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浦口自然地理环境

浦口自然地理环境

浦口自然地理环境一、基本情况 l、自然地理 我区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位于北纬31°14′~ 32°17′,东经118°20′~119°13′,前临长江,后有滁河,老山山脉横亘中部,西部丘陵起伏。

江河沿岸均有冲积洲地,按地形差异和地貌特点,自然形成沿江圩区、沿滁圩区、山地和近山丘陵、远山丘陵四大片。

全区总面积913平方公里。

2、水文气象 根据地理位置,我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在年际、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丰枯明显,降雨量分布不均。

据多年的资料统计,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02.2毫米,丰水年高达 1778.3毫米(1991年),枯水年仅有465毫米(1978年),汛期(5月~9月)平均降雨量为 712.l 毫米,汛期最大降雨量 1324.5毫米(1991年),最小降雨量248.8毫米(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301.9毫米(2003年7月5日)。

本地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62亿立方。

3、河流水系 我区境内分属长江与滁河2条水系,以老山山脉自然分隔,以南为长江水系,以北为滁河水系。

长江在我区境内河道长约49公里,区内注入长江的小流域河流有驷马山河、周营河、石碛河、高旺河、城南河、七里河、朱家山河、石头河、马汊河等。

滁河在我区境内河道长42.8公里,滁河的主要支流清流河在我区境内河道长9公里,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万寿河、陈桥河、永宁河。

驷马山河、朱家山河、马汊河为滁河的3条通江分洪道。

二、水资源分布 1、水资源现状 我区境内地表水资源属两大水系,即长江浦口段和滁河浦口段;区内小流域河道有9条:周营河、石碛河、高旺河、城南河、七里河、石头河、万寿河、陈桥河、永宁河,河道总长度85.7公里;区内乡级河道138条,总长度426.3公里。

此外,全区有小(一)型水库7座,总库容1786万方,小(二)型水库18座,总库容1048万方。

现有蓄水塘坝12270座,总蓄水量 5098万方,其中万方以上塘坝889座,蓄水量2083万方。

最新 浦口区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和提高途径-精品

最新 浦口区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和提高途径-精品

浦口区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和提高途径浦口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西北,紧靠长江北岸,隔江与江宁区相对,区西北与安徽和县、全椒、滁洲、来安县接壤,滁河、驷马河为天然地界。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江北新区的成立,工业、城镇化的建设,大量的优质农田被侵占,并受到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对耕地质量的双重影响,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通过连续多年对我区1 225个耕地土壤取样测试,分析我区土壤耕地肥力质量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具体途径,为保护耕地质量,促进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1 浦口区耕地质量现状分析1.1 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低1.1.1 土壤有机质通过近几年来采集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苗木等土壤样品1 225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浦口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15~54.8g/kg,平均为19.98g/kg,比全市平均22.42g/kg低2.44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质平均17.5g/kg提高2.48g/kg,从化验数据看,土壤中有机质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土壤其耕层有机质含量差异也比较大,主要与土壤本身内在因素有关系。

1.1.2 土壤全氮浦口区土壤全氮含量在0.23~4.12g/kg,平均为1.25g/kg,比全市平均1.38g/kg低0.13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全氮含量1.14g/kg增加0.18g/kg,属于中等水平。

1.1.3 土壤有效磷浦口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在0.78~185.6mg/kg,平均含量16.63mg/kg,比全市平均17.25mg/kg低0.62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效磷7.6mg/kg增加9.03mg/kg,增加十分明显,这与多年来大力增施磷肥推广施用复混肥有关,致使土壤有效磷在土壤中积累而增加。

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在三级、四级的范围比例较大,以四级为最多,属中等偏下水平。

1.1.4 土壤速效钾浦口区速效钾含量在19.7~550mg/kg,平均为96.17mg/kg,比全市平均99.4mg/kg低3.23mg/kg,属中等偏下水平,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不高,三级至四级比重较大。

南京市浦口区浦欣家园岩土勘察报告汇总

南京市浦口区浦欣家园岩土勘察报告汇总

南京市浦口区浦欣家园岩土勘察报告汇总根据南京市浦口区浦欣家园的岩土勘察报告,总结如下:一、调查背景二、勘察内容1.地质资料收集:收集了该地区的地质图、地质报告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些微地壳运动的观测。

2.地貌与地层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勘测,对浦欣家园所在区域的地貌和地层特征进行了分析。

浦欣家园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位较低。

3.土壤工程性质:进行了土壤取样分析,得出了土壤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压实度等土壤工程性质指标。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土壤主要为粉质黏土和砂土,质地较稳定。

4.岩石工程特性:对勘察区域的岩石进行了取样分析,并进行了室内试验。

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和页岩,具有较好的工程性质。

三、存在问题1.地质灾害风险:在勘察过程中发现,浦欣家园周边地区曾经发生过一些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和滑坡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和监测。

2.基础设施建设:浦欣家园周边的交通、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土壤环境治理:勘察发现,浦欣家园周边土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物,需要进行土壤环境治理,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

四、建议措施1.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合理规划和布置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

2.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浦欣家园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土壤环境治理:制定土壤环境治理方案,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土壤修复和污染物的清除,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安全。

4.监测与维护:定期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处理和维护基础设施,确保浦欣家园的稳定和安全。

综上所述,根据南京市浦口区浦欣家园的岩土勘察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确保浦欣家园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

“十四五”期间,南京将瞄准建设“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美丽宜居乡村样板区、新型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力争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全域美丽乡村展现南京画卷,农民群众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城乡融合发展态势不断深化[1]。

南京市浦口区拥有打造更高品质美丽乡村的资源优势,拥有良好的生态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浦口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本文以多年基层调研的资料为基础,阐述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问题的原因,对更好地促进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1现状浦口区近几年围绕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定位,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将绿色浦口与美丽乡村相融合,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便捷绿色的美丽宜居区,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1.1针对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任务,超前谋划,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城乡一体、因地制宜,深入实施整治、建新、连接、基础和提升五大工程,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从美丽乡村裸房整治、房屋立面装修到污水处理、路网建设、广场修建,再到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以及乡村本地文化特色的挖掘、乡村旅游产业培植等等,努力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2]。

1.2提升美丽乡村品牌影响充分发挥侯冲、大埝、联合三颗“珍珠”品牌效应,对珍珠村由全面工程建设向全面推进市场运营和宣传策划转变,围绕季节、节庆打造有亮点活动,扩大珍珠村的市场影响,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品牌。

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村务公开栏、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美丽乡村带来的实惠。

我国政府房价调控政策变化对南京地区房价的影响研究调查报告——以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为例

我国政府房价调控政策变化对南京地区房价的影响研究调查报告——以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为例
面 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然 而 , 地 产 市 场 的 过 快 发 展 , 来 了 房 带

系列 问题 , 尤其是 房地产价 格问题备 受社 会各 界关 注 。房
国 当前 宏 观 经 济 中 的 支 柱 产 业 。 近 年 来 , 地 产 业 的 快 速 发 房
l o月 2 日, 建 部 : 人 住 房 公 积 金 贷 款 利 率 调 整 0 住 个
近 几 年 来 中 国 的房 地 产 业 发 展 突 飞 猛 进 , 且 带 动 了 其 并
意见 1 以上 当地 纳税 证 明或 社会 保 险 缴纳 证 明 的非 本地 年 居 民暂停 发放购买 住房贷 款等 。
9月 2 9日 , 建 部 : 国 五 条 ” 住 “ 。
他行业 的发展 , 在解 决我 国居 民住 房 问题 , 推动 经 济发 展 方
基 准 利 率 , 中 金 融 机 构 一 年 期 存 贷 款 基 准 利 率 分 别 上 调 其
02 . 5个 百 分 点 。
规、 行政行 为等方 面的因素 , 主要有房地 产制 度 、 房地 产价 格
政策 、 政 隶属变更 、 殊政策 、 市发展 战略 、 市规划 、 行 特 城 城 土 地利用 规划 、 收政 策 、 通管制 等 。 税 交 在 21 0 o年 国 家 出 台 的重 要 的 房 地 产 调 控 政 策 有 :
房 地 产 经 济
我 国政 府 房 价 调 控 政 策 变 化 对 南 京 地 区房 价 的 影 响 研 究 调 查 报 告
— —
以 南京 市浦 口区珠 江 镇 为例
吴 柚 张 海 洋 仲 字 吴 明 星 张 霄
章梦欢
( 京审计 学 院, 苏 南京 2 11) 南 江 1 8 5 摘 要 : 几年 来 , 价 水 涨 船 高 , 近 房 引起 了 国 家和 社 会 的 高 度 关 注 。作 为 民 生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个 方 面 , 房 价 无 疑 对 老 百 高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集锦15篇)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集锦15篇)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集锦15篇)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1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去超市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赶集时,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没有一样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双袜子,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

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很便宜。

但是每当大风刮起的时候,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白色塑料袋也随风刮起。

当我们骑着自行车或走路时,他们有时也会光临我们的身边,有时弄得我们很狼狈。

鉴于白色垃圾的污染,我校组织了绿色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__年2月-20__年3月实践过程:第一步:学校让学生利用上学、放学的路上找一找白色垃圾有哪些,并且在班会上汇报,并谈一谈看到它们后的感受。

利用双休日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白色垃圾、白色垃圾产生的原因以及白色垃圾的危害。

经过上网查阅我了解到:一、什么是白色垃圾?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二、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的不能回收利用的放在一起。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最新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

最新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

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项目背景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调整》提出的“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空间格局”,未来新浦口区势必成为拥江发展的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

由于新浦口区至今仍然缺乏一个可以整合全区发展的中心地区,那么浦口中心地区的规划将有志于建设一个可以整合浦口,甚至江北地区的地区,促使南京真正走向拥江发展。

主要内容浦口中心地区规划设计范围12.97平方公里,规划研究范围53.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

规划从形势和政策判断以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浦口中心地区的功能定位为宜居、活力、创意之山水之城、金陵水都。

浦口中心地区的功能组合包括核心功能、基本功能、优势功能、潜力功能。

核心功能为商业、文化,中心区将以这两种功能体现区域的服务能力。

基本功能为居住,中心区应是活力、宜居的,适量的居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中心区氛围。

优势功能为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功能是浦口中心区不同于南京其他中心区的优势所在。

潜力功能为生产性服务业。

一方面,浦口中心地区有为更大的区域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而产生生产性服务业的可能;另一方面,浦口的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一个空间来发展“创意产业”。

从基地发展潜力以及浦口整体城市空间布局综合分析考虑,以协调周边地区、连通生态网络、联系旅游资源、提升土地价值的规划思路,规划浦口中心地区形成“一心两帝两轴”的布局结构。

“一心”为商业文化核心区,是浦口中心地区的城市副中心核心功能部分,是市民商业与文化活动的中心;“两带”为沿长江发展滨江旅游的“滨江旅游休闲带”和沿七里河城市生态、区域旅游服务和市民生活游憩的“沿河复合游憩带”;“两轴”为沿丰字河路城市生活性主干道的“城市生活轴”和联系老山山脉与长江,集生活服务、景观和交通轴线为一体的“中央复合功能轴”。

同时,规划还完成了综合交通规划、绿地水系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导引、核心区城市设计、开发实施策路等方面的内容。

南京浦口变迁调研报告

南京浦口变迁调研报告

南京浦口变迁调研报告南京浦口地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部,是江苏省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浦口地区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对该地区的变迁进行调研可以深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趋势。

首先,浦口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浦口地区曾是越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吴国的疆域,并在秦朝时成为南京的外郭。

随着历代朝代的更迭,浦口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繁荣。

在近现代历史上,浦口地区经历了很多变迁。

在清朝时期,浦口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区域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然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浦口受到外国侵略的影响,社会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

此后,南京解放后,浦口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浦口地区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成为南京市乃至整个江苏省内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浦口地区已经成为南京市的重要经济区之一。

它依托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为该地区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同时,浦口地区也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和修缮了许多古建筑、古街区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浦口地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面临着破坏和损失的风险。

另一方面,浦口地区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依赖性较强,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转型升级。

因此,针对浦口地区的变迁调研,可以发现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和潜力,浦口地区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边大气污染
调查报告
专业:大气科学(大气环境)
班级:09级1班
姓名:黄欣
学号:20091357042
一.前言
为了使同学们更加详细的了解我校周边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了解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清楚的认识到环境现状和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个人环保的意识和环保的宣传,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环保问题有所关注,特地对我校周边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范围
对象:颗粒物污染(扬尘),PM2.5,气态污染物(主要是氮化物)
范围:校园内及周边地区,不超出浦口区范围。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综合分析我所搜集的资料,影响我校大气状况的主要因子是:颗粒物污染(扬尘)、气态污染物(本文以氮氧化物为例)、PM2.5。

其污染源来源广泛,但都是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1.颗粒物污染
近年来,南京市的空气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以去年为例,在10月19日至11月7日,共遭遇9个污染天。

11月5日、6日,浦口区的空气污染指数更是排在全市9个大气国控点监测数据之首。

究其原因,主要是浦口区内的建筑工地施工产生的大量扬尘。

例如,南京工业大学浦口校区,这里有约30栋宿舍、食堂及其他用房正在施工。

约13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没有任何围挡、硬化,完全处于“裸体”施工状态。

工地旁边是正在施工的宁滁快速通道浦口段,2.2公里的“战线”,同样是沙尘漫天。

而附近的东方熙龙山院,约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正在建设中。

场内道路虽有硬化,但由于冲洗不到位,全被松散的细土覆盖,车过掀起一条“长龙”。

这些工地的施工面积普遍较大,存在多个施工单位齐头并进的现象,而且几乎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就在我们学校附近,也不是见到没有遮掩的渣土车经过,所到之处,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我校的空气质量。

其次,农耕时期农民燃烧秸秆和过年过节时期,烟花、爆竹的燃放都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来源。

工地施工建设期间产生的扬尘,不仅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威胁着人体的健康。

扬尘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可吸入颗粒物,而可吸入颗粒物根据其大小的不同,对身体的影响又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在吸入后可以直接呼出,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由于重量较重的原因,会落到咽喉部,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大。

反而是直径在5到10微米之间的颗粒吸入后对人体的呼吸道及肺部都有一定的刺激,这种看不见的灰尘,长期影响后可能会引发慢性炎症。

这些都发生在我们校园周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尤其是现在校门口正在修建地铁,各种裸露的施工工地,还有校内外大量过往的车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我们应给与足够的关注。

现提出以下建议: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单位,在资质审核方面必须要提高准入的门槛,必须使其承担起治理扬尘污染的责任。

一旦有企业违反这一系列的管理规定的话,除了对其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之外,还可以对其的违规情况进行记录;提高洒水车的出勤频率,特别是在施工路段。

2.气态污染物
12月28日,南京市环保局首次向公众发布了2008-2011年的PM2.5数据。

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公开发布PM2.5数据的城市。

根据南京环保局的监测数据, 2008、2009、2010年这三年来,南京市城区PM2.5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浓度为0.063毫克/立方米。

2010年,南京城区PM2.5年平均值0.070毫克/立方米。

2011年,截止到目前,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0.052毫克/立方米,按环保部11月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仍超过0.035毫克/立方米的年均二级标准(浓度限值)0.5倍。

下图为一张“南京市pm2.5浓度分布图”。

根据图示数值,南京主城区的pm2.5数值高达近200,被以深紫色重点标注,可谓触目惊心。

而我们浦口区紧邻城区,东北部分也呈现紫色,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我们学校周边的PM2.5来源主要是附近秸秆燃烧、工厂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其次是建筑工地施工中产生的扬尘也含有部分PM2.5。

另外,我校校内的食堂,校外的饭馆、烧烤店排放的废气中都还有PM2.5。

PM2.5的危害很大,不仅会引发灰霾天气,而且能够进入上呼吸道,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而且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现提出以下建议:减少污染来源,如严格控制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不达标不予排放;多植树造林;采用喷淋和喷雾的方法水冼空气,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喷雾和喷淋系统可以缓解城市污染岛(尘岛、干岛、热岛等),增加空气中的本地水汽循环。

3.气态污染物:
因为本人的毕业论文是研究氮化物的危害,所以我选取了氮化物来研究我们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气态污染物。

人们熟知工业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造成南极冰盖融化,全球气温上升,但人们还忘掉了另一个污染源,即活化氮及其氮化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氮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人类过度开发利用,使氮素在循环过程中加剧了全球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和酸雨。

氮化物的来源与作用自然形态的惰性氮对生态环境并没有负面影响,但一旦被活化“成活化氮”,在循环过程中就会污染环境。

活化氮包括氮素和氮化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等,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中燃烧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农业活动,如秸秆燃烧也有少量贡献。

汽车燃油来自石油,从汽车燃油生成氮化物的过程就可明白活性氮和氮化物是如何污染大气并造成温室效应,及其他污染环境的后果的。

总的来说说,氮化物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有:形成光化学烟雾;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引发酸雨;破坏臭氧层。

我以邓君俊,王体健,李树,等《南京郊区大气氮化物浓度和氮沉降通量的研究》为基础,分析浦口区的氮化物污染情况。

南京试验点(浦口区0样品采集,从2005年6月到2006年5月,已采集和分析大气样576个,气溶胶样72个,雨水样12个。

在实验室分析了大气、气溶胶、雨水样本中全N、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确定了华东工业较发达地区下垫面的大气氮沉降通量。

南京郊区全年大气氮沉降是1O.99 m ,其中干沉降4.38g/m ,占总沉降的39.9%,月比例范围在15.3%~67.7%。

全年湿沉降量为6.60 g/m ,占总沉降的60.1%,月比例范围在32.3%~84.7%。

从年尺度来看,湿沉降占主导地位。

湿沉降与降水密切相关,各月差异比较明显,而干沉降与下垫面条件、局地气象要素有关,各月差异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南京浦口区大气氮沉降量较大,全年大气氮沉降总量为10.99 g/m 。

湿沉降和有机沉降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分别占总量的60.1%和54.O%。

相对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丰沛的降水、粗糙的城郊下垫面是导致该地区大气氮沉降较高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氮氧化物引起的酸沉降,对环境污染最大,虽然我校还没有出现过酸雨,但是在如此大的一个氮沉降的前提下,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现提供一下建议:控制污染源是关键。

(1)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

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

(2)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废气处理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3)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

四.调查小结
总体来说,我校周边的环境污染形式比较严峻,希望每一位同学、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一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