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三年级第23课《复制和粘贴图形》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复制与粘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复制与粘贴的定义。
演示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复制与粘贴的概念和操作步骤。
采用示范法,演示复制与粘贴的操作过程。
1.4 教学准备: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演示复制与粘贴的操作。
第二章:复制与粘贴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复制与粘贴的含义。
2.2 教学内容:解释复制的意义,即复制一份选定的内容。
解释粘贴的意义,即将在复制过程中创建的副本粘贴到另一个位置。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复制的意义。
采用示范法,演示复制的操作过程。
2.4 教学准备: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演示复制的操作。
第三章: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
3.2 教学内容:讲解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包括选择要复制的内容、执行复制命令、选择粘贴位置、执行粘贴命令。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
采用示范法,演示复制与粘贴的操作过程。
3.4 教学准备: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演示复制与粘贴的操作。
第四章:实践操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技巧。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复制与粘贴的操作练习。
4.3 教学方法:采用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采用鼓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操作练习。
4.4 教学准备:准备计算机,供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复制与粘贴的操作要点。
评价学生对复制与粘贴的掌握程度。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复制与粘贴的操作要点。
教师评价学生对复制与粘贴的掌握情况。
5.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让学生总结复制与粘贴的操作要点。
采用评价法,教师评价学生对复制与粘贴的掌握情况。
5.4 教学准备: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对复制与粘贴的掌握情况。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复制与粘贴图形新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复制与粘贴图形新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复制与粘贴图形是一个非常基础和实用的技能。
学生通过掌握这个技能,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图形和图片,提高他们在数字时代中的信息处理能力。
陆续有一些新版的复制与粘贴图形教案出现,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步骤。
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技能,并能够正确应用该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复制与粘贴操作的用途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图形处理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准备一台计算机和投影仪,确保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内容。
同时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形和图片,以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
教案的开头是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对复制与粘贴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技能,并帮助他们理解这项技能的重要性。
接下来是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需要逐步演示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步骤。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复制与粘贴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意义。
然后,教师可以在投影仪上演示如何复制和粘贴一个简单的图形。
教师应该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并强调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操作实践,互相观察和评价对方的操作是否正确。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技能。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可以尝试复制和粘贴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形,并将它们粘贴到一个空白的画板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图形组合。
在实践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选择图形、复制图形、粘贴图形、移动图形和调整图形的大小。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一些常用的快捷键,如Ctrl+C(复制)和Ctrl+V(粘贴),提高学生的操作效率。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3《复制与粘贴图形》苏科版新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3《复制与粘贴图形》苏科版新版23小蚂蚁过冬——《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画图中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
2、掌握背景透明与不透明这两种不同的粘贴方式。
3、知道“剪切”与“复制”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图形复制与粘贴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画图中复制粘贴的操作细节及技巧操作。
难点:图形的粘贴方式(透明背景与不透明背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师:同学们好,最近学习了一个软件,叫什么?……真厉害!你这几天都画了什么?……师:我这里就有一棵画好的树,漂亮吗?但我觉得它有些孤单,今天我想为它施展魔法,由一棵树变成好多棵树,变成一大片树木。
你觉得可以怎么做?学生讨论、发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复制和粘贴图形”。
(二)新授-“复制与粘贴”命令师:老师为大家设计了三个任务,你能完成一个任务叫入门魔法师,两个任务的叫初级魔法师,三个任务都能完成你就是中级魔法师,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出示任务一:将一棵树变成三棵树。
师:请你用画图程序打开桌面上的“树”。
提示:翻看书本P56-59,自己探究操作。
学生教师机演示。
师总结方法:选定-拖动→编辑-复制→编辑-粘贴→拖动至合适位置。
问题1:选定还有别的方法吗?(体验“任意形状的裁剪”)问题2:还能变出更多的树吗?(复制一次可以粘贴多次)反思:本节课以“蚂蚁搬果”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参与,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他们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哪怕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
如这节课开始不久,同学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操作中也遇到了许多困——由于他们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整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复制与粘贴图教案.doc

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
(2)使用“选定” “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图形和移动图形的方法。
(3)掌握图形剪贴、复制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选定” “复制” “粘贴”等命令进行尝试操作,掌握复制、粘贴图形的操作方法和过程,领悟其中的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其个性发展。
4.行为与创新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粘贴图形。
教学难点: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评价。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导入师:春天到了,春暖花开真是个踏青的好时节,这不昨天我们学校刚组织我们去春游,贪玩的小动物们也三五成群地在大自然中玩耍着。
瞧!他们玩的多么开心。
听…这是什么声音?奥,原来树旁边有只小猫,大家都玩得这么开心,为什么它看上去心事重重的?原来它找不到伙伴了我们知道小猫在为找不到伙伴而发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不好?那用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怎么来帮助它找到这些朋友呢?生:我们可以用椭圆等工具来再画几只小猫师:恩,我们可以通过用一些工具画来帮助它找朋友,但是画一只小猫要花不少时间呢,我估计它等不及,那我们如何能既节省时间又能帮助到小猫找朋友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学会了之后我们就能解决问题了。
(板书)我一起来看看课题,请你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个课题里面包含几个操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制与粘贴二、新授师:还记不记得如何通过画图程序来打开外部一个对象?(右击)打开好了之后,我们要对这只猫咪进行复制,在进行复制之前我们必须要先选定这个图形(读选定),选定图形我们就要用到“选定工具”,选定工作在工具箱的左上角,选择好了之后我们拖动选定小猫,然后进行复制(编辑菜单)教师演不:复制与粘贴选定一复制一粘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复制出第二只小猫的步骤和第三四只猫的步骤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复制一次不是只能粘贴一次,而是可以粘贴任意次。
复制与粘贴图形 教案

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2、方法与技能性目标通过“创造我的世界”这一情景,学生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技巧,能合理运用技巧创作绘画作品。
3、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尝试的创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中的基本绘画工具,能够制作简单的电脑绘画作品。
选定、复制、粘贴工具其实在二年级学习金山画王时学生曾经学习过,因此辅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将操作技巧更好的运用到画图软件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选定、任意形状的裁剪、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播放“我的世界”游戏宣传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游戏吗想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创造我的世界”。
(板书标题)2、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将一些需要的素材放入到场景中去建造,如果是这样的场景,你想添加些什么元素来美化请同学们发挥想象,那要如何才能将这个素材放到背景中呢活动2【活动】头脑风暴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圆桌会议”,讨论并汇报操作方法。
(老师跟着板书选定——复制——粘贴)工具栏中有选定工具吗2、请同学们看微课或任务单自主学习,尝试操作,老师巡堂检查。
先完成的同学可帮助小组内不会的同学,对互帮互助的小组进行鼓励。
3、在老师巡堂的过程中,对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会做的同学上台演示操作方法。
活动3【练习】解难答疑做游戏——找茬。
请同学观察图片,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涉及到去背景、复制多个、近大远小、撤销等操作)活动4【活动】创造世界1、先欣赏其他优秀作品,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想创造什么样的世界,要用什么素材(如海底世界、动物世界、科技世界、汽车世界等)2、创作环节。
(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有创意,播放音乐营造氛围)活动5【活动】成果展评1、请学生展示并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
三年级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教案

《複制與粘貼》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掌握圖形の選定、移動及複制の方法;2.理解透明和不透明樣式の差異,學會選定工具の使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任務の完成使學生以自主或合作の方式探索圖形の移動、複制、粘貼の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發現事物特征の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の意識;提高學生の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の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使用“編輯”菜單中の“複制”和“粘貼”命令複制圖形。
難點:應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目標:“移動”操作師:看,這是什麼呀?(蛋糕)今天是我們の小熊維尼(課件出示)過生日呢。
他請了很多好朋友來參加他の生日宴會。
師:小熊根據好朋友の喜好,做了他們最愛の食物來招待他們。
師:可是小熊實在太忙了,你能幫幫小熊給他の好朋友分配食物嗎?在分配食物之前,我們先來想一想這些朋友分別最愛吃什麼?(出示相應圖片)生來回答:小狗愛吃骨頭,小貓愛吃魚,小猴子愛吃香蕉,小兔子愛吃胡蘿蔔。
師:很好,接下來我們再認識一下本節課要用到の新工具“選定”工具,現在打開你們の畫圖程序(學生對打開畫圖程序の步驟已熟悉,不需再贅述),然後在工具箱裏找到“選定”工具,看誰找の最快。
師:大家都找到了“選定”工具,這裏給他們分配食物用到の就是“選定”工具。
師出示任務一:“做個小小服務員”師:“選定”工具我們已經認識了,現在就利用它給朋友分配食物吧!用“畫圖”程序打開桌面圖片素材“做個小小服務員”圖片,要求:將食物按小動物們の喜好分配到各自の盤子裏。
學生嘗試操作,並找一學生講解並演示操作過程。
師強調在移動過程中要使用“應用透明背景”。
學生完成食物の分配。
(二)任務驅動,主動探索目標:“複制、粘貼”操作師:有一只叫球球の小貓也受邀參加了宴會,可是,他遲到了,這時食物已經分配完了,這可急壞了小熊,你能幫小熊想個辦法嗎?師:這就需要用到我們今天要學習の“複制、粘貼”操作了,我們先來一起找一找它們在哪裏?師生一起找,並說出“複制、粘貼”都在菜單欄の“編輯”下面,找到後學生初步嘗試操作。
三年级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复制与粘贴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复制与粘贴的概念2. 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3. 复制与粘贴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复制与粘贴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复制与粘贴的快捷键的使用,如何在不同应用程序间进行复制与粘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操作。
2. 运用示范法,教师演示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实例,引出复制与粘贴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复制与粘贴的操作步骤,并进行示范。
3. 学生操作: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复制与粘贴的操作练习。
4. 任务驱动:教师布置具体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运用复制与粘贴技能。
5. 小组交流:学生相互展示成果,交流复制与粘贴的心得。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复制与粘贴的操作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熟练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任务驱动环节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
七、课后作业1. 复制与粘贴的操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复制与粘贴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实例创作:要求学生运用复制与粘贴技能,创作一个有趣的实例,如制作剪贴画、编写小故事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3课《复制与粘贴图形》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3课《复制与粘贴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复制与粘贴图形》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在计算机中复制与粘贴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掌握了简单的鼠标操作和图形绘制方法。
但是,对于复制与粘贴图形这一功能,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一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在计算机中复制与粘贴图形,并能运用这一技能进行创意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复制与粘贴功能进行创意设计。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有趣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操作步骤,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计算机多媒体设备。
2.教学软件:如PPT、绘图软件等。
3.素材:准备一些图形素材,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4.练习文件: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文件,方便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的。
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如何复制与粘贴图形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操作,向学生讲解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
步骤如下:a.打开绘图软件,选择一个图形。
b.按下“Ctrl+C”组合键复制图形。
c.按下“Ctrl+V”组合键粘贴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23课《复制和粘贴图形》教案教材分析:
《复制与粘贴图形》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复制与粘贴的方法,复制和粘贴是计算机操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是画图教学单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制与粘贴的知识,因此显得更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复制与粘贴的技能,更要理解复制与粘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能明白复制与剪切的区别。
可以说,本课的教学引领着学生从简单直观的画图学习向神奇画图功能学习迈进,开启了画图学习的神奇之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图形和移动图形的方法。
(2)掌握复制、粘贴图形的方法。
(3)掌握图形剪切、复制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制与粘贴图形,掌握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制与粘贴图形的过程中,体验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激发学习“画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粘贴图形。
教学难点: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讨论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展示“盆花”作品。
(出示优秀学生作品)
同学们都画得很好,但是画这幅画都花了不少时间,现在老师想画多个盆花,怎么样能节省时间,减少重复劳动呢?
(出示多个盆花的图画)
(设计意图:提出画多个盆花的任务,同时引入新的思路,以“节省时间,减少重复劳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
)
2.要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复制与粘贴图
形”。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前一课的内容,既能复习前一课的内容的知识,又能对前一课的内容做评价展示,同时能过渡到本课画多个盆花怎么办的问题上;既是对上节课任务的总结,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同时激发学习学习本课的兴趣。
)
二、探究学习
1. 选定盆花
我们要复制、粘贴图形首先要选定要复制的对象。
(1)学生对照课本,学习“选定”工具的使用。
(2)小组交流选定方法。
(3)学生演示操作。
(4)小组讨论比较“任意形状的裁剪”和“选定”这两种工具的有什么区别。
完成讨论卡。
(5)师生总结交流。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为主要教学方法,既充分利用了课本,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
2.复制与粘贴盆花
选定了对象,我们就可以复制了。
(1)请学生对照课本上的6个步骤,学习“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的使用。
(2)学生实践:复制与粘贴操作。
(3)小组交流“应用不透明背景”和“应用透明背景”的区别和优劣,完成讨论卡。
(4)合作探究
在编辑菜单中除了“复制”和“粘贴”还有“剪切”命令,它和“粘贴”结合使用,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学生自主探究“剪切”和“粘贴”与“复制”和“粘贴”有何不同。
完成讨论卡。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上的6个步骤,学生很容易完成复制花盆的操作,在完成之余,让学生自主探究“应用不透明背景”和“应用透明背景”的区别,以及“剪切”和“粘贴”与“复制”和“粘贴”有何不同,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
)
三、拓展练习
1. 同学们喜欢“七巧板”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七巧板”。
(出示实践园1)“七巧板”游戏里,我们只需要将“七巧板”从左边“移动”到右边的框中,可以用我们学到的哪些知识来完成?
学生操作,比一比谁拼出的图案多?
学生演示操作。
2. 奥运五环图你们会画吗?同学们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画一画。
学生练习画五环图。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总结
1.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评价,互相学习。
2.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操作技能?你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画图中好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体验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
板书设计:第23课复制与粘贴图形
选定单击“选定”工具——拖动,选定盆花
复制、粘贴单击“编辑”——单击“复制”命令
单击“编辑”——单击“粘贴”命令
单击“应用透明背景”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处于画图教学单元的后期教学,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前期知识准备良好,如绘图工具箱工具的使用、填充颜色、菜单栏、拖动操作等。
(2)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差距,教师及时指导。
(3)完成讨论卡的填写,深化和拓展本课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