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图文资料

合集下载

八大行星详细资料

八大行星详细资料

水星:水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5791 万千米(0.38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87.70 日平均轨道速度:47.89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206轨道倾角:7.0 度行星赤道半径:2440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 58.65 日卫星数: 无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与太阳的角距从不超过28°。

古代中国称水星为辰星,西方人则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

墨丘利(赫尔莫斯)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神通广大,行走如飞。

水星确实象墨丘利那样,行动迅速,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水星的密度较大,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地球。

它可能有一个含铁丰富的致密内核。

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星罗棋布,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大气非常稀薄,昼夜温差很大,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 C,夜晚降低到-173 C。

直到20 世纪60 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 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

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

但在1965 年,借助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测量了水星两个边缘反射波间的频率差,成功地测量了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5 日,恰好是公转周期的2/3。

II 金星:金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 1082 万千米(0.72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 224.70 日平均轨道速度: 35.03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 0.007轨道倾角: 3.4 度行星赤道半径: 6052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 0.8150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243.01 日卫星数:无金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比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亮14 倍,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爱与美的女神。

在地球上看金星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超过48 度,因此金星不会整夜出现在夜空中,我国民间称黎明时分的金星为启明星,傍晚时分的金星为长庚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水星平均日距57,910,000 km AU)直径 4,878 km质量 kg密度 gm/cm重力 G公转地球天自转地球天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刻都集中在早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刻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形下,要去找一颗比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千米,而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

水星超级小,是由岩石组成的,表面布满被而形成的和坑洞,另外有光滑,稀疏的坑洞。

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

水星自转的速度超级缓慢,自转一周快要59个,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于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

水星的表面温度很差异,向阳面高达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

当黑夜降临时,由于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专门快。

大气成份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金星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AU)直径 12, km质量 kg密度 gm/cm重力 G公转地球天自转 243 地球天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一般是在早晨或傍晚才看取得,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

在古代的,金星代表著美丽的金星是一颗岩石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

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为太阳系中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金星比地球略微小一点,内部构造或许也类似。

金星是除太阳与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能强烈的反射阳光。

大气层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它能在下吸收更多的热,因此,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高温度可达摄氏480度。

八大行星基本资料

八大行星基本资料

八大行星基本资料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

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

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5791万千米(0.38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87.70 天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平均轨道速度:47.89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206%轨道倾角:7.0 度行星赤道半径:2440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0553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58.653485 日卫星数:无公转轨道: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金星基本参数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公转周期:224.701天平均轨道速度:35.03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007轨道倾角:3.4 度赤道直径:12,103.6千米直径:12105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8150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卫星数量:0公转半径: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表面面积:4.6亿平方千米自转时间:243.02天逃逸速度:10.4 千米/秒地球基本参数轨道半径:149,600,000 千米(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12,756.3 千米平均轨道速度:29.79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08轨道倾角:21°质量: 5.9736e24 千克赤道引力(地球=1) : 1.00逃逸速度(公里/秒):11.2自转周期(日):0.9973卫星数: 1公转周期(日):365.2422黄赤交角(度):23.26反照率: 0.3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火星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

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22794万千米 (1.52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686.98 日平均轨道速度:24.13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093轨道倾角:1.8 度行星赤道半径:3398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1074密度:3.94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1.026 日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卫星数:2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木星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水星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直径 4,878 km质量 3.30e23 kg密度 5.43 gm/cm重力 0.376 G公转 87.97 地球天自转 58.65 地球天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

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流星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

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

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于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

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

当黑夜降临时,由于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

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直径 12,103.6 km质量 4.869e24 kg密度 5.24 gm/cm重力 0.903 G公转 224.7 地球天自转 243 地球天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

在古代的西方世界,金星代表著美丽的女神金星是一颗岩石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

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为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八大行星资料

八大行星资料

公转周期:224.70 日,自转周期:243.01 日
金星上没有海洋,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水星直径4878千米距太阳57,910,000 千米
公转周期:87.70 天,自转周期:58.65 日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

地球直径12756.3千米距太阳149,600,000 千米
公转周期:369.天6时9分10秒,自转周期0.9973 日
地球有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
命的行星。

火星直径6794 千米距太阳227,940,000 千米
公转周期:686.98 日,自转周期: 1.026 日
火星表面异常干燥。

它的体积比地球小,大气也比地球稀薄。

木星直径142984 千米距太阳778,330,000 千米
公转周期:4332.71 日,自转周期:0.41 日
木星是距太阳的第五颗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公转周期:10759.5 日,自转周期:0.426 日要是把它扔进一个足够大的海洋,它肯定会浮在水面。

天王星直径51118 千米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公转周期:30685 日,自转周期:0.426 日
新月状的天王星,在太阳系中,它的体积位居第三。

海王星直径49532 千米距太阳4,504,000,000 千米
公转周期:164.8日,自转周期:约18小时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外缘的一颗巨行星。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5%,距离太阳约580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88天,自转周期为58.65天,表面温度可以达到-173℃到427℃之间。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二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81%,距离太阳约10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225天,自转周期为243天,表面温度约为462℃。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三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占太阳系的0.3%,距离太阳约15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365.26天,自转周期为23.9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5℃。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四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1%,距离太阳约22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687天,自转周期为24.6小时,表面温度约为-87℃到-5℃之间。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五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318倍,距离太阳约77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11.86年,自转周期为9.92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60℃。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六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95倍,距离太阳约1427万公里,公转周期为29.46年,自转周期为10.2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80℃。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七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17倍,距离太阳约2871万公里,公转周期为84.01年,自转周期为17.24小时,表面温度约为-220℃。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远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0.2倍,距离太阳约4495万公里,公转周期为164.79年,自转周期为17.9小时,表面温度约为-210℃。

八大行星图文资料

八大行星图文资料

水星最接近太阳[2],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

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

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金星编辑英文名:Venus八大行星之一,为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地球编辑有阳光,水,氧气,和合适的温度英文:Earth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

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火星编辑英文名:Mars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

名称来源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

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趣记:在罗马人之前,古希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

而好侵略扩张的罗马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木星编辑英文名:Jupiter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

被称为“行星之王”。

名称来源木星Jupiter(为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土星编辑英文名:Saturn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名称来源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

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 (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

八大行星详解

八大行星详解

金星


• 天空中除太阳和月球外最亮的一颗星体; 天空中除太阳和月球外最亮的一颗星体; • 古代称之为太白星、启明星(清晨)、长庚星(傍晚); 古代称之为太白星、启明星(清晨)、长庚星(傍晚); )、长庚星 • 金星表面是一片不毛之地,有一层浓密的大气覆盖,具有腐蚀性,气 金星表面是一片不毛之地,有一层浓密的大气覆盖,具有腐蚀性, 压高出地球的气压100倍 有很强的硫酸雨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压高出地球的气压100倍,有很强的硫酸雨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很强,温度很高; 温室效应很强,温度很高; • 由于大气的保护作用,固体表面平坦,但有山地(主峰麦克斯韦山峰 由于大气的保护作用,固体表面平坦,但有山地( 高达12000M)、 1200KM的裂谷 )、有 的裂谷; 高达12000M)、有1200KM的裂谷; • 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300C; 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30 • 类地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类地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 自转周期243日,公转周期为225日; 自转周期243日 公转周期为225日 • 赤道半径为605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88倍。 赤道半径为605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88倍
水星


• 距离太阳最近,我国古称辰星; 距离太阳最近,我国古称辰星; • 表面没有水和大气,只有许多很深的陨石坑; 表面没有水和大气,只有许多很深的陨石坑; • 没有大气保护,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很大(-2000C~+6000C), 没有大气保护,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很大(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 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 • 自转周期58.6日,公转周期为88日; 自转周期58.6日 公转周期为88日 • 赤道半径为244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37倍。 赤道半径为2440KM,表面重力为地球的0.37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

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

金星
八大行星之一,为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地球
有阳光,水,氧气,和合适的温度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Earth 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

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火星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

火星(希腊语:阿瑞斯)被称为战神。

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趣记:在罗马人之前,古希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

而好侵略扩张的罗马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木星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

被称为“行星之王”。

木星Jupiter(为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

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

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

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读天王星的英文名字,发音时要小心,否则可能会使人陷于窘迫的境地。

Uranus应读成"YOOR a nus" ,不要读成"your anus"
(你的肛门)或是"urine us"(对着我们撒尿)。

乌拉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

他是盖亚的儿子兼配偶,是Cronus(农神土星)、独眼巨人和泰坦(奥林匹斯山神的前辈)的父亲。

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

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古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