是罩色法。
即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
如在上好色后,发现色彩太浮、太艳、太淡、太薄,就可以用罩色法,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
但用来罩染的颜色,以透明的植物性颜料较佳。
四、中国传统色彩样本与描述国画用色:银朱:呈暗粉色。
胭脂:色暗红。
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颜料,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朱砂:色朱红。
用以画花卉、禽鸟羽毛。
朱膘:色橘红。
明度比朱砂高,彩度比朱砂低。
用以画花卉。
赭石:色红褐。
用以画山石、树干、老枝叶。
石青:色青,依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
用以画叶或山石。
石绿:依深浅分为-头绿、二绿、三绿。
用以画山石、树干、叶、点苔等。
白粉:亦称胡粉,色白,有蛤粉和铅粉两种。
用以画白花、鸟,或调配其他颜料使用。
花青:色藏青。
用以画枝叶、山石、水波等。
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靛,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蓝绿色或藏蓝色。
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广花,颜料。
即广东产的花青。
(微含红色成分,故与黄色调和后生成的绿色较为沉着)藤黄:色明黄。
用以画花卉、枝叶。
藤黄:明黄色。
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可作国画颜料。
(亦含微量红色成分,有毒。
和黑色配合时甚为醒目,多为危险警示色彩)赭石色:暗棕色矿物,用做颜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画颜料的种类和国画色彩调法
(1)国画颜料有膏体、块状、粉状三种颜色。
按原料的性质,中国画颜料可分四类:
植物性颜料:膏状有花青,块状有藤黄,都是透明色。
藤黄只能用冷水研磨,忌用水泡。
藤黄有毒,不能入口。
用后包纸,露风过久易变质。
植物性颜料较易变色。
矿物性颜料:膏状有朱砂、赭石。
粉状(用少牛胶、桃胶或瓶装胶水调合,再加水使用)有石青(分头、二、三、四青)、石绿(分头、
二、三、四绿)、真银朱、朱砂、石黄、石蓝、泥金、泥银,都是不透明色,覆盖力强,不易变色。
朱砂色彩璀璨,宜单独使用。
动物性颜料:膏状有胭脂,粉状有牡丹红、光鲜血膘、漂净蛤粉。
胭脂画时要用热水调。
牡丹红在阳光下褪色很快,胭脂也易变色。
蛤粉为不透明颜料,其他为透明颜料。
化学颜料:粉状有漂净铅粉、锌白、钛白,膏状有大红、深红、铬黄,都是不透明颜料。
铅粉易变黄,变黑,可用“双氧水”洗净,再用清水反复多次洗去双氧水。
现在多以锌白或锌钛白颜料代替。
(2)现在使用的颜料多为颜料厂出品的锡袋装浆状国画颜料,用矿物和耐光化学颜材制成,色彩光鲜确凿,性能安定,粘着力大,抗水性强,装裱不会渗化或褪色。
出外写生携带方便。
国画色彩调法:
胭脂+花青=紫、藤黄+花青=绿、藤黄+朱膘=橙色
大凡中国画多以纯色为主,如用复色,则中有调一点墨的习惯,是为了色彩更协调一些。
中国画颜料的原色虽然只有三种,但是它颜料的原材料性质却是有很多种的,这也代表着中国画用色也是相当讲究的,例外的画风,颜料也是有所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