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血型1
《血液和血型》参考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4、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并依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教学难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教学过程:一、引入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运送氧气的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它们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运送的呢?它们主要是依靠血液来运送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二、新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试管里。
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分成三层,最上面是血浆,它的密度最小,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是红细胞。
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blood 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实验:人血涂片日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1.对照书上图10—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对数量。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5)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尝试画图。
五、血量1、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2、展示问题:正常成年人血量: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结合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
血的观念。
学生思考、回答。
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堂练习题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三、板书设计传染病单元、章、节第25章第1节教学内容传染病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七年级生物第一节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节 血液: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___多___,成熟的红细胞__没__有____细 胞核。 (2)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_氧__气__的功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 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__贫_血___症状。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4.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名称
形态特征
功能
红细胞
数目最多,圆饼状,富含血红 蛋白,成熟后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数目最少,个体最大,有细胞 核
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 保护作用
血小板
数目较少,个体最小,形状不 规则,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典例] 2017·通辽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D ) A.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B.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D.成熟的①无细胞核
2.白细胞 (1)特点:白细胞比红细胞大,___有_____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 得多。 (2)功能:有些白细胞如淋巴细胞能___吞_噬____侵入体内的病菌,从而 保护人体的健康。当人的某些部位有炎症时,血液里白细胞含量会 __增__多____。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3.血小板 (1)特点: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 (2)功能:血小板能促进__止_血___并加速血液___凝_固____。 4.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__红__细_胞___计数(RBC)、_白__细__胞_计数 (WBC)、__血_红__蛋_白____含量(Hb)、__血__小_板___计数(PLT)等。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归纳提升】 1.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 过少时会出现贫血。 2.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与血浆的区别是其中不含 有纤维蛋白原。 3.图中有细胞核和形状不规则的血细胞分别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白 细胞的数量偏多,说明人体某些部位患有炎症;血小板数量偏少, 可能会出现异常出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输血与血型课件与答案

(C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AB型血的人出现大出血,优先输入什么型血? ( C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2.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3.某同学列出的输血关系表如下,表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选项 A B C D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AB
A、O
B、O
B、AB
A、B、AB、O
AB
O
A、B、AB、O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4.输血过程中如遇到输血者血型和受血者血型不合时,输 血的结果是 ( B ) A.贫血 B.红细胞凝集 C.血液凝固 D.发炎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9.甲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说:“我是万能受血 者”。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 C ) A.A型、B型 B.A型、O型 C.O型、AB型 D.O型、B型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10.当病人需要大量输血时,应该注意的原则是 A.O型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B.AB型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C.输同型血 D.输入亲人的血
生物 配RJ版 七年级 下册
10.1血液和血型(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0.1 血液和血型
12:49:16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探究
红细胞——辛勤的运输者
Ⅱ.红细胞的功能 看一段视频,概 括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具 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的功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0.1 血液和血型 12:49:16
返回
12:49:16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探究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10毫升人的新鲜血液, 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抗 凝剂,防止血液凝固)的试 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试管中的血 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 由哪些物质组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0.1 血液和血型 12:49:16
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
成年男子:120~160g/L 成年女子:110~150g/L (1.0~3.0) x1011/L
白细胞计数
成人:(4.0~10) x109/L
糟糕! 我流血了! 怎么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10.1 10.1 血液和血型 血液和血型
你 能 没 有 血 液 吗
12:49:16 12:49:16
我们一起探索有关血液的奥秘吧! 血 液 是 由 什 么 组 成 的
第
十
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和能量供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10.1 血液和血型
12:49:16
第 一 节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三、教学难点:
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在医学领域中,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它们对于输血、器官移植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的实验方法。
一、血型鉴定实验方法血型鉴定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主要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1. ABO血型的鉴定方法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滴定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抗血清对相应抗原进行滴定。
将被测血清稀释后与抗A、抗B、抗AB和抗O血清滴定反应,根据凝集程度来鉴定血型。
(2) 纸片凝集法:该方法是将试纸片吸附抗体,然后滴加被鉴定血液,根据试纸片上是否出现凝集来鉴定血型。
(3) 红细胞溶血法:该方法是将鉴定者的红细胞与ABO抗血清混合,根据红细胞的溶血情况判断血型。
2. Rh血型的鉴定方法Rh血型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将被测血液与抗人球蛋白血清相混合,根据悬浮液的凝集程度鉴定Rh血型。
(2) 免疫胶体凝集法:本方法是将被测血液与含有相应抗原的胶体颗粒混合,当出现凝集时,可判定为Rh阳性。
以上是血型鉴定的常用实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鉴定。
二、血液配型实验方法血液配型是指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相互匹配,以确保输血或器官移植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见的血液配型方法包括ABO血型配型和Rh血型配型。
1. ABO血型配型方法ABO血型配型是最基本的血液配型方法,其原理是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反应,根据凝集的反应程度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滴定法、纸片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2. Rh血型配型方法Rh血型配型是根据供者和受者的Rh抗原是否相匹配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可以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免疫胶体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血液配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需求,各种方法各有优劣,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化验单说明
检查项目
英文 缩写 中文 名称
正常成年 人参考值
(3.5-5.5) ×1012个/升
临床应用
减少:贫血
RBC 红细胞 WBC 白细胞
(5.0-10.0) ×109个/升 增多:炎症
PLT 血小板 (1.5-3.5) ×1011个/升 HB 血红 蛋白
110-160 克/升
减少:血友病,机体异常 出血,不易凝固,增多: 血栓 减少:贫血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吗?
血型的种类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 B型、AB型、O型四种, 也就是ABO血型。
目的: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器材:模拟配制的“A型血”
、“B型血” 、 “O型血”、 “AB型血”和“A 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载玻 片,滴管等。 背景知识: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型标 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 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对实验,通过观察有无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观察人血涂片
注意: 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室内光线强度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3、观察不同类型血细胞结构,并完成表格。
血细胞特征比较
细胞 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细胞 数量 最多 最少 形状 颜色
预习思考 自我评价
1628年,英国 学者哈维通过实验 提出了著名的“血 液在人体内循环往 复”的见解,促使 了人们关于输血的 探索。
1901年,奥 地利医师兰 德斯坦纳终 于搞清了 ABO血型的 秘密。 1930年,他 因此获诺贝 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大量失血的伤者能否接受 任何人的血液呢?
A.红细胞 B.白细胞
A
)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3.贫血患者应该多吃(
C)
A.含糖多的食物
B.含盐多的食物
C.含蛋白质和铁多的食物 D.含水多的食物
4.下列属于红细胞生理功能是(
A)
A.运输氧气
B.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C.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
D.以上都对
5.皮肤划破后流血,不久后,会自然止 血,这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C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上皮细胞
输血和血型
受伤严重,需要 立即输血!!!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
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 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 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 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 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 康。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 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 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A B O AB 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同型血
红细胞的凝聚现象确定血液的类型。
血型鉴定结果表
请你来鉴定
病人
A型标准 B型标准 血清 血清
凝集 不凝集
血型
赵
钱 孙 李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B AB O A
关于输血你知道了什么?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 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 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首先 要鉴定血型。 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 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 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3.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O型 4.什么血型的人“万能受血者”? AB型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 红蛋白的含量是稳定的,人体才能 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这些指 标发生异常变化,人体就会患病, 那么他们的正常含量为多少呢?异 常时会有什么表现?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
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 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 蛋白含量。 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 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请你再来鉴定
病人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B AB O
B、O A、AB
AB A B O
无
O
A、O
A、AB、B
A
B、AB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 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 民自愿献血。
献血会不会 影响自身的 健康呢?
血液的分层现象
抽取人的新鲜血液10 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柠檬 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 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 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 哪些物质组成?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红细胞(深红色)
血细胞
(55%)
水(约占91%~92%)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红细胞 白细胞 ② ③ 。 血小板
(1)图片中有许多血细胞,它们是
①
(2)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① ] 红细胞 。
(3)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的是
[ ]③
血小板 。
1.血液的组成为(
B)
A.血浆和血红蛋白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红细胞
2.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
血细胞是(
他可能患有缺铁性血,原因是他的红细胞数正常, 但血红蛋白少,应多补充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品。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达标测评
一、填空题。
1、血液是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的,血细胞包 括 红细胞 、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
葡萄糖 、 无机盐 等, 2、血浆的成分有 水 、 蛋白质 、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红细胞 ,它里面含有红色 的 血红蛋白 ,具有 运输氧气 的功能。 4、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 有 止血凝血 的功能。 血小板 ,它具
5、在血细胞中,有些 白细胞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二、填图:
1、填写右图中所 指各部分的名称
血
浆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2、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个体最大的是
( 白细胞 ),个体最小的是( 血小板 ),有细胞核的是
( 白细胞 )
1.右图是人的血细胞图片,根据图片,请回答:
概念: 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 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 表现: 皮肤指甲颜色苍白、头晕,严重 会昏迷。
预防: 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品。 提倡用铁锅炒菜。
请你当医生:
某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无力,经血常规 化验,他的红细胞计数为5.5X1012个/L,血红蛋白含 量为85g/L,那么,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病?试说明 判 断的理由。他应该多补充什么?
第10章
第一节
1、血液由什么组成? 2、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3、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4、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5、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抽血化验?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 。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 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 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两面凹的
结 构
功 能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 圆饼状,红色 含血红蛋白 圆球状, 比红细胞 大,白色 最小,形 状不规则, 白色 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 防御疾病 促进止血 加速凝血
血小板
较少
无细胞核
(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凝集
不溶性纤维蛋白
血块凝固
黄色透明的血清
血清: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