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太阳系八大行星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知识卡片汇总,考前必背!

高考地理知识卡片汇总,考前必背!

高考地理考前必背知识卡片汇总: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2.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4.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5.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

12.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13.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14.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15.温室效应: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16.绿化的环境效益:①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②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太阳系8大行星知识点总结

太阳系8大行星知识点总结

太阳系8大行星知识点总结1. 水星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因此它的表面温度非常高,日间高达430摄氏度,夜间则会降至-180摄氏度。

水星表面有很多陨石坑,而且也有一些大的山脉。

尽管是靠近太阳,但水星还是有大气层,只是非常稀薄。

水星的绕行周期是88天,是太阳系中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

2.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接近地球的行星,因为它的大小和大气层与地球相似,所以又被称为“地球的姊妹行星”。

金星的表面有许多火山和熔岩平原,它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同时还有浓密的云层包覆着。

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70摄氏度,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

金星的绕行周期是225天,也是太阳系中所有行星中最长的。

3. 地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岩石行星。

地球有丰富的氧气和水,这使得生物可以生存和繁衍。

地球的大气层包括氮气和氧气,这些气体形成了稳定的环境,同时也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地球的表面被陆地和海洋所覆盖,同时也有活动的地壳板块。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4.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它被称为“红色行星”。

火星的表面富含氧化铁,这使得它呈现出红色的外观。

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氩气组成。

火星的表面有很多沙漠和裂隙,同时也有地壳变动和火山喷发的迹象。

火星的两极有大量的冰层,这说明火星曾有液态水存在。

火星的绕行周期是687天,是地球的大约两倍。

5.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是其他所有行星的总和。

木星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气体球层包覆着,以及富含氢化合物的岩质核心。

木星的表面有很多有很多气体层云带,这些云层中包括红斑风暴和其他风暴。

木星有四颗大的卫星,分别是伊欧、欧罗巴、甘尼米德和卡利斯托,它们都是冰质的天体。

木星的绕行周期是11. 9年,也是太阳系中最长的。

6.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第六颗行星,它以环的数量和美观而著称。

“土星环”是由冰和岩石组成的微小颗粒所组成的,这些颗粒围绕着土星运行。

有关八大行星和星座的知识

有关八大行星和星座的知识

八大行星基本知识如下: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

(记忆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成了土,天涯海角。

)二、水星1.体积和质量: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数量为0。

2.温差:水星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尔文(约﹣183℃)到700开尔文(约427℃)。

3.名称: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

同时,因为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

4.地貌:水星表面受到无数次的陨石撞击,到处坑洼。

表面满布着环形山、大平原、盆地、辐射纹和断崖。

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开始为水星上的环形山命名。

水星表面上有着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既有高山,也有平原,还有悬崖峭壁。

这样的地貌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火山爆发,或者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的结果。

三、金星1.体积: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卫星数量为0。

2.名称: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3.大气组成: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也有几层由硫酸组成的厚数千米的云层。

这些云层挡住了我们对金星表面的观察,使得它看来非常模糊。

这稠密的大气也产生了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异常的高。

4.自转:金星的自转不同于其他行星。

一方面速度很慢(一个金星日相当于243个地球日),另一方面它是逆着转的。

四、地球1.体积: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

卫星数量为1,指的是月球。

2.构造: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

行星知识点总结归纳

行星知识点总结归纳

行星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行星的定义行星是太阳系中天体的一种,它们围绕太阳运转,并且几乎是球形。

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行星共有8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矮行星、小行星和类地行星等。

二、行星的分类1. 按运行轨道的位置可将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是指在地球轨道内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外行星是指在地球轨道外的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它们离太阳较远,大部分是气态行星,且体积较大。

2. 按组成材料可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和气态行星。

类地行星是由较多岩石和金属组成,表面多为固态,密度较大。

气态行星是由气体和液态物质构成,密度较小。

三、行星的特征1. 大小和质量:行星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尽相同。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直径约为11.2倍地球,质量约为317.8倍地球。

最小的行星是水星,直径只有地球的0.38倍,质量也很小。

2. 表面特征:每颗行星都有其独特的表面特征。

例如,水星的表面多为陨石坑和峡谷,而金星的表面则充满了火山和熔岩平原。

3. 天体特征:行星的天体特征也千差万别。

例如,土星由于其大量的环状结构而著名,而木星则有大红斑和众多的卫星。

4. 自转和公转:行星都有自己的自转和公转周期。

自转是指行星绕自身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是指行星绕太阳运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每颗行星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都不相同,有的自转周期很长,有的则较短。

5. 大气层和气候:行星的大气层和气候也各不相同。

例如,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硫酸气体组成,表面温度极高;而地球的大气层富含氧气和氮气,气候适宜生物生存。

四、行星的运动规律1. 公转: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其椭圆的长半径称为半长轴,短半径称为半短轴。

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公转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随着距离太阳的远近而变化。

这也是行星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位置的原因。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

八大行星知识大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内最小的行星,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公转周期约88天,直径4879千米,历元偏移0.4秒每年的变化最大,由于距离太阳太近,温度差异极大,表面温度可达400°C。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第二个行星,也是最大的普通行星,公转周期约225天,直径12104千米,距离太阳108万公里,表面温度450°C以上,因其面对太阳时有“太阳神体”之称,是太阳系最亮的行星。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可以供人类居住的行星,公转周期365.26天,直径12742千米,距离太阳149万公里,表面温度-20°C到50°C,是宜居行星。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行星,公转周期约687天,直径6787千米,距离太阳228万公里,表面温度-125°C到25°C,是太阳系里探索最多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之一。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公转周期约11.86年,直径142984千米,距离太阳778.5万公里,表面温度-121°C到-143°C,木星有多种卫星,其中四颗月球有人工探测器访问,木星是目前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公转周期约29.46年,直径120668千米,距离太阳1433.5万公里,表面温度-170°C到-186°C,是太阳系中最大带状行星,有大量卫星,其中最大的月球是土卫六,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月球。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公转周期约84年,直径49528千米,距离太阳2872.5万公里,表面温度-223°C,一般情况下是太阳系最暗的行星,有大量卫星,其中最大的月球是海尔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月球。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最后一颗行星,公转周期约164.8年,直径24764千米,距离太阳4496.3万公里,表面温度-220°C,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有许多卫星,其中最大的月球是海尔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三大的月球。

行星知识点归纳总结

行星知识点归纳总结

行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行星的定义行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它们本身不发光,而是依靠太阳的光和热来维持生存,而且拥有自己的运动轨道。

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二、行星的命名太阳系中的行星大部分是以古代罗马神话中的神祇来命名的。

例如:水星是罗马神话中的信使神,所以命名为“水星”;金星是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所以命名为“金星”;地球则是因为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所以从古代就被称为“地球”等等。

三、行星的分类根据运行轨道离太阳的距离远近,行星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的运行轨道靠近太阳,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内陆行星”。

而外行星则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的运行轨道较远离太阳,因此也被称为“外陆行星”。

四、行星的特点1.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4879千米,因此也被称为“岩石行星”。

水星的表面温度极高,达到了约427℃,而且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不适宜生命存在。

2.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它的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因此也被称为“姊妹行星”。

金星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地表温度高达450℃以上,使得金星的表面充满了火山、裂缝和熔岩流。

3. 地球: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的表面覆盖了大量的水和陆地,而且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使得地球成为了人类居住的家园。

4.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表面上有着红色的沙漠和火山,而且它的大气层很薄,因此火星的气候干燥且寒冷,表面温度在-140℃至20℃之间。

5.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其半径约为71492千米,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因此也被称为“气态巨星”。

木星的大气层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表面有很多的气旋和云带,而且还拥有许多卫星和环。

6.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二大的行星,其主要构成物质和气体与木星相似,也被称为“气态巨星”,而且土星还拥有着美丽的光环和多达82颗的卫星。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5%,距离太阳约580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88天,自转周期为58.65天,表面温度可以达到-173℃到427℃之间。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二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81%,距离太阳约10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225天,自转周期为243天,表面温度约为462℃。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三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占太阳系的0.3%,距离太阳约15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365.26天,自转周期为23.9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5℃。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四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1%,距离太阳约22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687天,自转周期为24.6小时,表面温度约为-87℃到-5℃之间。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五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318倍,距离太阳约77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11.86年,自转周期为9.92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60℃。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六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95倍,距离太阳约1427万公里,公转周期为29.46年,自转周期为10.2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80℃。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七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17倍,距离太阳约2871万公里,公转周期为84.01年,自转周期为17.24小时,表面温度约为-220℃。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远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0.2倍,距离太阳约4495万公里,公转周期为164.79年,自转周期为17.9小时,表面温度约为-210℃。

行星知识点总结大全

行星知识点总结大全

行星知识点总结大全在我们宇宙中,行星是宇宙中的天体之一,它们是绕着恒星或恒星残骸运转的天体。

行星本身不发光,但通过反射太阳光而显得明亮。

行星在太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的运动规律、组成成分以及表面特征都对我们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以及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行星的知识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让读者对行星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章行星的定义和分类1.1 行星的定义行星是指绕着恒星运行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一直被认为是行星。

这些行星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进行着规律的运动,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行星的天体如古柏带天体、矮行星等,它们的定义和分类也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2 行星的分类行星可以按照它们的运动轨道大小、成分特征、形态特征等进行分类。

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更靠近太阳,因此也被称为“地球类行星”。

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的轨道更远离太阳,也被称为“巨型行星”。

另外,行星还可以按照它们的成分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岩质行星和气态行星。

岩质行星是由地球类行星组成,它们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表面多为固态物质。

气态行星是由巨型行星组成,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气体和液体,表面没有坚硬的地壳。

1.3 行星的运动规律行星的运动规律包括公转和自转两个方面。

公转是指行星绕着恒星运行,它们的轨道形状呈椭圆状,且在同一平面上漂浮。

而自转是指行星自身轴线的旋转,这也是行星形成日夜交替的原因。

行星的公转和自转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也使得天文学家可以准确地预测行星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第二章太阳系中的行星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家园,其中包括八大行星、一颗矮行星——冥王星、众多卫星、一颗太阳和大量的小天体。

太阳系中的行星各有特点,我们将对它们进行逐一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太阳系八大行星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考地理太阳系八大行星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地理太阳系八大行星知识点1、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有那些?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进行排列的,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

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

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2、以前是九大行星,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在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立下了行星的新定义:一颗行星首先要是一个天体,它满足①围绕太阳运转,②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同时③清空了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根据新的行星的定义,冥王星不符合定义二,即它的质量不是足够大;而且它也不符合定义三,因为冥王星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交叉,如果把冥王星当成行星的话,那么海王星就不能是行星了。

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冥王星和归纳为矮行星!从大行星中降级!这样,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而不是原来的九颗。

3、八大行星记忆法八大行星的通常记法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虽然有些长但是很好记。

还有一种记法,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水晶球,火烧木,变成了土,天涯海角。

水:水星。

晶:“金的谐音,指金星。

球:地球。

火烧木:“火指火星,“木指木星。

变成了土:“土指土星。

天涯海角:“天指天王星,“海指海王星或者是金木水火土加天海王加日月球。

还有一个,“水漫金山地,火烧木焦土,天海成一体,浩浩太阳系虽然有点长,但是很好记啊!“火烧木焦土,所以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4、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公转速度水星:公转周期:87.70 天金星:公转周期:224.701天地球:公转周期:365.2422天火星:公转周期:686.98 天木星:公转周期:11.86年土星:公转周期:29.46年天王星:公转周期:84.01年海王星:公转周期:164.79年
问题二:天体是怎么进行分类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问题三:天体系统的成因是什么?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问题四: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高考地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知识点地球自转问题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问题二: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问题三: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公转问题一: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问题二: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问题三: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问题四: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猜你喜欢:1.高考地理必考基础知识2.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要点总结3.八大行星中类地行星4.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秘密有哪些5.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大题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