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类药物
抗过敏西药治疗过敏反应的有效药物

抗过敏西药治疗过敏反应的有效药物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对某些外界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其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鼻塞流涕等。
针对过敏反应的治疗,抗过敏西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过敏西药,并对其治疗过敏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
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的活性,从而减轻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扑尔敏和赛庚啶。
这些药物可有效减少皮肤瘙痒、红肿和鼻塞等症状,使患者舒缓过敏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嗜睡、口干和视力模糊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2. 糠酸钠糠酸钠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在治疗过敏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和组胺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
糠酸钠通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使用糠酸钠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量使用以防止不必要的副作用。
3. 肾上腺素类药物肾上腺素类药物是一类通过激活肾上腺素受体来缓解过敏反应的药物。
常见的肾上腺素类药物包括特布他林和异丙托溴铵。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哮喘等严重过敏反应,在缓解呼吸道痉挛、扩张气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肾上腺素类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节,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4. 可斯的松可斯的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
它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轻过敏反应的程度。
可斯的松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疾病,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使用可斯的松需要谨慎,遵循医生的指导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如免疫功能抑制和骨质疏松等。
总而言之,抗过敏西药是治疗过敏反应的有效药物,其中包括抗组胺药物、糠酸钠、肾上腺素类药物和可斯的松等。
这些药物各有不同的治疗机制和适应症,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以免导致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抗过敏西药的治疗效果有所了解,以更好地管理和缓解过敏反应带来的不适。
比较两种常用抗过敏药氯雷他定和甲氧苯丙胺

比较两种常用抗过敏药氯雷他定和甲氧苯丙胺氯雷他定(Loratadine)和甲氧苯丙胺(Cetirizine)是两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
它们在治疗过敏症状方面有着相似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药物的用法、副作用以及适应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
一、用法1.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是一种非处方药,通常以片剂或口服液的形式出现。
成人和儿童都可使用,建议成人每天服用10毫克氯雷他定片剂,儿童则根据体重和年龄来确定剂量。
2. 甲氧苯丙胺甲氧苯丙胺同样是非处方药,也以片剂或口服液的形式供应。
成人一般建议每天使用5到10毫克的甲氧苯丙胺片剂,而儿童的剂量根据其体重和年龄而定。
二、副作用1.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嗜睡、口干以及胃肠道不适。
少数个案中也有报道出现心悸、皮疹或者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2. 甲氧苯丙胺甲氧苯丙胺的常见副作用与氯雷他定类似,主要包括疲劳、嗜睡、口干以及头痛等。
偶尔也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心悸或者皮疹等副作用。
三、适应症1.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和其他过敏症状。
它能减少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瘙痒等症状。
2. 甲氧苯丙胺甲氧苯丙胺同样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症状的缓解,能有效减少咳嗽、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氯雷他定和甲氧苯丙胺作为抗过敏药物,具有相似的用法和适应症。
它们在副作用方面也相似,包括头痛、嗜睡、口干等。
然而,个体之间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还是建议请医生的指导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十种常用抗过敏药物

⼗种常⽤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有四⼤类:抗组胺类药物、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类药物、钙剂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每⼀⼤类⾥都不⽌⼀种抗过敏药物,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下⾯予以介绍⼗种常⽤的抗过敏药物,以便了解。
(1)西替利嗪商品名西可韦、赛特赞、斯特林、仙特明等,该药以其疗效显著和副作⽤较少已成为第⼆代抗组胺药中的主要药物,也是⽬前国内最常⽤的抗组胺药物。
西替利嗪临床上主要⽤于治疗各种过敏性⽪肤病、过敏性⿐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其副作⽤主要包括轻微的镇静作⽤、⼝⼲,偶尔出现头痛和眩晕等。
西替利嗪的⼼脏毒性明显⼩于特⾮那丁、息斯敏和氯雷他定。
(2)氯雷他定商品名百为坦、开瑞坦。
是我国⽬前常⽤的另⼀种第⼆代抗组胺药。
本品可空腹服⽤。
中枢神经抑制副作⽤的发⽣率很低,抗胆碱作⽤也较轻微,偶有眩晕、头痛、疲劳和⼝⼲等,消化系统的副作⽤轻微。
近年研究证实,氯雷他定和其他第⼆代抗组胺药物⼀样,偶可导致⼼脏副作⽤,应引起重视。
(3)地氯雷他定商品名芙必叮,是⽬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第⼀个第三代抗组胺药,其药理作⽤与氯雷他定相似,但作⽤更强,副作⽤更少。
临床可⽤于治疗各类过敏性疾病,与第⼀代和第⼆代抗组胺药物相⽐,具有作⽤强、起效快、作⽤时间长、毒副反应低等优点。
由于临床资料较少,暂时不推荐⽤于12岁以下⼉童,哺乳期妇⼥和妊娠期妇⼥也应慎⽤。
(4)左旋西替利嗪由于是西替利嗪的左旋体,所以药理作⽤与西替利嗪相似,但副作⽤更少,可⽤于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起效快、效应强⽽持久和副作⽤少的优点。
⽆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未发现第⼆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那定、阿斯咪唑等)所具有的致⼼律失常作⽤。
美国将之划定为孕妇⽤药⽐较安全的B类,可⽤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临床⽤于⼉童(包括婴⼉)也是安全的。
(5)⾮索⾮那丁商品名太⾮,⾮索⾮那丁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
常规剂量的副作⽤有⼝⼲、头晕,偶有头痛和恶⼼等。
没有发现⾮索⾮那丁有⼼脏毒性,也⽆抗胆碱作⽤和α1-受体阻滞作⽤。
抗过敏药西药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抗过敏药西药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导言: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人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度敏感。
针对过敏反应,西药抗过敏药物以其快速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一、适应症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症状,可选择不同的抗过敏药物。
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和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少组胺的释放和抑制其作用,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非那滋、氯苯那敏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较轻的过敏反应。
2. 糠酸咪唑类药物糠酸咪唑类药物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常见的糠酸咪唑类药物有:酮替芬、氯雷他定加糠酸咪唑等。
3. 可待因类药物可待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咳嗽和其他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气喘、呼吸困难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咳嗽中枢和扩张气道,缓解过敏性咳嗽和呼吸道症状。
常见的可待因类药物有:可待因、哌替啶等。
二、用药指南在正确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症状选择药物不同的过敏反应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过敏药物。
在治疗和预防过敏反应时,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适合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 按照剂量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而不足的剂量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症状。
3. 了解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过敏药物之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4. 避免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通常是短期使用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如果过敏反应持续存在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调整治疗方案。
抗过敏药物的类别和作用

抗过敏药物的类别和作用抗过敏药物是指可以缓解过敏反应症状的药物。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对于某种外来物质反应过度的现象,产生了过度的症状,例如皮肤发红,发痒,肿胀,呼吸困难和过敏性鼻炎等。
一旦发生了过敏反应,及时选用合适的抗过敏药物对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抗过敏药物大致可以划分为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两类。
一、抗组胺药物1.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主要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多塞平等。
由于其药理学限制及其不良反应,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已经不再广泛应用2.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更加安全有效,不会引起嗜睡、口干、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市面上的常用药物有洛嗪、曲马多、ITV、丙茶碱等。
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炎、过敏性哮喘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且作用时间更持久。
3.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包括如今备受欢迎的非酸性H1抗组胺药物大部分属于二重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等。
它们结构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似,但更加特异,且能够预防过敏的发生。
二、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主要针对过敏症状较为严重、病情难以缓解的患者。
激素类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类和非糖类激素类。
1. 糖皮质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了内源性激素、组胺等致敏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范围广泛,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龙、普乐安松等,但他们的缺点是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且长期使用会引起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2. 非糖皮质激素类如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法缓解患者的过敏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这类药物的效果并不像糖皮质激素那样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少。
当前,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是限定了胶体黏合松类药物和环孢素类药物,这些药物能够修复受损组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过敏症是一类常见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由于环境中存在的过敏原物质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的出现。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抗组胺药1.1 双氢氯苯海因(Diphenhydramine)双氢氯苯海因是一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症状。
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5-5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1.2 美曲凯(Cetirizine)美曲凯是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可缓解过敏症状,且不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1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二、抗氧化药2.1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过敏症状。
建议成人每日口服维生素C的剂量为1000-2000毫克,分2-3次服用;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2.2 山梨酸钾(Potassium iodide)山梨酸钾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具有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60-120毫克,每日3-4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三、抗炎药3.1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过敏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50毫克,每日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3.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
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等过敏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30-6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四、抗过敏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1 遵医嘱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抗过敏药分为抗组胺药、肥皂药、类固醇、类二代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过敏症状,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症状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
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以及荨麻疹等症状。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H1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涕、皮肤瘙痒和红肿等。
肥皂药具有抗组胺和抗胆碱能作用,能够舒缓过敏性疾病症状。
常见的肥皂药包括扑尔敏和苯海拉明。
它们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以及荨麻疹等症状。
类固醇是一类抗过敏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常见的类固醇包括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倍氯米松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类固醇药物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以及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来缓解过敏症状。
类二代抗组胺药是一类新型的抗组胺药物,与传统的抗组胺药相比,它们有更强的选择性作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并且不易穿透血脑屏障,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
常见的类二代抗组胺药包括非那雄胺、左西替利和马来酸苯那明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适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状。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和长春新碱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减少过敏性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总之,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轻过敏症状,包括抗组胺作用、抗炎作用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等。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遵医嘱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及正确用药指南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及正确用药指南过敏症状是人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度反应的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喷嚏、鼻塞、眼痒、喉咙发痒和皮肤红肿等。
针对过敏症状,现代医学发展了一系列的抗过敏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南。
一、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组胺与组胺受体的结合。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有以下几种:1.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和苯海拉明。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疾病的治疗,但其副作用包括嗜睡和口干等,一般已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2.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和去甲乙酰氯苯那敏。
这类药物没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更适用于长期治疗。
副作用轻微,但可能出现口干和咽干等。
二、类固醇药物类固醇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过敏症状。
常见的类固醇药物是鼻腔喷雾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指南:1.正确使用喷雾剂:将药瓶摇均匀后,将喷嘴放入鼻腔,轻按药瓶使药液喷入鼻腔,同时轻吸一口气,避免使药液流到喉咙。
2.注意用量: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避免过量使用。
3.定期复查:长期使用类固醇喷雾剂需要定期复查鼻腔黏膜情况,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
三、抗白细胞介素药物抗白细胞介素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较为有效。
常见的抗白细胞介素药物包括:1.奥美拉唑:主要用于控制重度过敏性哮喘,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狭窄和气喘。
2.帕珠单抗: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和慢性荨麻疹等疾病。
用药指南如下:1.需要医生处方:这类药物严格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患者不宜自行购买和使用。
2.定期复查:使用抗白细胞介素药物需要定期复查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等,以监测潜在的副作用。
四、使用抗过敏药物的注意事项1.遵循医嘱: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按照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在样本医院占据了总量的76%,用药金 额占据了53.18%,其中鲁南制药、苏州东瑞制药、江苏扬子 江药业、齐鲁制药4家厂商的片剂占据了46.34%,其他12 家的口服制剂所占比重较少。
2001年~2006年西替利嗪用药趋势及在抗组胺药中所占份额
单从销售金额来看,西替利嗪市场仍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但相对于销售金额逐渐增长的药品市场,西替利嗪的 份额降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西替利嗪在临床应用多年, 深为医生患者熟悉,凭借多年来形成的坚固市场地位,目 前其销售额虽然下降,但仍稳居抗组胺药物市场第二位。
咪唑斯汀缓释片 口服。成人包括老年 人及12岁以上儿童, 推荐剂量为每次1偏 (10mg)每日一次。
用 法 用 量
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有困 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 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偶有天门 不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良 反 应
本品无中枢镇静作用 和抗胆碱作用。偶见 思睡、乏力、头痛、 口干、腹泻和消化不 良等症状。个别病例 出现低血压、紧张、 抑郁、中性粒细胞计 数减少和肝脏转氨酶 升高。
氯雷他定片 口服成人及12岁以 上儿童:一日1次,一 次1片(10mg) 2~12 岁儿童: 体重>30公 斤:一日1次,一次1 片(10mg) 体重≤30 公斤:一日1次,一次 半片(5mg) 在每天10mg的推荐剂 量下,本品未见明显的 镇静作用。常见不良 反应有乏力、头痛、 嗜睡、口干、胃肠道 不适包括恶心、胃炎 以及皮疹等.罕见不良 反应有脱发、过敏反 应、肝功能异常、心 动过速及心悸等。
申请日: 公告日: 2004/11/10
1634063
公告号:
授权公告日: 国别省市代码: 代理人: 37[中国|山东]
文摘: 对各种皮肤过敏性疾病,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西替利嗪是水溶性极强的药物,很难通过皮肤的角质层,只 能够停留在皮肤的表面,我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认为它外用不可能透过皮肤角质层,不能在皮肤组织中达到有效的 组织浓度的技术偏见,我们通过药理学试验证实西替利嗪的外用制剂对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Rat P CA)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模型有着很好的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并避免了全身给药引起的中枢系统不良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还意外发现西替利嗪的外用制剂对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PTH)有很好的抑制作 用,这种西替利嗪新的药理作用的发现,表明西替利嗪外用对以迟发性超敏反应为主的慢性皮肤炎症有着很好的治 疗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西替利嗪外用制剂均有着很好的药物疗效。 主权利要求: 一种西替利嗪的药物应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用于皮肤过敏性疾病或皮肤慢性炎症治疗的局部外用制剂。 优先权项: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有困倦、嗜睡、 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偶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临床信息】
与特非那定比较,西 替利嗪选择性更高,作 用更强,抑制组胺和支气管收缩、痉挛的浓度更 低,西 替利嗪10mg的作用相当于特非那定 60 mg。西替利嗪起效比阿司咪唑快,既能抑制变态 反应早期,也能抑制变态反应晚期的炎症细胞移 行和介质释放。
盐酸西替利嗪片剂
1.肾功能不全患者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 2.妊娠头3个 月及哺乳期妇女不 推荐使用。3.服用 本品时应谨慎饮酒。 4.服药期间不得驾 驶机、车、船、从 事高空作业、机械 作业及操作精密仪 器。5.对本品过敏 者禁用,过敏体质 者慎用。 6.本品性 状发生改变时禁止 使用。
氯雷他定片
返回
商品信息
【抗过敏药物】
近几年来,我国抗过敏药零售市场一直呈上升的趋势,2006 年到2008年三年之间销售总额逐年上涨。
从全球、国内患病人数和抗过敏药市场的不断上升趋势中, 可以看出,我国的抗过敏药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西替利嗪】
自上世纪末,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上市后,现已成为抗组胺药 物市场上的畅销品种。目前西替利嗪已形成了原料药生产批件21 家、片剂、分散片、胶囊、糖浆、口服溶液36家的格局。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信息研究所数据系统分析表明,20 05年20家厂商生产的西替利嗪制剂在样本医院使用,国产药已 占领了主要市场,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其中进口药物主要是比利 时UCB大药厂的“仙特明”滴剂和片剂、印度太阳药业、阮氏制 药的“赛特赞”和“斯特林”片剂,3个进口药品占据了用药总量 的24%,而药物销售金额则占据了这一品种46.82%的份额。
【注意事项】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服用 本品时应谨慎饮酒,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 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 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 用。 【禁用】 对羟嗪过敏者禁用 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咪唑斯汀缓释片
注 意 事 项
1.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请在、 1.不得嚼碎服用。2.大部分 医生指导下使用2.妊娠期及哺 病例服用咪唑斯汀后可驾驶 乳期妇女慎用。3.在作皮试前 或完成需集中注意力的工 的约48小时左右应中止使用本 作,但为识别对药物有异常 品,因抗组胺药能阻止或降低皮 反应的敏感者,建议驾驶或 试的阳性反应发生。 4.当本 完成复杂工作前,先行了解 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5.儿 个体反应性 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 的地方。 7.成人过量服用本品 (40-180毫克)可发生嗜睡、心 律失常、头痛。一旦发生以上 症状,立即给与对症和支持疗 法。治疗措施包括催吐,随后 给予活性碳吸附未被吸收的药 物。如果催吐不成功,则用生 理盐水洗胃,进行导泻以稀释 肠道内的药物浓度,血液透析 不能清除氯雷他定,还未确定 腹膜透析能否清除本品。
同类药物的竞争分析
氯雷他定占据着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以氯雷他定为主 要成分的开瑞坦同样表现出众 ,作为全球最畅销的抗过敏 药物之一,开瑞坦占领近四分之一国内市场 ,良好的发展 势头一直持续至今。 息斯敏®氯雷他定片利用息斯敏昔日的品牌光辉,有 利于其重振旗鼓,进军市场,收复失地。 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旋光体,适用于季节性过敏 性鼻炎、长年性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的治疗,在临床上比 西替利嗪具有更高的药效、更好的安全性,为高选择性外 周H1受体拮抗剂,具有取代西替利嗪的良好潜质。 返回
疾病,包括常年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皮 肤病、寻麻疹、 过敏性鼻炎、眼瘙痒、眼结膜炎 和哮喘等。还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皮肤科过敏性疾 病。如用于慢性、人工性、寒冷性、迟发压力性、 日光性寻麻疹及异位皮炎等的治疗。本品还是蚊 虫叮咬引起的速发性风团和速发的H1受体拮 抗剂,具有长效、 高选择性的强抗 H1受体活性。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无明 显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不易通 过血-脑脊液屏障而作用于中枢h1受 体,临床使用时中枢抑制作用较 轻。 同时本品是羟嗪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 抗变态反应药,分子具有极性,极少 通 过血脑屏障,大大减少中枢镇静副 作用,选择性作用H1受体,与抗胆碱 能活性相关的副作用也很少。具有强 抗变态反应活性,缩少组胺引起的风 团面积。
1987年首次在比利时上市,它作为长效的选择性口服强效抗变 态反应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皮肤和眼部过敏性疾 病,并可用于儿童,因此,上市18个月后其欧洲市场占有率已达27 。 此后,又相继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上市,本品上市后在欧洲一 直居抗组胺药物的首位。
由于西替利嗪非专利药在美国上市,其处方药市场自2004年起 开始下滑。
【竞争分析】
在西替利嗪市场上,国内企业占据六成多 的市场份额,企业竞争较为激烈。山东鲁南制药 股份 有限公司的“贝分”遥遥领先,市场份额 超过25%。 西替利嗪的进口产品主要是比利时联合的 “仙特明”滴剂和片剂,印度太阳药业有限公司 的“赛特赞”以及印度Dr.Reddy‘S Laboratories Ltd.的“斯特林”,进口药品占领 约38%的国内市场份额,其中以仙特明为主。
抗过敏类药物
— 西替利嗪
基本信息
商品信息
研发情况 公司情况
基本信息
【品名】 西替利嗪 【商品名】昔利、迪皿、仙特明、喜宁等 【化学名】(±)-2-[2-[4-[(4-氯苯基)苯甲基]-1- 哌
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
【分子式】C21H25ClN2O3· 2HCl
【化学结构】
【适应症】适用于呼吸系统、皮肤和眼部过敏性
【制剂 】
盐酸西替利嗪片剂、胶囊 、滴剂、分散剂 分散剂 与其它口服固体制剂相比,分散片集服用方 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它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无均匀的混悬液或溶液, 但又与泡腾片不同。它的迅速分崩解依赖于崩解 剂的选择和使用,未采用泡腾片的泡腾辅料,因 此生产和贮存时,对环境因素的要求大大降低, 制备工艺也随之简化。
【专利】
申请号: 公开日: 公开号: 授权日: 专利类别: 代理机构代码: 发明名称: 国际分类号: 范畴分类号: 发明人: 申请人: 申请人地址: 邮编: 发明 [对照表] 盐酸西替利嗪的外用制剂 A61K 31/495;A61K 9/06;A61K 9/12;A61P 17/00;A61P 37/08 16D 赵志全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临西一路107号 276003 200410090725 2005/07/06
西替利嗪是美国辉瑞制药、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 UCB开发的品种,1995年12月8日经美国FDA审定批准 后上市,2003年两家公司的产品“仙特明”在全球市场 的销售已突破了20亿美元,而UCB的“仙特明”已是欧 洲市场上销售最多的抗过敏药品,2005年辉瑞的“仙特 明”仍比上一年增长6%,达到了13.62亿美元 。 自上世纪末,国内生产的西替利嗪上市后,现已成 为抗组胺药物市场上的畅销品种。目前西替利嗪已形成 了原料药生产批件21家、片剂、分散片、胶囊、糖浆、 口服溶液36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