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14套

合集下载

传染病预防控制答案-2024年疾控大学习必修和选修答案

传染病预防控制答案-2024年疾控大学习必修和选修答案

3.1传染病防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1.传染病的定义是什么?参考答案: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参考答案:甲类传染病3.属于定报告传染病的疾病是参考答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4.以下哪种疾病通过蚊虫传播?参考答案:疟疾5.目前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参考答案:3类41种6.以下哪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参考答案:对病人进行治疗;对病人进行隔离;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参考答案: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8.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及流行过程三环节为参考答案: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9.下列关于传播途径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母婴传播是经胎盘、上行性传播以及分娩引起传播;血液传播是通过共用注射器进行的;食物和水传播是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进行的;空气传播是通过飞沫进行的10.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为以下哪种参考答案:ABCDE衣原体;寄生虫;病毒;真菌;细菌11.任何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12.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传染病没有帮助参考答案:错误13.在与病人或者可能被污染的物件有大面积接触时,需要穿隔离衣参考答案:正确14.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参考答案:正确15.自然环境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参考答案:错误3.2我国传染病流行形势与防控策略1.2007年以来,传染病死亡数顺位一直居于首位的是2.2004-2022年,丙类传染病中以()发病率最高参考答案:肠道传染病3.2004-2022年,甲乙类传染病中以()发病率最高参考答案: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4.2004年以来丙类传染病发病波动上升,于2019年呈现发病高峰,主要受()的影响参考答案:流感5.下列哪种传染病在2008年纳入丙类管理参考答案:手足口病6.下列属于境外输入疾病的有参考答案:寨卡病毒病;疟疾;MERS7.下列属于传染病防控目标的有参考答案:ABCD采取强力措施,阻断本地传播;维持消除状态,彻底消灭疾病;降低疾病影响,防止传播和扩散;降低疾病负担,减少发病和死亡8.当前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中计划消除的疾病有参考答案:麻疹;风疹9.下列为我国传染病疫情流行特征是参考答案:境外输入病例种类及数量、来源国家及地区呈逐年增加趋势;甲类传染病每年仅报告零星、散发病例,偶有聚集性疫情及个例死亡病例发生;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丙类传染病占总报告病例数约50%以上10.传染病防控面临的挑战有参考答案:ABCD病原体变异、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人口流动全球化、城市化、老龄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动物蛋白消费需求、畜禽存栏量持续增长,但畜禽生产方式仍粗放11.新发传染病发生具有规律性,每隔几年我国便有新发传染病报告参考答案:错误12.2004年以来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平稳,艾滋病等经血与性传播疾病,百日咳、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布病等自然疫源性或虫媒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呈下降趋势参考答案:错误13.2004年以来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三位的病种分别为流感、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水痘参考答案:错误14.2004年以来传染病发病总体平稳,其中乙类传染病以农民/民工为主,丙类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参考答案:正确15.2000年我国已消灭脊髓灰质炎参考答案:错误3.3常用流行病学测量指标1.现况调查中应用的主要分析指标是参考答案:患病率2.下列哪项指标描述的是构成比例关系参考答案:累积发病率3.对某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参考答案:发病率4.患病率指标来自参考答案:现况调查资料5.下列哪项指标用于描述疾病或事件发生的速度参考答案:发病密度6.某市居民肺癌年死亡率为0.5‰,其中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9‰,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08‰,则该市居民肺癌死亡中归因于吸烟的比例参考答案:0.84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参考答案: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8.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参考答案: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9.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参考答案:ABCDE10.以下关于累积发病率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报告时必须说明是多长时间;分子为该人群在随访期内的全部新病例;用于估计个体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种疾病的条件概率;分母是随访的起始人数,是具有发病风险的人口11.可用来描述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参考答案: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发病率比12.人群归因危险度指暴露组发病(死亡)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参考答案:错误13.队列研究中既可以计算RR值又可以计算OR值参考答案:正确14.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RR值参考答案:错误1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暴露者中暴露所致的发病(死亡)率占暴露者发病(死亡)率的百分比参考答案:正确3.4暴发疫情调查技术--暴发疫情的假设形成1.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某县7所学校同时发生点源模式暴发疫情参考答案:求同法2.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副伤寒暴发学校的病例均为住校生,该校的走读生和教工均无人发病参考答案:求异法3.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霍乱病例吃生蚝数量均超过5只,生蚝吃的少的没有发病参考答案:共变法4.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将学校自备水井A关闭,并采取供水系统消毒措施的24小时后,学校腹泻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参考答案:剩余法5.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勘探队队员发生6例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疫情。

2024年传染病培训考试试题

2024年传染病培训考试试题

2024年传染病培训考试试题1.以下不属于猴痘传播途径的是(). [单选题]A、与病例或疑似病例公用毛巾和寝具B、戴乳胶手套与猴痘患者皮肤接触(正确答案)C、在患者房间内或与患者距离在1.8米左右的范围内,未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进行吸痰或取分泌物标本等操作D、母婴传播2、病人出现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伴有皮肤黏膜皮疹表现,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哪一项应被诊断为猴痘疑似病例()A、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B、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C、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D、以上任意一项(正确答案)3、猴痘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或()即可灭活 [单选题]A、55℃ 30分钟或60℃ 10分钟B.56℃30分钟或60℃10分钟(正确答案)C.47℃ 30分钟或55℃ 10分钟D.46℃30分钟或55℃ 10分钟4、猴痘病毒潜伏期() [单选题]A.5-21天(正确答案)B.14-28天C.21-30天D.20-28天5、登革热传播途径有()[单选题]A.蚊虫叮咬传播(正确答案)B.接触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6、登革热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确诊后应于()小时内上报? [单选题]A.甲类、2小时B.甲类、6小时C.乙类、24小时(正确答案)D.乙类、48小时7.以下哪一项不是典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特征()[单选题]A.急性起病、发热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C.皮疹、淋巴结肿大D.白细胞显著增多(正确答案)8.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孽生地B.种养水生植物盆景,至少每月换水一次。

(正确答案)C.要注意盖好储水容器,经常清理存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积水地面,疏导积水。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传播途径是()[单选题]A.呼吸道传播(正确答案)B.经水传播C.密切接触传播D.血液传播10.流脑病例隔离期限()[单选题]A.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病后7天(正确答案)B.隔离至敏感抗生素规范治疗5天后C.14天D.21天11.百日咳高发对哪个年龄段的婴幼儿影响最大?()[单选题]A.1-3岁B.3-5岁C.<1岁(正确答案)D.5岁以上12.百日咳鲍特菌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什么?()[单选题]A.百日咳毒素(PT)(正确答案)B.溶血素C.外毒素D.内毒素13.百日咳的潜伏期一般为多少天?()[单选题]A.1-3天B.5-7天C.7-14天(正确答案)14.百日咳的确诊需要以下哪项?()[单选题]A.培养到百日咳鲍特菌B.PT-IgG抗体阳转C.核酸检测阳性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5.百日咳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单选题]A.食物和水B.血液传播C.呼吸道飞沫(正确答案)D.直接接触皮肤16.百日咳的治疗中,优先选择的抗菌药物是?() [单选题]A.阿奇霉素(正确答案)B.红霉素C.克拉霉素D.碳胶甲噁唑-甲氧苄啶17.以下哪项属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和体征()A.呕吐、头痛(正确答案)B.畏光、颈部强直(正确答案)C.出血性皮疹(正确答案)D.囟门突出(婴儿)(正确答案)18.疑似流脑病例可以采集哪些样品进行检测()A.脑脊液(正确答案)B.血液(正确答案)C.瘀点(斑)组织液标本(正确答案)D.咽拭子(正确答案)19.医务人员在诊疗猴痘病例时执行标准预防,采取接触预防、飞沫预防措施,即()A.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正确答案)B.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正确答案)C.佩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正确答案)D.穿一次性隔离衣(正确答案)E.严格执行手卫生(正确答案)20.百日咳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A.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正确答案)B.呼吸暂停(正确答案)C.发热D.咳嗽末吸气性鸡鸣样吼声(正确答案)21.以下哪些因素与百日咳发展为重症有关?A.高白细胞计数(正确答案)B.肺动脉高压(正确答案)C.未接种疫苗(正确答案)D.年龄大于3个月22.猴痘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因此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也不存在交叉保护力[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23.目前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4套)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4套)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属于“精气夺则虚”的症状有A.神疲体倦B.面色无华C.气短D.自汗E.盗汗【答案】A B C D E2、“百病多由痰作祟”指痰饮的致病特点是A.致病广泛B.病势缠绵C.阻滞气机D.阻碍气血E.损伤阳气【答案】A3、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A.饮食不节B.过度劳累C.外感邪气D.用药不当E.情志刺激【答案】A B C D E4、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有A.气交B.精聚C.神机D.气机E.气化【答案】D E5、属于有形之邪的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C6、属于中医过劳的是A.劳力过度B.房劳过度C.劳逸失度D.劳神过度E.劳心过度【答案】A B D7、《周易》分别用符号“--”“一”来表示的是A.寒热B.日月C.阴阳D.天地E.南北【答案】C8、大怒最易损伤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9、属于基本治则的是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活血化瘀D.调整阴阳E.实则泻之【答案】D10、与冲脉相关的称谓有A.血海B.气海C.十二经脉之海D.阴脉之海E.五脏六腑之海【答案】A C E11、与女子胞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D.心脾.冲脉.任脉.带脉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答案】E12、内生五邪包括A.寒从中生B.暑从中生C.湿从中生D.津伤化燥E.风气内动【答案】A C D E13、气化的具体表现包括A.精气互化B.精血同源互化C.血汗同源互化D.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E.肾精生髓【答案】A B C D E14、慢性病久治不愈,遗留某些后遗症。

其疾病转归是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邪去正虚D.邪正均盛E.正虚邪恋【答案】E15、属于从治的是A.寒者热之B.以寒治寒C.用寒远寒D.阳病治阴E.阳中求阴【答案】B16、与痰饮形成有关的脏腑是A.心肺脾肾B.肺脾肾三焦C.心肝脾肾D.心肺肝肾E.心肝脾肺【答案】B17、胸痹患者,若遇悲伤的情志刺激,最易出现的表现是A.少气懒言,气短乏力B.意志消沉,饮食不进C.心痛发作,胸闷憋气D.脘腹胀满,腹痛腹泻E.头目胀痛,情绪烦躁【答案】C18、某女,25岁。

流行病学五套题

流行病学五套题

流行病学试题一三、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2、患病率3、PYLL4、DALY5、epidemic6、描述性研究7、现况研究8、Census9、生态学谬误10、暴露(exposure)11、cohort study12、危险因素(risk factor)13、SMR14、观察终点(end-point)15、AR%四、论述题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较。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10、简述RR与OR的含义及其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三、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4、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艾滋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精心汇编)

艾滋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精心汇编)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艾滋病)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A、艾滋病病人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窗口期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B、神经系统C、骨酪系统D、肌肉系统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40B、60C、80D、100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B、性乱者C、同性恋者D、每个人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A、临床表现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C、具有高危行为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接触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蚊虫叮咬D、母婴垂直传播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A、发热B、咽痛C、淋巴结肿大D、口腔真菌感染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A、PCPPB、隐球菌脑膜炎C、弓形体感染D、以上都是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C、PDR法检测HIV RNA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10、PCP首选治疗是:A、氟康唑B、复方新诺明C、戊烷脒D、乙胺嘧啶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A、消化系统B、免疫系统C、循环系统D、骨胳系统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B、56度,30分钟C、焚烧D、温室,3天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传播14、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A、血常规B、尿常规C、HIV抗体筛查试验D、 HIV抗体确诊试验1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A、霍奇金病B、淋巴肉瘤C、卡波济肉瘤D、非霍奇金淋巴瘤16、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二、是非题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 )2、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2套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2套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2)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 %) 考试日期:200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 【A 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年级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E. 生态学研究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A. 设立对照组B. 不设立对照组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 理论性研究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6. 发病率指标来自C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7. 患病率指标来自A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A. 监测B. 个案调查C. 现况研究D. 生态学研究E. 暴发调查11.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C. 设计,实施较复杂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12.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E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E. 以上都是13.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C. 样本量足量就好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14. 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C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E. 双盲法抽样15.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下列哪条是不对的EA. 职业人群B. 特殊暴露人群C. 一般人群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E. 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16.反映某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好的指标是DA. 人群归因危险度B. 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C. 该因素的流行率D. 相对危险度E. 归因危险度17.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BA. 发病率B. 发病密度C. 病死率D. 现患率E. 死亡率18.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DA. 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19.疫源地的概念是( B )A 不断发生病人的地区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C 发生二代病例的地区D 有病原体的场所E 病人的家庭20.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B)A、爆发为主B、常呈散发C、与个人卫生习惯无关D、有明显的季节性E、以上都不是21.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B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E.12小时2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 B )A.多为爆发流行B.病人的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D.发病多在同一潜伏期内E.对水源采取净化消毒处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23.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 A )A.检疫B.消毒C.预防接种D.疾病监测E.卫生监督24.对乙类传染病和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下列哪类机构予以公布、实施( A )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C.人大常委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E.省级人民政府25.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五苗防七病”中的疾病( D )A.脊髓灰质炎B.百日咳C.麻疹D.流行性乙型脑炎E.结核病26.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是( B )A.自然环境的温度及湿度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C.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地理、气候等D.经济条件的好坏E.文化水平的高低27.下列措施属于三级预防的是( A )A.心理康复B.戒烟限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早期治疗28.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属于( B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9.“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指( C )A.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B.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预防疾病C.医护人员将更有办法治愈所有疾病D.全体社会成员均匀的分配一切卫生资源E.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30.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C )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产前检查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31.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 B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32.在设计汽车时配备儿童专座,这属于伤害预防的( A )A 工程干预B 经济干预C 强制干预D 法律干预E 行政干预33.以下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E )A.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

2020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科室: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 )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分类2、《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 )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C鼠疫、霍乱D手足口病3、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 )。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4、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D )A甲,乙,丙,丙B甲,甲,乙,乙C甲,甲,乙,丙D甲,乙,乙,乙5、K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 C )A 35B 28C 38D 406、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D )。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7、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C )负责。

A出发地B目的地C诊治地D户口所在地 8、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A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9、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A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0、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Λ )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A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卫生部D国务院11、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槪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12、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B)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2020年资格考试《专业实务》每日一练(第14套)

2020年资格考试《专业实务》每日一练(第14套)

2020年资格考试《专业实务》每日一练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患儿,5岁,支原体肺炎,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

输液第3天,输液肢体沿血管走行出现条素状红肿、发热伴疼痛。

护士给予的处置不正确的是A俯卧位B去枕平卧位C端坐位,双腿下垂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E右侧卧位,头低足高2.某医院将组织全院党团员义务献血活动,急诊科年轻护士甲、乙、丙均积极报名参加。

献血前错误的准备是A有偿献血制度B无偿献血制度C自愿献血制度D义务献血制度E互助献血制度3.患者,男性,85岁,结核病患者,伴全心衰竭。

为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时发现口腔内有绿脓杆菌感染,护士应选择的漱口液是A朵贝尔液B1%~4%碳酸氢钠溶液C0.1%醋酸溶液D1%~3%过氧化氢溶液E0.02%呋喃西林溶液4.6岁患儿,3天前开始出现高热伴寒战,右膝部肿胀,右腿屈曲,拒绝主动活动,被高度怀疑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

该患儿灌洗治疗可以停止的标志是A抬高患肢并制动B活动患肢,促进回流C转移患者的注意力D移动患侧肢体时,动作要轻稳,做好支撑与支托E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物5.患者,女,38岁。

大面积烧伤后5小时入院,心率120次/分,血压70/50mmHg,尿少。

发生上述状况最可能的原因是A促进创面干燥B促进创面结痂C促进创面愈合D控制感染E防止出血6.李先生,52岁。

因心慌,心前区不适前来就诊。

王护士在巡视候诊病人时发现该病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前去询问无应答,查脉搏50次/min,呼吸24次/min。

对该病人应A了解最近就诊情况B按挂号顺序查对患者C指导转科就诊前的检查D候诊者多时,应协助医生诊治E随时观察候诊者的病情变化7.婴儿期预防接种疫苗正确的是A新陈代谢B神经精神发育C消化吸收功能D体格发育E内分泌系统发育8.正常8个月婴儿,体重大约为A6.8kgB7.4kgC8kgD8.8kgE9.2kg9.对清除肠内毒物有积极意义的洗胃时限是A生理盐水B镁乳C5%醋酸D米汤E牛奶10.GCS量表测患者语言反应,患者得分为3分,患者表现为A对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清楚B对话混淆不清,不能准确回答有关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问题C胡言乱语D言语模糊,字意难辨E任何刺激均无语言反应11.患者,女,45岁,车祸导致腰椎骨折而引起尿失禁,下列健康指导哪项是错误的A肌肉训练应以患者不感觉疲乏为度B患者入睡前应限制饮水C训练患者膀胱功能,定时开放导尿管D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000~3000mlE可长时间使用接尿装置,保持外阴干燥12.急性肾衰竭患者少尿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其中最严重的是A急性肾衰竭B慢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肾病综合征E慢性肾衰竭13.患者男性,5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学年第 学期200 年级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14)(卷面100分,占总成绩考试日期:200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A 型题】1. “ Handle had been removed ”是说(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 )使用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对霍乱的调查E.以上均是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 )E.以上均是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 100 分。

)A. 美国的弗明汉(Frami ngham )对心血管病的研究B. 英国的Doll 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C.D. 我国学者对流行病学的研究E. 以上都不对2.以下哪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C )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研究疾病的病因A.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某医师调查了 1000人的HBAg,其中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标为 DE.生存率6 .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肺 10.0 6.7 乳腺 30.0 20.0 子宫颈 25.0 16.7 其他 35.0 56.6 合计100.0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C正确A.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

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车子:4.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 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A. 无症状的健康人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 传染病患者E. 病原携带者5. A.发病率 B. 患病率 C.罹患率D.感染率B. 不正确, 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 不正确, 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 不正确, 因为未设对照组E. 不正确, 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7. A. 对的B. 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C. 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D. 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E. 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某一类特征相似的疾病,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发病水平时,称为:10. 在21个国家中,调查了 1950年至 1960年和1960年至1970年的心脏病死亡率,并分析了心脏病与该国家 1971 年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的关系。

校正这些国家人口的年龄差别后, 表明口服避孕药越多的国家心脏病死亡率越高。

该研究可能是:11. 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然后各随机抽取 1/10 的人作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以下哪种抽样?(12. 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从全校 50个班中,随机抽取 5 个班,然后调查这些 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B ) A. 单纯随机 B. 系统抽样8. 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 .观察到的病例数 B. 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 无症状的病例 D. 同期暴露人口数 E. 同期患病数9. A. 散发 B. 地方性 C. 爆发 D. 流行 E. 大流行B )A. 病例群研究B. 生态学研究C. 回顾性定群研究D. 定群研究E. 上述答案都不是B )A. 单纯随机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E. 机械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E. 机械抽样13. 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不正确的项为?( B )A. 早期发现病例B.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C. 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D. 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E. 验证病因假说14. 对总体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编号,根据样本大小利用随机数表抽取研究对象的方法为? A )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随机抽样D. 整群抽样E. 随意抽样15.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16. 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C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 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 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7. 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48.0/10 万 , 不吸烟者为 25.4/10 万 , 其相对危险度为 :A?B,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脱癌发病率为18.在对20~25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 ,应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子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为 2/10万。

据此作出的口服避孕药引起子宫颈癌的推论是 :E 因为没有对应用者和不应用者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19-23题共用题干F 图为某年对日本人自杀死亡数的调查。

A.1.89B.22.6/10万 C.48.0D.0.0048E.无法计算A. 正确的B. 不正确C. 不正确D.不正确 E. 不正确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这两组可能有差异1 4】USfc「 男性" 2 2「旱均自凳亡皴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1IU-—SUHif ao^sfljbs0 = 0£1( laT 均a殺矶亡数女性019.如图所示,在性别分布上,日本人男性自杀死亡率大于女性:A.正确的B. 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自杀率C. 不正确, 因为只有分子没有分母D. 不正确, 因为不能确定自杀死亡率,E. 不正确,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 这两组可能有差异20.在年龄分布上,自杀死亡者中,CA.50-59 岁组自杀身亡者最多B. 70 岁女性自杀身亡者最多C.10-19 岁组自杀身亡者最少D.年老人自杀身亡者比年轻人多E. 30-39 岁组自杀身亡者平均不超过5 人21. 在时间分布上,AA. 男性自杀大多在春季B.女性自杀大多在春季C.自杀者在春季较多D.年老人自杀身亡者大多在春季E.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22.在以下的影响因素中,你认为哪一个因素对自杀影响最小:A.婚姻B. 文化教育C.职业D.年龄E. 地理因素23.为了防止自杀死亡的发生,比较有效地措施是:A. 健康宣传教育B.早期治疗疾病C.职业道德教育D. 老有所养E. 心理干预24-28题共用题干为确认砷暴露人群的皮肤症状与砷暴露量的关系,选择饮水型砷暴露病区村民及对照村村 民,进行了饮水砷含量测定及问诊和皮肤病诊查。

表1调查对象的特征Tab.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in the p resent study项目 砷暴露村(n=125)对照村(n=48)平均年龄(SD) 38.3 (17.3) 42.5 (10.9) 男性人数(%) 71 (56.8 ) 26 (54.2 ) 平均砷暴露浓度g g/l(SD) 151.1 (35.3)5.6 ( 5.5 ) * 水井使用的平均年限(SD)13.8 (6.7) 15.4 (7.5) 皮肤病患者人数(%)57 (45.6 )6 (12.5 ) ** P< 0.05 24. 从表1来看,两组人群有无可比性: AA.25.如表2所示,在砷暴露组中皮肤病患病率为:表3.不同年龄组中调查对象的皮肤病患病情况A. 44.0%B. 71.4%C. 45.6%B . 无可比性, 因为平均砷暴露浓度有差异 C. 无可比性, 因为皮肤病患者人数不同 D. 无可比性, 因为两组的调查人数不同 E .无可比性, 因为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D. 53.8%E. 80.0%26.在砷暴露组中皮肤病患者的年龄分布为: A. 70%以上的病人年龄分布在 40岁以上 B. 40-49岁组患病率最高 C. 60岁以上患病率最高D. 0-9岁年龄组患病率比10-19岁年龄组患病率低E. 无年龄分布的特征bb a调整年龄、性别A.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因素后,皮肤病的患病率随着砷暴露水平的增高有下降的趋势B.在调整性别、年龄和砷暴露水平后,与饮水时间低于长的分组中,皮肤病的患病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C.饮水砷大于150卩g/l 浓度组与51-150卩g/l 浓度组比较,比值比是 10.21D. 饮水时间大于15年组的P 值是0.788E. 皮肤病与饮水砷无关联表3.不同砷暴露水平和饮水时间与调查对象皮肤患病率的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 27.如表3所示,下列那一项结果是正确的: B5年组相比,无论是高于 5年或更28.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在砷对皮肤损害的效应中:AA. 饮水砷暴露浓度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B. 饮水年限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C. 年龄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D. 其他未列入的因素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E. 遗传因素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29-33 题共用题干20 世纪60 年代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Hernberg 和Tolonen 教授为了确定二硫化碳长期低剂量暴露与冠心病的关系,做了5年前瞻性队列研究。

29. 在确定研究因素中你认为妥当的是:EA. 在有CS2 暴露的车间工作至少5 年以上B. 有CS2 暴露,在不引起慢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 5 年以上C. 有CS2 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1年D. 在有CS2暴露得车间工作至少10年以上E. 有CS2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 5 年以上30. 选择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妥当的是:AA.暴露组:某粘纤厂至少有5年CS2暴露史的343名男性工人;对照组: 年龄相差不超过3 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 名男性工人。

B.暴露组:某粘纤厂有CS2暴露史的所有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 3 岁,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工人。

C. 暴露组:某粘纤厂所有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 3 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男性工人。

D. 暴露组:某粘纤厂至少有10年工作史的343名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 名男性工人。

E. 暴露组:某粘纤厂所有男性工人(343 名);对照组: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选择的343名工人。

31.此研究的结局变量的指标应来自于:CA. 家族史B. 职业史C. 现病史D.服药史 E. 居住地32.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 RR 与AR 比较见下表,根据资料分析结果为: D表1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心机梗死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梗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E.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不能计算33.此调查正确的结论为:B A. CS 2所致冠心病不能定论B. 长期低剂量CS 暴露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存在因果关系C. CS 2所致冠心病,以致死性心肌梗死为主4.69,表2.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 RR 与 AR 比较A.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B.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2.74,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 C.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 D. CS 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 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D.长期低剂量CS2 暴露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E.长期低剂量CS2 暴露不造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4. 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B )A. 麻疹B. 鼠疫C. 艾滋病D. SARS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5. 自然疫源性是指(C )A.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依靠人在自然界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他人B.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其他动物C.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D.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E.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野生动物36. 下列哪些疾病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D )A. 霍乱B. 白喉C. 脊髓灰质炎D. 流行性感冒E. 伤寒37.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C)A. 病人、污染物、易感者B. 微生物、媒介及宿主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 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E. 病原体、易感机体38.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B )A. 传染期B. 潜伏期C. 临床症状期D. 恢复期E. 病原携带期39. 某地50 年代爆发一起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达9 万多例,饮用河水患病率为2.0 56 倍于其他水源,其最可能传播途径是:(B)A. 接触传播B. 经水传播C. 经食物传播D. 经土壤传播E. 垂直传播40.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D )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的迁入C. 免疫人口的死亡D. 传染病流行E.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41. 2004 年8 月28 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