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和添加剂

合集下载

润滑脂的成份

润滑脂的成份



②、无机稠化剂 常用的无机稠化剂有亲有机膨润土、硅胶和炭 黑。有人把由膨润土和硅胶形成的润滑脂叫做 凝胶润滑脂。 ③、有机稠化剂 习惯上把金属皂和固体烃以外的有稠化作用的 有机物称为有机稠化剂。这类稠化剂主要有聚 脲、N-十八烷基对苯二酸酰胺盐、含氟聚合 物,如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稀共聚 物、阴丹士林、酚菁染料等。但是现在获得成 功应用的是聚脲酰胺和聚四氟乙烯。



①、矿物油基础油 矿物油是非常廉价而有效的应用最广泛的润滑 脂基础油。环烷基油是普通皂基脂最好的基础 油,稠化剂用量少。也可以使用石蜡基油和芳 香基油作普通皂基脂的基础油。不过用石蜡基 油生产普通钙基脂是相当困难的。 ②、合成油基础油 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的价格比较高。因此, 只有用矿物油基础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才 使用合成基础油。用作润滑脂基础油的合成油 主要有聚α-烯烃(PAO)、酯类油、硅油、聚苯 醚以及全氟烷基聚醚(PFPE)等。





最普通的要求是这些颗粒应该是极细的并能均 匀分散在液体润滑剂中。 稠化剂的主要任务是将基础油凝胶到所要求的 NLGI稠度等级。稠化剂的稠化能力与稠化剂类 型和制脂工艺有关。润滑脂的机械-动力特征 主要决定于稠化剂的类型和用量。尤其是对高 速轴承,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的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械剪切能 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稠化剂对脂的胶体稳定性、使用温度上 限、抗液体和蒸气的穿透能力等都有影响。 ①、单皂类稠化剂
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的性能根据其类型和化学 结构的不同而各异,因而可利用合成油生产出各 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润滑脂,通常合成油基润滑脂 比矿物油基润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和耐氧化性能 ,更好的粘温性能,更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和更好 的低温特性。可是有些合成油也有某些缺点,选 用时应予以注意。 2、稠化剂 按定义,稠化剂是被相对均匀的分散而形成润滑 脂结构的固体颗粒,在润滑脂中液体被表面张力 或其他物理力所固定。这种固体颗粒可以是纤维 的(如各种金属皂),也可以是扁平状或球状的 (如某些非皂基稠化剂)。

润滑脂概述

润滑脂概述

概述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其中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润滑脂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及填料。

润滑脂在常温下可附着于垂直表面不流失,并能在敞开或密封不良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它润滑剂所不可替代的持点。

因此,在汽车和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

(一)润滑脂的分类:润滑脂品种复杂,牌号繁多,分类工作十分重要。

原先采用的按稠化剂进行分类的GB501一65巳不能适应润滑脂发展及使用的要求 巳于1988年4月l日宣布废止。

GB7631.8一90规定了按使用要求对润滑脂进行分类的体系,这个分类体系等效地采用了ⅠSO的分类方法,巳代替了GB501一65。

但目前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润滑脂尚未完全纳入新的分类体系之中,因而,为了说明新旧分类体系的具体不同,有必要对新旧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对照。

l.旧分类GB5bl一65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组成分类的,即分为皂基脂、烃基脂、无机脂与有机脂四类。

皂基按所含皂类不同又分为单一皂基,如钙基、钠基、锂基、铝基、钡基、铅基和其它基;混含皂基,如钙钠基、钙铝基、铅钡基、铝钡基;复合皂基,如复合钙基、复合铝基等若干小组。

同组的各种润滑脂按用途或使用又分为工业、船用……等若干小组。

旧分类中润滑脂的命名按下列顺序进行:牌号——尾注——组别或级别名称——类别例:l号合成钙基润滑脂(代号为ZG一lH)其中:1号--牌号(锥入度系列号)合成--尾注(合成脂肪酸)钙基--组别(稠化剂)润滑脂--类别(润滑脂)润滑脂的代号按以下排列顺序表示:类号——组号——级号——牌号——尾注号例:Z J——4 S(4号石墨烃基润滑脂)其中:Z--类号(固定代号)J--组号(稠化剂为烃基)4--牌号(锥入度系列号)S--尾注号(含有石墨填充料)润滑脂按稠化剂组成分类,局限性较大,使用同一种稠化剂可以生产出许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润滑脂,即使是不同类型的稠化剂生产的润滑脂,其性/溢也往往难以准确区分。

润滑脂基础知识(新版)

润滑脂基础知识(新版)

最低操作温度 -30C
润滑脂的分类方法-GB/T 7361(ISO 6743/9)
X
B
D
HB
1,润滑脂的编号
2,最低使用温度
3,最高使用温度
4,抗水性、防锈性
5,极压性
第2个字母,A为0℃,B为-20℃,C为-30℃,D为-40℃,E为小于-40℃ 第3个字母,A为60℃,B为90℃,C为120℃,D为140℃,E为160℃,F为180℃,G为大于180℃
填料,抗油皂分离剂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润滑脂的润滑性能、低温流动性、高温时蒸发性能、粘温性能等取决于基础油的类型和组成。 润滑脂的基础油液的选择主要根据润滑脂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确定。 常用的基础油有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
• 矿物油 • 环烷基润滑油—密度大,倾点低,粘度指数较低 • 石蜡基润滑油---密度小,硫含量低,粘度指数高 • 中间基润滑油----介于两者之间
润滑油
不论机器的运作定向如 何仍可停留在工作面上
在机器停止操作以后仍可 维持长时间的防锈功能
在机器滚动或其它操作 中可以被抛离工作面
在长时间机器停止操作 以后可能失去防锈作用
润滑脂与润滑油比较(续)
适合不易添加 润滑剂之部分
密封作用可避 免外物进入
润滑脂
适合不完全正 确接合的部分
无/低流动冷却功能低
入度
- 原始针入度:在25 C时,试样从试样瓶转到测试 器的过程中,仅受到最低限度的处理,在没有经受油脂处理器处理的情况下测得的针入度 锥入深度
NLGI润滑脂稠度等级
锥入度(cm) 444 - 475 400 - 430 355 - 385 310 - 340 265 - 295 220 - 250 175 - 205 130 - 160 085 - 115

润滑脂组成之添加剂

润滑脂组成之添加剂

润滑脂组成之添加剂
添加剂
具有提高润滑脂抗氧化性能的添加剂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苯基紫胺、酸钠等。

在润滑脂中,防止金属生锈的添加剂有:石油磷酸钡、环烷酸锌、亚硝酸钠等
能提高润滑脂润滑性的添加剂有:硫化烯烃、磷酸三甲酚酯、环烷酸铅、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化钼等。

稳定剂的作用是使稠化剂和基础油稳定地结合而不产生析油现象。

对润滑脂中的皂结构具有稳定作用的添加剂有:甘油、高级醇、脂肪酸、碘酸盐等。

钙基润滑脂中的水也是一种结构稳定剂。

不同润滑脂使用的稳定剂也不同,如钙基脂用微量水(1%~2%)作稳定剂,一旦钙基脂失去水分,脂的结构就完全被破坏,从而造成严重的油皂分离。

⑤黏附剂
可增强润滑脂黏附性的添加剂有:聚异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固体润滑剂是指用以分隔摩擦副对偶表面的一层低剪切阻力的固体材料。

对于这类材料,除了要求具有低剪切阻力外,与基底表面之间还应具备较强的键联力。

这也就是说,载荷由基底承受,而相对运动发生在固体润滑剂内。

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层状固体材料(如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等),某些无机化合物(如氟化锂、氟化钙、氧化铅、硫化铅等),软金属(如铅、铟、锡、金、银、镉等),高分子聚合物(如尼龙、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等)。

油溶黄、汉沙黄、孔雀蓝、颜料绿、油溶黑等。

影响润滑脂滴点的因素

影响润滑脂滴点的因素

影响润滑脂滴点的因素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含量,还受到稠化剂的种类、基础油种类和黏度、添加剂和制备工艺的影响。

1、稠化剂种类的影响。

皂基润滑脂的滴点与脂肪酸皂中的金属各类有关;皂基润滑脂的滴点与制皂基稠化剂所用脂肪的饱和程度、碳原子数多少都有关系。

不同饱和工的油脂制成的钠基润滑脂或钙基润滑脂滴点都不相同,用饱和程度高的皂制成的润滑脂滴点较高。

锂皂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同(脂肪酸种类不同),制成的润滑脂滴点不同。

碳原子数较少的脂肪酸锂制成的润滑脂滴点较高。

润滑脂的滴点和稠化剂的高温相转变有关,不同皂基润滑脂的滴点不同是因稠化剂高温相转变温度不同,烃基润滑脂滴点较低,因其稠化剂地蜡的熔点较低。

2、添加剂对滴点的影响。

添加剂对润滑脂滴点的影响随添加剂种类而异,有些极压添加剂对润滑脂滴点影响较大。

根据一些相关数据呈现,发现二苯胺和2-巯基苯并噻唑、三氯丙烯基醚对锂基润滑脂滴点影响较小,而三氯甲基膦酸脂对滴点影响很大,而且随着用量增多(0.5%增加到2.0%)滴点也相应下降。

含铅化合物在润滑脂中常用作极压添加剂,它们对润滑脂滴点也有影响。

铅化合物能使润滑脂的滴点降低,但降低程度随铅含量的加多而增大,此外,也随铅化合物的种类而异。

3、同一种稠化剂含量较多,润滑脂的滴点也较高。

但需说明,滴点本身并没有绝对的物量意义,它不是润滑脂的熔点,因为润滑脂是由稠化剂和基础油组成的,它没有真正熔点,而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滴点只是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从半固态转为液态温度。

塑胶齿轮润滑脂,耐低温阻尼油脂,轴承润滑脂,齿轮消音脂,汽车配件润滑脂,光学仪器阻尼油脂,密封脂等都是润万鑫公司的自主研发产品成果。

润万鑫有专业的客服服务团队,快速处理客户在润滑油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碰到的问题,解决客户的产品使用后顾之忧。

润滑脂的分类及常见的润滑脂

润滑脂的分类及常见的润滑脂

润滑脂的分类及常见的润滑脂润滑脂的分类及常见的润滑脂润滑脂: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等部位。

一、润滑脂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如下:1、按被润滑的机械元件分:轴承脂、齿轮脂、链条脂等。

2、按用脂的工业部门分:汽车脂、铁道脂、钢铁用脂等。

3、按使用的温度分:低温脂、普通脂和高温脂等。

4、按应用范围分:多效脂、专用脂和通用脂。

5、按所用的稠化剂分:钙基脂、钠基脂、铝基脂、复合钙基脂、锂基脂、复合铝基脂、复合钡基脂和复合锂基脂,膨润土脂和硅胶脂、聚脲脂等。

6、按基础油分:矿物油脂和合成油脂。

7、按承载性能分:极压脂和普通脂。

8、按稠度分(0006等级):000、00、0、1号适用于集中润滑和齿轮润滑。

1、2、3号轴承用,4、5、6砖脂,密封用。

二、市场上常见的润滑脂1、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好,但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为60℃,价格低。

2、钠基润滑脂:抗水性极差,耐热性和防锈性一般,一般使用在80℃左右,价格较低。

3、铝基润滑脂:防锈性好,耐热性和抗水性差,最高使用温度50℃,价格低。

4、通用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最高使用温度120℃,价格适中。

5、极压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的机械设备和轴承及齿轮的润滑,价格适中。

6、二硫化钼极压锂基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防锈性好,极压性能好,最高使用温度120℃,适用于负荷较高或有冲击负荷的部件,价格适中。

7、膨润土润滑脂:耐热性好,抗水性较好、防锈性差,最高使用温度130℃,价格较高。

8、复合钙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好,机械安定性(抗剪切安定性)较好,最高使用在130℃,价格较高。

9、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耐热性,抗水性、防锈性、机械安定性、极压性好,最高使用在160℃,价格较高。

10、聚脲脂:耐热性好,抗氧化性好、防锈性好,极压性好,有较长的轴承寿命,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性,是一种新型润滑脂产品,目前国内还未颁布国际和行业标准,价格高。

国内润滑脂添加剂简介

国内润滑脂添加剂简介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有钼盐、锌盐、锑盐、 镉盐等, 这些添加剂耐热性好, 能用于高温润滑脂。 锌盐主要作润滑脂抗氧剂, 也兼有极压抗磨作用, 锑 盐、铅盐和钼盐主要作极压剂, 也有抗氧化能力。目 前, 国产剂烷基链是正丁基, 油溶性不佳。 2. 5 粘附剂 对于开式齿轮用脂、链条齿轮用脂、汽车底盘用
1998 年 6 月
润 滑 油
第 13 卷第 3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内润滑脂添加剂简介
王先会
( 天津汉沽石油 化学厂, 天津 300480)
1 前言
随着我国润滑脂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
来润滑脂添加剂品种及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添
加剂方面, 润滑脂与润滑油相比, 有许多共同之处, 润滑油常用的抗氧、防锈和极压抗磨添加剂, 多数能
多效剂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和二烷基二硫代 氨基甲酸盐两类。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以锌盐为主, 也有镁、锑、 镍等盐。这种添加剂在 200℃开始分解, 不能用于复 合锂、复合铝、聚脲等高温润滑脂中。国产添加剂品 种有二( 正丁基异辛基) 二硫代磷酸锌、双辛基碱性 锌盐、二( 异丙基异辛基) 二硫代磷酸锌。
选择磺酸盐作润滑脂防锈剂时, 应注意以下几 点:
( 1) 通常情况下, 合成磺酸盐要比石油磺酸盐较 易通过防锈评定试验。
( 2) 润滑脂中其它添加剂是酸性的, 选用碱性磺 酸盐具有协合效应。
( 3) 剂量达 7% 以上时, 能使润滑脂稠度明显下 降。 2. 4 多效剂 多效添加剂是分子中含有氮、硫、磷、铅、钼等几 种功能用的化合物, 对润滑脂可产生抗氧、极压、抗 磨、抗腐蚀等综合功能。采用多效剂可简化润滑脂添 加剂品种, 还能克服因不同添加剂配伍性差而产生 的有害影响。

锂基润滑脂常用的添加剂

锂基润滑脂常用的添加剂
3、极压和抗磨添加剂
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在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中许多设备的润滑均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机械工作部位的润滑需要使用优质极压润滑脂以满足润滑要求。锂基润滑脂是一种通用性润滑脂,与极压、抗磨添加剂的配伍性好,加入极压抗磨添加剂后可制备性能优良的极压锂基润滑脂。
极压添加剂的使用效果大致有这样的规律。磷化合物能有效地提高润滑脂的抗磨性,而硫、氯化合物能有效地提高润滑脂的耐负荷性,含硫化合物比含氯化物效果更好,同时含氯和磷的化合物或含磷和硫的化合物,既具有极压性又具有抗磨性。为了改进润滑批的抗磨性和极压性可以复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极压抗磨添加剂 。以铁霸二硫化钼油脂为例,美国铁霸二硫化钼极压高温润滑脂是由深度精练的矿物油配合以二硫化钼干性极压剂经过精心调配而成的锂基脂,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抗氧化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高负荷承受性和耐水性,是一种多用途润滑脂。
锂基润滑脂常用的添加剂
锂基润滑脂常用的添加剂和其他润滑脂相类似,但锂基润滑脂使用的添加剂更广泛,它对于许多添加剂有着良好的配伍性。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剂、金属表面钝化剂、防腐剂、结构改盖剂、极压抗磨剂、色泽稳定剂、拉丝性增强剂。
1、抗氧剂
常用的锂基润滑脂的抗氧剂主要有:
(2)苯其-α-萘胺 又名防老剂甲,石油添加剂统一代号T531。无色片状结晶,暴露于日光或空气中逐渐变成黄色或紫色。有毒!相对密度1.16~1.17,熔点62℃。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主要作橡胶制品的防老剂,同时也是润滑脂最有效的氧化抑制剂之一。在合成酯类油等锂基润滑脂中常用,使用温度可达150℃。添加量一般为0.1%~1.0%。
抗氧剂在12-羟基硬脂酸锂基润滑脂中抗氧化效果的顺序下:二苯胺>苯其-α-萘胺>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运油料学
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中,经常出现使 用过程中流油、使用后变稀、储存中分油、 遇水乳化、腐蚀金属、颜色变暗等现象, 这些都与润滑脂使用性能不好有关。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一、 针入度
润滑脂在不失去半固态结构状态的情况下,单位面积上
所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称为剪力极限,其单位是g/cm2。 它是润滑脂存在状态受力的转折点,超过剪力极限,润 滑脂就成为流体形态。
滑油是分散介质。
皂分子聚结成皂纤维或皂胶团,皂纤维互相吸引、交织连
接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骨架,润滑油部分被吸附 在纤维表面,部分渗入皂纤维,使其膨化,大部分润滑油 被包围在结构骨架中,失去流动性,成为半固态软膏。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润滑脂的这种特殊结构,还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时,
第七章 润 滑 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润滑脂的组成 润滑脂的理化性质 润滑脂的分类和质量标准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润滑脂是一种油膏状的润滑剂,某些常用的润滑脂俗称
为“黄油”,在常温常压下呈半固态油性软膏状。
它是另一类应用范围很广的重要润滑剂,其组成与润滑
油大不相同。
润滑脂广泛用于汽车、坦克、舰船、飞机以及其它机械。
润滑脂的耐热性用滴点表示。
剪力极限是润滑脂的重要性质,如果剪力极限太小,润
滑脂很容易从工作表面上流失;反之剪力极限过大,使 机械设备的摩擦阻力增加,动力消耗加大,在设备起动 时影响更为显著。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一、 针入度
耐剪切性能是润滑脂的首要性质,但因为很难直接测定,
通常用一个间接指标—针入度表示。
虽然针入度不能完全确切地表明润滑脂的耐剪切性能,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二、润滑脂的组成
1. 润滑油 2. 稠化剂 3. 稳定剂 4. 添加剂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1. 润滑油
润滑油是润滑脂的主要组成部分,含量约为润滑脂的
80~90%。润滑油的性质直接影响润滑脂的润滑性能。
用于低温、轻负荷、高转速机械的润滑脂,应选用粘度
较小、粘温性质好、凝点低的润滑油;
4. 添加剂
为了改善润滑脂的某些特性,同燃料和润滑油一样,可 以采用加入添加剂的方法。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剂、抗磨 剂、防锈剂、拉丝性增强剂等等。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第二节 润滑脂的理化性质
一. 针入度 二、 滴点 三、 耐水性 四、 胶体安定性 五、 安定性 六、 保护性能
2020/5/11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3. 稳定剂
稳定剂又称为胶溶剂,是润滑脂所特有的,它可以改
善润滑脂的结构性能,所以又称为结构改善剂。
稳定剂能和皂类结合,使润滑油对脂肪酸皂类的结合
能力增大,从而起到使润滑油和脂肪酸皂结合稳定的 作用。
常用的稳定剂有水、甘油和低分子有机酸的盐类。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剂的数量约占10~30%。其作用是稠化润
滑油,使其成为润滑脂。稠化剂本身也具有润滑和抗压 作用。
润滑脂的稠化剂有脂肪酸金属皂类和非皂类稠化剂两大
类。
工业用脂肪酸皂类稠化剂有钠皂、钙皂、锂皂、铅皂、
钡皂等等,它们是由动植物油脂与相应的碱(如氢氧化 钠、氢氧化钙等)反应得到的。由这些皂类稠化剂制成 的润滑脂分别称为钠基润滑脂、钙基润滑脂等等。
以上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因而长
期使用的润滑脂,都有变软的倾向。后面两种情况, 只要科学地储存和使用,是可以减缓或避免的。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二、滴点
润滑脂的耐热性是另一个重要的使用性能。 在使用中,润滑脂不仅会因机械作用严重破坏稠化剂网
状结构而容易流失,而且还可能因摩擦热使润滑脂变软, 从摩擦表面流出,造成机械磨损。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非皂基稠化剂包括烃基稠化剂、有机稠化剂和无机稠化
剂三类。烃基稠化剂主要是石蜡和地蜡,本身熔点很低, 稠化得到的烃基润滑脂即常见的凡士林,多用作防护性 润滑脂。有机稠化剂有酞青铜颜料、有机脲,有机氟等, 多用于制备合成润滑脂。无机稠化剂常用的有表面改性 的膨润土、硅胶、石墨、炭黑、云母等等,多用于制备 高温润滑脂。
用于中等温度、中等负荷和中速机械的润滑脂,可用不
同牌号的机械油;
对于高温、高负荷机械用脂,应用重质润滑油。 润滑油的粘度对润滑脂的软硬程度(稠度)有较大影响,
粘度过大,稠化剂在润滑油中扩散慢,使润滑脂稠度变 小,容易析出润滑油。
对润滑油主要要求是粘度、热氧化安定性和蒸发性能等。
2020/5/11
分子热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稠化剂极性端因热运动 而彼此分开时,皂分子以无规则的分子状态均匀分布在 润滑油中,此时润滑脂的粘度减小到近似于润滑油,温 度进一步升高时,润滑脂粘度变化规律同润滑油相同。
温度逐渐降低时,稠化剂分子的热运动减弱,稠化剂分
子极性端在引力作用下定向排列,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 稠化剂分子逐渐恢复形成网状结构骨架,使润滑脂恢复 成半固态软膏状。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第一节 润滑脂的组成
一、润滑脂的结构特点 二、润滑脂的组成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一、润滑脂的结构特点
润滑脂的特性是由它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现以皂基 润滑脂为例,说明它的结构特点。
皂基润滑脂是用脂肪酸金属皂类(稠化剂)稠化润滑油而成
的。
稠化剂与润滑油形成一个分散体系,稠化剂是分散相,润
但因测定比较简单,被各国广泛采用作为润滑脂的重要 质量指标。
针入度反映了润滑脂软硬程度,选用润滑脂时,针入度
是重要依据。摩擦面负荷大,应选用针入度小的润滑脂, 以免因不能承受负荷而被挤出,反之,选用针入度大的 润滑脂。
针入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含量,稠
化剂含量越少的润滑脂,其针入度愈大。
2020/5/11
储运油料学
一、 针入度
含一定数量稠化剂的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中,通常
会由软变硬;
但在下列情况下,润滑脂往往容易变软:
(1)因机械设备剧烈作用,皂类纤维网状结构被严重破坏 而未能全部恢复;
(2)耐水性差的润滑脂,受水或潮气的作用,皂类被溶解, 破坏了皂类纤维网状结构骨架;
(3)皂类因氧化而失去稠化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