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doc

合集下载

遗传公式知识点总结

遗传公式知识点总结

遗传公式知识点总结1.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和统计分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遗传学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描述了在杂合个体进行自交或者与另一个杂合个体进行交配时,两种互补的遗传因子会在子代中分离开来,各自独立传递给子代,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两对互不相干遗传因子在杂合个体中组合和分离的过程,它们是相互独立进行的,不受其它基因的影响,从而产生多样的基因组合。

这两个定律为后人提供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框架,成为了遗传公式的重要基础。

2. 遗传公式遗传公式是遗传学理论中的一种数学表达式,用来描述亲代和子代在遗传过程中基因型和表型的转变。

遗传公式的一般形式如下:P = G + E其中,P表示表观型,G表示基因型,E表示环境因素。

这个公式说明了表观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它反映了遗传学和环境学相互作用的关系。

遗传公式也可以用来描述基因频率和表型频率在每一代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和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

3. 遗传公式的应用遗传公式在遗传学研究、实验设计和遗传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遗传公式,我们可以理解和预测不同基因型和表型的组合和分布,以及它们在群体和种群中的演化和变化。

在实验设计中,遗传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标准,从而提高实验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遗传育种中,遗传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选取合适的亲本和制定合理的配种方案,以实现种质的优化和改良。

总之,遗传公式是遗传学的重要理论工具,它为我们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化和转移规律,为遗传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遗传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遗传学知识,推动种子改良和遗传学科学的发展。

遗传公式知识点总结高中

遗传公式知识点总结高中

遗传公式知识点总结高中遗传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种群中个体间遗传性状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遗传公式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通过遗传公式,我们可以预测出子代的遗传表现,推测出亲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为生物的进化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遗传公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遗传公式的基本概念1.基因基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决定生物的性状表现,同时基因也可以互相作用,决定生物的遗传结构。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从父母传给子代。

2. 表型表型是个体的外在表现,包括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等。

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它是生物适应环境、生存和繁殖的重要标志。

3. 基因型基因型是个体基因的组合方式,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包括隐性和显性等不同类型。

基因型是由父母的基因组合而来,通过基因的随机组合和遗传规律,可以确定后代的基因型。

4. 遗传公式遗传公式是用来描述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常用符号表示。

遗传公式中包括基因的代表符号、基因型的组合方式、显性和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等内容。

二、遗传公式的基本原理1.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即“分离定律”,规定了不同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规律;孟德尔第二定律即“独立定律”,规定了不同性状基因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2. 隐性和显性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同基因之间会存在显性和隐性的关系。

显性基因是在杂合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而隐性基因则需要纯合状态才能表现。

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而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3. 配子组合规律配子组合规律是遗传公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描述了父母基因型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遗传表现的影响。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公式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公式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公式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物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进化。

遗传学的研究涉及到基因、染色体、DNA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生物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其中遗传计算公式更是考试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遗传定律:第一定律即分离定律,第二定律即复合定律。

分离定律:两个基因分离传递,每个生殖细胞只能带有一个基因。

复合定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状基因同时传递给子代,在子代中以各种组合的方式表现出来。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公式为:P1 × F1 = F2,其中P1为亲本的基因型,F1为F1代的基因型,F2为F2代的基因型。

该公式是遗传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它能够准确地预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硬质和软质特征的遗传在遗传学中,硬质和软质特征是最常见的两种性状。

硬质和软质特征的遗传方式不同,硬质特征遵循隐性遗传规律,而软质特征则遵循显性遗传规律。

隐性遗传规律的公式为:Aa × Aa = 1AA:2Aa:1aa,其中A代表硬质特征的基因,a代表软质特征的基因。

显性遗传规律的公式为:AA × aa = 100% Aa,其中A代表硬质特征的基因,a代表软质特征的基因。

这两个公式的掌握对于理解遗传学中的隐性和显性遗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连锁基因的遗传连锁基因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位于相邻位置的基因,它们的遗传方式也有着自己的规律。

在连锁基因的遗传中,最常见的是交换作用。

交换作用的公式为:AB/ab × ab/ab = 1AB/ab:1Ab/ab:1aB/ab:1ab/ab,其中A和B代表两种不同的基因,ab代表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掌握这个公式可以清晰地预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总结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遗传计算公式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知识点之一。

遗传相关计算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相关计算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一、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100%例1 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体12000人。

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基因频率和AA、Aa、aa基因型频率是多少?解析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400个,a 基因14400个。

则:A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0.36AA的基因型频率=12000÷30000=0.4,Aa的基因型频率=14400÷30000=0.48,aa 的基因型频率=3600÷30000=0.12二、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例2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基因型Aa的个体占76%,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多少?解析 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 ,a的频率=aa 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例3 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3.32%)、X B X b (7.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解析 X B频率=42.32%+1/2×7.36%+46%=92% X b的频率=1/2×7.36%+0.32%+4%=8%三、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 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以世代保持不变。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杂交↓杂交F1:高茎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最全计算公式大汇总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最全计算公式大汇总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最全计算公式大汇总一、有关双链DNA与mRNA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 +G+C+T);(A+G)%=(C+T)%=(A+C)%=(G +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⑥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二、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高一生物必修2计算总结-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计算总结-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计算总结|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高一生物计算题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难点,下面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2计算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2计算一、有关双链DNA与mRNA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 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②DN 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⑥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二、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
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

下面我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
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
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 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

(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
×2+雄性个体个体数)。

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

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
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
a%=q;p+q=1;(p+q)2=p2+2pq+q2=1;AA%=p2,Aa% =2pq,aa%=q2。

(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

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
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
组数(m);
(正常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②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mX)÷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1、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必须具有遗传效应,有的DNA片段属间隔区段,没有控制性状的作用,这样的DNA片段就不是基因。

每个DNA分子有很多个基因。

每个基因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基因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DNA 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RNA与DNA的区别有两点:①碱基有一个不同:RNA是尿嘧啶,DNA则为胸腺嘧啶。

②五碳糖不同:RNA是核糖,DNA 是脱氧核糖,这样一来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就是核糖核苷酸;DNA则为脱氧核苷酸。

3、转录:(1)场所:细胞核中。

(2)信息传递方向:DNA信使RNA。

(3)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以DNA特定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特定的配对方式:
4、翻译:(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信使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2)信息传递方向:信使RNA 一定结构的蛋白质。

5、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谷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

6、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是由信使RNA为模板,每三个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合成的。

公式: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个数=6:3:1;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的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7、一种氨基酸可以只有一个密码子,也可以有数个密码子,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

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一些基因就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

白化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

②一些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回归课本最重要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

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
响光合作用的。

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

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前行者的脚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