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Desgn o h i g i ft e Jan pu Cam p s o u f
北普 老 胃 家 盎枯 公 园 校 透 梧
N ni n e i c n l y u a j gU i r t o T h o g / n v sy fe o Qi
Ja f De gJ a h g ina, n i n on
[ 键词] 专 』 人 兰 浦校 E 授 规 自, 关 L n s a eCa p s, m a i lc a d c p m u Hu nt Pa e y
— —
l 项 目概 况 与 基 地 分 析 1
而 瓦工 、 大学 校 区芝 址工 1 l I甫 二清 兀 学 城.前 争壬 江 苤于 2 0 0 2年完 成京 1 0k 0 m 用地 划 约 2 0
22 0m 末 云 宽 9 m 高 面 刀联 系 城 区 忑势 2 2 , 0 E陵 分 玛 多道 冲 积地 地 比较 零 散 。 空
这几个问题 的处埕将成刀规 ̄ f 成功的关 J  ̄E l
键 习 l 罔 2 1 , I
A n ls s o he Pl n n d ay i n t an i g an
( J 1 水校盈——建筑与 协约指状渗 L 上害水秀是基地最大毪 点,觏崩垄尊 镶嵌于 林靛院蒂式建筑
waer t b i n n mo n isitr c igwl t h u[ gsa d wi di u  ̄ n ne l kn o t h
e h o he nf g ha eW i a ha ac t ri i er n s p l L os nm o n a  ̄ h u l i r g c l i a z e as t e  ̄a wor r a e an e e o og c l on h me ki ce t s t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_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_丘建发

山水校园人性场所_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_丘建发

33[摘 要]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利用谷地与中心水面布置功能区,形成建筑背山面水、与山体呈指状互相吻合、渗透的态势,并以老山余脉生态区为骨架,构建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

各中心用步行系统与外圈环路串联,形成“—带—两轴—多中心”的规划结构。

[关键词]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规划;布局Landscape Campus , Humanity Place —Analysis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Jiangpu Campu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Qiu Jianfa,Deng Jianhong[A b s tra c 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Jiangpu Campu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ti-lizes the valley and the central water surface to arrange its functional region,forming a situation in which buildings back on the mountain and front to water,with buildings and mountains interlocking with each other in finger shape.With Laoshan mountain range ecological zone as the framework,it creates an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centers for teaching山水校园 人性场所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丘建发,邓剑虹[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4-0033-03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项目概况与基地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选址于江浦大学城,前临长江,北倚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浅折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浅折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浅折
潘世年;丘建发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2006(021)012
【摘要】设计人本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是新世纪大学校园设计的发展方向,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方案中,面对复杂地形,如何整合新旧校区,如何解决校园交通联系,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创造特色校园等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总页数】6页(P71-76)
【作者】潘世年;丘建发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
【相关文献】
1.山水校园人性场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解析 [J], 丘建发;邓剑虹
2.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J], 张蕾;刘清华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大学校园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J], 赵文嘉;赵和生
4.新时期高校新校区校园人文环境设计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例 [J], 吴非凡; 黄雨
5.高校外卖现象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及其周边的实证研究 [J], 殷玉雪; 胡金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浅折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浅折

局 部迂 有冲 积沟 和水 库
侧 用地 零碎
坡 度较 大
西侧 虽 然高
坡 度较
但 相 对离差 比较 小
有相对 完 整 的 可建设 用地 现状 山地 树 木茂 盛 整体 绿 化值 为营 造富 且 山形 自 然生 动
被 较好
大 尺度 的校 园 中 如 果仍 粟 用传 统校 园 规划 的分 区 革 中心 布局 让 2 多 万 师 生醐 山 越岭 来 回 于生 活区 与教 学 区 之间 显然 不 太现 蜜 校 园地 彤不 .而
现 代高 等 教育 的 内涵 与 方式 的 变
憧大 学 的教 育从 以 往 苹 的由 老 教 学 的场 所也 由 堂 向 室外 场所 生活 空 间者 将 5 _
师向 学生 灌 输 变 为更 强 调面对 面 的
别 布 置 了教 工生 活
科技园
运动 中
文 流 与接 触 课 外 扩展
生 活簇 群 分布 在两 侧 的绿 野 之中 开 ; 威 了生 活 医与 教学 区 平行 布 置 并I 玉 烷 累就 世 居住 令 教 学 生活 紧 密联 系 学 生 万便 往返 干 两睦 叉能 章有 建 中优 美 的隹 态景 现 身 功能 要求 满 足 了大 学本 末北 山答 低地 环境 优美
校区于20 0 完成 原 2年
6 h 用地 规 划中约 2 万 m 建筑 建 67 m D 设 现 又 在 东 侧 及北 侧 征 地 i 3 3 3 m 本 发 规划 的 范围 包 括两 攻桩 h 地 再建 近 6 万 r 建筑 0 形成 布 局台理 使新目 规 互相联 划 有机融 台
有 特色 的校 园 生态环 境 创造 了有利 的
条 件 原有 的红 坡屋 顶建 筑虽 然略 或

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问题思考

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问题思考
s t a g e a n d t r y t o p r o v i d 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
【 Ke y wor d s】 n e w u n i v e r s i y t c a mp u s , c a mp u s p l a n n i n g , p l a n n i n g i s s u e s ,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C a mp u s o f Na n j i n g T e c h f o r e x a mp l e , t h i s p a p e r t r i e s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a mp u s p l a n n i n g a t t h i s
区规 划 中遇 到 的 问题 ,并 尝 试 提 供 应 对 方 法 。
【 关键词 】 大学新校 区 ;校园规划 ;规划 问题 :应对方法
【 Ab s t r a c t 】 Al o n g wi t h d e e p e n i n g o f r e or f m a n d o p e n i n g . u p ,C h i n a ’ S e d u c a t i o n a l c a u s e i s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 l y
0引言
精神和 文化 内涵的建设。新校 区的规划建设 需要考虑到
这 些 因素 。
校 园规划 问题并 不复杂 ,但校 园作为一 个微 型社会 拥有相对 独立 的功能体 系和场所 ,寄 托 了广 大在校 师生 的希望和 梦想。 因此在校 园规划 中 ,对校 园内氛围 的营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

浅析⼤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浅析⼤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以南京⼯业⼤学江浦校区为例摘要:本⽂以南京⼯业⼤学江浦校区为例,分析了⼤学校园建设中道路设计的⽅法,提倡因地制宜地运⽤国林规划构图基本规律,创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具有现代⾼校学习氛围的校园道路系统。

⼤学校园中,道路系统对校园安定与校园⽂化具有关键性的结构作⽤,对于校园总体布局,⼈流、物流的运输,信息的传递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校园的改扩建与异地新建校园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的不良衔接所带来的校园⼊⼝治安和环境问题;校园内机动车辆对⾏⼈的⼲扰问题以及停车位不⾜等问题。

但组成校园道路系统的⼴场和道路不仅具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应是⼤学校园中亲切宜⼈的空间,提供⼀个学⽣之间、师⽣之间交往活动的场所。

1.地理位置及现状分析南京⼯业⼤学江浦校区位于南京市江浦珠江镇。

经国务院批准,原浦⼝区和江浦县于2002年3⽉合并组建新的浦⼝区,该区作为新成⽴的南京新城区已被南京市定位为滨江城市重点开发地带。

总占地⾯积200公顷(3000亩),呈长形,南北长约2220⽶,东西宽约920⽶。

坐落于浦⼝区珠江镇的东侧,前临伟⼤的母亲河----滚滚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程⼤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离南京长江⼤桥10公⾥、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宽⼴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和投资发展的风⽔宝地。

南京市及浦⼝区计划⽤5年的时间将该区建设成为⼀座集旅游、⽂化、体育、商贸、⾦融、科技、教育等为⼀体的⾃然环境优美、⽂化氛围浓郁、功能设施完善的滨江城区。

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2.1 道路系统规划特点(1)规划原则便捷性原则:机动车道沿外环⾏驶,就近停靠各出⼊⼝,⽽⼈流为主的道路则与⼴场、林荫步道相结合。

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尤其是校区主轴由北向南中央⼤道,尺度放⼤,形成宽⼴的景观⼤道。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二期地块 3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二期地块 3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二期地块3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法人代表:谢远建技术总负责人:赵为麒项目总负责人:孙羽Contents1.设计表现Design performance 2.基地分析Site analysis3.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4.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5.建筑生态Architectural ecosystem 6.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7.设计说明Design notesChapter 1设计表现Design performanceChapter 2基地分析Site analysis基地区位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距离市中心约16km,距离高铁站约19km,距离桥北商业中心约6km。

浦口简介浦口是南京市辖区,源于民国时期的南京市第八区,面积913.08平方公里,人口约57万。

浦口区南临长江,北枕滁河,同南京主城区以桥相连,隔江相望,是南京的北大门,南京都市圈 的前沿阵地。

浦口旅游浦口区旅游产业发展良好,“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旅游特色的生动概括。

浦口地形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前临长江,后有滁河,老山山脉横亘中部,西部丘陵起伏。

江河沿岸均有冲积洲地,按地形差异和地貌特点,自然形成沿江圩区、沿滁圩区、山地和近山丘陵、远山丘陵四大片。

Base location Located in Nanjing District of Pukou City, from the city center about 16km, high-speed rail station is about 14km, North Bridge business center is about 6km.Pukou introduction Pukou is a city of Nanjing area, from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f the eighth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covering an area of 913.08 square kilometers, a population of about 570000. Pukou District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Chuhe River North pillow, with Nanjing City linked by a bridge, across the river, is the northern gate of Nanjing, leading position of Nanjing metropolis want.Pukou Tourism Pukou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good, " generation, in hot springs, ten by Barry Laoshan, Millennium ginkgo, thousands of egrets, one hundred thousand acres of national Forest Park " is a vivid summary of Pukou tourism characteristic.Pukou terrain Nanji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shore of the Yangtze River, overlooking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the Chuhe, Laoshan mountains along the central, Western Hills and downs. The rivers are alluvial Delta,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and 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naturally form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along the mountain and near Chu polder, hills, mountains, hills, four large.基地桥北商业中心高铁站市中心16k m 6k m 19k m轨道交通距离在建地铁3号线和11号线3.4km,预计2014年青奥会前开通。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1.1 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形成新的经济类型。

在新经济时代挑战下,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教学再生产的综合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育是立国之本”,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在数量、规模、质量,都相对滞后,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经济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我国要在“九五”期间“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院校不断成立,旧的院校在通过改造原有校区,成立新校区等形式进行扩张。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的历史,学校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分别为原国家化工部和国家建设部所辖高校。

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5月组建为南京工业大学,并确定为“十五”期间省重点建设大学。

截至2001年底,组建后的南京工业大学由7个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50公顷,拥有各类建筑物57.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约2万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2000多人。

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中心,11个省级部级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根据学校现状和发展趋势,“十五”期间将建设化工生物、材料土建、机电控制、经济管理四个学科群,并根据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下设15个二级学院,51个专业。

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办学潜力,继续保持当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积极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原则,到“十五”期末,在校各类学生人数发展为:博士生210人,硕士生1990人,公办本科生13700人,民办本科生9800人,专转本科生1500人,在校标准生总数29610人。

而教工人数专职教师需要1740人左右,总数2700人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1.1 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形成新的经济类型。

在新经济时代挑战下,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教学再生产的综合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育是立国之本”,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在数量、规模、质量,都相对滞后,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经济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我国要在“九五”期间“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院校不断成立,旧的院校在通过改造原有校区,成立新校区等形式进行扩张。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的历史,学校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分别为原国家化工部和国家建设部所辖高校。

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5月组建为南京工业大学,并确定为“十五”期间省重点建设大学。

截至2001年底,组建后的南京工业大学由7个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50公顷,拥有各类建筑物57.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约2万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2000多人。

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中心,11个省级部级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根据学校现状和发展趋势,“十五”期间将建设化工生物、材料土建、机电控制、经济管理四个学科群,并根据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下设15个二级学院,51个专业。

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办学潜力,继续保持当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积极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原则,到“十五”期末,在校各类学生人数发展为:博士生210人,硕士生1990人,公办本科生13700人,民办本科生9800人,专转本科生1500人,在校标准生总数29610人。

而教工人数专职教师需要1740人左右,总数2700人左右。

同时要求建成先进的专业科研院所20个。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南京市江浦县征地1000亩,筹建新校区,按1.2万本科生的教学、生活规模完成了1000亩地的规划,并在1997-2002年间完成了约20万平方米的教学及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入区学生1.16万人。

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趋势和地理位置、现有功能,江浦校区定位为学校本科生教学基地,同时兼顾部分研究生教学、科研、高校技术企业孵化、行政办公、对外服务功能。

规模可满足22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1400名专职教师和800名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的学习生活需要。

并满足10个科研院所,若干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生产和对外的会务、体育服务功能。

1.2 工程概况1.2.1项目名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总体规划1.2.2建设规模:这次规划总用地包括一、二期用地红线范围内面积,并预规划三期发展用地,规划重点为二期红线范围内用地,并对校园整体作出整体化的规划。

新校区一、二期占地总面积约203.2公顷(以最终测绘数据为准),三期发展用地约12.3公顷。

其中一期用地约63.5公顷,二期用地约139.7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左右。

(其中原有建成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

新建生活配套区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教学规模按23000人考虑。

(注:因校区地形复杂,按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规划设计指标,可建设用地面积未能满足校区的教学规模要求。

因此,应校方要求,把西北角意向中的三期用地中的12.3公顷,用作学生宿舍区的运动用地和少部分宿舍建设用地,并作为这次规划中的预留发展用地。

因此,在经济技术指标统计中,我们把三期预留发展用地中的球场、宿舍纳入校园的整体之中统一进行统计。

)1.2.3设计内容:新校区总体规划,道路规划,综合管线规划,竖向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

1.3 设计依据:1.3.1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1.3.2 苏计投资发(2001)901号《关于南京工业大学扩建江浦校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3.3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南京工业大学征地建设新校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1.3.4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1.3.5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土地灾害性评估报告1.3.6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拟建和已建校舍一览表1.3.7南京工业大学原1000亩用地规划建设情况1.3.8南京工业大学学科设置一览表1.3.9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原1000亩用地规划情况图1.3.10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3000亩用地红线图1.3.11(95)建标字第333号文件有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1.3.12 规划投标方案修改意见1.4 区域现状条件分析1.4.1区位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南京都市圈布局,城市建设的重点将有计划地逐步向外围城镇转移,浦口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水陆交通枢纽,作为都市圈的江北中心,而临近的珠江成为江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学城、南京通向皖北的门户。

而根据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的浦口区被定位成一个科学城,区内的生态景观要素还将形成南京的度假休闲基地以及城市副中心,成为南京对苏北、安徽辐射的江北门户。

以生态廊道为界线,规划区内被分成中心组团、高新组团、大学组团、桥北组团、浦口组团、珠江组团、七里河组团以及城南组团等8个组团。

大学组团以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为基础,形成以科研教育为主的大学组团,吸引更多的大学进入,并为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所在地江浦县,北靠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南与南京市区隔江相望。

江浦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发展前景广阔。

江浦校区位选址于南京市江浦大学城,前临长江,背靠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312国道(宁合工路入口处)从门前穿过,距南京市中心仅18公里。

周边已有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区内共有13所大中专院校45000名学生落户该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4.2交通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浦口区珠江镇东侧,与市区隔江相望,距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大桥8公里。

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浦乌公路在校园大门前交叉,北面有40米宽的浦口区二环城市化干道。

根据新的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在与主城的沟通上,浦口区将积极建设纬三路过江隧道;地铁3号线结合京沪高速铁路过江隧道进入浦口区,连接浦口、主城和东山;地铁4号线经过纬三路过江隧道进入浦口区;江北轻轨线将把珠江镇、江北大学园区、浦口副中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些都将进一步加强江浦校区的对外联系。

1.4.3自然条件(1)气候江浦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气候区。

年日照时数:2008h h,年平均温度: 15. 4℃,年平均风速:2.6m/s,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降水量:1067mm,无霜期:227d。

夏季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2)地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属于老山山脉丘陵地带,用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不足1000米。

整个校园地形非常复杂,地势呈南低北高。

高程10米至60米,老山的余脉呈叶脉状从西北侧伸入用地,直达用地东南角,建设用地分为多座小丘陵分隔的多道冲积地,主要分布在主山脉的东北侧与西南侧,而且起伏较大,用地比较零散,局部还有冲积沟和水库。

(见地形分析图)从坡度分析可知,主山脉东侧用地零碎,坡度较大;西侧虽然高程比较高,但是相对高差比较小,坡度比较缓,有相对较大、较完整的可建设用地。

(见地形坡度分析图)工程地质大致分三类:Ⅰ类为岗地工程地质区;Ⅱ类为岗地间凹地工程地质区;Ⅲ类为长江漫滩工程地质区。

岗地表大多为黄土覆盖,岗间凹地主要为次生土与淤质土,其底为白垩系浦口组砂砾岩。

各地质层的地基承载力为:A:淤质粉质粘土FK=80-90KpaB:粉质粘土(含卵砾石)FK=200-260KpaC:强风化泥岩FK=400KpaD:中风化泥岩FK=1800Kpa(3)生态环境江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平均日照2008小时,年降水量1025毫米,绿化率达43%。

全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贯穿县境绵延百里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2万亩,树木葱郁,生机盎然。

经检测,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为100%,地下水质达国家三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0分贝。

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江浦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景观资源丰富,有一代草圣林散之、汤泉十里温泉带、绵延百里老山、惠济寺千年古银杏、山涧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白马湖、狮子岭、天井洞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温泉资源尤其丰富,日流量高达6500吨。

1.4.5基地现状条件分析基地分析图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选址于南京市浦江大学城,与国家级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

前临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里。

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规划用地面积200公顷。

教学规模为22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

这次规划的范围包括新征的2000多亩和原有的1000亩地,使新区规划与原有建筑有机融合,形成布局合理、互相联系地校园规划,近期建成的建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注:原有1000亩用地现状建筑、道路分布见规划地段现状图,不属于本次规划设计范围。

二期规划中的新建学生宿舍区以及教工住宅区,其具体详细规划由甲方指定的设计单位进行具体的建筑布置及定位,本单位只负责总体布局规划和协调设计工作。

用地内分布于高压线下及附近的部分现状建筑,经检测均位于安全距离外。

新建教工区及学生区部分靠近高压线的建筑由单体设计单位规划定位,并由校方检测确认处于安全区内才能设计施工。

)江浦校区地处老山脚下丘陵地带,呈不规划长方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

地势呈南低北高,高程10米至60米,校园为多座小丘陵分隔的多道冲积地,起伏较大,用地比较零散。

整个校园地形较复杂。

中区和北区之间有两条110KV高压线横穿而过。

基地内可建设用地不多,按原定的教学规模用地将比较紧张。

现状山地树木茂盛,品种繁多,山虽不大,树不参天,但整体绿化植被较好,空气清新,且山形自然生动,为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是理想的建校地址。

同时,一期已建成的校区虽然功能分区明确,但是整体结构松散,校园氛围较弱。

江浦校区基地面积大,地形变化复杂,还要兼顾原有建成校区,这都对设计工作与施工都带来极大的困难。

如何加强旧区气氛,整合一期与二期校园规划,并考虑三期预留发展用地,融合新区规划与原有建筑,使校园成为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统一整体,也成为我们设计中的主要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