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的条件。
(2)运用资料分析调出区及调入区水资源的季节分布。
(3)运用资料说明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利用地图册、网络等工具进行搜集资料,获得地理信息,通过分析图表、观察图像,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等过程,探索地理知识,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形成地理思维与地理能力。
(2)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同时对学生进行国家方针、政策教育,形成大局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使学生加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3)使学生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形成节水意识、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等感恩的情怀。
2学情分析
本班XX名学生,其中艺术生十二人,有四名学播音主持的学生,班上成立有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表达能力。
平时的课堂气氛整体表现活跃,对新鲜事物特感兴趣,对于完成研究任务有较好的执行力。
本班学生对地理研究性问题的学习尝试较少,本节课需要对学生加强研究方法的指导。
3重点难点。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教案

山丹一中2019~2019学年晒课教案课题:问题研究:南水北调地点:录播室学科:地理(必修3)班级:高二19班指导教师:教师:(一)教材分析: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大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它将长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缺水的华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目标和范围,并与四大江河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相互补充,充分发挥水源供水的优势,对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南水北调的概况,比较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差异,分析南水北调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对调出区、调入区及沿线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对“南水北调”的问题研究,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及沿线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归纳法;问题合作探究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七)学情、学法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讨,利用大量的图标资料,通过观察、对比、分析,逐步总结归纳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并结合北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1.课前回顾: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工程有哪些?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有何特点?2.探究新课:知识点一: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自主探究一]根据资料1回答问题。
1.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方面有什么差异?完成下表:答案要点: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

2.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其地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关注程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意义;
2.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线路、调水方式及主要工程设施;
3.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4.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南水北调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及调水方式:
详细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调水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工程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程全貌。
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工程设施:
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工程设施,如渠道、泵站、水库等,并分析这些设施在工程中的作用。
4.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影响:
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沿线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工程的实际效果。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知识,关注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线路、调水方式、主要工程设施及影响。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 (共51张PPT)

2010年 81.32 128.6 31.33 98.36 169
112.12
2030年 130.94 204.42 39.96 94.99
305
191.16
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 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
工程近期供水的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生活和工业 缺水问题为主,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
养和态度;
析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结果性目标
过程性目标
What 教师播放南水北调概况介绍的视频资料,学生观赏后教师再结合工程示意图予以简介
Why Where When
①阅读资料“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归纳总结: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 南
多北少 ②阅读资料“我国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归纳总结: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尤以
北 44.4%
方
59.2%
14.7%
11.5%
南 50.6%
方
35.2%
80.4%
53.5%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北方更为突出
衡量指标 缺水城市
全国数量
北方数量
300多个 大部分为 北方城市
严重缺水城市
114个
人均综合用水量小于300m3省市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小于 300m3省市
10个 5个
教
南水北调是我国又一项大型的资源跨 学
区域调配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以外的 内
又一学习案例。就课题中提及的“怎么 容
调”而言,直译成英文就是“How”,但 如果不了解这一工程的概况(What), 不明白为何要南水北调(Why),不清
分 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 (共53张)PPT课件

2.经济效益: 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供水 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 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 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地面。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知 识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可 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有哪些措施可以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
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
? 为什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①水资源数量:
有水可调
干流长,流域面积广,水资源总量、人均 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耕地平均占有量都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丰水区。
②流量的时间变化:不仅年径流量稳定,而且年内径流季节
南水北调
长江口海岸侵蚀加剧
长江三角洲长速减慢 地貌
径流量减少
海水上溯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
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水文
输水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次生盐碱化 土壤
江淮沿线地区河湖水位上升
水生生物的生长 生物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及南水北调工程的艰巨、 复杂性,中央提出南水北调必须遵循:“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三先三后”原则。
流量稳定
分配也较北方各河流均衡。
③调水距离: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 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路径短、投资少、调水难度小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读教材“南水北调线路示意 图’’,并根据教材内容,填 写下表。
南水北调
西线
北京★●天津 石家庄 ●
中线●郑州● Nhomakorabea丹江口●
三峡
东线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一、[探究目标]:1.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2.对三条线路作出评价.3.分析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二、[教学难点]1.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2.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活动]: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四、[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我都在思索着“如何推进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次的课我又该怎样结合课堂的有效教学去设计呢?联想到以往的比赛课,大都带有表演的性质,因而华丽修饰的东西太多,但这样并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
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利用简单明了的知识脉络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充分运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教材,创设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的舞台。
教学的有效性应充分地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当下的课堂为着眼点。
1、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来设计问题情景,思路清晰,丝丝入扣,较注重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材内容补充、挖掘到位,使学生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问题进行了探讨。
2、通过本节课的问题探究教学,学生不仅解决了“南水北调为什么调”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探究地理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方法,其知识迁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与提高。
3、在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一方面会因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该教学方法本身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探究、讨论,会使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紧凑、费时较多,因此课前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给学生提供了南水北调的相关资料,并布置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去了解有关南水北调的背景资料,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
2、读图说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 的路线并分析其优缺点
3、掌握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学会分 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问题研究 为什么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怎么调
南水北调带来的影响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探究 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华北缺水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②地表径流量小,湖泊少,积蓄水量少。
人为原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 稠密、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合作探究一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 方面有什么差异?
归纳小结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比较
工程量
调水量
可利用现有河道,
东线
工程量小。黄河 以南需逐级提水
大
中线
需挖新的输 水渠道,工 程量较大, 但能自流供 水
西线
地形复杂,工 程量巨大(需 打超长遂洞、 修库建坝)
较大 较小
北京
拓展思考
•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会有什么影响呢?
径流减少,入海口处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 影响长江航运……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我 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呢?
①修建水库储水 。②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率。④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⑤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2.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工程的调水方案、调水路线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节水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3.通过分析南水北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的成功与不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本节课的结尾,我将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如何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能环境影响,如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与不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调水方案、调水路线、环境影响等。
人教版必修3地理: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秀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有可用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
库可利用
线湖泊可利用
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二、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2.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好,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改善卫 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增加农牧业灌 溉用水,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还 可改污水灌溉为清洁水灌溉,减轻耕地污染及对农副产品的危害。
调水路线
西线
图示
中线
东线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
流雅砻江、大渡河
库、三峡库区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江阴段
供水区
黄淮海平原 东部地区
调水路线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西线 较小 最好
中线 较大 较好
东线 大 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 地形复杂,
线路的影响
工程艰巨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4.血吸虫防治措施
5.移民安置措施
6.海水倒灌措施
利用三峡工程,在枯水期时进行放水,并适当减少调水量,已保证 下泄流量。
评价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问题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解决了“南
根据教材填写下表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分析问题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为 什么要从南方调水?
自然原因
降水少,蒸发强,径流量小 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空间) 修建水库(时间)
血吸虫
钉螺
3.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受的严重影响
移民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高达40万人,如果处理不当易形成水逼人迁、先迁 后安、盲目后靠的严重局面。由于国家投资少、安置标准低、水电路校等生产
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 。
其他问题
发电量减少。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丹江口水电站的发电量有所减 少(约减少年电量7~8亿kw·h)。
年径流总量 (亿米³)
51912 40000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105117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32343 26990
11294 14509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2.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施工场地和交通运输扬尘,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凡在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高于干渠渠底或管涵底部时,一定要 增加地下水的排泄系统,保证地下水的正常流动和排泄。尤其是在干渠下
游有居民取水水源的地段,一定要保障地下水不受阻断。
(5)为消减施工人员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要标明施工活动区, 严令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非施工区严禁烟火、狩猎。
第五讲 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提出问题
21世纪是淡水危机的世纪。虽然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
如果你不亲身走进八百里沂蒙,你也许永远不会相信那一 个个老农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 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两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
知识扩展
一 、探究目标
二、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对回游生物的影响。调出区修建水库会对一些需要到 上游产卵的生物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灭绝。
大量的水北调将减小洪水对长江地区的灾害。
三、南水北调不利影响的解决措施
1.水文情势影响环保措施
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对建筑物工程中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 土浇筑废水和基坑排水主要通过沉淀池处理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