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苯磺酸.教学提纲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化学实验》(POLYMER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号(代码):3000200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实验课(必修课)学时: 24 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配合理论课教学,促进该专业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各种聚合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控制方法,能够熟练和规范地进行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完成原始数据记录,并善于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能正确的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及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独立能力和基础的科研能力。
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仔细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并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实验操作的次序和注意点,数据记录的格式,以及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等。
检查实验装置和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作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记录当时的实验条件。
指导老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实验前的预习抽查,解答预习中的问题,学生达到预习要求后才能进行实验。
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每个实验小组人数控制在1~2人,要求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积极主动探求科学规律。
实验结束后学生正确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简明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实验配方、具体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思考题及参考资料等。
其中实验结果与讨论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解释,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进行该实验的设想。
高中化学提纲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提纲教案模板课题:化学元素的周期律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基本特点;2. 掌握化学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基本原理;3. 熟练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分类和预测元素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点;2. 化学元素周期律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一、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点1.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建立历程;2. 一级、二级和三级半径概念;3. 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特点。
二、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原理1. 周期性规律的核心思想;2.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3.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2. 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预测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和解释教学相结合;2. 实验观察分析法;3. 讨论和思考交流。
教学过程安排:1. 介绍周期表的历史和构建;2. 分析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特点;3. 讲解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原理;4. 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和性质预测;5. 实验操作展示元素周期性规律;6. 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方法:1. 单元测验;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 讨论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1. 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3.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资料准备:1. 周期表实物展示;2. 实验化学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实验器材;3.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相关资料。
对甲苯磺酸.教学提纲

2、三氧化硫
健康危害: 其毒性表现与硫酸同。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 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 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 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 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 变等。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 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 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 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 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 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 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 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用三氧化硫作磺化剂的优点是:反应安全、速度快、三废少、收 率高、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三氧化硫运输困难,此法对硫酸生产 企业较适用。
③氯磺酸磺化法
氯磺酸是一种液态磺化剂,用它磺化甲苯是放出氯化氢气体,由 于磺化时不生成水,所以不需要用较高温度和分压法除去水,其缺点 是氯磺酸价格较高,放出的氯化氢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用氯磺酸磺化 甲苯的最佳温度是35℃~45℃,且应在2~3小时内,慢慢加入等摩尔的 氯磺酸,然后将产物加热到60℃,这时有氯化氢气体放出。采用此方 法生产对甲苯磺酸的同时产生14%~16%的副产物邻甲苯磺酸,收率为 90%~95%。
石河子大学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 醇和醚

结晶醇不溶于有机 溶剂而溶于水。 溶剂而溶于水。利 用这一性质, 用这一性质,可以 使醇和其它有机溶 剂分开, 剂分开,或从反应 物中除去醇类。 物中除去醇类。
第五节 醇的反应 一 醇反应性的总分析 二 醇羟基中氢的反应 碳氧键的断裂, 三 碳氧键的断裂,羟基被卤原子取代 四 成酯反应 五 氧化反应 六 脱氢反应 七 多元醇的特殊反应
2 2(CH3)3COH + 2K
2(CH3)3COK + H2
强碱5OH + Mg
(C2H5O)2Mg + H2 乙醇镁
(C2H5O)2Mg + H2O
2C2H5OH + MgO
乙醇镁可用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以制备无水乙醇 乙醇镁可用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这两个反应在同一体系中完成。 这两个反应在同一体系中完成。
2 CH3OSO2OH 硫酸氢甲酯
硫酸二甲酯
甲基化反应 C2H5OCH3 + CH3OSO3Na + H2O
2oROH , 3oROH在硫酸作用下消除。 在硫酸作用下消除。 在硫酸作用下消除 (醇与有机酸的酯化反应参见第十三章) 醇与有机酸的酯化反应参见第十三章)
五 氧化反应
ROH
氧化剂 氧化剂 反应条件 氧化剂
(3)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1 转化为卤代烷。 很少使用。 主要应用于 oROH, 2oROH 转化为卤代烷。3oROH很少使用。 很少使用
(4)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
1oROH (SN2)
H H
Br CH3CH2 OH + Br P Br
SN2
Br- +
+ C O P Br Br H CH3
SN2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概述参考质量标准 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对甲苯磺酸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价格专题中文名称: 对甲苯磺酸中文同义词: 对甲苯磺酸;4-甲苯磺酸;4-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亚苄基酸;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 P-TOLUENESULFONIC ACID;对甲苯磺酸(定做3-4周)英文名称: p-Toluenesulfonic acid英文同义词: TL65;TL65LS;PARATOLUENE SULPHONIC ACID;P-TOLUENESULFONIC ACID;PTS ACID;P-TOLUENE SULPHONIC ACID;TSA-65IP;TSA-65MCAS号: 104-15-4 分子式: C7H8O3S 分子量: 172.2 EINECS号: 203-180-0相关类别: 合成材料中间体;中间体;有机原料;芳香族化合物;有机中间体;染料中间体;FINE Chemical & INTERMEDIATES;OrganicsMol文件: 104-15-4.mol对甲苯磺酸性质熔点106~107℃沸点116 °C密度 1.07折射率 1.3825-1.3845闪点41 °C储存条件Flammables area水溶解性solubleCAS 数据库104-15-4(CAS DataBase Reference)NIST化学物质信息P-toluene sulfonic acid(104-15-4)EPA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104-15-4)对甲苯磺酸用途与合成方法概述对甲苯磺酸(分子结构式: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英文P-Toluene Sulfonic acid)简称PTS,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可溶于水、醇、醚和其他极性溶剂。
极易潮解,易使木材、棉织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和甲苯。
高二化学教案设计提纲:《烃的衍生物》

高二化学教案设计提纲:《烃的衍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手段: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情景创设1】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 吗?【教师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新课】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过渡】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归纳内容【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情景创设2】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过渡】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情景问题创设3】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教师归纳】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ü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ü产率较高ü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过渡】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提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一,高考考试大纲对化学平衡的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2) 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3) 让学生了解高考,怎样去参与高考。
2,过程与方法(1)分析.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方法(2)发散.对比.提升应试能力(3)启发.探究挖掘题设隐含条件,领悟解题技巧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高考典型试题系统复习的体验,让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在高考中怎么考,怎么去考;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考试技巧。
懂得怎样复习.怎样考试。
三,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四,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及计算五,教学过程:化学平衡一直是高考的重点。
浏览高考试题,琳琳种种,有选择题﹑填空题,有简答题﹑计算题,有原理的分析,也有图像的分析。
仔细分析,试题只有两大类:一是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二是对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化学平衡状态的五大特征﹙逆,等,动,定,变﹚,便是解决一切化学平衡问题的源头活水。
今天我们只讨论前面的四大特征。
首先请看高考中在选择题里是怎样出题的:探究(一):选择题例1 (2001,全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 (g)⇌2Z(g) 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B)A Z为0.3mol/LB Y2为0.35mol/LC X2为0.2mol/LD Z为0.4mol/L学生选择答案,说明理由,小结解题要点。
解题关键:化学平衡讨论的对象是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
高一化学卤族元素双导提纲 苏教版必修1

..专业.高一化学双导【主题】 第四章 卤素第二节.卤族元素(双导提纲)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卤素原子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
(2)掌握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认识卤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认知探究(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2、递变性(二)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1、相似性2、递变性(三)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2、与H 2反应相似性 递变性3、与水反应相似性 递变性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结论(四)卤素单质的特性 1、F 2: 2、Cl 2: 3、Br 2: 4、I 2: (五)卤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结论 (六)了解两个概念1、萃取2、可逆反应随堂练习:1.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个结论的事实是( )A .氢氟酸是弱酸B .氢氟酸有剧毒C .氟化钠是农药D .氟有XeF 2、KrF 2等化合物2.砹(At )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素,试推测砹及其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 .HAt 受热很难分解C .AgAt 是不溶于水的有色固体D .KAt 的熔、沸点较高3.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使用时间】第17周12月17日—12月23日 【组题人】 刘建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合成线路的选择
1、几种生产方法 ①硫酸磺化法
用硫酸磺化甲苯,是采用最多且历史最长的工艺,磺化反应是按 下式进行的
磺化反应的速度与甲苯浓度成正比,与硫酸含水量的平方成正 比,所以需使用含水少的硫酸和纯度高的甲苯,但磺化反应是可逆 反应,每消耗1mol的硫酸就生成1mol的水,水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 而逐渐升高,最后达到平衡,产生大量的废酸。工业生产中一般采 用分压蒸馏法来除去磺化反应生成的水。使磺化反应进行安全。
因为目前大都用水解法和硫酸法,即方法四和方法一,下面 是对成本的比较
(水解法)
对甲苯磺酰氯
99%
10500元/吨
产生的产品中对甲苯磺酸质量产率为90%
则成本为
1/0.9 *10500 = 19667元
产率为:
0.9/1*100%=90%
(硫酸法)
生产1吨的所需原料为:
甲苯1吨
工业级
硫酸1吨
98%
产品中质量产量为75%
为制的高纯度的对甲苯磺酸,可采用先用氯磺酸磺化制对甲苯磺 酰氯,然后再水解制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酰氯水解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水解温度,以防止冲料。采 用此方法的得到的对甲苯磺酸产品纯度高,但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而 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适用高品质、小批量生产。
二、各方法的质量产率、原料消耗量、生产成本比较 级估算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 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 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 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 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 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 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生产成本:5000+180=5180元
则生产1吨所需原料为1/0.75 * 5180=6906.5元
产率为:
0.75/(1+1)*100%=37.5%
通过比较可知,后者即方法一成本较低。
5000元/吨 180元/吨
三、原料和产物的安全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原料及产物 的毒性相关数据,急救方式及防护措施,三废及处理方法
采用氯磺酸磺化制取对甲苯磺酸,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尤其是 氯磺酸与甲苯的比例,因为氯磺酸过量易产生邻/对甲苯磺酰氯,当氯 磺酸与甲苯的摩尔比达到3:1时,甲苯完全转化为邻/对甲苯磺酰氯。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产品纯、副产品氯化氢可水吸收制盐酸。缺 点是氯磺酸价格高,产品生成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④对甲苯磺酰氯水解法
接触机会 硫酸和氯磺酸工业;有机化合物磺化;炸药制造;化肥、染料、粘结剂、人造丝
制造;电镀、蚀刻;实验室试剂、食品添加剂。 侵入途径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迅速吸收。 毒理学简介 大鼠经口LD50: 2140 mg/kg;吸入LC50: 510 mg/m3/2H。小鼠吸入LC50: 320
硫酸做磺化剂优点是:硫酸价格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且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易操作等,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装置。 但此工艺的反应收率低、产品纯度低,反应进行时随着水的生成, 浓硫酸浓度下降,当达到95%时反应停止,产生大量的废酸,严重 污染环境。最新的研究表明,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可适当提高产品 质量和反应收率。
用三氧化硫作磺化剂的优点是:反应安全、速度快、三废少、收 率高、副产物少、产品纯度高,三氧化硫运输困难,此法对硫酸生产 企业较适用。
③氯磺酸磺化法
氯磺酸是一种液态磺化剂,用它磺化甲苯是放出氯化氢气体,由 于磺化时不生成水,所以不需要用较高温度和分压法除去水,其缺点 是氯磺酸价格较高,放出的氯化氢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用氯磺酸磺化 甲苯的最佳温度是35℃~45℃,且应在2~3小时内,慢慢加入等摩尔的 氯磺酸,然后将产物加热到60℃,这时有氯化氢气体放出。采用此方 法生产对甲苯磺酸的同时产生14%~16%的副产物邻甲苯磺酸,收率为 90%~95%。
1、硫酸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大量硫酸与皮肤接触需要先用干布吸去,
不能用力按、擦,否则会擦掉皮肤;少量硫酸接触无需用 干布。然后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3%-5%碳酸氢钠溶液冲 洗。用大量冷水冲洗剩余液体,最后再用NaHCO3溶液涂 于患处,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②三氧化硫磺化法
理论上,三氧化硫是最有效的磺化剂,因为只是直接的加成而不是脱 除反应生产的水。在适宜的条件下,产品几乎全部是对甲苯磺酸。
以气相三氧化硫磺化剂磺化甲苯,宜选择降膜吸收反应器采用1% 的有机酸作为定位剂温度控制在17℃~20℃之间,三氧化硫浓度 6%~9%,反应得到的对甲苯磺酸纯度高。
mg/m3/2H。 硫酸液体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雾对粘膜的刺激作用较二氧化硫为
强,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对呼吸道的毒作用部位 因吸入浓度和雾滴大小而不同。 人的嗅觉阈为1mg/m^3。2mg/m^3浓度可引起鼻、咽部刺激症状,6~8mg/m^3引 起剧烈咳嗽。口服浓硫酸1ml可致死。 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硫酸,其毒作用与硫酸相同。脉鼠吸入6小时的MLC为 30mg/m^3。 处理 吸入硫酸雾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 体时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口服者已出现消化道 腐蚀症状时忌催吐及洗胃。 吸入后有症状者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 或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急性中毒者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 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喉水肿或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