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4.交通组织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黄金广场位于章水的南边, 且区位相对来说位于整个城市的新老城之间, 交通较为方便, 黄金广场的周围有三座桥, 还有一座南河浮桥, 相对来说交通较为方便, 且广场位于十字路交叉口旁边, 交通较为便利。

广场的交通组织 : 广场的主入口位于广场的南边, 且开在整个广场的大广场硬地上, 广场的周边道路上有一些临时停车位, 广场平时主要人流来自广场的南边, 且把广场的硬地作为一个人流集散的场地, 广场一共设置了四个标高, 第一个标高是连接城市干道的临时停车位, 第二个标高是适合来此休闲的人们停放非机动车辆的场地, 第三个标高是适合人们平时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所需的场地, 且这个标高场地最大, 且有喷泉, 但是喷泉被隐藏在同标高下所以平时在场地上根本注意不到还有喷泉, 又同时保证了广场的完整性, 整个广场主要是提倡人们人们散步来此休息散心, 广场的南边显得交通有点繁忙, 使得人们穿行马路变得危险而又不便。

因为主要广场被主要干道所包围, 所以对于人们可到达性不是很好。

我觉得对于黄金广场的可到达性不是很好, 因为黄金广场的主要人流来自南边的居住区对于章江对面的居民很难辐射到, 这就使得该广场很冷清, 白天人也不是很多, 且体量巨大更显得冷清, 我觉得对于一个广场来说它的使命不仅仅是只造福于周边地区, 而且还要造福于相对较远的地方, 广场的最可惜的地方要数没能和章江一起来设计, 坐拥美好的江景, 但却被一条城市干道所分割, 使得广场与江景完全分隔, 使得黄金广场的本来好的地理位置, 却没有发挥出它本应的5.地面的铺装与绿化地面的铺装, 除了在主广场铺了大面积的硬地来满足大型活动的需要, 整个广场是采用草地与树木混植的手法, 使得整个广场绿意葱葱, 黄金广场划分成了动静两块区域, 且有一条主要的人工河贯穿其中, , 不同区域之间用道路连接。

我觉得设计师的设计手法是正确的, 但是当我第一次来黄金广场写生的时候, 我觉得这里实在是太热了, 第一由于巨大的广场没有一处可以乘凉的地方, 除非到广场的周围, 且场内的小路也是没有遮阳树的, 使得白天这里反倒成了一个消极空间, 我觉得这样太浪费了, 这么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太低了, 我们设计广场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们能够跨出家门去广场上散步闲聊, 享受着这难得的绿色空间。

城市公共绿地与地下商业空间复合设计初探——以南京市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为例

城市公共绿地与地下商业空间复合设计初探——以南京市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为例

图1 西流湾公园原始风貌图图2 整合后地块用地情况规划图2018.09/住宅科技 09图3 场地主入口示意图图4 项目地下用地组成图4.2.2 功能的有机整合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将西流湾公园分为不同的主题区域,包括大型主题活动区、文化游憩区、运动休闲区、科普区以及商演、展览区,将多种活动形式引入绿地中,丰富了公园绿地的使用功能,扩大了绿地使用时间和使用人群范围;另一方面,将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置于地下,融入到地下商业中。

这样既能增加地上绿色开敞空间的面积,又能促进传统地下商业的转型,从而丰富地下商业的功能,使其成为地下商业综合体。

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空间:主要在地下一二层设置了大量不同业态的商业,如餐饮、超市、会所、零售、展览等;在地下一层及其夹层中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地下三、四层设置了机动车停车位。

通过这些方法来为10住宅科技/2018.09图5 地下一层平面图图6 地下二层平面图图7 地下三层平面图图8 下沉广场、中庭平面示意图上临时停车处以及地下停车位。

这种将人流、非机动车流、机动车流严格分开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地面交通通行效率(图9)。

地下部分:一方面,人行流线在地下商业内部形成环通。

西流湾公园地下商业与周边的住宅、青少年宫、大唐商业、地铁等都预留出入口接通,实现与周边建筑地下空间及地铁公共交通系统的无缝连接。

另一方面,地下内部主要车行流线也形成环通。

西流湾公园地下车库与大唐商业、青少年宫车库整体连通,实现区域停车整体化,交通流线得到高效组织(图10、11)。

4.2.5 开敞空间最大化首先,该项目将场地内原有面向主干道的青少年宫图9 地上交通流线组织图图10 地下人行流线组织图图11 地下车行流线组织图2018.09/住宅科技 11(下转第24页)。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调研报告范文南京调研报告一、引言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二、南京市概况南京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区总面积6,598.8平方公里,辖11个区县。

南京市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三、经济发展情况南京市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19年,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3万元。

该市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近年来发展迅速。

南京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四、教育发展情况南京市是中国教育中心之一,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

目前,南京有8所“双一流”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这些高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南京的中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各种教育资源充足,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南京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夫子庙、雨花台、总统府等,吸引着大批游客。

每年的樱花季节,南京的紫金山樱花园也成为人们赏花的好去处。

此外,南京还是中国新四军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许多纪念馆和陈列馆记录了这段历史。

六、未来发展趋势南京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注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计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吸引更多的外资。

此外,南京还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七、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市的发展情况和特色优势。

南京在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继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推动南京市的更好发展。

我们期待南京市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公共空间调研报告《公共空间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市民休闲、交流、活动的场所,它的设计和规划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200名市民参与本次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看法,以及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等。

三、调研结果1. 对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市民对于公园和广场的满意度较高,分别达到85%和78%。

而对于街道、广场的满意度较低,分别只有60%和65%。

2. 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看法:大部分市民认为公共空间应该具有绿化、休闲、活动等功能,希望能够增加更多的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等。

3. 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市民希望政府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和管理,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共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等。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市民对于公共空间有一定的满意度,但也存在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因此,城市规划和政府部门需要更加关注市民的需求,加大对于公共空间的改造和管理,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公共空间。

五、建议1、建立一个长期的公共空间调研机制,及时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2、增加对于公共空间的投入和改造,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公共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

3、加强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

六、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相信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和管理将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将会得到更多的改善。

希望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调研结果,积极采取措施,为市民打造更为宜居的城市。

公有引力:公共空间营造带动社区更新——以南京新街口片区为例

公有引力:公共空间营造带动社区更新——以南京新街口片区为例

公有引力:公共空间营造带动社区更新——以南京新街口片
区为例
唐燕;来源;孙叶;吴昌琦;琚经纬;周楚昱;林俊彤
【期刊名称】《城市设计》
【年(卷),期】2022()2
【摘要】本文围绕城市中心地区社区更新中存在的触媒不足等问题,以跨学科视角提出基于“公有引力”的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路径,并建构立足于公共空间营造的社区更新实践方法。

公共空间的“引力”存在于空间与人之间,与公共空间质量以及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成正比,与空间可达性导致的距离成本成反比。

研究在探索“公有引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南京新街口淮海路片区的老旧小区更新提出具体规划构想,针对其公共空间缺乏、社区活力阻隔、文化特色消隐等现状困境,确定了“寻找潜在公共空间、构建社区公共系统、利用盘活公共节点,共建共享公共机制”4项措施,并通过创建共享的城市空间和多元的社区活动来激发社区活力、推进服务业态升级,带动多维度的社区改善升级。

【总页数】10页(P82-91)
【作者】唐燕;来源;孙叶;吴昌琦;琚经纬;周楚昱;林俊彤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相关文献】
1.商业中心区公共自行车慢行行为空间模式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为例
2.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
3.基于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的旧城社区有机更新研究——以厦门市厦港旧城片区为例
4.产业社区公共空间场景营造初探——以成都市高新南区桂溪片区为例
5.社区微更新视角下社区营造和空间重构——以成都抚琴西南街片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以南京市市民调查为实证

城市空间特色的符号构成与认知——以南京市市民调查为实证


进,男
国 城 市 规 划 堂 会理 事 , 点 葛 太 学 城 博 = 生 导
趣划设计研究院粒授
话 ‘0 5 3 9 2 6 2 — 7 4 2
反 映 r 同的 地 方 风 俗 、 生 活 习惯 等方 面 的 社 会 特 征 ; 有 的 反 映 r 同 的 趣 爱
r 空间特色构成的符号学分析



U a p c aue ; e t ei c ha t r; e oi a a ss b r ns a e f t s A s t a ces S mit n l i e r h c r c y
r i ]城市空间特色的审美属性
所 谓特 色 , 从 一般 的 意 义 L 足指 一 蜕
维普资讯
【 毫 号】 0 6 0 2 (0 2 0 — 0 3 0 [ 文串 岛 1 0 — 0 2 2 0 ) 10 7 - 3 中国分类号I U 8 13 【 嘶 B 94 l" T 文商
城 市 空 间特 色 的 符 号 构 成
月 等 也 都 是风 貌 备 异 , 各 领 风 骚 。 还有 江 代 的都 市 毒 亦都 如 此 。 探 入 研 究 , 不难 发
异 性 , 足 每 个城 市在 其 空 问 形 态 J所反 : 从 城 特色 #l 美 属 性 出 发 , 我 们 可 bu r
南 的 水 乡 , 南 的 村 寨 . 历 史的 古 城 、现 映 出 来 的 审 美 属 性 。 现 这 里 所 谓 的特 色 都 涉 及 到 审 美经 验 , 也 以 借 鉴 符 号 学 的 方 法 来 分 析 城 市 率 问特 就 是事 物的 审 美 辅 性 。 这 峰 属性 特 征 有 的 色 构 成 的 客 观 规 律 。

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进行 了实证分析 。
关键词 : 饭店 ; 观空间布局 ; go 区位 因素
中围分类 号 :79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1 前 言
位 因素的研究 中 , 憩地理 学家 或多 或少 的借 鉴 了城 游
市地理学对商业 区位 问题 的研究方法 和思路 。对研究
2 世纪 6 一7 年代 , 0 D o 国外游憩地理 学家就开始注意 结论进行 比较 , 以发现 : 就影响 因素本身 而言基本 可 ① 到游憩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 , 并进行 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是相 同的, 包括 了设施 集 聚 、 土地 费用 、 市场 等多 种 因 如 c E 吉尔逊等人采用 因素加权求和法对土耳其的位址 素; .. ②在特定 因素影响设施 空间布局 的具 体机 制上 , 存 引力 进行 了 研究 , 虑 的 因 素 包 括 自然 、 会 、 史 、 憩 在一定差异 。 考 社 历 游 和贿物机会、 基础设 施和饮食住宿等 五太类 l 区位指 2 1 设 施 的集 聚 7个 . 标。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 , 口、 人 距离 、 立法等 因素对游 竞争会使经 营同种业 务 的商业设 施 趋 于分散 , 以 憩设施区位的影响得到了证实 。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城市 占据尽可能太的市场空 间; 争也会 导致联 合 , 竞 形成各 中影响游憩设施效益的区位因素有所不 同, 主要有交通便 种专业化 的商 业 中心 , 通过 功 能 的互 补为 多 目的购买 利 度 、 业 繁 华 度 及 景 点 丰 度 等 。斯 蒂 芬 LJ史 密 斯 认 商 _. 行为 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空间选择 。 j 为, 未来对区位阐释 的研究 , 要在阐释个 体行 为或特定 需 在这方面 , 游憩设施与商业设施较为相似。集聚会使 设施的区位模式的微观模型方面取得进 步u。 J 同类游憩设施间竞 争加剧 , 经营成本上升, 行业整体利润 我 国旅游研究起步较 晚。2 0世纪 8 o年代 , 纯粹针 率下 降。但从长远来看 , 游憩设施的发展必须依靠集中而 对 游 憩 设 施 布 局 的 研 究 几 乎 是 一 片 空 白 , 是 在 城 市 只 不是分散 , 依靠功能联合而不是功能隔离 , 靠多功能环 依 地理学者对城 市 商业 中心 区位 的研究 中 , 没有 将 饭 并 境而不是单一功能环境。特别的, 饭店在一定城市空间内 店、 旅馆等从城市商业 服务业 中区别 开来 , 因而其 方法 的集聚对经济 效益的利弊完全取决于饭店 的经 营策略。 和结论对城市游憩设施 的布 局研究具有 一定 的参考 价 饭店可以通过市场分工 、 服务功能的专业化分工 与协作 , 值 。近年来 , 国内已有学者 注 意到旅游供 应 ( 包括 服务 充分发挥集聚的正 向效应 , 为游客提供多种消费选择和全 设施 ) 的地理结构 问题 J并有 案例研 究。这些 案例 都 , 方位服务, 增强联合经济效益。 主要着眼于 游憩设 施 的宏 观选 址 , 出了一 些经 验 性 提 2 2 地 价 水 平 的原则 .。关 于游 憩设 施 的微观选址 问题 , 4 也注意 到 在城市中 , 价水 平是 影 响商 业设施 布局 最重 要 地 诸多 因素 如交 通 、 价 、 聚 等 , 尚无 案 例 研 究 。 地 集 j但 96 本文试图在对商业设施 和饭店 的区位 因素进行 比较 的 的因素之一 。加纳在 16 年提 出的商业 中心空问模式 高级别职能部 门占据 了地价 高 的土地 , 而低级别 基础上 , 通过对南京市饭 店空 间布局 特征 的分析 , 探讨 表 明 ; 职能部 门占据 的位置将越来 越被排斥 到商 业中心 的边 饭店 区位因素的影响机制 。 缘, 即地价较低 的地方 L 。可 见 , 同的商 业部门对地 7 J 不

南京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调查报告南京市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南京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二、经济发展南京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非常稳定。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GDP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重要枢纽之一。

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南京市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为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南京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地铁线路的建设进展顺利,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此外,南京市还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许多公园和绿地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四、教育和文化南京市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名城。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存在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国的教育中心之一。

此外,南京市还有许多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五、社会事业南京市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医疗卫生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南京市还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六、城市环境南京市的城市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垃圾分类和处理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行。

然而,我们也发现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

七、社会安全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城市。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相对较低。

警察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此次调研,是以山西路市民广场、秦淮河风光带和新街口商业步行街作为代
表而展开的。

以下开始逐一的分析介
绍:
一、秦淮河景观带
随着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标准的居
住环境。

水景已成为生存环境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景观水建设
中,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接
近自然、模拟自然为建设理念,尊重并
利用原有水系,应用生态修复、生态恢
复工程手法,结合生态护岸及水体景
观绿化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水景的生
态效益,建立一个具有较强的自我调
节功能的生态水系,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环境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是南京市的主要河流,全长约110 km ,流域面积2 631 km2 。

秦淮河干流在江宁东山镇分为两支,一支为秦淮新河,另一支从东山镇
往北由七桥瓮进入南京城区。

进入城区
的秦淮河干流在江宁象房村附近又分
为两支,一支为内秦淮河,另一支称为外
秦淮河。

外秦淮河经武定门节制闸环古
城墙外转西折北至三汊河口入长江,全
长约1516 km。

本次调研范围为秦淮河
的石头城段。

在此次的调研中,不难发现,秦淮
河风光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不
断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

首先,是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的建设。

对于外秦淮河驳岸的营建,考虑防洪需要,在部分防洪地区采用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

该驳岸坚固耐用,使用期限长久。

但却不利于水际植物的种植,生态性差,且给人以紧绷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石头城历史风貌区(定
淮门至汉中门段) 植物群落营建。

该地
段河床深且驳岸坡度极小,因此常水位
以下无法进行水生植物的栽植。

但变化
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有土坡,且
变化水位区域土坡多靠近设计洪水位。

变化水位区域草坪植被以高羊茅为主,
点缀以大花萱草,并交错种植迎春、山茶、栀子花和香樟。

洪水位以上区域草坪植被选择吉祥草和狗牙根,灌木选择黄馨、木槿、腊梅和金钟等,乔木选择垂柳、深山含笑、樱花、黄山栾树、榉树和银杏等,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陆生带景观。

除此之外,秦淮河景观带依然存在着人为破坏的隐患:
1、沿河绿地开出“菜园”
从表面上看,河西岸风景优美,但走到深处却是另一番风景:大量菜地分布在秦淮河边的绿地上。

这些菜地长有100多米,经营得很是精心,为了让南瓜等蔬菜品种长好,种菜者特地将这里的绿地围成一块一块的狭长菜地,而且还搭起了便于瓜藤攀爬的支架。

这些菜地都是在河边原有绿地上开垦出来的,对原有景观是一种破坏,在这里种菜是非常不应该的。

2、隔离栏被破坏严重
由于保护河边景观的需要,河岸西侧的居民楼与秦淮河之间均被有关方面用黑色护栏隔开。

这些铁护栏有近2米高,远观并无异样,但走近就可发现,许多隔离栏被开了口子。

有一户院门前的隔
离栏干脆没了踪影,被一扇造型复古的
铁门代替。

这些开了口子的隔离栏一开
一关,俨然变成了一扇扇铁门,许多
“门”上还落了锁,门前还装上了方便上
下的台阶。

3、狗粪常见,铁链被偷
河边西岸有许多遛狗市民,这些狗
在河边追逐嬉闹,随处方便,并不见主
人呵斥或采取措施。

河边的景观道和绿地上
的狗粪果然随处可见。

更为夸张的是,狗就
算了,连人都随意方便,和南京的整个城市
面貌相去甚远。

除了遛狗,河边的许多护栏
上的铁链也不翼而飞。

附近居民认为,这些
护栏是被拾荒者晚上溜进来偷走的,铁链大
量被偷,不但影响了附近景观,也给在此散
步的市民安全带来了隐患。

4、景观灯被人掏了“心”
沿着江走,发现沿河一侧的栏杆,轻轻推几下,栏杆底部就松动了,用手就能把栏杆掰弯。

安装在岸边水泥柱里的
亮化灯,虽然被两块铁片交叉地封住,但还是全部被人掏了
“心”。

5、石灯笼遭灭“顶”之灾
在草场门大桥至下关大桥两岸草坪里,安装了一排石头灯笼,每个灯笼设计成龙形,顶部有四个角,里面安装灯泡,
到了傍晚全部亮起来,十分美丽。

在顺着河边走时,发现很
多石灯笼遭到灭顶之灾,有的顶部光秃秃的,四个角都被拧
掉,有的石灯笼被人踢倒,躺在草坪中。

二、山西路市民广场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中对广场的播求数逐渐增加。

如何使我们的“客厅“更加美丽, 更加宜人更加具有活力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山西路市民广场地处湖南路与中
山北路交汇处,是人流的集中区域, 周
边有办公、商业、居住等集中区域从客
观形态上讲城市居住密集区和人流大
的区域都需要一个相对舒缓的活动空
间来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其中最
直接的就是交通问题该广场同时连接
三个路口为周围商业区提供了一个临
时周转站并且, 湖南路口是众多公交
车的停靠站点, 该广场实际上起到了
疏散人流调整交通路线的作用。

在山西路广场,有些人悠闲地在长椅
上晒着太阳,聊着天;有的人在空地上打
起了羽毛球;孩子们在水池边饶有兴趣地
观看红锦鲤,老人则聚在一起排着整齐的
队列跳着健身操。

国庆节假日,人群异常
的多,可以看出,山西路广场聚集了一定
的人气。

但在此,不得不提的是植物造景上的
一些小缺陷。

首先,植物造景和生态学理念开始形
成,但植物配植缺乏创新,植物物种的多
样性偏低。

南京地区属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处,森林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

然而,这些常绿树种的选择的
局限性却较大,缺少特色和创新。

常绿乔
木主要集中在香樟、女贞、广玉兰、龙柏、
雪松、桂花、构骨、日本五针松。

常绿灌
木则以红花继木、瓜子黄杨、洒金千头柏、
洒金桃叶珊瑚等为主。

常绿地被植物是马
蹄金、麦冬为主。

其他植物的配植也大同
小异。

落叶乔木一般以水杉、银杏为主,
色叶树种仅有紫叶李,夏花基本上全是紫
薇。

一、二年生草花由于季节性的原因,
更是惊人的相似:有万寿菊、孔雀草、四
季秋海棠、一串红、葱兰等。

然后,攀援植物应用较少,垂直绿化理念不强。

山西路广场在设计中保留原有的大树(如大的悬铃木),并添加一些人工栽培的乔、灌、草及地被植物,但往往忽视了藤本攀援植物的使用。

藤本、攀援植物的优点很多,具有占地少,
绿化面积大,效益高、管理粗放的特点,是垂直绿化的主角,能有效地在短期内增加绿量,提高城市的绿视率,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创造优美环境。

如紫藤、木香、蔷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新街口
新街口位于南京旧城的中心,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的交汇处。

这一规划区域由市中心四个主要街区组成,东起洪武路,北至长江路和华侨路,西至管家桥路和王府路,南达石鼓路和淮海路,面积约0.5平方公里。

在该区中心,有汉中路、中山路、中山南路和中山东路几条城市主干道穿过。

经调查发现,整个商圈缺水少
绿,忽略了人亲水、亲绿的本能需
要。

且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资源却
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南京
的的民国文化特色、六朝古都老城
区特色,也没有在新街口商圈得到
发掘,没有把商圈打造成供人购物、
休闲、交流、旅游的商业休闲区和
旅游风景区,缺少城市特色和文化
底蕴。

通过对新街口的调研,还发现
其商业街设计中极不重视座位的设
置,整个商圈繁华地段少有舒适合
理的座位,平时坐凳的数量基本能满足使用需求,但到节假日人流量大的时候(如十一假期),就会显得不足。

人们在逛街疲惫之后无处休息,只能坐在仅有的几个座椅或旁边商业建筑的台阶上休息。

大量的人群在此步行街中疲惫不堪,无法停留休息,除了购物行为之外,不愿也无法再参与其它活动。

这样既影响交通,又有损城市形象,更影响到其经济
效益。

座位的设置看似小事,却是
影响人们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这几个点的观察,发现
了一些在设计中常见的误区,进而
在今后的设计中更注重与实际相结
合,而不是单一的把注意力都放在
图纸上。

实地考察是有必要的,只
有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并结合图纸
进行修改,完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