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docx
动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科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__ _____,它的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血_______↓、血_______↑的调节。
2、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3、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组成。
哺乳动物的血浆的渗透压大约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相等。
5、皮肤散热的方式有、、和。
6、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调节这两种激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7、肾小球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代数和。
8、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和悬浮其中的所组成。
9、肾上腺皮质产生、和三类激素。
肾上腺髓质产生和二种激素。
10、血浆蛋白中_____________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是机体防御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 _________则参与血液凝固11、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 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 ____,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12、经典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 ___。
13、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实现的消化活动称为___ _____消化。
14、胃肠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部位是。
二、选择题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2、红细胞的比容是指红细胞()A. 与血浆容积之比B.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C. 与血管容积之比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3、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A.物质交换 B.维持血容量 C.促进散热 D.保存体温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4、CO2A.物理溶解 B. 形成碳酸氢盐C.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与血浆蛋白结合5、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 Cl-B. Na+C. HClD. 内因子6、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 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 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 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7.原尿和终尿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终尿中不含()A. 葡萄糖B. NaclC. KclD. 白蛋白8. 下列哪些物质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原料()A. 碘B. 铁C. 镁D. 钠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反馈10、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反射弧固定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与答案

动物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_细胞和分子_水平、_器官与系统_水平和_整体_水平等。
2.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P16√3.在静息电位形成中,K +的外流属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转运方式,因为K +是经_____________蛋白,_______浓度差转运的。
4.细胞膜的Na +泵逆__浓度__梯度和___逆电位____梯度转运Na +,而只逆____浓度______梯度转运K +。
P185.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P46.在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兴奋的_____刺激________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强度越小,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___高_____。
P297.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P298.机体的可兴奋性组织通常是指___神经________、____肌肉______和___腺体_______,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首先产生___动作电位____。
√9.在生理学中,通常将受到刺激后能较迅速产生某种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如__神经细胞_、 ___肌细胞______和____腺细胞_________称为可兴奋组织。
P2810.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神经细胞膜的不衰减传导,是通过______________机制实现的。
11.尽管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反应多样,但跨膜信息传递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等有限的几种方式。
12.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做更好的__前瞻性主动适应__。
√13.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动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参与调节钙代谢最重要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而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4.大出汗,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血浆 _______ 渗透压 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 分泌增多所致。
5.当血液pH值降低时,氧离曲线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
6.血浆中有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________________。
7.衡量组织的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兴奋性________________。
8.弹性阻力大,肺不易扩展,肺的顺应性____________,弹性阻力小,肺容易扩展,肺的顺应性____________9.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小肠所特有的最主要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10.哺乳动物生理盐水的浓度为的___ __NaCL溶液。
11.血浆蛋白中______________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是机体防御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则参与血液凝固。
12.微循环之间的途径包括 ___ __、___ __、_____。
13.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心血管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14.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的代数和二、选择题1.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生长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2.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 维持睡眠状态D.维持觉醒3. 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cAMPB.IP3C.DGD.Ad4.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防止心室肌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防止心律过快C.防止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D.使心室肌产生有效不应期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A.胆固醇 B.甘油酯 C.溶血卵磷脂 D.二棕榈酰卵磷脂6. 对于保护胃粘膜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基础是( )A. 胃蛋白酶B. 内因子C. 水分D.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完整版)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的概念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根据机体结构的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A.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的整合机制。
(捕食行为、逃离行为)B.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和控制它们的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C.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的活动规律。
又称为细胞生理学3、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的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的功能变化。
由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
(假饲实验)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的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
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手术和方法;整体条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的在体活动情况。
4、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是机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的系统。
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和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的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的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调节。
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1、兴奋性:生命体接受到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主动脉内血液的量。
3、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4、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5、消化:动物将摄入机体的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活动变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
6、渗透性利尿:肾小管中肾透压升高而阻碍水份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增加的现象7、突触传递: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8、允许作用:在一种激素存在的情况下,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
9、性周期:雌性动物在性成熟后,卵巢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出现周期性的卵泡的成熟和排卵,并伴随着生殖器官和整个机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过程。
10、临界融合频率:能够引发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的最小刺激频率。
11、阈值: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12、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占用的时间13、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原尿)的量14、胃排空: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5、兴奋:机体由活动相对弱到活动相对强的过程16、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17、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动脉内的血液量。
18、突触: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
19、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少性物质。
1、抑制:由活动强的状态变为活动相对减弱的状态2、心率:心脏每分钟收缩和舒张的次数3、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4、肺通气:肺泡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5、吸收: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6、肾糖阈:肾小管对于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7、突触传递: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8、允许作用:一种激素使另一种激素的调节作用增强9、:激素的受体:靶细胞上能够特异性与激素结合的装置10、:阈强度:能够引起可兴奋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二、选择题1.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原因是(B )A.Ca2+内流B.Na+内流C.K+内流D.内流3.下列溶液中,易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是(C )A.5%葡萄糖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0.6%NaCl溶液D.0.9%NaCl溶液4.机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血液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D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5.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D )A.Ⅻ因子B.Ⅹ因子C.Ⅳ因子D.Ⅲ因子6.下列选项中,属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是(C )A.增加肺泡回缩力B.增加肺的弹性阻力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降低肺的顺应性7.100 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B )A.血液氧含量B.血液氧容量C.血液氧饱和度D.血液氧利用系数8.在肾脏中,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A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9.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 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A )A.氧热价B.呼吸商C.物理卡价 D.生物卡价10.精子发育成熟并获得运动能力的部位是(D )A.输精管B.前列腺C.睾丸 D.附睾1、机体的内环境通常是指(B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组织间液D、血液2、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A )A、延长不应期、减弱心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B、缩短不应期、减弱心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C、延长不应期、增强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强传导D、缩短不应期、减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传导3、心脏中自律性最高的是(A )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浦肯野氏纤维D、心室肌4、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D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5、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C )A、主动重吸收B、被动转运C、继发性主动转运D、单纯扩散6、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主要是(C)A.皮质醇B.醛固酮C.抗利尿激素D.心房钠尿肽7、植物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B )A.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氨基丁酸D.多巴胺8、由肺扩大或肺缩小引起的反射称为( A )A.黑-伯反射B.咳嗽反射 C.喷嚏反射 D.本体感受性反射9、下列哪种物质在血浆中的浓度被称为碱储(B )A、碳酸钠B、碳酸氢钠C、氢氧化钠D、碳酸10、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中,抑制型递质的主要作用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B )A、去极化B、超极化C、极化D、反极化简答题1.CO2是如何使呼吸加深加快?一方面直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2分)另一方面进入脑脊液,生成碳酸,解离出氢离子,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

第一章绪论一、动物生命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兴奋性;③生殖;④适应性。
二、何谓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三、试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转运物质有几种方式?它们是怎样实现物质转运的?各有何特点?1、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
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CO2、O2、N2、NO等。
2、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
易化扩散的类型:(1)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
载体转运的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性抑制。
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
(2)通道转运:指借助于通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
通道的分类:①电压门控信道;②化学门控信道;③机械门控通道。
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子物质,如Na+、K+。
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信道的功能状态。
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白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泡溶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C)。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2、就绝对值而言,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C)。
A.前者约大10%B.前者大C.前者小D.两者相等E.以上都不对3、神经细胞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中,下列哪期膜电位处于正后电位过程(D)。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以上都是4、交感缩血管纤维释放的递质是(B)。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组织胺5、交感舒血管纤维释放的递质是(C)。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组织胺6、副交感舒血管纤维释放的递质是(C)。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组织胺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不是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E)。
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B.抗利尿激素C.血管紧张速ⅡD.前列腺素E.胃泌素8、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因素是(D)。
A.变态反应B.心得安C.乙酰胆碱D.异丙肾上腺素E.甲状腺激素9、消化道平滑肌的基础电节律起源于(C)。
A.环行肌层B.斜行肌层C.纵行肌层D.粘膜层E.浆膜层10、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时间最长(D)。
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直肠11、胃运动的起点位于(B)。
A.胃大弯中部B.胃大弯上部C.胃底部D.胃幽门部E.胃小弯12、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部位是(C)。
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结肠上端E.结肠下端13、下列有关脂肪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胆盐能使脂肪水解B.胆汁中含有脂肪酶,因而能分解脂肪C.小肠内的脂肪小滴就是乳糜微粒D.脂肪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后,重新合成中性脂肪E.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14、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B)。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动物体内最大的细胞是:A. 红细胞B. 神经细胞C. 肌肉细胞D. 卵细胞答案:D2. 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C3. 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场所是:A. 心脏B. 肺C. 肾脏D. 肝脏答案:B4. 动物体内调节体温的主要激素是:A. 肾上腺素B. 甲状腺素C. 胰岛素D. 性激素答案:B5. 动物体内水分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官是:A. 心脏B. 肺C. 肾脏D. 肝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动物体内主要的消化器官?A. 胃B. 肠C. 肝脏D. 脾脏答案:A, B2. 动物体内哪些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A. 肾上腺素B. 胰岛素C. 皮质醇D. 甲状腺素答案:A, C3. 动物体内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心率?A. 体温B. 情绪C. 运动D. 饮食答案:A, B, C三、填空题1. 动物体内血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______。
答案:血小板2. 动物体内肌肉的收缩是由______和钙离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答案:肌动蛋白3. 动物体内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神经元4. 动物体内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答案:线粒体5. 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主要依赖于______和胰岛素。
答案:胰高血糖素四、简答题1. 简述动物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答案:动物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肾脏的过滤、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来实现。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量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液的产生,从而排出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产生,以保留水分。
2. 描述动物体内体温调节的过程。
答案:动物体内体温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当体温升高时,皮肤血管会扩张,增加血流量,通过辐射、传导和蒸发等方式散热;同时,汗腺分泌汗液,通过汗液的蒸发带走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动物生命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适应性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牛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 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3试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4比较正回馈、负反馈与前馈调节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三者间的共同点:都精密的调节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三者间的不同点:疋凹馈:在死循坏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回馈信息彫响受控部分, 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在死循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回馈信息影响受控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前馈调节:当受控部分发出信号, 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某一活动吋,受控部分不发出回馈信号,而是由某一监测装置在受到刺激后发出前馈信号,作川于控制部分时期,及早做出适应性反应及时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生理意义:负反馈:在其作用F,可以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正回馈:在其作用下,可1叫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前馈调节:在其作用下,可避免负反馈调节时矫枉过正产生的波动和反应的滞后现象,使调节控制更富冇预见性,更具冇适应性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各自功能。
脂质: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骨架。
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是一些载体,负责运输。
2细胞膜转运物质有几种方式?它们是怎样实现物质转运的?各有何特点?(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
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口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了物质,如C02、02. N2、N0等。
(二)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口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
易化扩散的类型:(1)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口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
载体转运的特点:1 •特异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
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
(2)通道转运:指借助丁通道蛋白作用來完成的易化扩散。
通道的分类:①电压门控信道;②化学门控信道;③机械门控通道。
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子物质,如Na+、K+。
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索:1.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侑道的功能状态。
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山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三)主动转运:指在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下,通过细胞木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
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离子物质,如Na+、K+、Ca2+。
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生物泵作用,消化细胞口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
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1 .生物泵的功能状态;2细胞的代谢水平(四)出胞与入胞:人分子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
人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称为入胞。
出胞与入胞转运的物质:大分子物质,如递质、激素、消化晦、细菌、组织坏死碎片、衰老的红细胞。
出胞与入胞的特点:需要细胞膜的运动,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
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方式的异同。
(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彖称为单纯扩散。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 •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
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女II C02. 02、N2、NO等。
(二)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了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
易化扩散的类型:(1)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
载体转运的特点:1 •特片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
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
(2)通道转运:指借助于通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
通道的分类:①电压门控信道;②化学门控信道;③机械门控通道。
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了物质,如Na+、K+。
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索:1 .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信道的功能状态。
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白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三)主动转运:指在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卜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
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离了物质,如Na+、K+、Ca2+o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牛物泵作用,消化细胞H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
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1.生物泵的功能状态;2细胞的代谢水平(四)出胞与入胞:大分了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
大分了物质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称为入胞。
出胞与入胞转运的物质:人分子物质,如递质、激索、消化酶、细菌、组织坏死碎片、衰老的红细胞。
出胞与入胞的特点:需要细胞膜的运动,消耗细胞口身代谢能量。
4跨膜信号转导有哪些方式?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主要有:1.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信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这些信道蛋白可以分为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机械门控同道三类,另外还有细胞间通道。
2.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片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为什么说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细胞膜上有Ungated钾通道,始终开放。
而钠钾ATP晦又在把钠输出,钾摄入。
摄入的钾又冇顺钾通道流出的趋势。
这时阻止钾流出的就是电场的内负外止的钾平衡电位。
插入膜内的是尖端直径的玻璃管微电极,管内充以KCI溶液,膜外为参考电极,两电极连接到电位仪测定极间电位差。
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
6试述兴奋性和兴奋的区别。
可兴奋细胞有何特点?可兴奋细胞的兴帝能力称为兴奋性。
而可兴奋细胞在阈刺激的作用下,产牛•动作电位的过程称兴奋。
町见兴奋性是兴奋的基础,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
一个没有兴奋性的组织或细胞给予任何强人刺激也不会产生兴奋。
但是,没有产生兴奋的纟F1织不一定没有兴奋性。
例如给予肌肉组织以光或声的刺激,不会引起兴奋,给予其电刺激则可引起兴奋。
7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该处的膜将由静息时的内负外正暂时变成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神经相邻的神经段则仍处于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有电荷移动,这就是局部电流。
它的流动方向是:膜外有正电荷从未兴奋段流向兴奋段,胞内有正电荷由兴奋段流向未兴奋段。
但是在突触处,传导是单向.第三章神经生理1、比较兴奋型突触和抑制型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二者传递时,突触前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动作电位到达,引起Ca2+依赖性释放),只是释放的递质的功能不同。
在突出后过程中,虽然都是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离子通透状态改变,从而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在兴奋性突出中,兴奋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使钠离子、钾离子(主要是钠离子)通透性增高,产生去极化的突出后电位(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突出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而在抑制性突触屮,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主要是Cl・通透性增高, 引起Cl・内流,产生超极化的突出后电位(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不宜产生兴奋。
2简述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及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1)在突出前神经元内貝有合成递质的而体物质及相应酶系统,并能合成递质(2)合成的递质储存丁突出小泡内,神经冲动到来时能将其释放入突触间隙(3)能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4)在突出部位存在使递质失活的IW或摄取冋收机制(5)有特意的受体阻断剂能阻断递质的作用,也冇激动剂能增强递质的效应。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他递质(NO和CO)3试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发生机制及生理意义。
牵张反射的概念:是指冇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类型: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牛的牵张反射。
肌紧张: 缓慢的持续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
发生机制: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当肌肉受外力牵拉时,肌梭内螺旋形末梢变形导致I a类纤维传入冲动增加,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梭外肌收缩。
丫运动神经元兴奋不能引起整块肌肉缩短,但可使梭内肌收缩以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并引起la类传入纤维放电,导致肌肉收缩生理意义:1、维持身体姿势2、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來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4试述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去大脑僵直产牛的机制:一方面,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rti于失去了大脑皮层和尾状核后行抑制性冲动的控制,其抑制作用相对减弱。
另一方而,网状结构的界化系统和询庭核的活动乂冇所加强。
两方面效应相结介,四肢仲肌及所冇对抗重力肌肉群的牵张反射便处于绝对优势。
5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和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特征:1対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2紧张性作用。
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
6试述牵涉痛及其产生的机制内脏疾病往往会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牛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发生牵涉病的原因尚不很清楚,但有两种说法:1佼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支配牵涉师的体表部位和患病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起自相同脊髓节段,相应的内脏和皮肤的第1级传入神经元汇聚于脊髄背角的第2级神经元,上达背侧丘脑和人脑皮层。
产牛类似于皮肤的痛觉;2认为來白内脏的过度刺激在同一脊髄节段的背根进入部位向后角细胞扩散,提高了为体表痛有关的后角细胞群的兴奋性,以致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较正常情况下更强的中枢活动,从而表现为痛觉过敏。
7下丘脑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体温调节调节水平衡摄食活动的调节行为与情绪反应的调节调节垂体功能对昼復戒律活动的调节第四章肌肉1・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过程,Ca2+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有何作用?肌肉收缩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一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4-进入肌浆一Ca2+与肌钙蛋口结合引起肌钙蛋口的构型改变一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一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启动ATP酶作用,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一肌节缩短二肌细胞收缩肌肉舒张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后一肌膜电位复极化一终池膜对Ca2+通透性I肌浆网膜Ca2+泵启动一肌浆网膜[Ca2+] I -原肌凝蛋口覆盖的横桥结合位点->Ca2+与肌鈣蛋白解离一骨骼肌舒张2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1)、动作电位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