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血液和血型

合集下载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10.1 人体的血液和血型 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下)

10.1 人体的血液和血型 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下)

例2:(2011•盐城)汶川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 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下表为四名志愿者的血 型鉴定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D
练习:
1.血清中既无抗A凝集素又无抗B凝集 素的血型是( C ) A. A型 B. B型 C.AB型 D. O型 2.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会出现( D) A.红细胞破裂 B.血细胞凝集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B型 AB型 O型
A
B A、 B 无
抗B
抗A 无 抗A和抗B
1.献血时为什么先要 检查血型?
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献血与 输血.如果献血者与受血者血 型不同.则引起红细胞凝集反 应,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使患者缺氧窒息而死.

C.血液凝固
D.红细胞凝集
3.某病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经检验 只能接受同型血,异型血都不适用,则 此人的红细胞上和血清中所具有的凝集 原和凝集素分别是( C ) A. 含B凝集原,含抗A凝集素 B. 含A凝集原,含抗B凝集素
C. 无凝集原,含抗A、抗B凝集素
D. 含A、B 凝集原,无凝集素
2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他 的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则此人的 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型或AB型 D.B型或AB型 23.某次亲子鉴定实验中,已知父亲的血型为A型, 将其血清滴在载玻片上,再将儿子的血滴在父亲 的血清中,结果发生了凝集反应,那么儿子的血 型可能是( ) A.A型或O型 B.A型或AB型 C.B型或O型 D.B型或AB型
血 液 成 分
含凝 集原
A凝集原 B凝集原
凝集反应
红细胞凝集 成团,妨碍 血液循环

血型的名词解释

血型的名词解释

血型的名词解释血型是指人类血液种类上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这些血型是由红细胞(即血球)表面所含有的抗原和抗体决定的。

血型分类的基础是ABO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分类方法之一。

根据人类的基因类型,血液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A型血液表面含有A抗原,B型血液表面含有B抗原,AB型血液同时含有A和B抗原,而O型血液则没有A或B抗原。

Rh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分类的另一种方法。

在这个系统中,血液的抗原被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如果一个人的血液含有Rh抗原,则被称为Rh阳性;如果没有,则被称为Rh阴性。

Rh因子的命名源于猿猴血液中类似的抗原。

了解一个人的血型对医学和生物学领域非常重要。

在医疗方面,血型的匹配在输血和器官移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接受者的血型与供体的血型不匹配,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此外,不同血型也与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反应相关。

例如,某些疾病更容易在特定血型的人身上发生,而某些药物在不同血型的人群中的疗效也会有所差异。

除了医学意义外,血型还被部分人认为与个体的性格特点和健康状况相关。

尽管这些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但在一些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对血型的信仰却非常坚定。

例如,在日本,血型与个人性格特征之间的联系被广泛讨论和接受。

这种观点,被称为“血型人格论”,认为不同的血型与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有关。

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日本社会的很多人们仍然根据血型将他人进行分类和判断。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血型并不能真正预测或决定一个人的个性。

个体的性格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人选择等。

将血型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是不科学的,也容易导致误解和偏见的产生。

在现实生活中,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血型可以增加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和谨慎。

这有助于个人在面临医疗决策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在需要输血和器官移植时更好地与医护人员合作。

总而言之,血型是一种基于红细胞表面抗原和抗体的分类方法。

体检报告怎么看血型

体检报告怎么看血型

体检报告怎么看血型
目录
1. 血型
1.1 A型血
1.2 B型血
1.3 AB型血
1.4 O型血
血型
血型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性物质,根据这些抗原的不同组合,可将人群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A型血
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具有A抗原,血浆中含有抗B抗体。

A型血的人通常被认为具有爱心、耐心和谨慎的性格特征,适合从事注重细节和有组织性的工作。

B型血
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具有B抗原,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

B型血的人通常被认为独立、乐观和有创造力,适合从事需要决断力和适应性强的工作。

AB型血
A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同时具有A和B抗原,血浆中不含有抗A或抗B抗体。

AB型血的人通常被认为具有多样性、细致和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适合从事需要灵活性和团队合作的工作。

O型血
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A或B抗原,但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 抗体。

O型血的人通常被认为冷静、实际和稳重,适合从事需要耐心和决断力的工作。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docx

本册目录:&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1)&2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3)&3人体概述 (5)9.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7)9.2人体的消化及吸收 (9)9.3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1)10.1血液和血型 (13)10.2人体的血液循坏 (15)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7)10.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9)10.5人体能量的供给 (21)11.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3)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25)12.1生命活动的调节 (27)12.2人体的神经调节 (29)12.3人体感知信息 (31)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主—修改:审核: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重点: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受精卵形成的过程和意义,区别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考点: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学法指导:根据自主学习坏节的要求,结合课本完成自研自探环节,用红笔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学习准备:学情检效本、纠错本、跟踪本、导学案、课本一、激情导入(分钟)你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吗?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来源,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二、自研自探(分钟)(-)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等组成。

其中 __ 是主要的器官,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女性生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 、、、等组成。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要的器官,作用是____ o(二)受精过程1.组成:人的生殖细胞包括____ 产生____ 的和 ______ 产生的 ____ 。

血型配对表

血型配对表

血型配对表血型配对表血型配对表是指根据人类血型系统的不同血型,将不同血型之间的血液配对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指导血液输血和血液婚配等方面的医学实践。

以下是血型配对表的详细内容。

A型血A型血是指人体红细胞表面有A型抗原的血液类型。

在A型血的配对中,可以接受A型血和O型血的血液输血,可以与A型血和AB型血的人类进行婚姻配对。

B型血B型血是指人体红细胞表面有B型抗原的血液类型。

在B型血的配对中,可以接受B型血和O型血的血液输血,可以与B型血和AB型血的人类进行婚姻配对。

O型血O型血是指人体红细胞表面没有A型抗原和B型抗原的血液类型。

在O型血的配对中,只能接受O型血的血液输血,但可以与A型血、B型血、以及O型血的人类进行婚姻配对。

O型血的人在配对时是最为灵活的,可以与任何血型的人配对。

AB型血AB型血是指人体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型抗原和B型抗原的血液类型。

在AB型血的配对中,可以接受A型血、B型血、AB型血和O型血的血液输血,但只能与AB型血的人类进行婚姻配对。

在进行血液输血和血液婚配时,我们需要根据血型配对表的指导原则来进行选择和匹配,以避免出现血型不符导致的生理抗拒和健康风险。

血液配对表是血液输血和血液婚配等医疗行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依据。

血型配对表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所含的抗原决定的。

人类体内对四种抗原是否有抗体是由先天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在输血或配对时发生不兼容,使得输血或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

现普遍使用的ABO和Rh两种系统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和临床意义。

ABO血型系统:以红细胞表面所含的A、B两种抗原是否存在为其分类的本质特征。

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抗A、抗B抗体也与此相关。

A型血中有A抗原,血清内有抗B抗体;B型血中有B抗原,血清内有抗A抗体;O型血不含A、B两种抗原,血清内含有抗A、抗B两种抗体;AB型血同时具有A、B两种抗原,血清内无抗A、抗B抗体。

Rh血型系统:以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Rh抗原(也称D抗原)为标志,人血中有D抗原者为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

为什么血液有血型之分

为什么血液有血型之分

为什么血液有血型之分人类的血型系统分很多种,其中人类最常见的血型有A、B型,那么为什么人的血液有血型之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液有血型之分的主要原因,希望你会喜欢!血液有血型之分的主要原因血型(blood groups;blood types)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

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1] 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

[1] 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

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血型介绍ABO血型ABO血型可分为A、B、AB和O型等4种血型。

红细胞含A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A型,A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红细胞含B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B型,B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红细胞含A抗原、B抗原和H抗原,叫做AB型,这种血型的人血清中没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红细胞只有H抗原,叫做O型,O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另外,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在必要时,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为万能受血者)。

输血时要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

前者用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

又称直接配合或主侧配合;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作试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间接配合。

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

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应。

七下第十章生物知识点1梳理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七下第十章生物知识点1梳理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梳理04内容: 10.1-10.2 形式:知识点梳理 背诵时长:15分钟 班级:__ 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42-47)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42-44) 1、 组成血浆:①运载血细胞;②运输养料和废物。

①血液自然放置,凝固现象。

上层:血清;下层:血块。

②放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分层现象。

上层:血浆,下层:血细胞。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2、 三种血细胞比较 注意:红细胞:含血红蛋白(作用:①使血液呈红色;②易与氧气结合和分离。

) 二、输血和血型 (45-47)1、 一次失血量:≤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 ),不影响健康; 一次失血量≥血液总量的30%(约1200ml ),危及生命。

血型是遗传的,最常见的是ABO 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

2、 输血原则: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不容易引起凝集反应的少量的异型血。

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堵塞血管,甚至导致死亡。

AB 型:万能受血者 O 型:万能输血者A 型血B 型血 O 型血 AB 型血 A 型标准血清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B 型标准血清凝集不凝集不凝集 凝集细胞种类 形态结构功能 数量病症红细胞圆饼状,成熟的无细胞核运输氧气最多 红细胞数量少: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少:缺铁性贫血 建议: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 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 最少 白细胞数量多:炎症 血小板体积最小,不规则,无细胞核促进止血,加速凝血较少血小板数量少:血流不止、异常出血第二节血液循环(50-55)一、血管(50-51)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2.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是分布在浅层的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0年,他因此 获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血型的种类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 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 比如Rh血型系统等。
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 生命奉献爱心!(人体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 400ml,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献血会不会影响 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 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 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 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本课小结
血液
血浆
成分:由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组成。
作用: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要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D
B.血红蛋白
C.白细胞
D.血小板
3.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C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
4.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 B ) A.二氧化碳的多少 B.氧的多少 C.血红蛋白的多少 D.红细胞的多少
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0×1012/L
B 白细胞计数(WBC) 15×109/L
C 血小板计数(PLT) 0.5×1011/L D 血红蛋白(Hb) 90 g/L
诊断结果 贫血 急性炎症 血友病 贫血
输血和血型
1901年,奥地利 医师兰德斯坦纳 终于搞清了ABO 血型的秘密。
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献血者红细

O型(抗A、抗
B)
受血者血清
A型(抗B) B型(抗A)
O型



A型
+

+
B型
+
+

AB型
+
+
+
AB型(无)
— — — —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输血原则:
同血型输血
输血关系图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 型输血。
AB型—“万能受血者” O型—“万能献血者”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 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 -400 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
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
生可献血74 次,累计献血量30000 毫升。
(两种)
一、缺铁性:
应当多吃些
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
血液的分层现象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 什么现象?
想一想,为什么加柠 檬酸钠?血液的成分 由哪些物质组成?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红细胞(深红色)

观察
血浆(55%)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氨基酸
(2)哎呀,我的手不小心被小刀划破了,血都流出来了,这可 糟了,继续流下去,我的血还不流干了?
答:不用怕,有我血小板在,我会很快把伤口堵住的
(3)我是氧气,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我,谁来帮助我, 把我带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去呢? 答:我来了,我是红细胞,在我身体里有一种蛋白质叫血红 蛋白,它会携带你走遍你想去的地方。
情境导入
在医院的化验室里,经常有许多病人在验血,有的从手臂上静脉抽血, 有的从手指上采血。
王华同学是一名大学生,她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报名后, 她参加了体检,验了血型,医生说她是万能献血型。
为什么医生要对这些病人验血呢?你知道万能献血者的血型吗?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木耳、海带等。
二、营养不良性:主缺维
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所以口服补充即可。
绿色血 玫瑰色血
无 色 血
蓝 色 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随堂练习
1.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细胞核的一组是( ) C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2.某同学手指受伤并少量出血,在伤口自动凝固止血过程中起主
5.我们观看下面一张图片,它是一张病人的液化验报告单。讨论 这个病人患上什么疾病?
× × ×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指标,据此判断 患者可能为“贫血”。患者应增加一些蛋白质和铁含量丰富的食 物,并且注意休息。
6.简答: 下面有三道题,要求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并以第一人称的
形式回答,看谁答得生动又形象。 (1)我是病菌,瞧那边那个同学,这么冷的天还穿得那么少, 我得钻进他的身体里吓唬吓唬他,看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答:我是白细胞,你敢进到我主人的身体里,我会把你收拾 得粉身碎骨。
4、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运输氧气
5、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怎样? 贫血
白细胞
1、白细胞的数量如何? 较少
2、白细胞有没有细胞核? 有
3、白细胞有什么功能? 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4、当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较多时,说明什么? 有炎症
血小板
1、血小板体积如何? 最小
2、血小板有什么功能? 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6
学习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重点) 2.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3.说出ABO血型类型及鉴定过程(难点) 4.关注自愿无偿献血
血液:
——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 质。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 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 物运走。
观察
[探究实验]:血液的组成AA
AB AB
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请你来鉴定
病人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凝集 不凝集
B

凝集
凝集
AB

不凝集 不凝集
O

不凝集
凝集
A
输血
➢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的治疗 方式。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 ,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 亡。因此,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观察
人血永久涂片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想一想
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有什么不同? 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各类血细胞有什么功能?
红细胞
1、红细胞的数量如何? 最多
2、成熟的红细胞有没有细胞核? 没有
3、血液为什么呈红色? 血液中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3、当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是什 么?
血清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群学
有三名病人,都需要通过输血进行治疗,但因为病因不 同所需输入的血液成份也不同,第一位严重贫血,第二位 大面积烧伤,第三位是出血性疾病患者,请你思考一下他 们分别应该输入血液中的哪种成分呢?
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丢失的是血浆、 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血细胞 白细胞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细胞特征比较
有无细胞
血细胞 数量 大小 核
作用
红细胞 最多

白细胞 较少 较大 有
血小板
最小 无
运输氧气 吞噬病菌,保护人体。
止血凝血
输血原则:输 同 型 血
AB型—“万能受血者” O型—“万能献血者”
O型
O
A型
A
B
B型
AB
AB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