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规律)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总结、区别及解题思路教学课件

(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
①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
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
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
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多少种表现型?
遗传因子对数
配子类型
F1
及其比例
配子组合数
一对 一对
1 2 1∶1 4
两对 两对
2 4 1∶1∶1∶1 16
n对 n对
n 2n (1∶1)n 4n
遗传因子组成种数 3
F2
表现类型种数
2
表现类型比
3∶1
遗传因子
2
F1测交
组成种数
子代 表现类型种数
2
表现类型比
1∶1
9 4 9∶3∶3∶1
4
4 1∶1∶1∶1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交,求: ①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生一表现型为A bbC 的概率。
分 析 : 先 拆 分 为 ①Aa×Aa 、 ②Bb×bb 、 ③CC×Cc , 分 别 求 出
Aa、bb、Cc 的概率依次为12、12、12,则子代基因型为 AabbCc 的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所占 比例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②坐标曲线图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所占 比例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例1. 将具有一对等位遗传因
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
纯合子
生物遗传学教案高中必修二

生物遗传学教案高中必修二教材:高中必修二
内容:遗传学
一、基本概念
1. 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孟德尔遗传定律
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1. 单因性遗传规律
2. 自由组合定律
3.二因素交叉定律
三、杂交和纯合
1. 杂种优势
2. 杂种劣势
3. 纯合和杂合的区别
四、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变异
1.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
2. 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五、遗传疾病
1. 基因遗传疾病的分类
2. 常见遗传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3. 遗传疾病的防治措施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1.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成果
七、基因工程技术
1.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
3. 基因治疗和转基因生物的风险与伦理问题
八、环境与遗传
1.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2. 环境因素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3. 环境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遗传学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学习顺利!。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大全全解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大全全解1. 孟德尔遗传规律(Mendel's Laws)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三个遗传规律,分别是:- 第一规律:同种纯合子的杂交后代表现出优势性状,隐藏性状在F1代中不表现,但在F2代中以3:1的比例表现。
- 第二规律:两对不同性状的分离组合,可以自由地遗传给子代,不受其他性状的影响。
- 第三规律:同一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杂交后代中以1:2:1的比例分离。
2. 染色体遗传规律(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染色体遗传规律是指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遗传信息通过染色体的分离和重组进行遗传。
主要包括:- 随体遗传: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到子代的方式称为随体遗传。
- 性连锁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到子代,并且具有性别相关的特征表现。
3. 多基因遗传规律(Polygenic Inheritance)多基因遗传是指一个性状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影响,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主要特点包括:- 某个性状在种群中呈连续变化,呈现出正态分布曲线。
- 受影响的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4. 基因突变遗传规律(Genetic Mutation)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突变或缺失,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点突变:基因序列中的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
- 缺失突变: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或多段碱基缺失,导致基因信息的丧失。
- 插入突变:外来的DNA序列插入到基因序列中,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
- 重组突变:基因序列的两部分发生重组,导致基因信息的改变。
5. 基因表达调控规律(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基因表达调控是指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的调控,从而决定基因功能的表达。
主要包括:- 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因子的结合和空间调节使得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进而控制基因的转录活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2

板 书
教学过程
〔二〕不完全连锁遗传
1.果蝇的完全连锁
2.果蝇的不完全连锁
3.基因的连锁互换
〔1〕基因的互换是细胞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实现的
〔2〕互换未改变连锁关系〔m路径〕的情况
〔3〕互换改变连锁关系〔n路径〕的情况
〔4〕所以,m路径+n路径的结果
〔第二课时〕不完全连锁遗传
〔2〕完全连锁
AaBb x aabb→1AaBb:1aabb
AaBb x aabb→1Aabb:1aaBb
特点: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且比值1:1。
〔3〕不完全连锁
AaBb x aabb→AaBb多:aabb多:Aabb少:aabb少
AaBb x aabb→AaBb少:aabb少:Aabb多:aaBb多
事实上,果蝇F1代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走m路径的细胞多,走n路径的细胞少,所以,总体上产生BV与bv连锁型的配子就多,产生Bv与bV重组型的配子就少。这样,就可以圆满地解释果蝇的不完全连锁。
5.完全连锁是不完全连锁的特殊情况。〔选讲〕
从生物界的总体情况来看,连锁关系的改变与否,取决于连锁着的二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如果A〔a〕与B〔b〕之间的距离长,那么互换的可能性大,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就多;如果A〔a)与B(b)之间的距离短,那么互换的可能性小,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就少;如果A〔a)与B(b)之间没有发生互换,那么不产生重组型配子,即表现为完全连锁。
1.引言:前面我们学了果蝇完全连锁的测交实验,现在我们来温习一下,二对等位基因的完全连锁遗传。
果蝇BBVV X bbvv→F1BbVv
选择F1中雄性BbVv测交:
BbVv X bbvv→BbVv bbvv
高二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课件

04 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特点
仅在男性中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女性不会发病。
隔代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病通常呈现隔代遗传的特点,即男性患者将疾病遗 传给儿子,但不会遗传给女儿。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由于伴Y染色体遗传病仅在男性中发病,因此男性患者数量通常多 于女性患者。
实例分析
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
病例二
一个家族中男性成员均患有血友病,而女性成员则正常。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家族男性成员的X染色体上存在 血友病基因,而女性成员则没有携带该基因。这表明该家族男性成员的血友病是由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
05 总结与思考
伴性遗传的意义与价值
生物学基础
伴性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揭示了生物体的遗传规律, 为理解生物体的进化和发展提供
基因剂量效应
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不同,女性通常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 个Y染色体,因此女性通常具有更高的基因剂量,表现出更强的基因表达。
基因互作
伴性遗传中的基因互作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两个隐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 致疾病的发生。
0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了基础。
医学应用
伴性遗传在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 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科学发展
伴性遗传的研究推动了遗传学和相 关领域的发展,为人类探索生命奥 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
婚育指导
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帮助人们 进行科学的婚育规划,避免遗传
病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病例二一个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外祖母 都有类似的症状,这可能表明该 病是由母亲传递给儿子的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遗传进化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一)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4.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二)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三)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V×vv或DD×dd
3 bbHH × 6 BBhh
VVXwXw(长翅白眼雌)
vvXWY(残翅红眼雄)
注:直毛为显性性状
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 者),父方为色觉正常,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
1、父母的基因型是XBXb 、 XBY ,子代色盲的几率 1/4 , 2、男孩色盲的几率 1/2 ,女孩色盲的几率 0 ,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 1/4 ,生男孩色盲的几率 1/2 。
比较可知: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 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而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 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二类.学型以致题用:
1.有关配子的计算
例1 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 (独立遗传),试求: (1)此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
8
(2)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哪些?
(3)其中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所占的概率
为多少?
1/8
2.有关基因型的计算
例2: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的花粉, 试求:
怎样的? RrDd
rrDd
红果二室 黄果二室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性别决定方式有XY型、ZW型
➢ 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雄性: 同型的 ZZ 性染色体, 雌性: 异型的 ZW 性染色体。
➢ 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 基因(B)决定,即:ZB
非芦花鸡羽毛 则为: Zb
2.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 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4.据子代对亲代的推断
例4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
二室(D)对多室(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现用甲乙两种
不同的类型的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
果二室、红果多室、黄果二室、黄果多室的
植株数分别为300、109、305和104,问甲乙
两种杂交植株的基因型是怎样的?表现型是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
1、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豌豆
A、严格自花传粉、 B、花大易去雄和人工授粉、 C、相对性状稳定易区分
2、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
3、合理地运bb
AaBb ×
Aa
×
×
3 :1
9 :3 :3 :1
(3:1)×(3:1 )
4、严密地假说演绎 试 发提 验 总 验 现出 证 结 观 问假 假 规 察 题说 说 律
分离定律
实质: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形成配子时(减数分 裂) ,成对的遗传因子(随 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芦花 雌
非芦花 雄
P
ZBW
×
ZbZb
配子 ZB
W
Zb
F1
ZBZb
ZbW
芦花 雄
非芦花 雌
1.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 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Aa 、 Aa ,子代白化的几率 1/4 , 2、男孩白化的几率 1/4 ,女孩白化的几率 1/4 ,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1/8 ,生男孩白化的几率 1/4 。
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
豌豆的花 比较大,便 于人工去雄, 并进行人工 异花授粉, 开展杂交实 验。
基因的分离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
高茎 X 矮茎
(试验观察、发现问题)
子一代(F1)
高茎 X 高茎
子二代(F2)
高茎 : 矮茎 787 : 277
3:1
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验证假说) (演绎过程)
(1)后代个体有多少种基因型? 4
(2)后代的基因型有哪些?
(3)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个体出现的概率为多 少?
1/4
3.有关表现型的计算
例3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为显性, 白化病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而 且都在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已知父亲 的基因型为AaTt,母亲的基因型为Aatt, 试求: (1)他们后代出现几种表现型? 4 (2)其后代表现型类型有哪些? (3)其后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多少? 1/2
注意掌握以下三点:
1. 各对等位基因独自遗传,互不干扰
Yy
Rr
12
34
2. 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3.每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同时发生的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 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 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2)揭示了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 遗传因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