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602045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2 学分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经典作品赏析》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任意选修课。

本课程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分析中外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

本课程在理解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影片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其一,从制作的角度,分析电影的导演手法、剧作、视听表现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经典电影为教材,进一步加强影视作品的制作能力;其二,从电影理论的角度进行内容的分析,即从叙事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电影作者论、后殖民文化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电影,如何在纷繁的影视产品中选择精品进行学习、鉴赏与研究。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影片观摩与影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影片分析部分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

学生要定期提交观片笔记和进行课堂分析,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典电影(2学时)1.教学内容(1)费穆的《小城之春》分析;(2)蔡楚生、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的意境追求与民族化探索;(2)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中国电影的家国情怀;第二章谢晋经典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红色娘子军》分析;(2)《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分析;2.重、难点提示(1)理解中国电影如何人文化的表达政治;(2)谢晋电影创作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变化;第三章第四代导演的经典电影(4学时)1.教学内容(1)黄蜀芹的《人·鬼·情》分析;(2)吴天明的《老井》分析;2.重、难点提示(1)女性导演身份与女性电影分析;(2)中国电影的人文化表达;第四章第五代导演的经典电影(5学时)1.教学内容(1)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分析;(2)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菊豆》分析;(3)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中的民族与历史的反思;(2)后殖民文化视角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第五章第六代导演的经典电影(4学时)1.教学内容(1)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分析;(2)贾樟柯的《小武》《三峡好人》分析;2.重、难点提示(1)第六代导演作为一个群体的“私语化”表达;(2)第六代导演的视听语言与内容的联系;第六章姜文电影分析(4学时)1.教学内容(1)《阳光灿烂的日子》细读与分析;(2)《鬼子来了》分析;2.重、难点提示(1)姜文电影的风格特点;(2)视听语言如何创造属于电影的“激情”;第七章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分析(5学时)1.教学内容(1)“红、白、蓝”三部曲分析;(2)《十诫》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电影中的哲学表达;(2)现代电影中的宗教;第八章黑泽明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罗生门》分析;(2)《七武士》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东方民族电影如何走向世界;(2)影片结构与内容表达;第九章伊朗经典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黑板》分析;(2)《小鞋子》分析;(3)《樱桃的滋味》分析2.重、难点提示(1)“第三世界”电影如何走向世界;(2)“第三世界”电影如何“带着镣铐跳舞”;第十章李安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分析;(2)《断背山》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电影中的性别问题;(2)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电影中的表达;四、实验教学内容无五、学时分配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影片欣赏》 学历案

《影片欣赏》 学历案

《影片欣赏》学历案一、学习主题影片欣赏二、学习目标1、提升对影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情节、人物、主题、拍摄手法等方面。

2、培养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影片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价值。

3、增强情感体验,通过影片感受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内心世界。

4、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影片进行客观评价和思考。

三、学习资源1、经典影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影片,如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文艺片等。

2、相关影评和解读文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影片。

3、学习平台: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或影视资源网站,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四、学习过程1、影片导入选择一部具有吸引力的影片开场,引起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影片的背景和基本信息。

2、观看影片学生集中观看影片,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中。

教师在关键情节处适当暂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分析影片情节分析:探讨影片的故事发展线索、冲突和转折。

人物分析:研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和相互关系。

主题探讨:挖掘影片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拍摄手法:关注镜头运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音乐音效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观点。

5、影评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讨论结果,撰写一篇影片评论。

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作品展示与交流选取优秀的影评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拓展对影片的认识。

五、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观看影片、讨论和发言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影评写作评价从观点清晰性、分析深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影评作品。

3、知识测验设计一些关于影片分析的知识点测验,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拓展学习1、推荐相关影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推荐更多类似的优秀影片,供学生自主观看和学习。

2、参加电影节或影展鼓励学生有机会参加当地的电影节或影展,拓宽视野,接触更多优秀的影片和电影人。

七、学习反思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影片欣赏学习提供参考。

【教案】励志电影校本教材选修课教案

【教案】励志电影校本教材选修课教案

电影的发展历程教学课时:1—2课一,电影发明阶段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二,电影普及阶段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 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 三,电影研究与评奖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四,电影音响的发展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模拟式三声道,到全数字式5.1声道的AC-3问世,杜比实验室为电影音响科技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几乎每-项专利技术都给电影音响留下深远影响.1977年,首次采用环绕声音响的科幻片《星球大战》上映,创美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利润,推动了电影环绕声音响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美国鲁卡斯(Lucas)电影公司的总工程师Tomlinson Holman研制成一种新的电影院音响技术标准THX,得到了全美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的认同,使之成为全美电影院参照的新标准.随后,采用THX标准环绕声音响用于《星球大战》等影片,再次掀起人们关注电影音响的高潮.1991年,杜比AC-3数字环绕声音响正式推出,属于杜比实验室的第三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将电影院的环绕声带入 5.1声道全频响应领域.这些数字信号被确定记录在电影胶片齿孔之间,开始时主要用于专业电影院多声道系统,以后又用于家庭影院系统,DVD激光视唱机,AV放大器和正在发展中的数字HDTV等,1993年,DTS全面介入电影市场,他们另辟途径,将声轨的时间码记录在胶片上,然后依据时间码同步播放记录声音信号的CD-ROM, 这样一来,记录声音的数据空间扩展了许多倍,为电影音响系统拥有良好音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1994年,世界首张配有杜比AC-3数字音响效果的电影光盘《燃眉追击》问世.推动了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数字化的发展.五,电影放映的发展1940年,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部立体电影.1952年,第一部环幕全景电影在美国问世;1953年,宽银幕电影在美国纽约上映;1986年,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在哈尔滨建成.同年,环幕电影在中国研制成功.中国电影史的发展历程教学课时:第3课中国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影视欣赏课程简介

影视欣赏课程简介

影视欣赏课程简介
三、教学内容
第一次课:电影发展简史及流派/经典电影
1、电影的诞生、发展
2、电影流派简介
3、播放电影
《辛德勒名单》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
《摩登时代》导演:查里.卓别林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
第二次课:伤痕电影
1、伤痕电影简介、发展背景
2、播放电影
《活着》导演:张艺谋
《拆弹部队》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第三次课:喜剧电影(无厘头后现代)
1、喜剧、无厘头电影简介
2、播放电影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导演:周星驰
《东成西就》导演:刘镇伟
第四次课:悬疑电影
1、悬疑电影简介
2、播放电影
《盗梦空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沉默的羔羊》导演:乔纳森.戴米
第五次课:科幻电影
1、科幻电影简介
2、播放电影
《E.T外星人》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骇客帝国》导演:安迪.沃卓斯基、拉里.沃卓斯基
第六次课:励志电影
1、励志电影简介
2、播放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导演:加布里尔·谬奇诺
《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可可西里》导演:陆川
四、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励志电影教案教学目标

励志电影教案教学目标

励志电影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了解励志电影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励志电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励志电影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励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励志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能力。

5.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词汇和语法准确描述励志电影。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观看励志电影片段或者介绍一些著名的励志电影,激发学生对励志电影的兴趣。

2. 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励志电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励志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3. 观影:选择一部适合学生年龄和背景的励志电影,全班一起观看,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观影指导问题。

4. 分析:观影后,学生们讨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以及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5. 总结:学生们总结他们对励志电影的理解和感受,并将其写成一篇短文或者口头表达,展示给全班同学。

6. 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励志电影,并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励志电影。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视听学习:通过观看励志电影片段和完整的电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励志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励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以及所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4. 创造性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描述励志电影,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评估方法: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励志电影的短文,评价他们对励志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3. 口头表达:鼓励学生用口头方式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对励志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4.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影片欣赏》 讲义

《影片欣赏》 讲义

《影片欣赏》讲义一、影片欣赏的重要性在当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影片成为了人们娱乐、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媒介。

影片欣赏不仅仅是简单地观看屏幕上的画面,它更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拓展思维、丰富情感的体验。

通过欣赏影片,我们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和烦恼,沉浸在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中。

这个世界可能充满了奇幻的冒险、感人的爱情、激烈的冲突或者深刻的哲理。

无论是喜剧让我们捧腹大笑,还是悲剧让我们潸然泪下,影片都有能力调动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冲击。

同时,影片也是一扇了解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窗口。

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反映特定时期或地区的影片,深入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风貌。

这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此外,影片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优秀的影片常常能够传递正能量,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追求梦想。

它们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道德伦理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影片的分类影片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剧情片剧情片通常以人物和故事为核心,通过展现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他们所经历的事件来吸引观众。

这类影片注重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能够让观众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主题和动人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2、喜剧片喜剧片以幽默搞笑为主要特点,旨在让观众开怀大笑,放松心情。

喜剧片的形式多样,有通过夸张的表演和滑稽的情节来制造笑料的,也有以幽默的对白和巧妙的情节设置来引人发笑的。

像《三傻大闹宝莱坞》《神偷奶爸》等都是备受欢迎的喜剧片。

3、动作片动作片以激烈的打斗、追逐和冒险场面为主要看点,常常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情节和精彩的特效。

这类影片能够满足观众对于冒险和刺激的渴望,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碟中谍》系列等。

(完整)电影鉴赏欣赏选修课教案

(完整)电影鉴赏欣赏选修课教案

选修课:电影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电影主人公的形象与品格:2,学会欣赏电影对人物语言的精心选用.3,介绍和传播世界优秀的电影文化.4,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赏析,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电影文化和观看体验(二)能力目标: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2,提高对作者在电影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正确对待科幻电影,引导学生反思人性。

二:教学重点1,结合电影情节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2,学习主人公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对电影中语言的欣赏;2,从电影中品味人生道理。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六: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1:导入主题首先对影视欣赏课进行介绍,然后介绍5部旧版的猩球系列,从而引入新版的猩球系列. 2:简介猩球崛起2《猩球崛起1》片末的致命病毒弥漫全球,遭此横祸的人类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聚居在旧金山。

智能进化的猿族首领凯撒也在深山密林中与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试图将人性带入猿族社会。

然而随着一小队人类的到访,他们的宁静被打破.在这场人猿大战中,人类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杰森·克拉克、凯丽·拉塞尔饰演的角色将与猿族成为朋友,而加里·奥德曼饰演的角色则与猿族敌对。

3:对主演人物,电影使用的CG技术,进行介绍;摘取一段精彩影评共同欣赏。

4:对影片进行反思。

5:播放电影.6:让学生谈谈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教案】励志电影校本教材选修课教案

【教案】励志电影校本教材选修课教案

电影的发展历程教学课时:1—2课一,电影发明阶段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二,电影普及阶段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 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 三,电影研究与评奖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四,电影音响的发展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模拟式三声道,到全数字式5.1声道的AC-3问世,杜比实验室为电影音响科技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几乎每-项专利技术都给电影音响留下深远影响.1977年,首次采用环绕声音响的科幻片《星球大战》上映,创美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利润,推动了电影环绕声音响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美国鲁卡斯(Lucas)电影公司的总工程师Tomlinson Holman研制成一种新的电影院音响技术标准THX,得到了全美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的认同,使之成为全美电影院参照的新标准.随后,采用THX标准环绕声音响用于《星球大战》等影片,再次掀起人们关注电影音响的高潮.1991年,杜比AC-3数字环绕声音响正式推出,属于杜比实验室的第三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将电影院的环绕声带入 5.1声道全频响应领域.这些数字信号被确定记录在电影胶片齿孔之间,开始时主要用于专业电影院多声道系统,以后又用于家庭影院系统,DVD激光视唱机,AV放大器和正在发展中的数字HDTV等,1993年,DTS全面介入电影市场,他们另辟途径,将声轨的时间码记录在胶片上,然后依据时间码同步播放记录声音信号的CD-ROM, 这样一来,记录声音的数据空间扩展了许多倍,为电影音响系统拥有良好音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1994年,世界首张配有杜比AC-3数字音响效果的电影光盘《燃眉追击》问世.推动了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数字化的发展.五,电影放映的发展1940年,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部立体电影.1952年,第一部环幕全景电影在美国问世;1953年,宽银幕电影在美国纽约上映;1986年,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在哈尔滨建成.同年,环幕电影在中国研制成功.中国电影史的发展历程教学课时:第3课中国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简介
随着通识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出现了以“影视欣赏”的新的教学课程形式。2009年,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通识课规划教材收编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影视欣赏》,对全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语文教研室为了与时俱进的推进我院建议我院开设《励志电影欣赏》选修课程,作为我院选修课新的增长点。
《励志影视欣赏》精选世界各国励志经典电影,主要介绍电影的语言,电影的流派,以及推介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及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励志经典影片,以期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欣赏电影过程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我们寄望于通过影视文学的的欣赏,对学生人文艺术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多点渗透对学生文学艺术细胞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是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影视欣赏》选修课,只是把文字作品化为影视作品来表达文学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换言之,影视欣赏是从影视艺术角度来探讨语言文学,其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学是异曲同工的。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我院大学生对影视经典的欣赏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视觉观察和心灵感悟能力,;提高我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的人文感情、浓郁的爱国精神、卓越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八讲:
赏析《阿甘正传》(3学时)
第九讲:
《马路天使》3学时
第十讲:
影视评论写作基础3学时
大学语文教研室
2009年8月
《励志影视欣赏》这门选修课程包括:
第一讲:
电影的发展史,(3学时)
第二讲:
中国电影的发展,赏析《阳光灿烂的日子》(3学时)第三讲:
影视语言与创作(3学时)
第四讲:
赏析《当幸福来敲门》(3学时)
第五讲:
电影的流派(西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赏析《沉默的羔羊》(3学时)第六讲:
赏析《孤星血泪》(3学时)
第七讲:
影视创作基础(3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