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机器人》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一)(含解析)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一)(含解析)

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一)-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鹿泉区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天里的暖ㅤㅤ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

往窗外看去,天地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我姚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

幸好,还有外卖。

ㅤㅤ②“叮咚!”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

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

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

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

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

”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ㅤㅤ③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骑士边擦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ㅤㅤ④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

ㅤㅤ⑤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

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

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ㅤㅤ⑥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

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

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

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

”骑士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第7课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部编版)

第7课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部编版)

知识点: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一、课内阅读(一)(2022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四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课内选段,完成文后练习。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节选)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

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

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2.下面哪一项不是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A.可以早期检测与预防B.能够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C.可以免于吃药D.可以让药效更长久3.如果删除了文中加点的词语“最多”,句子的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4.读完这一段话,你希望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还可以有哪些神奇的功效?5.展开想象,写一写。

请仿照上述选段的写法,以“未来的汽车可以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为开头写一段话。

【答案】1.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2.C3.意思会发生变化。

“最多”表示程度上的限定,如果删掉的话,句子的意思就不够准确了,这体现了说明性文章用词的严谨。

4.可以彻底治疗癌症;生病时可以不用吃药。

5.未来的汽车可以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未来的汽车会有一对翅膀,当人多或堵车的时候,就可以飞起来,节省出行时间。

未来的汽车还可以潜水,带你去水底世界看看有趣的生物。

未来的汽车还可以折叠起来,当没有停车位时,就可以把车折叠起来,既方便又省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

这段话先总写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接下来详细地介绍了纳米技术是怎样让人类更加健康的。

这段话是围绕“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这一句话来写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的未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人工智能的未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I目前在中国是大热门,政府、企业和资本市场都高度重视。

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

中美两国相差486家。

其余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国家。

而中国人工智能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香港等城市。

从现有统计上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991年开始创建,从1991年- 1997年历经萌芽时期,1998年- 2004年阶段经历发展期,2005年- 2013年阶段历经高速成长期,2013年至今进入平稳阶段。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AI产业起步略晚,1996年开始起步,2003年进入发展时期,2008年- 2015年期间进入高速成长时期,到2015年期间,人工智能有关的企业达到166家。

中国政府2017年将人工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美国白宫2016年就发布了一份名为《时刻准备着: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美两国都清晰地认为,AI是下一个时代的科技制高点。

(摘编自人民网讯)材料二:图一2017 - 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2017年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材料三:由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理论,存在“头重脚轻”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根基不稳。

人工智能核心环节受制于人,阻碍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人工智能概念虽当前火热,但我国企业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理解不透、思考不足,普遍高估并急于兑现人工智能的近期商业价值。

产业发展面临同质化、碎片化风险,这些都可能延长人工智能商业价值的兑现周期,并加剧产业未来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幅度。

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虽然技术和产业发展迅猛,但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兼顾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跨界人才不充足,限制了产业发展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智能机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智能机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智能机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它融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具备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能力。

智能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制造业、医疗保健、农业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本文将介绍智能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并提供阅读练习和答案,以便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应用。

一、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及技术原理智能机器人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学习和适应环境并与人类进行交互的机器人。

它不仅能够执行预定的任务,还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任务需求做出灵活的决策。

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

1. 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是智能机器人获取环境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捕捉物体的图像或视频,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识别人脸、物体,甚至可以进行目标跟踪和图像识别等功能。

2. 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是智能机器人实现与人类交互的重要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语音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将语音转换为可理解的文本或命令。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负责对识别出的文本进行语义理解和处理,使智能机器人能够理解和回应人类的口头指令。

3.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智能机器人实现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关键技术。

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智能机器人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和模式,并根据学习到的知识做出相应的决策。

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路径规划,提高运动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二、阅读练习: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请阅读以下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是智能机器人在几个典型领域的应用场景:1. 制造业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单调重复的劳动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焊接、组装等工序,大幅度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2024年菏泽市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信息押题试卷及答案检测

2024年菏泽市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信息押题试卷及答案检测

2024年菏泽市高三语文第二次信息押题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人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生产和生活中。

机器人有多种类型,尺寸从微观到宏观不等。

通常,在工业生产、服务行业和军事战争中都有宏观机器人的身影。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体内介入诊断和治疗,宏观机器人往往由于尺寸过大而应用受限。

因此,微纳机器人应运而生。

该类机器人能在微纳尺度上执行任务且具有优异的灵活性、适应性,此外,该类机器人还能以集群的方式协同作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微纳机器人俨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靶向药物传送与释放、疾病诊断与治疗等。

此外,微纳机器人在军事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纳米加工、高端制造和环境监测之中的应用也不容小觑。

微纳机器人的研究核心是驱动技术。

微纳机器人的驱动方法大致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混合方法。

常用的物理驱动方法是通过磁、电、光、热、声和压电等机制实现的。

其中,磁驱动的应用最为广泛。

Nelson课题组致力于磁驱动螺旋微机器人的研究,他们使用低强度旋转磁场为机器人提供驱动,螺旋的形状设计也有助于机器人穿过不同的材料和流体。

虽然磁驱动具有穿透力强、可远程驱动以及无损驱动活体生物材料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考虑高强度磁场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安全性。

电是继磁之后首选的驱动机制。

研究人员通常以电泳力和介电泳力、介电泳和微流控结合、电、电渗力和电润湿等方式进行驱动,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用电场刺激来驱动由心肌细胞或骨骼肌细胞和微纳结构结合而成的类生命机器人,然而电极的存在往往限制了电驱动在生物医学方向的应用。

除了磁和电驱动以外,光驱动、热驱动、声驱动、压电驱动等方式均成为微纳机器人常用的驱动方式。

虽然这些驱动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光驱动具有精准的靶向性,声驱动具有较大的驱动力等,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光驱动和热驱动易对生物材料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压电驱动的应用易受限于机器人的尺寸等。

语文高考试卷现代文

语文高考试卷现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原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简单的语音助手到复杂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李明是一位年轻的科技公司工程师,他热衷于研究人工智能。

一天,他接到一个任务,为一家智能工厂设计一款智能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将负责生产线上的焊接工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研究过程中,李明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故障,可能会对工人造成伤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明决定在机器人上安装一个紧急停止装置。

然而,李明在设计紧急停止装置时遇到了难题。

如果仅仅依靠物理按钮,工人可能因为操作失误或者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按下按钮,导致机器人继续工作,从而造成伤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明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机器人的眼睛上安装摄像头,通过分析工人的表情和动作,来判断工人是否处于紧急状态,从而自动停止机器人。

经过一番努力,李明终于设计出了这款具有情感识别功能的智能机器人。

然而,在机器人投入使用后,李明却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机器人在分析工人表情时,往往会出现误判。

有时候,机器人会错误地认为工人处于紧急状态,导致生产线上的工作被迫中断;有时候,机器人又会错误地认为工人没有危险,导致机器人继续工作,最终造成伤害。

面对这个问题,李明陷入了沉思。

他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例如,如何确保机器人的决策是公正和合理的?如何防止机器人被恶意利用?如何保护工人的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李明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伦理学。

他发现,人工智能伦理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许多学者正在探讨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符合人类的伦理和道德标准。

在李明的研究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名叫王博士的伦理学家。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机器人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机器人

5、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自动化需求的强劲带动下,全球掀起了一股机器人发展的热潮,形形色色、各具功能的机器人产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但不管是工业级的搬运、分拣、切割等机器人,还是消费级的扫地、医疗、教育等机器人,它们“钢铁战士”般的形象不仅拉远了与人的距离,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应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柔性机器人”概念开始逐渐被提出。

通过柔软材料的利用,驱动方式的创新,人们希望机器人能拥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人机互动能力。

毫无疑问,柔性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产品,充满了科学家式的浪漫,但这却不是科学家们“柏拉图”式的空想。

从逐渐面世的产品中,我们发现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超薄、柔性、可延展的“类皮肤”特性,在能源、医疗、通信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现有的柔性机器人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由于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依然面临“硬伤”,比如需要依赖传统的刚性传感元件和电路,这严重阻碍了其性能的实现。

现代社会的需求急切呼唤“全柔性”机器人的出现。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4日) 材料二我国现有的柔性机器人主要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业柔性机器人,另一种是生物柔性机器人,因为应用领域不同,其定义也相去甚远。

其中工业柔性机器人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定义,专指运用机器视觉的六轴以上的工业机器人,比如工业上使用的机器人手臂。

德国一家自动化公司曾开发出了一款可抓取异形物体的柔性夹具。

而生物柔性机器人则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讲,主要指模拟生物柔性与灵活性创造的仿生机器人。

比如毛毛虫机器人,它们“柔若无骨”。

目前来看,工业柔性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更为广泛,而生物柔性机器人的研究范围更广。

从工业柔性机器人来看,首要的技术难点可能是材料。

因为要保障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作业,打破人机关系间的“工业围栏”,促进人机交互的安全、顺畅进行,传统的刚性连接器和外壳就无法继续使用,通过3D打印等方式寻找新材料或是首要任务。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不应仅是信息、材料、机械等科学技术的融合与结晶,更可能是集科技、文艺和哲学为一体的“有机化合物”,是各种“有限理性”与“有限感性”叠加和激荡的结果。

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同时人工智能也是制约当前机器人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

人工智能的起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莱布尼兹等人开始尝试将理性的思考系统化为代数学或几何学那样的体系。

这些哲学家已开始明确提出形式符号系统的假设,而这也成为后来人工智能研究的指导思想。

19世纪,査尔斯•巴贝奇建造差分机开始尝试用机器来自动进行数学运算。

一战、二战大大加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图灵机的提出激发科学家们探讨让机器人思考的可能。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第一次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一词作为本领域的名称,并断言“学习的每一方面或智能的任何其他特性都能被精确地加以描述,使得机器可以对其进行模拟”。

目前人工智能不但包括生理、心理、数理等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而且涉及哲学、文艺、宗教等领域的道理。

1997年,IBM“深蓝”的电脑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证明了在有限的时空里“计算”可以战胜“算计”。

当前人工智能的概念似乎有些过热,虽然过去几十年中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人工智能都还仅能应用在诸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单一领域,当前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还只是量变,远远没有达到质变的标准。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一门学科,所以人工智能也可以说成人机环境系统交互方面的一种学问。

饱含变数的人机环境交互系统内,存在的逻辑不是主客观的必然性和确定性,而是与各种可能性保持互动的同步性,是一种可能更适合人类各种复杂的艺术过程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当前人工智能所欠缺的。

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难点还在于对认知的深层次解释与构建方面,而研究认知的关键则在于自主和情感等意识现象的破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的机器人
在电视上看见日本新力公司的新机器人摇屁股、跳舞、唱歌的可爱模样,不少人一定心痒痒,想买个回家玩玩,不过这小人玩伴可不便宜,据说大概与一辆名贵汽车不相上下。

说起机器人,大家心目中大概都是这类人形的东西,其实大部分机器人并不像人。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记者来说,样子就像一辆四轮小板车。

想象以下场景:在战争地区,一个人被战机追击,躲进山沟中。

他突然发现有异动,一辆四轮小车颠簸爬过石头走过来。

他举枪打算开火,却看到车子尾巴挂着和平旗帜。

车头伸出一根长长铝棒,前端挂着个像电子记事簿的东西。

不过,它上面却多了两个耳朵,好象米老鼠一样。

真是个有趣的小东西!仔细一看,小耳朵原来是摄像机镜头。

双方对峙时,电子记事簿的小屏幕亮了,出现了人脸,并开口说话:你好,我是某某电视台记者,这是现场直播访问,请问战争的滋味如何?多么有趣呀!
战地记者是艰难行业,工作辛苦不说,有时连性命都不保。

最麻烦的是,军方有时限制记者行动,就如这次美军追剿奥马尔余党的行动,就不让记者进入阿富汗前线战区,使记者无法得到最直接的消息。

机器人记者发明者克里斯想,美军可以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入敌去,别人也可以利用机器人记者到前线采访。

他于是采用互联网、卫星通讯、全球定位系统、电子视像会议等现代科技,以个人电脑及互联网控制机器人记者。

不过,他不认为这机器人记者能取代真人记者,它无法判断现场情况,又不懂得分析,纯粹是记者采访的新工具。

代替人类执行危险任务是开发机器人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拆除炸弹、进入辐射、有毒或高温环境等等。

另一方面,现今的机器人却有许多新用途,甚至只做些轻松工作。

SDR—4X 机器人就是设计来住在人们家中,与主人共处。

SDR—4X脚上装有传感器,能在地毯或其他不平地面上走动,跌倒了也会自己起身。

眼睛是两台摄象机组成,不会把桌角当成地上花纹。

日本很流行这类保姆机器人,本田搞了一个能在产品展示厅走来走去,向顾客招呼问好的接待机器人,还很荣幸的受邀到美国,为纽约股市敲锤开市。

在世界各地,机器人明显地从工厂走进家庭。

由于人工智能、声音及图形识辨科技、无线电脑网络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家庭机器人更自立与互动,不再需要遥控。

它们将成为家中保姆,照顾孩子学习玩乐,协助老人家更衣洗澡,提醒病人定时吃药。

家中的洗衣吸尘等麻烦工作,当然更要交给它们。

随着人口老化,机器人照顾老人的任务或许可加强。

据统计,医院或养老院中的护士平均花上两成时间陪伴老病人上厕所、照顾他们进餐等,以后,这类工作大概可由机器人杂工来担任。

1、文章中谈到了哪些类型的机器人?本文开头所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克里斯出于哪
些方面的考虑发明了机器人记者?他又是如何理解机器人记者的作用的? 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试从选文中找出一例作分析。

(2)请以选文第3段为例,分析其语言表达风格在说明中的作用。

3、有人认为机器人从工厂走入家庭,对人们的生活很有帮助,解决了人们的一些后顾之忧;但也有人存有忧虑:机器人进入家中,会不会影响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不会使人的某些机能丧失?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表述一下你的看法。

(50字左右)
1、文章中谈到了执行危险任务的机器人和保姆机器人接待机器人等生活机器人。

本文开头所举的实例具有开篇生动、引人入胜的作用。

2、战地记者工作辛苦,有时连性命都不保;美军可以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入敌区,人们也可以利用机器人记者到前线采访。

他不认为这机器人记者能取代真人记者,它无法判断现场情况,又不懂分析,纯粹是记者采访的新工具。

3、(1)示例:以后,这类工作大概可由机器人杂工来担任。

一句中大概一词写出了对将来机器人杂工作用的一种猜测,准确严密。

(1)这一段中,作者用生动活泼、轻松幽默的笔调来写,把机器人记者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