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 我国南水北调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比较
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含答案)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叙述正确的是()①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到北京、天津②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③不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小④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基本自流向北⑤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B.有利于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大大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D.增加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1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沿线经过湖北、河南、河北以及京津唐工业区的部分城市,没有经过山西;水源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因此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沿途现有工程较少,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大;中线工程最大的优点是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中线工程在穿越黄河时需要开挖隧道。
②④⑤正确,故选D项。
第2题,海河流域是水源的调入区,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不会受到调水的影响,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系不大,A项错;土地盐碱化的成因是地下水位上升和不合理的灌溉,地下水位下降不会引起土地盐碱化问题,B项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对;大量调水,可减小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D项错。
2.C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读河南省地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3题。
3.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源C.交通D.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利用地势特点,实现自流输水。
高中地理_必修三_第三单元_第三节_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40000 31220 29702
51912
中国 印度尼西亚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2.分布不平衡: (1)空间上分布不平衡: 南 多北少, 东 多西少。
(2)时间上分布不平衡: 夏、秋 季多,冬、春 季少。 年际变化大。
造成我国水资源地区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B )。
A.各地径流量不同
B.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情况?
2、了解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和西线 工程方案及其优缺点?
3、掌握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
人口(占 耕地( 水资源总量 人均水资源占
全国%) %)
(%)
有量人口
北 44.4% 59.2%
方
多
南 50.6% 35.2%
C.纬度位置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自 1 空间分布不均
然 原
因 2 季节分配不均
跨流域调水(空间) 修建水库(时间)
1 人多、工农业发达, 人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为 2 浪费严重 原 因 3 污染严重
节约用水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有哪些措施可以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
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 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
、长江下游,水量大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 低 ,需逐级抽水北送,能耗大 、沿岸工农业发达,污染严重, 水质差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B、D)。 (双选)
A.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 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B.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较小 C.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 非选择题

(4)结合地形特点,说出马东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①马来半岛中部多山,地势起伏大;②隧道建设难度大;③滑坡、 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
(5)简要分析“两国双园”模式对中马国际合作的促进作用。 ①有利于发挥两国的优势,实现产业互补;②有利于加强两国之 间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③增加两国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 入。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考察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了解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等 情况。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3.知识迁移能力的应用。 简答题(4)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我们将学习过的
“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和“湖泊的调蓄作用”知识迁移到此题 即可。但要注意的是题目问及鄱阳湖冬季水量变少的原因,我们 应该要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考虑。但针对本题内容,人为用 水过多跟季节是没有具体联系的,因此可以排除人为因素,从自 然因素解释鄱阳湖冬季水位下降的原因即可。
(2)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__波__斯__湾____及其沿岸地 区,石油运送到红海沿岸的炼油厂,最佳运输方式是__管__道_____ 运输。 (3)归纳甲国的棉花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分布规律:棉花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成因: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沙特阿拉伯计划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电力 贡献率提高到50%,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开发太阳能发电的优势。
(1)图2-4-4中,A___白__令__海__峡_____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阿拉 斯加与B____加__拿__大____(国家名称)接壤。造成阿拉斯加人口稀疏的 因素是__纬__度____(填“纬度”“地形”或“海陆”) , 北部的原 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属于__黄____种人。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

(1)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 的原因是什么?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降水少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 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为什么?
4、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的紧张除南水北调外, 还可采取那些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 治理水污染;合理分配水资源等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晋煤外运 国外
【完善知识结构】
自然资源分布
供需矛盾
经济发展水平
原因分析典Biblioteka 资源型跨区
案
域调
例
配
线
自然条件
路
选
择
社会经济条件
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拓展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授课教师 陈明真 2012、11
【旧课巩固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6月30日西气东输二线建成 投产,三线、四线工程也即将纳入规划建设 中,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届时中国的 “气荒”有望基本解决。
材料二 西气东 输线路 示意图
探究二:输水线路的选择
仔细观察两幅地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和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沿线地势特征的异同。
异:我国地势 起伏较小,美 国地势起伏较 大 同:均为南高 北低
2、比较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和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大小,并分析 原因
调水工程
大小
单 调
位 水
原因
量耗
能
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现有可用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
库可利用
线湖泊可利用
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二、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2.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好,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 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增加农牧业灌 溉用水,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还 可改污水灌溉为清洁水灌溉,减轻耕地污染及对农副产品的危害。
调水路线
西线
图示
中线
东线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
流雅砻江、大渡河
库、三峡库区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江阴段
供水区
黄淮海平原 东部地区
调水路线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西线 较小 最好
中线 较大 较好
东线 大 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 地形复杂,
线路的影响
工程艰巨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4.血吸虫防治措施
5.移民安置措施
6.海水倒灌措施
利用三峡工程,在枯水期时进行放水,并适当减少调水量,已保证 下泄流量。
评价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问题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解决了“南
根据教材填写下表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分析问题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为 什么要从南方调水?
自然原因
降水少,蒸发强,径流量小 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
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
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 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
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鲁教版必修3

补充: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路 线
输出地
输入地
南水
北调
水泵,大运河
东线:扬州 天津(华北)
修运河
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 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
隧道
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黄河上游(西北)
(1)减轻洪涝灾害
(2)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
(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2)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西气
东输
管道
塔里木盆地 上海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西
电
东
送
火电
北线:山西、内蒙 华北
黄河上游 水电 (京津唐)
三 峡 水电
中线:长江上游 华中(沪宁杭)
珠江上中游 水电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必修3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南线:贵州、云南 华南
火电 ( 珠三角)
4、生物资源的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3第3单元第3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①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②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③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④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地球无时不刻都在运动,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这世间最可依赖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指望他人,一定要坚强自立。 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小心翼翼的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运载不动神圣的职责。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 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问题3~4。
3.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A 8、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增加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②充分发挥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优势
③在西北地区增加灌溉面积,全面发展耕作业
④破坏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 ④
D. ③④
D 9、关于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地区调配的主要原因 B.我国跨地区调配的能源仅有天然气 C.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D.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跨地区调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