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生物高中生物中的计算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以下是一些高中生物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
1. 成功率(Success rate)= 成功次数 / 总实验次数
2. 成长速率(Growth rate)= (最终体重 - 初始体重)/ 时间
3. 增长率(Growth rate)= (最终长度 - 初始长度)/ 时间
4. 繁殖率(Reproduction rate)= 新生个体数量 / 成年个体数量
5. 平均速率(Average rate)= 总距离 / 总时间
6.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 质量 / 体积
7. 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总位移 / 总时间
8. 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 rate)= 产生的氧气体积 / 时间
9. 累计增长量(Accumulated growth)= 最终体积 - 初始体积
10. 平均周期(Average period)= 总时间 / 次数
请注意,具体使用哪些公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实验要求。

使用这些公式之前,务必确认所需的数据和单位,并遵循正确的计算步骤。

第1页/共1页。

(推荐)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概率计算

(推荐)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概率计算

伴性遗传概率计算【解题攻略】:1.判断该性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判断亲本的基因型3.计算子代的概率注:一种性状(遗传病)的考查比较简单,按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即可;涉及到两种性状(遗传病)的考查,一般采用独立分析法,即先一种性状一种性状地分析,然后再把两种性状的情况组合起来,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算法相似,只不过要注意到伴性遗传的情况。

专项训练1.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一4是杂合子B.Ⅲ一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一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Ⅰ1由传来的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3.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率多大A.3/8 B.3/16 C.3/32 D.3/644.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a)又有色盲(基因b)的小孩。

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病的几率分别是A.AaX B Y、男孩、1/4 B.AaX B Y、男孩、1/16C.AAX B Y、女孩、1/16 D.AaX b Y、男孩、1/165.下图是患甲、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已知Ⅱ-4无致病基因。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Ⅰ-1与Ⅲ-1的基因型相同D.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7/166.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如果Ⅲ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2种基因型D.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7.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以下是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的总结:
1. 酶活性计算公式:
- 酶活性 = (反应物改变的浓度)/ (时间 x 反应体积)
2. 酶单位活性计算公式:
- 酶单位活性 = 酶活性 / 酶的总蛋白质量
3. 折射率计算公式:
- 折射率 = 入射光线速度 / 折射光线速度
4. DNA浓度计算公式:
- DNA浓度 = (A260值 x 50 ng/μL) / (窗宽 x 细胞液视差 x 100)
5. 过滤法计算公式:
- 过滤液中的细菌数目 = 滤液中的细菌数目 / 过滤液的体积
6. 稀释法计算公式:
- 初始溶液的浓度 x 初始溶液的体积 = 最终溶液的浓度 x 最终溶液
的体积
7. 突变率计算公式:
- 突变率 = 突变数量 / 总细胞数
8. 地理密度计算公式:
- 地理密度 = 群落中个体数量 / 群落面积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生存率计算公式:
- 生存率 = 存活个体数量 / 初始个体数量 x 100%
10. 存活率计算公式:
- 存活率 = 存活个体数量 / 初始个体数量 x 100%
这些公式是高中生物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生物实验和研究中的定量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开始了,大家把计算公式都记住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总结一: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开始了,大家把计算公式都记住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总结一: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 =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高中生物——概率计算

高中生物——概率计算

3、一对夫妻性状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 色盲,则: (1)他们生育色盲男孩的几率是多少? 计算过程:
方法一:1/2XBXb × XBY = 1/2 ×1/4XbY=1/8
方法二:配子法
(1/2XBXB、 1/2XB 1/2XBXb) × XBY
1
2
½( ½ XB ½Xb ) 3/4 XB 3/8XBXB 1/4Xb 1/8XBXb ½ XB 3/8XBY ½Y 1/8XbY
5/12
分别看白化8号:aa,10号1/3AA或2/3Aa 色盲8号: 1/2XBXb或1/2XBXB ,10号 XbY 后代:白化1/3 正常2/3;色盲1/4,正常3/4 组合:白化色盲= 1/3 ×1/4 只白化: 1/3 × ¾
只色盲: 2/3 × 1/4
只患一种病= 1/3 × ¾ + 2/3 × 1/4
概率计算
一、常染色体遗传概率计算
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 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生一个患白化病孩子 男孩患白化 的几率是 1/4 ,生育一个男孩患白化病的几 白化病男孩 率是 1/4 ,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 几率为 1/8 。
思路:1、白化病为常隐在人群中,男性中、女性中的患病率相同—— 与性别无关 2、白化、性别的遗传分别为常染色体、性别决定,两者遗传符合自由 组合定律:白化、男孩=1/4 ×1/2
7
8
9
10
解题思路: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单独都符合分离定律,一起符 合自由组合定律。故可单独分析每一对,之后在组合。 由8、9患白化推知3、4、5、6的基因型都为Aa,10号为1/3AA或2/3Aa, 2、10患色盲推知5的基因型为XBXb,2的基因型为XbY,4正常则为 XBXb ,3为XBY,故8为XBXb或XBXB ,并且比例为1:1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终审稿)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终审稿)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 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 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高中生物计算最全汇总有答案

高中生物计算最全汇总有答案

高中生物计算专题生物学作为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科学的严密性与定量化是其重要特征。

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定量地研究生物学问题,是生物科学深入发展的标志之一。

不仅如此,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许多知识都可以量化,涉及到一些计算。

因此,在学习中理顺这些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强化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些数量关系,按章节总结可分类归纳如下:一.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1.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C原子数=R基团中的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团中的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团中的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团中的N原子数+12.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和肽链数目之间的关系: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个。

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例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C )A、6 18B、5 18C、5 17D、6 17例2.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D )A.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3.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与蛋白质的分子量之间的关系: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a-(n-m)•18 (其中n-m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分子量);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减少了(n-m)·18。

(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建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

例3.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D )A. B.C. D.4.在R基上无N元素存在的情况下,N原子的数目与氨基酸的数目相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计算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计算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所涉及的相关计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1)设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一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目。

计算公式:N=n-1(2)设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m条肽链时,形成的肽键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目。

计算公式:N=n-m(3)一条肽链的两端分别是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计算关系:a.一条肽链所含游离的羧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目+1b.一条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目+1c.m条肽链所含游离的羧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md.m条肽链所含游离的氨基数目=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m(4)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18×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二)有关核酸的计算:含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腺嘌呤(A)数目等于胸腺嘧啶(T)数目,即:A=Tb.鸟嘌呤(G)数目等于胞嘧啶(C)数目,即:G=C(三)有关有氧呼吸的计算:有关反应方程式(简式):第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酶)→2C3H4O3+4[H]+少量ATP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或称三羧酸循环):2C3H4O3+6H2O(酶)→6CO2+20[H]+少量ATP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及氧化磷酸化):24[H]+6O2(酶)→12H2O+大量ATP综上所述,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2870KJ能量(大量ATP)这方面主要是计算反应式间的比例关系。

(四)有关光合作用的计算(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糖消耗量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高中生物中的计算一、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方面的计算考查知识点: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氨基酸数目与肽键数和肽链条数的关系。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例1】一个多肽的化学结构式为C55H70O18N10,已知将它水解只得到四种氨基酸:问 : 该多肽水解后 , 有__________个谷氨酸,___________个苯丙氨酸。

【解析】设该多肽水解后的甘氨酸 x 个 , 丙氨酸 y 个 , 苯丙氨酸 z 个 , 谷氨酸 w 个 , 根据该多肽的化学式和多肽的定义则有如下方程组成立 :x +y +z +w=102x +3y+9z+5w=55x +y +z +3w =183x+5y+9z+7w =68解上述方程组则得x=l y =2 z =3 w=4【答案】 4 3二、关于 RNA 、 DNA 分子结构与复制【例2 】从洋葱根尖细胞核中提取得到四种碱基 , A 、 T 、 G 、 C, 由这些碱基在细胞核中构成的核苷酸有几种 ?A.4B.5C.7D.8【解析】 A 、G 、C 三种碱基是 DNA 和RNA所共有的 ,T 是 DNA 特有的 , 因此可以构成 7 种核苷酸。

解题时 , 不能被洋葱细胞核这个干扰因素所干扰 , 不能认为细胞核中只有 DNA 没有 RNA, 以 DNA 为模板 , 转录形成RNA。

【答案】 C【例3 】已知某 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 (A)200个 , 占全部 DNA 总数的 20%, 该 DN A 连续复制 4 次 , 环境中消耗胞嘧啶脱氧核糖核昔酸的数目为 (C)A. 1600 个B. 3200个C. 4500个 D. 4800个【解析】 (1) 求出该 DNA 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200 / 20%=1000 (个)(2) 求出该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100-(200×2)= 600 (个)600 / 2=300 (个)(3) 求出复制 4 次需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6 × 300 -300 =4500 (个)【答案】 C【例 4】在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 ,(A+T) / (G+C)=0.4, 则在该 DNA 互补链、整个DNA 分子中 , 这一比值分别是 ( )A.2.5 和 1B.0.6 和 1C.0.4 和 0.4 D.2.5和0.4【解析】关于 DNA 的碱基计算问题在历年高考中都有出现 , 因此掌握碱基计算非常重要。

主要方法是深刻理解 " 中心法则 ", 掌握以下数量关系 :(1) DNA一条单链中A+G / T+C=m则其互补链中T+C / A+G=m,而该链中A+G / T+C=1 / m即两互补单链中A+G / T+C的比例互为倒数。

(2) 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所以A+G / T+C=1(3) 若一单链中A+T / G+C=n时,则其互补链中T+A / C+G=n,即比值相同。

在整个DNA分子中,A+T / G+C与其每一条单链的该种比例相同,即有如下推论:DNA分子中,可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碱基和比例的比值。

三、有关中心法则方面的计算:知识点:基因表达过程中,密码子数与氨基酸数目及基因中的碱基数目之关系:蛋白质中肽链的条数+肽键数(或脱下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参加转运的tRNA数目=1/3mRNA的碱基数=1/6基因中碱基数目。

【例 5】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 , 根据理论推测 ,mRNA 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可以构成_____排列方式 , 实际上 m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 _____种。

最早被破译的密码子是 UUU , 它决定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

1959 年科学家人工合成的只含 U 的 RNA 为模板 ,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只有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

这里的一定条件是指__________。

继上述实验后 , 又有科学家用 C 和 U 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 mRNA 为模板 , 检验一个密码子是否含有三个碱基。

如果密码子是连续翻译的。

(1) 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 2 个或 4 个碱基 , 则该RNA 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2) 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三个碱基 , 则该 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应由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解析】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 组成 RNA 的碱基有 4 种 , 这样排列方式为 43, 即 64 种。

在 64 个遗传密码中 , 有 61 个能编码氨基酸 ,3 个为终止密码子。

遗传密码在翻译中 , 需要有氨基酸作为原料 ,ATP 提供能量 , 运载氨基酸的工具tRNA 和催化该反应的酶。

假如是由两种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 碱基又是相间排列 , 无论是两个或是四个 (CU 或 CUCU) 所能决定的氨基酸都只能是 1 种 ; 如果仍由 2 种碱基 CU, 且相间排列 , 但是由 3 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 则有 CUC 和 UCU2 种排列方式 , 所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将含有 2 种氨基酸。

【答案】64 61 氨基酸、tRNA 、 ATP、酶 1 2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计算知识点:1、正确辨析光合作用的总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关系;2、通过计算能定量分析绿色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有机物的增加量和减少量。

【例 6】下图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 , 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 ( 用CO2的吸收量表示 ) 的关系图 , 请据图回答 :(1) 曲线 B 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 α、b 点表示_____________。

(3) 叶面积为 25cm2的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X 时 , 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 _________mg 。

(4) 将该阳生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 Y 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 , 然后放于暗处 ( 光强度为 Q 时 )12h, 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射以前一样 , 则需光照________h 。

【解析】分析图中两条曲线所示 , 无论是阳生植物还是阴生植物 , 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 , 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保持平稳状态。

(1) 曲线 A 表示光合作用合成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 在强光照下 , 光合作用的生成量才趋于平衡 ; 而曲线 B 在相对较弱的光照强度下 , 光合作用生成量上升 , 当光照稍强时 , 光合作用的生成量就不再增加。

由此推出结论 , 曲线 B 所表示的植物比较适合弱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 因此为阴生植物。

(2) 植物在某一时刻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 实际上是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量的差值。

图中α、 b 两点二氧化碳量的差值为零 , 说明 A B 曲线代表的生物光合作用合成量为零 , 即在一定光照强度下 ,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此刻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3) 依题所示, 光合作用的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在光照强度为X时,CO2的吸收量为8mg, 则面积为25cm2的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的合成量为8mg×25cm2 /100 cm2=2mg 。

(4) 图中光照强度为 Q 时 , 光合作用的合成量为-4(CO2mg / 100cm2·h), 放置 12 h, 其总合成量为 -48 (CO2mg / 100cm2 ) 。

若使其干物质量恢复到照射前水平 , 则必须使植物在 Y 光照下放置一段时间 , 使其光合作用合成量达到48(CO2mg / 100cm2 ) 。

因此需光照 48/12=4(h) 。

【答案】(1) 阴生 (2) 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合成量与呼吸作用所消耗有机物量相等(3) 2 (4) 4【例7】把放有草履虫和金鱼藻的透明、密闭玻璃容器放置于充足的光照下 , 经过一段时间 , 发现草履虫从分散状态向金鱼藻方向运动 , 金鱼藻附近的草履虫的密度增加。

如果在光源和容器之间放置一个三棱镜 , 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在金鱼藻的不同部位 , 这时看到草履虫逐渐聚集成明显的两堆。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 :(1)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 , 草履虫的异化代谢类型是_________。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 放置三棱镜使草履虫聚集成两堆的原因是__________, 照射在这两处的光是____ ______光和____________光。

(3) 若在一段时间内草履虫所消耗的葡萄糖量为 5mol, 金鱼藻放出的O2总量为60 mo l, 呼出的CO2量为 6 mol,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 , 金鱼藻所放出的净氧量为 , 净产葡萄糖量为。

【解析】 (1) 主物的异化代谢类型是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 ,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

根据题意,金鱼藻为绿色植物 , 在充足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草履虫向金鱼藻移动说明其进行生命活动时需氧 , 所以草履虫是需氧型生物。

(2) 使用三棱镜的目的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由于金鱼藻属于绿色植物 , 其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于其他颜色的光吸收量较少。

因此当光色散为七色光时 , 由红光和蓝紫光照射的部位光合作用较强,释放的氧较多; 其他颜色光照射部位光合作用较弱 , 释放的氧较少。

草履虫需氧 , 自然向氧浓度高的部位移动。

(3) 此题涉及到三个反应 : 草履虫的有氧呼吸 ; 金鱼藻的光合作用 ; 金鱼藻的有氧呼吸。

计算金鱼藻的净产氧量时 , 已知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60 mol, 即为总产氧量 , 只需求出草履虫和金鱼藻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掉的氧气量 , 利用公式 : 总产量 -总消耗量 = 净产量。

在计算过程中利用化学式对各物质进行计算。

草履虫的有氧呼吸 :C6H12O6+6O2 +6H2O→6CO2 +12H2O1mol 6mol5 mol x则草履虫的耗氧量为 : x=30(mol)金鱼藻的有氧呼吸 :C6H12O6+6O2 +6H2O→6CO2 +12H2O6mol 6moly 6mol则金鱼藻的耗氧量为 : y=6(mol)因此 , 金鱼藻的净产氧量 = 总产量—总消耗量 =60mol-(30mol+6mol)=24mol对于金鱼藻的净产葡萄糖量的计算可以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 : 根据公式 : 净产量 = 总产量—总消耗量来计算。

金鱼藻产葡萄糖总量 :6CO2 +12H2O→C6H12O6+6O2 +6H2O1mol 6mola 60mol则葡萄糖的总产量为 : a=10(mol)金鱼藻消耗葡萄糖量 :C6H12O6+6O2 +6H2O→6CO2 +12H2O1mol 6molb 6mol则金鱼藻消耗葡萄糖量为 : b =1(mol)题目已知草履虫消耗葡萄糖量为 5mol, 因此根据公式 :葡萄糖的净产量 = 总产量—总消耗量 =10mol-(lmol+5mol)=4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