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心灵撑起一把阳光之伞
为孩子撑起一把心灵的晴雨伞

为孩子撑起一把心灵的“晴雨伞”内容摘要: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心态,创造张弛有度、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方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
如果你心存自卑,请尊重你优点,把眼光投向浩瀚的世界,走出封闭的自我;如果你因薪水太少而烦恼,请把你的物质拥有和消费降低一点要求和标准,以“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淡然、怡然心态去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你因学生的无知和调皮而愤怒,请你用心思索你的学生,竭力发现他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你将从中发掘无限的了趣,教育会变成一种“享受”……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正文: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就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而且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
专家断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新一代人无与伦比的痛苦。
”也有人预言“心理卫生将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题。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未来。
”党的的十七大又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
但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心理危机,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培养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新一代。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志,则中国志”,能否培养出具有优秀心理品质、健康人格的新一代,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一、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人的心灵进行教育。
如果教师本身存在心理问题,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为了减少教育的障碍,我们应该首先来检讨一下自己的心理。
伞耀童趣 为爱撑伞、写一篇作文

伞耀童趣为爱撑伞、写一篇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把伞,它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满满的童趣和深深的爱的象征。
那是一个夏天,阳光炽热得仿佛能把大地烤化。
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衫,但这丝毫阻挡不了我们玩耍的热情。
我们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跳皮筋,欢笑声在整个小区里回荡。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一样迅速蔓延。
风也跟着起哄,呼呼地吹着,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要下雨啦!”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家顿时作鸟兽散,纷纷往家跑。
我也赶紧往家跑,可刚跑了几步,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瞬间,天地间仿佛拉起了一道雨帘。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打得措手不及,只能拼命地跑。
就在我跑得气喘吁吁的时候,突然感觉头顶上的雨停了。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把伞撑在了我的头顶。
我转过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她手里拿着伞,身上的衣服却已经被雨水打湿了大半。
“傻孩子,跑什么,别淋着了。
”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把我拉到伞下。
我和妈妈共撑着这把伞走在回家的路上。
雨越下越大,打在伞上噼里啪啦地响。
但在这小小的伞下,我却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全。
我抬头看着妈妈,发现她的半边身子都露在伞外,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流。
“妈妈,你往伞里靠靠,都淋湿了。
”我说道。
“没事,妈妈不怕淋,只要你不淋着就行。
”妈妈笑着说。
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把伞仿佛变成了一个温暖的港湾,为我遮风挡雨,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爱。
回到家,妈妈赶紧给我换衣服,又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让我喝下,生怕我感冒。
而她自己,却顾不上换衣服,先去把我的湿衣服洗了。
后来,那把伞就一直放在家里的角落里。
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个下雨的日子,想起妈妈为我撑伞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那把伞也变得破旧不堪。
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却从未改变。
它见证了妈妈对我的爱,也见证了我童年的美好时光。
如今,每当我走在雨中,看到那些在雨中奔跑的孩子和为他们撑伞的父母,我都会想起我的妈妈,想起那把充满爱的伞。
班主任用爱和责任点燃学生成长之光

班主任用爱和责任点燃学生成长之光“教育的一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具有爱心和责任感,掌握丰富的教育方法,点燃学生生命之光。
一、爱心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爱是老师与学生成为朋友的桥梁,是一切思想工作的润滑剂。
上期我接手的七年级五班,有不少“问题孩子”在这个班,尤其是王欢(化名)性格暴躁好斗,阳奉阴违。
黎亮(化名)是有钱子弟是街上这一帮孩子的“头儿”。
搞坏事自己不出面,烟瘾大,鬼点子多,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我采取先做思想工作,挖掘出家长及其他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并在班里大加赞赏,还分别任命他们为班里的“干部”。
他们感受到了我的信任,又有了“用武之地”,干得十分出色。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能主动找我商量;在家庭里有了什么委屈,主动找我倾诉,渐渐地,王欢不打架了,黎亮的成绩也大大地进步了,家长都不敢相信的事实我做到了。
可见,信任是一种富有魅力的爱,班主任应毫不吝惜地施舍给学生,学生才会更信任你,从而接受你对他的教育,健康的成长。
二、有效的策略是学生认识生命意义的关键“德才兼备,德为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高修养品质的合格公民”,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我一直以来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放在首位,一直要求学生做到:1.坚持道德长跑——写周记。
周记能使学生吸取经验教训,解剖自己、改造自己,使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我常教育学生有道德、守纪律、珍爱自己、爱老师同学,尤其要爱自己的父母亲。
读冰心的《纸船》感受母爱如水柔情、读朱自清的《背影》感受父爱如山深沉。
常引导学生写《妈妈,我爱你》、《爸爸,你歇歇吧》等文章,来校时跟爹妈道声别、回家时给爹妈买一颗糖,回到家中干力所能及的事,利用班会课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撑起花季的保护伞听后感

撑起花季的保护伞听后感冰心奶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
因此,作为一名陪伴在孩子们多雨花季的老师来讲,应该把我们的关爱奉献给孩子们,为他们撑起一把“爱的雨伞”。
一、爱的传递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应该多从对学生的关爱入手。
让孩子们不是因为“怕你”才顺从你,而是因为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而信服你。
实际生活中,应时刻与孩子们做真诚的交流,把对他们的爱传递到他们心中,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将这份爱互相传递,形成一个友爱、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作为一名老师,有同学生病时,我会主动询问病情;有同学遇到不开心时,我会主动安慰他几句;有时你不必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他们感到温暖。
只有让学生先接受你,喜欢你,然后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你的学科,更加愿意学习!长此以往我发现同学们每当上课前都主动拿出课本、练习册,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下课后还经常到办公室和我讨论问题,走廊遇到我会很热情的问好……。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我们付出了真心,才能赢得孩子的爱心;只有我们付出了爱心,才能让孩子拥有阳光的一生。
二、爱的平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同时他们还在发育中的心灵也是非常娇嫩的,我们应该对每一名同学都做到一视同仁,不要让自己的一个小举动伤了孩子们的心,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将我们的爱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更加愿意主动去学习。
曾经有一个学生,刚开始时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不爱学习了。
当我找他谈话时,他说:“以前我回答问题时,您总是笑着对我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可是这几天,您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让我坐下,而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回答,您总是笑着给予他们表扬。
”此时我恍然大悟,立即向他道歉:“这是老师的不对,以后我会多鼓励勇于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用身教为孩子成长撑起一片艳阳天论文

用身教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艳阳天【摘要】笔者认为:教书育人,师德为先;为人师表,身教最重。
作为小学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身教,充分发挥身教对小学生的示范、指导、榜样、激励功能,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艳阳天。
【关键词】身教为人师表健康成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千斤重担。
如何帮助小学生塑造和培养健康的人格,取得最大化的教育效果,是每一位小学教师追求的永恒事业。
笔者认为教书育人,师德为先;为人师表,身教最重。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身教,充分发挥身教对小学生的示范、指导、榜样、激励功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身教的价值,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艳阳天。
一、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身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就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
所以,教师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身教是学生成长的阳光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身教,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所以,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励学生更好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身教的示范、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自主思维发展不完善,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较差,往往感情用事,随性而为,模仿性强,辨别能力弱。
此时更突出作为教师“身正为范”的重要性。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品质、榜样的模范行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示范、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劝告学生不要抽烟时,学生反问:“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校长立马意识到教育必须身教,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让阳光照进心灵,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第二,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 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 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 的房间里。 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 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 您在那里。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 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第三,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 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 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 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 孩 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 一定不要总在第 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 比如, 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 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 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 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 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 生活中的挫折。
判。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不要急于批评或评价。
• 当他们讲完后,你再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对他的话做一个概述,帮他理清 思路。这是他不但获得了尊重,也有利于他们搞清自己的思路,在互相 理解与交流中增强地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在人际沟通基础上,家长还应 培养孩子学会自己与自己沟通,心理学上称为内在性的沟通,即鼓励孩 子时常和自己对话(脑海中的对话),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角色,以另一 种角度来看自己,激励自己。
所以,此时,一定不能认为孩子只是孩子,是善变的, 更不要认为长大了会好的, 其实阴暗已经严重的出现在这 个家庭里,如若没有制止与引导,长大只会更加严重与恐怖。 要帮助孩子学会宣泄, 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时,应该 帮助他学会宣泄,或是让他到操场去跑一跑,或是放声唱一 唱,或者与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这一切都必须让孩子明确宣 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选。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比他们的 先辈生活的时代有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安定富 足的生活。可是,这个时代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 求,他们不仅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挑战,而且 面临着自我心理能力的挑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 其要经的起竞争和挫折的考验。 然而,许多孩子却常常为 一点小事而情绪低落,他们可以为自己的长相、为自己的成 绩、为自己的失败、为自己……而苦恼,以至不能接受自己。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心中有一块迷雾,因为他 们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pptx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情感教育:使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情 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消 极情感,并进行情绪情感的训练;
• 人际关系指导: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 人际关系,指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克服晕 轮效应、刻板效应、马太效应、首因效应和 近因效应。
项
目
感到紧张和容易紧张
感到自己比不上别人
不能集中注意
忘记性大
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人数 55 54 53 50 48
经常感到苦闷
45
经常过分担忧
44
经常与人争论
43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2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2
感到难以完让成孩任子务的 心 灵 充 满 阳 光 !
41
百分率(%) 88.7 87.1 85.5 80.6 77.4
• 中科院聋哑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2004)
让 孩 子 的 心 灵 充 满 阳 光!
一、盲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焦虑 程度高于普通学生;
• 聋哑女生的焦虑、恐怖倾向比聋哑男生更为 广泛而强烈;
• 聋哑学生普遍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意志力 薄弱,易产生自卑心理;依赖性强,不愿自 主学习;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排斥他 人;人际适应性差,具有封闭心理。
• 人际关系方面:18%盲童有孤僻倾向;23% 盲童只愿意与盲让生孩 子交的 心往灵 充,满 阳不光 !愿与普通生交往。
一、盲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自我意识方面:4.5%盲童对自己的失明能做 出良好的调整;7%盲童有退缩人格和依赖心 理;27%盲童有自卑心理。
教师心声 点亮孩子心灵的灯塔演讲稿

教师心声点亮孩子心灵的灯塔演讲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已种下了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老师。
这份梦想源于我对老师的无限敬仰,是他们,以知识的火炬照亮了我童年的道路。
带着这份激情,我在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事业。
从幼师学校毕业的那一刻起,我满怀憧憬地踏入了幼儿园的大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和期待。
然而,当我第一次真正面对孩子们,我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孩子们初来乍到,哭闹着找妈妈,不会自己吃饭、睡觉,甚至听不懂我的话。
我曾感到迷茫和无助,想要逃避,但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既然选择了,就不能退缩。
于是,我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耐心,学会了用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
我教他们画画、唱歌、折纸,成为了他们的朋友。
尽管他们有时会调皮捣蛋,但他们的天真无邪和真诚善良,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
每当看到孩子们取得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一步,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孩子们的每一次生病,我都会比他们的妈妈还要着急;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第一时间与家长分享,并给予孩子们鼓励。
我用耐心和爱心,引导他们分辨对错,教育他们成为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或许不是最美丽的,但我们拥有最可爱的心灵;我们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们拥有最勤奋的精神;我们或许不是最富有的,但我们拥有最充实的人生。
因为我们用爱心打开了孩子们情感世界的窗户,用真情点亮了他们生命中的灯盏,用赞美启迪了他们的心灵,用尊重唤起了他们的尊严。
在孩子们的成长旅途中,我们是引路人,是守护者,更是他们的朋友。
我们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爱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这份职业,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无限的荣光和幸福。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孩子的心灵撑起一把阳光之伞
榆中县和平镇中心幼儿园蒋宜荣
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向学校走去,清新的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舒适,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心情格外舒畅。
来到校门口,看见家长陆陆续续地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向远处一眺,发现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小姑娘,在远处徘徊,久久不肯到学校门口来,我很好奇,那个小姑娘不就是前两天领到学校来的小姑娘吗?为什么今天又不进校门了呢?我带着疑问来到教室向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
班主任告诉我,那个小女孩以前能正常到校,活泼又机灵,这一学期开学以后,就不爱到学校来了,她也仔细地了解了一下,原来她爸爸妈妈是重组的家庭,重组后,她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她就不爱来学校了,即使来了,她也要家长陪伴,家长一走,她就又哭又闹,闹着没办法了,家长就又领走了,经过几次哭闹,家长再也送不到学校来了,即使送来了,她也不进校门,拽着家长的手不放,让家长毫无办法。
老师也做了几次小姑娘的工作,可收效甚微。
听了这些,让我心里感到一阵沉重,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孩子缺少了安全感,让孩子内心封闭起来,以至于通过不愿意上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像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而如何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呢?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真诚沟通、以爱心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
家庭的变化,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感到了不安,感到了恐惧,她害怕失去妈妈的爱,她害怕以后在家庭中她就变得不重要了。
作为家长、老师都要正面引导,多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不能因为家庭的变化而缺失了对孩子的爱。
对孩子要更加关心照顾,让孩子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的心灵不再封闭、不再沉睡,从而积极面对生活。
二、加强联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同老师联系,共同商议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出现问题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去解决,这时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应该把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如实的告诉老师,与老师一起寻求解
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家长出谋划策,只有家长老师达成共识,也就寻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起努力就一定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营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在家庭中,不能冷落孩子,要与家人达成共识,共同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与爱护。
在学校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心孩子,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与小朋友们互动玩耍,喜欢班级这个大家庭,融入到班级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乐于到学校来,喜欢学校的生活。
四、转移视线、让孩子寻找到内心的支点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从家庭的氛围中淡化出来,看看书、学讲小故事,与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让孩子有事可干,有话可说,渐渐的孩子就会融入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们一直会在你的左右;愿我们的努力会为孩子撑起一把阳光之伞,给孩子的心灵中洒满阳光、雨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