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文件
关于印发《教材南京工业大学分管教学副院(部)长、教学秘书工作职责

关于印发《南京工业大学分管教学副院(部)长、教学秘书工作职责》的通知南工校教[2004]98号各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为了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努力使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现将《南京工业大学分管教学副院(部)长、教学秘书工作职责》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南京工业大学分管教学副院(部)长工作职责附件二:南京工业大学教学秘书工作职责南京工业大学二〇〇四年五月八日南京工业大学分管教学副院(部)长工作职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
各学院(部)教学副院(部)长应在学院(部)主要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负责本学院(部)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努力使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工作职责包括:一、制定本科教学管理文件1、组织制订与修订本学院(部)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及招生计划。
2、组织制订与修订本学院(部)课程标准。
3、组织制订本学院(部)教学管理文件。
二、实施本科教学运行管理1、组织制订本学院(部)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确定任课教师,遴选使用教材。
2、落实本学院(部)每学期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负责本学院(部)教师请假、调课等教学秩序维持及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本学院(部)的学生成绩考核及学籍处理工作。
4、组织本学院(部)毕业生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资格审核。
5、落实各类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工作,负责学院(部)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安排、中期检查与答辩评优工作。
6、狠抓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组织本科教学基本建设1、抓好本学院(部)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做好教学成果、优秀课程、品牌特色专业及新专业的申报工作。
同时,提出学院(部)教学条件建设的计划和意见。
南京工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

南京工业大学文件南工校教[2015]99号南京工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江苏省普通高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修订本细则。
第一条标准学制为T年,在校学习年数在T+或-1年内的学生,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向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学士学位:(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二)具有毕业资格;(三)必修(必选)、自主课程累计平均学分绩点≥2.00;(四)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国家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成绩≥60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雅思成绩≥5.5分;其它专业学生的CET-4成绩≥425分;第二条入学后至申请学位前,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分,或有其它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二)代替他人考试、找人替考、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组织考试作弊;或有两次及两次以上情节较轻的考试作弊或考试违纪行为的;—1—(三)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的;(四)查实有学术剽窃、学术造假行为的;(五)经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不应授予学位的。
第三条必修(必选)、课内自主课程累计平均学分绩点≥3.00,或已获得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并符合第一条其它款项条件的学生,外语类专业的专业四级或八级成绩须≥55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雅思成绩须≥5.0分,其他专业的CET-4成绩须≥390分。
录取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生CET-4成绩须≥295分。
民族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普通话等级考试(PSC)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的,或其他学生毕业1年内雅思≥6.0分,或托福≥80分的,可免除其CET-4成绩要求。
第四条必修(必选)、课内自主课程累计平均学分绩点≥4.00或在同专业学生中排名前1%(不足百人的专业排名第1),并符合第一条其它款项条件的学生,可向学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我校荣誉学士学位。
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具有南京工业大学双学士学位申请资格:(一)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授予资格;(二)完成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和其它教学环节,获得双学位专业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三)双学位课程累计平均学分绩点≥2.00。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统一规定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规定南工校教【】2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旳教学管理制度,充足发挥教师旳主导作用和学生旳主体作用,以利于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旳培养,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旳量,以绩点来衡量学习质量旳一种较为灵活旳教学管理制度。
第二章学制第三条本科专业原则学制为四年(建筑学、都市规划专业为五年),我校对本科专业实行3—8年(建筑学、都市规划专业为4—9年)旳弹性学制,学生在弹性学制年限内修满本专业所规定旳学分,准予毕业。
第四条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旳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条本科生在8年(建筑学、都市规划专业为9年)内不能修满规定旳学分,视不同状况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予以结业或肄业解决。
第三章学分和学分绩点第六条课程学分和各专业旳毕业最低学分由培养筹划拟定,学生须修满培养筹划规定旳各类课程旳最低学分才干毕业。
辅修专业学分由辅修专业培养筹划拟定,辅修专业旳学分不计入毕业学分之内。
第七条为衡量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旳限度、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旳质和量,采用学分和学分绩点来辨别学生旳学业水平。
第八条课程考核成绩和绩点旳相应关系如下:第九条课程旳学分绩点,为该课程旳学分乘以该课程成绩相应旳绩点;学分绩点总数为学生一学期(年)所修读所有课程所得旳学分绩点之和;平均绩点为学分绩点总数除以修读旳学分总数。
补考成绩据实记载,但绩点最高不超过2.0。
重修课程旳成绩和绩点据实记载。
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总数=Σ(课程绩点×课程学分)平均绩点=学分绩点总数÷学分总数平均学分绩点保存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
第十条理论课和实验课按每16学时折算为1个学分计算,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1学分计算;军训2-3周计2学分;经教务处核准,学校团委组织旳活动时间在2周以上旳社会实践活动计1学分。
第十一条为培养学生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新设计,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对学生在学期间所获得旳科研成果(第一作者单位须为南京工业大学)和学科竞赛成绩(须代表学校参赛)可折算为任选课学分予以记载。
《关于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的通知》第一篇:关于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的通知中共南京工业大学委员会文件南工委先〔xx〕11号关于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的通知各分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各党支部、各单位、机关各部门:整改提高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抓落实、见实效的阶段。
整改提高能否落实,能否有效,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整改措施(方案)。
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的对象党员个人制定整改措施(离退休党员经组织同意后,可不制定)。
校党委和各基层党委、党工委、党总支(以上与领导班子合并进行)、党支部制定整改方案。
跨部门设置的党组织要根据部门特点和实际,分别制定整改措施。
二、整改措施(方案)的基本格式和内容整改措施(方案)由标题、正文二部分构成。
标题写法为文种式标题。
范例如下:×××同志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处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部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学院党委(××学院领导班子)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
正文由开头、主体两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简要交代本人(单位、部门)在分析评议阶段征求到的主要意见和建议、自我剖析查找出的主要问题、组织上提出的主要意见。
主体部分是整改措施(方案)的核心,应详细写。
主要包括问题的类别、整改的目标、整改的内容、整改的措施,以及完成整改内容的时间。
整改方案还要明确负责整改的单位(部门)和责任人。
落款要标明制定整改措施(方案)的时间。
三、几点具体要求1、整改措施(方案)应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要结合各自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方案)。
制定整改措施(方案)要注重实事求是、解决突出问题,既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作无法兑现的承诺,更不提哗众取宠的口号;整改措施要具体明确,不能大而化之;整改方案要求实求细,又要可行可操作;整改态度要求真务实,真心实意,一项一项明确责任,一件一件抓好落实。
南京工业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

南京工业大学文件南工校财[2006]3号南京工业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为加强学校差旅费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出差、报销审批制度,严格按相关规定和标准乘坐交通工具、住宿,严格控制人数和天数,做到既保证出差人员公务活动的需要,又贯彻勤俭节约的精神,根据江苏省财政厅苏财行〔2005〕75号和江苏省教育厅苏教财〔2006〕3号文件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差旅费是指离开南京市城区(含江宁、浦口、六合区)开展公务活动(出差及参加会议、培训、探亲、调动工作、挂职锻炼、带队实习等)所必需的费用(不含出国出境以及境内进修),其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含市内交通费、出差电话补助费等)。
差旅费实行凭票据按实报销与定额包干相结合的办法。
二、差旅费暂付款借支及报销审批1、差旅费暂付款是指本单位教职工因公出差、参加会议、带队实习等而到学校计划财务处办理的临时性预支款项。
2、差旅费暂付款借支人应严格履行出差、参加会议、带队实习等事项的事前审批手续,并按《南京工业大学暂付款管理办法(南工财〔2002〕10号)》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差旅费借支款审批。
3、借支差旅费的教职工,须按返程车票日期在返校十天内办理清账手续,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办理者须按《南京工业大学暂付款管理办法(南工财〔2002〕10号)》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延期报销手续,否则将在工资中扣回本金及滞纳金(按借款总额及每日逾期2%的罚金标准扣除)。
4、教职工报销差旅费应严格按《江苏省省级机关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行〔2005〕75号)》、《南京工业大学财务报销管理规定(南工财〔2002〕9号)》及其他相关授权审批程序正确填写“差旅费报销单”,办理报销手续,参加会议者须附会议通知单。
三、差旅费开支标准及范围1、教职工差旅期间的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以及公杂费等有关费用的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等,严格按江苏省财政厅苏财行〔2005〕75号和江苏省教育厅苏教财〔2006〕3号文件规定执行。
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本科考试管理的规定

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本科考试管理的规定南工教[2003]237号考试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从中发现和总结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
为严格考试管理、端正考风,保证考试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考试命题一、考试命题1.命题方式由系(教研室)主任会同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确定考试命题的方式与要求,采用闭卷 、开卷、口试、大型作业(设计)、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
2.命题基本要求(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命题的覆盖面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反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既着重检查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情况,也应通过相应难度的综合运用题,检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开拓探求的能力。
要大力提倡试题改革,以考核学生创新思维等能力。
(2)命题工作应由学院或系指定的命题小组完成,由课程负责人或系(教研室)主任委托熟悉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骨干教师进行审核。
(3)试题难度适当,题量应与考试时间相匹配。
试题与前两次考试重复率原则上不应超过30%。
(4)对公共基础课和授课面大的课程,原则上要统一采用题库或套题出题,使用一份试卷,并组织集体阅卷。
(5)试卷采取统一格式(用出题纸或A4纸打印,教务处考务科、各学院均备有出题纸,教务处网站也可下载),试题表述要简明、准确,字迹工整(书写一律用碳素墨水),试卷需注明课程名称、使用班级及考试类型等相关信息。
(6)凡笔试课程要求同时交付A、B两套试题,并做好标准答案或统一的评分标准。
A、B两套试卷内容、难度及题量应相当。
试卷和答案送交教务处考务科由考务科指定一套作为期末考试题,另一套保存在考务科作为重修考试和缓考试题。
(7)实施口试的课程应设立考试小组,由3人以上组成,其中主考1人。
考试以抽签方式进行,考生抽签后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准备时间,然后回答考试小组提出的问题。
(8)命题教师、授课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或押题。
南京工业大学国防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规定(初稿)

南京工业大学国防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规定(初稿)按照贯彻落实《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8]11号)文件精神,在结合我校《南京工业大学纵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南京工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南京工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为适应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我校国防科研的发展,明确国防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本补充规定的适用范围1、我校承担的各类国防纵向科研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8]11号)文件要求,同时遵守中央军委各部、国防科工局等项目管理部门对经费管理的特殊要求。
2、国防科研经费管理分设计费、专用费、材料费、外协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使用费、人员费(工资、劳务、专家咨询费)、其他费用(差旅费、会议费、事务费)、管理费、不可预见费、项目收益等11项。
此规定主要对管理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使用费、不可预见费、项目收益等由学校管理分配的经费项进行补充规定,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3、国防类科研项目的特殊要求,学校在承担国防科研项目时额外付出保密、质量、科研生产安全等相当多的管理成本,因此在经费中的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和项目收益的预算填报时,应当按相应测算比例足额申报,实际额度以答辨评审后允许开支的额度为准。
第二条国防科研经费预支管理1、国防科研项目因型号任务安排紧迫而进度要求非常迫切,研制周期紧、研制节点要求严格;如果国防科研项目经国家发文立项的,因国家财政拨款手续问题不能在当年到帐的,由项目承担人提出申请,经科研院军工办、计财部审核后,可以开设项目帐号,预支一定的经费提前开展研究,一旦国家财政拨款到达学校,优先冲抵预支。
2、预支经费额度为20~50万元,由军工办和计财部协调确定,一项一议。
[参照学校自2006年以来的一贯做法]3、国防科研项目一项一号,独立核算,避免与其他任何课题在经费上交叉,严格按国家有关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南京工业大学雇员制管理办法

南京工业大学雇员制管理暂行办法各单位、各部门:我校二OO四年三月出台了《南京工业大学雇员制管理暂行办法》(南工校人[2004]6号),该办法的实施加快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了进一步创新用人机制,提高办学效益,依法对聘用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一、雇员制的界定雇员制是学校用人制度的一项改革,是学校事业编制以外用人的一种补充形式。
雇员是指我校因部分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岗位工作需要,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实行合同聘用,岗位管理,不列入学校正式事业编制,实行人事代理的专门人员。
雇员制人员的人事关系隶属于人事代理机构即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
人事代理业务由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具体实施。
二、雇员的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
2、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身心健康,具有履行所聘岗位职责的资格和能力。
3、特殊岗位的雇员应具有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执业资格等。
三、雇员的录用1、建立雇员制岗位需求计划申报和审核制度。
用人单位按学校要求向人事处申报雇员制岗位需求计划,学校根据各单位编制和岗位需要核定实行雇员制管理的人员数量,下达岗位指标,并计入当年各单位编制数。
2、雇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由人事处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考核,报学校批准后聘用。
3、雇员考核合格一经录用,与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签订聘用合同书,合同书中明确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纪律等权利、义务、争议处理以及违反合同所应承当的责任。
雇员的人事档案委托分中心管理,雇用合同有效期内的档案和户籍管理费由学校承担。
四、雇员的分类学校对雇员制人员实行岗位管理,根据工作岗位性质和对雇员制人员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要求,将雇员制人员分为“高校雇员制”和“一般雇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物理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3—
53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4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5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6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7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8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9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0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81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闫家旭
磁光电材料物性与 器件
82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吕刚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83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李仁志
磁光电材料物性与 器件
84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卢晓梅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85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缪春洋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86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185
经济管理学部
186
经济管理学部
187
经济管理学部
188
经济管理学部
189
经济管理学部
190
经济管理学部
191
建筑艺术学部
192
建筑艺术学部
193
建筑艺术学部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
99
数理信息学部
100
数理信息学部
101
数理信息学部
102
数理信息学部
103
数理信息学部
104
数理信息学部
105
数理信息学部
106
数理信息学部
107
数理信息学部
108
土木交通学部
109
土木交通学部
110
土木交通学部
111
土木交通学部
112
土木交通学部
113
土木交通学部
114
土木交通学部
115
土木交通学部
宋著 孙义杰 赵凯 刘昂 蔡晓慧 张鹏 范小平 胡军红 朱利明 高雪超 张春 赵静 刘清 刘业飞 徐志军 崔朝亮 吴宏描 刘郑堃 储震宇 丁靖 符开云 武观 杨广明 曹雪丽 陈献富
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材料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 化学工程 材料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49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0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1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52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高英 明灯明 胡南 雍晓雨 庄伟 董维亮 信丰学 高南
袁青彬 徐海涛 王雷 何益得 徐翔晖 李伟峰 葛林 蔡晓军 孔勇 于竹青 孙世姣 毛敏敏 胡欣 王倩倩 何一燕 胡小会 杨浩 仲亚 徐广龙 王瑾 郭艳华 毛宏理 沈育才 刘文娟 黄蓓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物理化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材料学
土木交通学部
129
化学化工学部
130
化学化工学部
131
化学化工学部
132
化学化工学部
133
化学化工学部
134
化学化工学部
135
化学化工学部
136
化学化工学部
137
化学化工学部
138
化学化工学部
139
化学化工学部
140
化学化工学部
141
化学化工学部
142
化学化工学部
143
化学化工学部
144
化学化工学部
环境工程
—1—
6
安全环境学部
7
安全环境学部
8
安全环境学部
9
安全环境学部
10
材料科学学部
11
材料科学学部
12
材料科学学部
13
材料科学学部
14
材料科学学部
15
材料科学学部
16
材料科学学部
17
材料科学学部
18
材料科学学部
19
材料科学学部
20
材料科学学部
21
材料科学学部
22
材料科学学部
23
材料科学学部
24
—7—
145
化学化工学部
146
化学化工学部
147
化学化工学部
148
化学化工学部
149
化学化工学部
150
化学化工学部
151
化学化工学部
152
化学化工学部
153
化学化工学部
154
化学化工学部
155
化学化工学部
156
化学化工学部
157
化学化工学部
158
化学化工学部
159
化学化工学部
160
化学化工学部
161
结构工程
任鑫 ILWOO NAM 武海霞
颜承初
李斐
张东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
风及空调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
风及空调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120
土木交通学部
121
土木交通学部
122
土木交通学部
123
土木交通学部
124
土木交通学部
125
土木交通学部
126
土木交通学部
127
土木交通学部
128
116
土木交通学部
117
土木交通学部
118
土木交通学部
119
土木交通学部
—6—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数理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
61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2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3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4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5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6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7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8
生工制造/健康科技 学部
69
数理信息学部
70
数理信息学部
71
数理信息学部
72
数理信息学部
73
数理信息学部
司伟丽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87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邵进军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88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殷成蓉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89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林进义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90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夏英东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91
数理信息学部
先进材料研究院
林健健
光电功能与信息材 料
城市建设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苏彦涛 饶凤
磁光电材料物性与 器件
应用统计
杨迎
光学
石玮
应用统计
李素娟
应用统计
李艳秋
应用统计
陈务深
应用统计
刘浩
应用统计
邓晓卫
应用统计
吴梦麟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万夕里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孙永亮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徐金俊
结构工程
霍瑞丽
结构工程
李智
结构工程
张冰 董建军 黄宝锋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 理
工程热物理
37
机械控制学部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李晶
工程热物理
38
机械控制学部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 院
钱默抒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 程
39
机械控制学部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 院
嵇保健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 动
40
机械控制学部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 欧阳慧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
院
珉
程
41
机械控制学部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 院
张广儒
化学工程
周诗健
化学工程
苏贤斌
有机化学
琚晓晖
化学工程
王昌松
化学工程
王海燕
化学工艺
李莉
应用化学
边敏
分析化学
陈云
分析化学
裴文博
无机化学
李董艳
分析化学
王芳
物理化学
解沛忠
有机化学
庄玲华
应用化学
周翼
应用化学
张延华
有机化学
王亚雯
无机化学
周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