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武大马原历年真题

武大马原历年真题2005一、辨析题(7*5)1.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规律。
3.W—G—W与G—W—G'在本质上是两个相同的公式。
4.当前,在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那种包含在农产品价值之内的绝对地租也就消失了。
5.列宁说:“唯心主义是ʻ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6. 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但又是统一的。
7.哲学的功能首先在于反思。
二、简答题(5*13)1.如何理解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3.如何理解意识的结构和功能?4.如何理解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统一性?5.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三、论述题(2*25)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及其现实意义。
2006一、辨析题(6*5)1.有一种观点认为:“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2.黑格尔把哲学比作“猫头鹰”,马克思则把哲学比作“高卢雄鸡”。
这两个不同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3.人的对象意识是客观的,而自我意识则是主观的。
4.辨析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三个概念。
5.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这种说法对吗?6.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说明利润的多少只与资本量有关。
二、简答题(6*10)1.马克思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这说明了主体和客体的什么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哲学家对社会的本质的理解的误区是什么?3.马克思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产生的全部关系描述一番”。
这一论断体现的什么原理?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内涵、形式和作用。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19(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存在(巴门尼德)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5.自在与自为(萨特)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三、论述题(每题30分)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2014(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3.霍布斯的“利维坦”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二、简述题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三、论述题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2.古代怀疑论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7.后结构主义8.忘了二、论述题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2.康德的先验演绎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论述题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2011(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四根说2.光照说3.利维坦4.绝对精神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6.尼采的超人学说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二、论述题(每题20分)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2010(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理念世界2.身心交感论3.美的四个契机4.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5.排斥形而上学二、论述题1.休谟关于因果问题的基本思想2.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的基本内容3.波普尔的伪证主义思想4.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论2008(真实性70%)一、名词解释1.美德即知识2.光照说3.单子论4.绝对同一性5.价值重估6.最大幸福理论7.语言学转向二、论述题1.述评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2.述评康德自由理论3.述评海德格尔“沉沦”4.述评波普的证伪主义2007(官方版)一、解释分析(每题10分)1.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2.信仰寻求理解3.人是机器4.实体就是主体5.回到事物本身二、论述(每题25分)1.论述和比较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伦理学的基本思想2.论述和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身体和心灵的关系的学说3.论述和评析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基本思想4.论述和评析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思想2006(官方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2.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3.神正论4.身心平行论5.尼采的权力意志二、论述题(每题25分)1.笛卡尔是如何调和必然与自由的?2.试论克尔恺戈尔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黑格尔的差别及其意义三、原著解读(每题25分)1.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塞涅卡《论幸福的生活》,请做出解释和评论(文选见附件1)2.The following is selected from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give the general idea fist, then make some comments(文选见附件2)2015(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第一哲学2.古代原子论3.苏格拉底的方法4.通种论5.实践哲学6.教父学7.上帝的本体论证明8.自然神论9.偶因论10.先天综合判断二、简答题1.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2.胡塞尔的详细学的还原3.海德格尔的此在论4.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三、论述题1.试析英国近代经验哲学发展的轨迹2.试论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史上的突出贡献2014西方哲学史(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逻各斯2.原子论3.第一哲学4.第二哲学5.单子6.统觉7.偶因论8.绝对命令二、简答题1.新柏拉图主义2.奥卡姆的剃刀3.皮科对人的定位4.培根的三表法5.休谟问题6.黑格尔的客观精神7.费尔巴哈的“我”与“你”三、论述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界唯实论、唯名论之间的关系2.试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复习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8年)一、名词解释(3×6)⑴发展⑵主奴辩证法⑶客观真理⑷价值⑸生产方式⑹人民群众二、简答题(10×5)⑴、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⑵、怎样理解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⑶、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⑷、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⑸、简述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揭示。
三、论述题(16×2)⑴、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当前认真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⑵、试述毛泽东的《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9年)一、名词解释(4×5)⑴部分质变⑵唯心史观⑶偶然性⑷能动反映论⑸主体二、简答题(8×5)⑴、简述社会意识形态与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⑶、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⑷、“实践就是直接经验”这一说法对吗?⑸、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哪些基本思想?三、论述题(20×2,选2)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说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⑵、试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
⑶、试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点的论述以及这些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0年)一、名词解释(5×4)⑴一元论⑵主体⑶系统⑷人的解放二、简答题(10×5)⑴、简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区别和联系。
⑵、试析否定与扬弃的区别和联系。
⑶、简述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关系。
⑷、“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这个说法对吗?⑸、简述恩格斯在40年代的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论述。
2015武汉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2015武汉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一、填空。
(30分)
共15个
二、简释。
(8选6,60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尚贤,尚同
4、性者,本始材朴
5、竹林七贤
6、《复性书》
7、天下惟器,道在器中
8、三民主义
三、论述。
(3选2,60分)
1、论述孔子天命观的内容,与上古天命观的不同之处。
2、比较二程主敬和格物思想的差异。
3、黄宗羲对专制主义政治的批判。
友情提示:武大中哲的参考书有:
1、《中国哲学史》,郭齐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本是主要的参考书,名词、论述基本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2、《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人民出版社。
这本是次要的参考书,会在里面抠几个填空题,我因为没看,直接7个左右填空不会,血的教训。
2015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二、名词、命题解释(8选6,60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
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
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
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
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
2015一2019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一2019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2015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2.认识的基本结构
3.化性起伪
4.四书
5.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士
6.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
二、简释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
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2.论老子“道”的思想
3.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
2018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简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双城说;
2.自由;
3.庄子寓言;
4.重言;
5.卮言。
二、简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知识就是力量。
2.孟子性善论。
3.陆九渊“先立乎其大”。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
1.社会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你该怎么看待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
2.你赞同人为自然界立法,还是自然界为人立法?
2019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四端之心
2.四假象
3.飞失不动悖论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对立而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菡础?
3.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方法。
三、论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试分析屮国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比较张载、朱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NEW)武汉大学哲学学院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回忆版)2007年武汉大学439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6年武汉大学45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5年武汉大学468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第二部分 武汉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大学621西方哲学问题考研真题2006年武汉大学338西方哲学问题考研真题2004年武汉大学331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3年武汉大学311西方哲学史(A)考研真题2003年武汉大学311西方哲学史(B)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古代怀疑论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后结构主义二、论述题: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康德的先验演绎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每题9)1.巴门尼徳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存在就是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每题26分)9.比较康徳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徳的范畴论10.从自我哲学到同一哲学11.海德格尔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
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答: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要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是指一定数量、质量、密度的人口,此二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认识结构答:认识结构是指认识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认识结构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组成。
认识主体是在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
它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客体是认识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工具是指主体认识客体所使用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3.化性起伪答:化性起伪是荀子的观点,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为善。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4.四书答: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朱熹取《礼记》中《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
四书蕴含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2015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2.认识的基本结构
3.化性起伪
4.四书
5.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士
6.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
二、简释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
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2.论老子“道”的思想
3.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
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哲学原典:
一、简答题
1.论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关于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区别,以及其中的哲学美学思想。
2.“一切存在的东西,包括第一性的存在,以及以任何方式被说成存在的任何东西,其所以存在,都是靠它的统一。
因为,一件东西如果不是一件东西,它会是什么呢?把它的统
一去掉,它就不再是我们所说的那个东西了。
”请问,“一切存在的东西....所以存在,都是靠它的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康德的善良意志。
二、论述题
1.关于孔子对管仲评价的一段材料。
如何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的矛盾之处?
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哲学笔记》)
3.阅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下列文字。
所以,美德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就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
它是两种恶行一即由于过度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一之间的中道。
它之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主动与被动这两个方面,恶行不是做得不够,就是做得过分。
而美德则既发现又选取了中道。
因此,就其实质和就表述其本质的定义而言,美德是一种中道,而就其为最好的、应当的而言,它是一个极端。
但是并非一切主动和被动都可以有一个中道;因为有些是名称就已经蕴涵着坏的性质,例如怨毒、无耻、妒嫉,而非它们的过度或不足才是坏的。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你觉得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即中道的学说有说服力吗?为什么?
哲学基础:
一、填空
1.哲学观是关于哲学观的看法,集中讨论了()()()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的观点
3.三表法是墨子检验认识的标准,三表具体指“有本之者、()、有用之者”
4.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在过去。
现在、未来都是团永恒的()。
5.服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和()、41。
6.在培根的四假象中,表面个体差异的是()假象
7.()说,“我坚决不认同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押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意识
2.心统性情
3.身心平行论(斯宾诺莎)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2.笛-卡尔如何阐述“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四、论述题
1.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试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指导意义。
2.试论述惠施的“合同异”和公孙龙的“别同异”在思维方式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