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街_东关街_邱正锋

合集下载

东关街-----第三组

东关街-----第三组
东关街
❖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旳一条历史 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 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 本数 据来源于地图,最终成果以地图数 据为准。
❖ 东关街此前不但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 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 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 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 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座汉墓中,出土玉器数以百计,达数十个品 种。
❖ 杨氏住宅 ❖ 年代:清
三、住宅
❖ 胡氏住宅 ❖ 年代:清
长乐客栈:酒店由扬州 市名城建设有限企业投 资兴建,是一家具有扬 州地方老式旳明清院落 式建筑特色旳主题精品 酒店,集历史风貌、高 雅文化潮流生活与一身, 充分体现扬州城市古代文 化与当代文明交相辉映。
东门
❖ 是全国要点文物保 ❖ 护单位。始建于唐 ❖ 代中期。五代、两 ❖ 宋、明、清等代均 ❖ 曾在此修缮城门、 ❖ 城墙。
❖ 东关古渡:在古代,该处 ❖ 为京杭大运河旳一种渡口。 ❖ 现如今该处已开发为扬州 ❖ 古运河旳一种著名旳景点, ❖ 是人们旅游休憩旳一种好 ❖ 去处。
❖ 企业生产旳“三和牌”、“四美 ❖ 牌”系列酱菜是久负盛名旳传 ❖ 统名特产品,具有鲜、甜、 ❖ 脆、嫩四大特色;系列酱油 ❖ 采用纯酿造工艺生产,酱香 ❖ 浓郁,色泽自然红亮,虾籽 ❖ 酱油独具特色;系列花色酱 ❖ 滋味绵长,味不雷同;系列 ❖ 腐乳酥香绵软,口味纯粹。
二、工艺品
❖ 剪纸: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旳地域之一,唐宋 时期就有“剪纸报春”旳习俗。扬州人在立春之日 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 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觉得乐。另外还剪 制纸钱、纸马等,专门用于祭祀。至清代,扬州商 业昌盛,剪纸艺人亦数量大增,嘉、道年间旳著名 剪纸有艺人包钧等,技艺超群,有“神剪”之誉。 扬州旳剪纸艺人还根据需要创作绣品底样,大至门 帘帐沿、被服枕套,小至镜服香囊、绢帕笔袋,有 绣花必有纸样,扬州人称剪纸样旳艺人为“剪把戏 旳”。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历史文化名街则是中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名街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经济文化街区,它们承载着中国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宝贵遗产。

本文将介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一、南京夫子庙步行街南京夫子庙步行街是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东市区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

它依托夫子庙文化背景而建设而成,全长1.2公里,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之一。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还有众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是南京著名的旅游和购物胜地。

二、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的胡同组成,全长约1.2公里。

这里保存着较完整的清代巷子建筑,体现了四川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也是成都市区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

三、北京前门煤市街北京前门煤市街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广场西侧。

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的煤炭集散地,现在是一个传统的商业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北京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四、西安回民街西安回民街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位于城墙根部、钟楼与鼓楼之间。

这里是中国最有名的回民聚居区,保存着大量的清真寺、回民风味小吃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同时也是西安市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全长约1.5公里。

这里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之一,保存着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建筑,同时也是上海市区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六、哈尔滨中央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名街,全长 1.45公里。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欧式建筑和中外风味餐馆、茶楼、西餐厅等,也是哈尔滨市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

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东关街))

扬州古文化的浓缩----扬州双东历史街区扬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从“双东”街区古街老巷地名中,不仅可以窥见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能寻觅到扬州不同时期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风貌。

扑朔迷离的古街旧巷,给扬州这座素以巷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尤其是富庶大户老宅、官宦宅第、书香门第、深宅大院、清代盐商住宅区,典雅的砖刻门楼、高大的防火墙、条石砌铺的老街深巷……追溯古街巷名称的由来,就是追寻扬州的历史古街巷地名得名由来,大体可分以下十类:其一,以人物事迹和职官取名。

如雅官人巷、问亭巷、田家巷、史可法路、双忠祠、安家巷、文化里、地官第、探花巷等。

其二,以衙署机关取名。

如运司街、疏理道、马监巷等。

其三,以城门名称和城垣取名。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为防御倭寇骚扰,在宋大城东边故基上扩建,谓之新城。

“双东”街区地处明清扬州新城的东北部,其区域范围内有三座城门。

东关原称利津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东关街、东关外南河边等。

便益门原为新城北面的便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便益门大街、便益门外街、便益门桥等。

广储门原为镇淮门,由此派生的地名有广储门街、广储门外街、广储门桥等。

其四,以寺、观、庵、庙取名。

如琼花观街、礼拜寺巷、二郎庙巷、定慧巷、三祝庵街、仁寿庵巷、财神庙巷等。

历史上,扬州城内有270多处庵观寺院。

其五,以商业集市和行业作坊取名。

扬州为江淮地区经济中心,历史上经济发达,商业繁盛。

以手工作坊取名的街巷有铁货巷、炭箕作、油货巷、轿坊巷、谢家巷、剪刀巷、兜兜巷等。

以商业集市和店铺取名的街巷有东关街、砚池街、教场街、辕门桥、灯笼巷、安家店、宗家店、狄家店等。

以饮食店、浴室取名的街巷有吃吃看巷、金桂园巷、浴堂巷、堂子巷等。

其六、以桥梁、水井、水仓取名。

以“桥”字为通名的地名就是因为当年新城地势卑湿、河沟水汊纵横的实证。

此外,扬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水井,因此,许多巷子就是以水井命名的。

江苏4条历史文化名街

江苏4条历史文化名街

江苏:4条历史文化名街2010年04月15日 11:05 来源:新华日报山塘旧景清名桥旧景东关街旧景西津渡旧景近日,全国15条古街巷入围“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名单,江苏占据其中4席。

无论是《红楼梦》中“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苏州山塘街,还是有着“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称的无锡清名桥,还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扬州东关街,还是“唐宋元明清,一眼看千年”的镇江西津渡,它们都以清新的姿态重新散发出独有的古朴气息,将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温煦地揉进我们忙碌的现实世界中。

山塘街:静静流淌着的“苏州味道”走进山塘街,就仿佛走进了一条流淌着“苏州味道”的历史文化长河。

松鹤楼、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一大批苏州著名“老字号”小吃在这里扎堆,苏绣、玉雕、石雕、紫檀雕刻、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苏州传统手工艺精品店一家挨着一家。

商会博物馆、绍兴会馆、古戏台、安泰救火会、江南衣馆、玉涵堂、通贵桥,处处都回荡着令人意乱情迷的“苏州故事”。

去年,普福禅寺、贝家祠堂、南社-张国维祠堂、陕西会馆、观音阁等5处景点完成保护性修复,山塘街更成了“苏州元素”的荟萃渊薮。

这片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部的风水宝地,就在曹雪芹称之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与“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之间。

长约七华里的山塘街,便是被古今无数文人骚客反复吟咏的“七里山塘”。

先有山塘河,再有山塘街。

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著名的山塘街最初竟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政绩”。

唐朝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

因当时名胜虎丘与古城交通不便,且河道不畅易致水灾,于是组织百姓开凿水道,由阊门城河直达虎丘山麓,并与运河贯通。

这就形成了山塘河,其淤泥堆积于河边就成白公堤,天长日久,堤演变成街,即为山塘街。

“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这首古老的吴歌传唱数百年,凸显出山塘街在苏州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历史上,山塘街就是苏州商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
1.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
2.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
3.北京市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
4.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5.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历史文化街区
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历史文化街区7.上海市外滩历史文化街区
8.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
9.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
10.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11.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
12.江苏省扬州市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
13.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历史文化街区
14.浙江省龙泉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15.浙江省兰溪市天福山历史文化街区
16.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
17.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
18.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19.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20.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
21.福建省漳州市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
22.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23.湖南省永州市柳子街历史文化街区
24.广东省中山市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
25.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26.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
27.四川省阆中市华光楼历史文化街区
28.云南省石屏县古城区历史文化街区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前进街历史文化街区。

扬州东关街故居介绍

扬州东关街故居介绍

扬州东关街故居介绍扬州东关街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也是扬州的文化名片之一。

这条街道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古迹,其中的故居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对扬州东关街的故居进行介绍。

扬州东关街的故居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这些故居不仅是扬州古代文化的见证,也是扬州人民生活方式的缩影。

这些故居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南方建筑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故居有何维康故居、何景明故居、白楼故居等。

何维康故居位于东关街的南段,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

故居占地面积广阔,建筑布局合理,古朴典雅。

故居内有庭院、厅堂、花园等,每一处都展现出主人的品味和才情。

何维康故居以其优美的景观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何景明故居则位于东关街的北段,是一座兼具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故居。

故居内建有多个庭院和厅堂,以及园林式的花园和假山,展示了江南建筑的独特魅力。

故居内还陈列了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艺术品,使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扬州的历史和文化。

白楼故居是扬州东关街上最具特色的一座故居,也是扬州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白楼故居建于明代,曾是明代文学家白行简的住所。

故居由多个庭院和建筑群组成,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白楼故居内还有许多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除了以上提到的故居,扬州东关街还有许多其他古建筑,如名人故居、宗祠等,每一座故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这些故居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市民自豪之处。

扬州东关街的故居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是一扇窗口,让人们可以了解到扬州古代文化和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

这些故居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也成为了扬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对建筑艺术有所追求的人士,扬州东关街的故居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扬州东关街的故居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市民自豪之处。

这些故居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展示了扬州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



扫 函


中 国历 史 文 化 名 街



J ,\ 。 、 I _ . J
占 叁; ; -

扬 州 是 国 家 首 批 公 布 的 2 4 座历 史 文 化名 城 之 一 ,也 是 一 座 通史 式 的城 市 。近 2 0 5 0年 的建城
长街 、 名桥 地 区陆 续建 起 了一 批 近代 企 业 , 模 较 清 规
以及华 云 的菰 J 山庄 , i I 规模 很 大 。民 国初 , 除驿 传 。 废
人 们 在 河 边 、 道旁 建 起 房 屋 , 为 住宅 、 驿 作 商铺 , 道 驿
大的有 周 肇 甫 的鼎 昌丝 厂 、 稻 荪 的振 艺 丝 厂 、 寿 许 薛
清 名桥 历史 文 化街 区 , 已向 国内外 游 客揭 开 了神 秘 的面 纱 。 随着街 区建 设 的完善 , 这里 将 以水 为主题 . 以街 为 纽带 , 融人 、 、 于 一炉 , 造一 个 古今 交融 、 文 博 打

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事
名官员 邵宝 曾在该 书 院读 书 。 明代 官员 龚勉 曾在 南禅
●邱正锋
高永青
叶 。扬 州达 到 鼎 盛 时期 。 天 宝年 间 , 禄 山 、 思 明相 继 叛 乱 , 安 史 为 躲 避 战 乱 , 批 北 方人 1 南下 , 大 2 扬
年 . 国家 文 物局 将 东 关 街 列 为 中 国十 大 历 史 文 化名 街 。作 为 扬 州 最 先 整 治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历 史 街
史和 历 史 上 的 数度 繁 盛 ,创 造 了
灿烂 的城 市 文 明 。 留 下 了丰厚 的 文化 遗 产 ,尤其 是 明 清古 城 至今 还保 存 着 较 为 完 整 的 历 史 风 貌 。 东关 历 史 街 区东起 古 运 河 ,西 至 国庆 路 , 南起 文 昌 中路 , 至盐 阜 北 路, 占地 8 .3公 顷 , 3 4 常住 居 民万 余人 。现 有 市级 以上 文保 单位 l 8 个, 要历史古迹 2 重 0余处 。2 1 00

扬州东关街游记美篇

扬州东关街游记美篇

扬州东关街游记美篇
我的家乡——扬州,是一个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城市。


起扬州的旅游胜地,那可真不少。

可是,我最喜欢的却是东关街。

东关街位于扬州古城东门外,与古运河紧紧相连。

在历史上,这条街上曾是扬州水陆码头。

如今,这条街还是扬州著名的商业街,也是扬州的特色之一。

走在东关街上,我感觉好像置身于历史之中。

街道两边店铺
林立、高墙林立、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在街上有许多的店铺:有的卖古书,有的卖字画……应有尽有。

再往前走是一座桥——
小河直街,我们还坐着小舟来到了这里。

河面上波光粼粼、水天
一色,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螃蟹……真是美丽极了!
走出东关街,来到了古运河畔。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
古桥——古运河畔的五亭桥了。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

站在
桥上,向下望去,河面上有几条小船在游来游去;河里有几只小
鸭子在戏水;远处有几只大白鹅在悠闲地散步……再加上夕阳余
晖的映照下,五亭桥像一位仙女似的美丽动人。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 随着子城的废弃和官河的淤 族不畏强虏、 奋发图强的精神脊 1997 年, 国家文物局指出:“历史
塞填埋, 东关街成为扬州老城区 梁。
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载体和主
现存最早、最繁华的历史街区。 由
东关街是“扬州园林甲天下” 要 标 志 , 是 名 城 文 脉 的 有 效 延
此算起,东关街已有 1200 多年历 的缩影和写照。 晚清金安清《水窗 续。 ”扬州开始在老城区推行历史
湾兴办无锡第一家近代企业— ——业勤纱厂。 此后,南 以及华云的菰川山庄,规模很大。 民国初,废除驿传。
长街、清名桥地区陆续建起了一批近代企业,规模较 人们在河边、驿道旁建起房屋,作为住宅、商铺,驿道
大的有周肇甫的鼎昌丝厂、许稻荪的振艺丝厂、薛寿 变成了街道。 民国年间,一些富商和实业家在南上塘、
萱的永泰丝厂等。 至解放前, 这一地区已有缫丝、机 南下塘和伯渎港地区建造了一批私家宅第,提升了街
街市的形成。 明代中期以后,这一地区人口增多,
繁荣,这一地区有伯渎港、黄泥土夅、南上塘 3 个地段 一些官员如莫息、莫骢、秦金、王问、华云、龚勉等,在
的米市。
运河边驿道旁或建别墅精舍,或造牌坊,或造码头,促
19 世纪末,杨宗濂、杨宗瀚在古街区左侧的羊腰 进了地区的繁荣,尤其是莫息、莫骢叔侄的莫家花园,
对于明代清江船厂的设置,该志在《建置》中也作 了阐述和分析, 并指出不在当时木材集散地芜湖、仪 真设船厂的原因:“芜湖、仪真,群商四会,百木交集, 船厂不设于二处而设于清江,何也? 缘永乐初江南粮 饷民送于淮,官军运船俱于淮安常盈仓转输,此厂之 所由建也。 况长淮分天下之中,北达河泗,南通大江, 西接汝蔡,东近沧溟,乃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 船 厂之建,非但便于转输,实我国家一统之 谟、万世之 长计也。 ”之所以在清江设厂,主要是由淮安在漕粮转 输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自元代 40 多座园林。 外观清新雄壮,设计 手启动东关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
设两淮都转盐运使以来, 成为两 鬼斧神工,用料名贵考究,雕饰精 工作。 本着“重点保护、合理保留、
淮地区盐业的转运、 管理中心和 妙绝伦, 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在 全面改善、 局部改造” 的整治原
苏皖鄂赣诸省食盐销售中心,盐 这里交融, 诞生出园林设计的上 则, 首期保护和整治东关街片部
清江漕船厂位于山阳、清河二县之间,陈瑄在清 江浦河(淮安府城之淮阴码头镇的运河)沿岸“查闲旷 之地建盖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 所。 其地南枕运河,淮水萦回,钵池环拱,肆烟津树,映 带帆樯,亦淮南之形胜也”。 (席书《漕船志》卷 1)清江 船厂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 船厂总长 23 里, 大约在今淮安板闸以西到韩城以东的运河一 线。 造船总厂约在今清江闸南侧。 总厂之东是京卫厂 和卫河厂,西面是直隶厂和中都厂。 其下按卫所建制 设有分船厂。 其中京卫厂有 34 厂,涉及南京亲军卫、
里。 罗城中设有多条东西和南北 共合作,青史留名。 扬州是一座英
东关街见证了扬州古城保护
向街道, 东关街是罗城中连接东 雄城, 从东关街走出来的英雄故 理念提升的全过程。 扬州古城保
门和西门的主街道, 与沿官河的 事是最好的诠释, 这不但是扬州 护 工 作 在 近 20 多 年 来 经 历 了 由
南北向十里长街构成罗城十字大 人的精神财富, 也展示着中华民 点到线、 由线到面的探索过程。
明代漕船有海船和内河浅船两种,罢海运后主要 是内河浅船,不仅设置专门机构督造,而且实行官造 官修制度。 据明代席书《漕船志》卷 1《建置》记载,“洪 武元年(1368),诏中书省漕四方之粟于京师。 洪武三 十年,议海运辽东以给军饷。 是时河、海运船俱派造 川、湖诸省及龙江提举司。 ”
清江船厂系由总督漕运的总兵官平江伯陈瑄首
的悲壮,运司衙中,有大明官员取 纲,街南书屋“扬州八怪”诗酒酬 东关街建设指挥部, 本着先急后
义成仁的忠节;清末内忧外患,国 唱,快意山水,刘文淇五世精研古 缓,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东
运危急,熊成基于安庆首举义旗, 籍,贯串群经。 东关街铭记了名人 关街地区重点实施东关街片区街
倡建共和;民初军阀混战,民不聊 的功绩, 每座古寺观庵、 古宅大 景改造与美化, 李长乐故居、逸
中, 扬州许多和盐相关的印迹落 以曲尺形布置成上下综错、 左右 护与整治国庆路— ——马 家 巷 段 道
满了历史的尘埃, 但在东关街今 参差、 境界多变、 绝处逢生的格 路及沿街两侧房屋, 该线路总长
天依然能看到肃穆庄严的都转盐 局,深得园林技法的精髓。 汪氏小 约 580 米, 投入工程资金约 1650
年, 国家文物局将东关街列为中 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作为扬州 最先整治也是最重要的历史街 区, 东关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和价值。
东关街是扬州现存最早的历 史街区。 这里保留了众多的人文 古迹,佐证着扬州 2000 多年的历 史。 扬州城市的地理位置、兴衰、 变迁、性质、功能作用、布局都与 运河密不可分, 东关街的兴衰也 和运河的作用紧紧相联。 唐代中
创。 永乐七年(1409),淮安、临清肇建清江、卫河二厂, “南京、直隶、江西、湖广、浙江各总里河浅船俱造于清 江,遮洋海船并山东、北直隶三总浅船俱造于卫河,大 约造于清江者视卫河多十之七”。 宣德年间,“议造江 西、湖广、浙江、江南直隶各总浅船俱归原卫,唯南京、 镇江、江北直隶诸卫隶于清江”。 之后各船虽归原卫计 料修造,但“各船回至清江本厂,行委提举司官匠估计 应该修理或改造合用料物,填注票帖给官军,回至原 卫照数支给买料修造”。 成化十年(1474)以后方令各 司府自行估计修理。 成化二十三年,因御史谢文、郎中 洪汉奏请,“议造镇江浅船亦改归原卫”。 正德十六年 (1521),刑科给事中田赋又建议将卫河总运船俱归隶 清 江 厂 , 到 嘉 靖 三 年 (1524) 工 部 题 准 , 卫 河 总 运 船 俱 归清江厂团造。
圃、华氏园、胡仲涵故居、个园、武 凸显, 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为“扬州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历

当行宫 、 壶 园 等 文 保 单 位 整 修 。 明显提升。 根据“护其貌、美其颜、 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
2008 年后重点整治马家巷至宋大 扬其韵、 铸其魂” 的名城保护思 区、 古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示范
名 事;梅花岭肃穆的的飨堂上,史可 王禹偁都在此留下诗文 ;马可·波 居的调查工作, 完成壶园一期复

法尽忠报国的手迹千古流芳;广 罗也由此进城;降至明清,名人辏 建工程, 编制东关风情街街景提

事 储门内, 有贞妇十三人从容赴难 集, 吴桂芳建新城, 袁振世整盐 升规划。 2007 年 8 月市政府成立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 —东关街
●邱正锋 高永青
扬 州 是 国 家 首 批 公 布 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也是一座 通史式的城市。 近 2500 年的建城 史和历史上的数度繁盛, 创造了 灿烂的城市文明, 留下了丰厚的 文化遗产, 尤其是明清古城至今 还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 东关历史街区东起古运河, 西至 国庆路,南起文昌中路,北至盐阜 路 ,占 地 83.43 公 顷 ,常 住 居 民 万 余人。 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 18 个,重要历史古迹 20 余处。 2010
业的兴旺支撑着城市的经济和命 乘佳作。 除了中国“四大名园”之 分路段和建筑, 投入工程资金约
脉。 明清时期两淮盐税 “岁课盈 一的个园, 华氏园也曾以分峰造 2300 万元。 2003 年 2 月 ,东 关 街
缩,动关国计”。 虽然在沧桑巨变 石的四季园林而闻名, 逸圃更是 片一 期 保 护 和 整 治 工 程 启 动 ,保
器、粮食加工等各类企业 60 余家,职工 18000 余人。
区的建筑品位。 古街区内及其附近,历史遗存丰富,有
宗教和文化的聚合。 旧时,古街区一带宗教活动 文物保护单位 24 个,其中省级 6 个。

兴盛。 佛教场所有南禅寺、镇塘庵等,道教庙宇有张元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已向国内外游客揭开了神 街
庵、南水仙庙等。 科举、教育事业发达。 北宋杨时在伯 秘的面纱。 随着街区建设的完善,这里将以水为主题, 故
作为区域经济中心位置, 以及它 从董仲舒教化江都于此建董宅算 投入资金约 4200 万元。 2005 年市
对中国经济、 社会所发生的久远 起,一代代名人雅士汇聚东关街, 政府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
影响。
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文和逸事, 出台 《扬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东关街的英雄故事讲述着扬 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东晋的谢安, 整治 实 施 试 行 办 法 》,按 照 “外 部
史。
春 呓 》中 赞 “扬 州 园 林 之 胜 , 甲 于 街区整治。 2000 年, 扬州通过申
东关街留存了扬州城市经济 天下”。 园林是扬州最具个性的城 报, 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历史
发展史最为重要印迹。 扬州位于 市符号和象征, 东关街曾荟萃了 街 区 专 项 保 护 费 用 300 万 元 , 着
渎港保安寺旁讲学,其地史称南门东林书院,明代著 以街为纽带,融人、文、博于一炉,打造一个古今交融、 事
名官员邵宝曾在该书院读书。 明代官员龚勉曾在南禅 特色鲜明、充满文化气息的都市旅游区。
寺西侧建城南书院。 明代华云建有华氏义庄,清末王
世忠建王氏义庄。 由于文风炽盛, 考中进士者较多,
(责任编辑:顾彩虹)
明、清两代在南长街和南下塘建有 8 座牌坊。 近代,教
19
金坝一线向南,北与子城相接,平 生, 曹起溍在此建中共扬州特别 院、古井老树、会馆学堂都有着说
面呈长方形, 南北长 4300 米,东 支部,追求马列真理;日寇铁蹄蹂 不完的故事。 直至今天,这里仍然
西宽 3120 米, 面积约 13 平 方 公 躏,江上青积极宣传抗日,倡导国 是一座挖掘不完的文化宝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