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技术方案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技术方案强制换羽是家禽羽毛自然脱落进入休产期的正常生理现象。
为延长鸡的经济寿命,充分发挥鸡的遗传潜力,更好地调节市场对鸡蛋的需求,特别是在淘汰鸡、鸡蛋价格较低和鸡苗供应紧张时,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来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收益,是延长种鸡和商品蛋鸡有效利用期的重要饲养管理技术和经营管理策略。
一、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和步骤1、严格选留健康的鸡只:淘汰体重过大、过轻、休产以及病弱的鸡只。
2、提前进行免疫和药物预防:换羽前20天注射新城疫、禽流感(H9)各0.5ml,禽流感H5(Re-4+Re-6)各0.5ml,新城疫传支二联活疫苗1.5-2头份喷雾。
换羽前投防肠道感染药3天,以控制大肠杆菌感染。
换羽至45天时再用新支二联活疫苗喷雾一次。
3、称重:在鸡舍中随机选择三个点定期称重,每点60只鸡,换羽当天、第10天早晨各进行一次,10天以后每天一次,直至体重下降25-30%。
4、消毒: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的各项具体措施,每周带鸡消毒2-3次。
5、断水:换羽开始第1天至第2天断水,第3天供水,第3天至开料后第2、第3天每只鸡喂0.9%食盐水25-30毫升,以防啄肛、啄羽等异食癖。
6、断料:一般12-14天,以体重失去25-30%为度。
断料后头5天鸡仍在产蛋,为防止出现破蛋、软壳蛋,断料第1天时每只鸡一次性喂石粉或贝壳粉80克。
7、停止人工补充光照:换羽期间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窗户遮光。
换羽至25天时光照15小时,产蛋率达50%时每周增加0.5小时直至总光照16-17小时。
8、开料:鸡只体重下降25-30%时恢复给料,饲喂蛋鸡高峰料,第1天30/克/只,然后每天增加15克直到120-125克左右。
体弱的(体重在1250克以下)单独挑出可提前给料。
9、记录:全程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生产记录,并做好经济效益分析。
二、人工强制换羽的经济价值及达到的预期效果1、换羽期间死亡率控制在1.5-3%之间。
2、实施换羽后第2-3天产蛋率逐渐降低,5-7天全部停止产蛋,35天左右达到50%产蛋率,产蛋高峰达88-92%,比第一个产蛋年低2-4%或达到*个产蛋年的产蛋高峰。
种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方法

种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方法
种鸭自然换羽需3-4个月,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
换羽期内产蛋少,种蛋品质下降。
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提高产蛋率。
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换羽时间只需2个月左右。
若正确掌握人工换羽的时间,不仅可提高产蛋率,而且换羽后产蛋整齐,种蛋品质提高,还能提高耐粗饲及抗寒能力,降低饲养成本。
种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鸭的生活条件和习性,造成应激,促使羽毛脱落,然后人工拔去翼羽,从而加快换羽的进程,使羽毛生长整齐。
①强制换羽的方法。
限食停产,制造应激环境:开始的第一天将鸭驱赶到控制鸭舍(不回原圈),驱赶时有意惊扰,结合环境改变,使鸭群受到强烈的刺激,夜间控制照明,只给予特暗的光线,舍内不铲粪不垫草。
同时限制饲料,第一、二天精料减半,一次投给,夜间不喂,到了第三、四天不喂料,只喂水,停止放牧。
人工拔羽:经过以上十多天的种种措施的刺激,使鸭体重减轻,体内脂肪消耗殆尽,翼肌收缩,此时可试拔主翼羽。
拔时注意观察和感觉,若羽根干枯,羽轴与毛囊易脱离,就是所谓已经“脱壳”,即可开始人工拔羽,先拔主翼羽,后拔主尾羽,一次全部完成。
如果试拔很费劲,拔出的羽根甚至带嫩尖或带血,说明拔的时间太早,应延迟几天再拔。
恢复期的饲养:拔羽完毕后,要逐步改变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
1。
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实用技术

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实用技术一、换羽前准备工作1.制定换羽生产计划,编排换羽程序,做好换羽前的准备工作。
2.视鸡群状况在换羽前14-10天内进行药物保健,防大肠杆菌病和免疫接种预防新城疫,保证鸡群安全度过换羽期。
3.换羽前1-2天内把公鸡挑出单独饲养,病残及体型较小或较大的母鸡淘汰掉,视饲养空间适当进行调群,一般换羽密度要求比正常小一点,夏季3.5只/平方米,冬季4-4.5只/平方米为合适。
4.调试换羽期间所用设备。
(1)公鸡料桶全部外撤,母鸡料线或料桶及饮水器高度进行适当下调。
(2)调试称量设备,要求每栋舍称重要五定:定时、定点、定人、定量、定秤。
(3)调试通风设施及光照系统,保证换羽期间遮黑。
5.将舍内垫料全部清除并全面消毒。
6.换羽前4天开始减料,每天减料20克,至第4天减至70-80克/只.日时开始停料,进入换羽第1天开始空腹称量,以此为基础计算失重率。
7.换羽前4天在减料过程中开始减光,分两次减至8小时光照,并开始实施遮黑工作。
换羽开始前把光照强度减至2-3勒克斯。
二、实施期从断料称重第1天开始至失重率达28%-29%时的时间约为21-24天,重点工作如下。
1.进行定期称重。
选择业务强、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具体操作,技术人员及场长一手抓,做好统计工作,实施前期每周称重一次,实施后期在失重率接近28%-29%时要求每天称量一次,称重比例一般要求在15%-20%。
2.断料后5-9天内还有部分鸡产蛋,若鸡群在第3-4天内产蛋还较高应适当喂几次贝壳粉,每次10克/只.日左右。
在全部停产后关闭所有产蛋箱。
3.第1天光照2小时、强度2-3勒克斯,第2-3天全黑,以后每天光照2小时仅供鸡只饮水。
4.第1天供水2小时,第2-3天停水(仅在温和季节),以后每天供水2小时,失重率20%时,每天供水1小时(注意:夏季换羽不要停水,防止中暑及脱水)。
加强饮水器和水质管理工作。
5.既保证足够通风量,又防止出现极端温度,冬季舍温不得低于6摄氏度,夏季舍温不得高于32摄氏度,否则换羽失败可能性较大。
如何强制乌鸡人工换羽

如何强制乌鸡人工换羽强制换羽是突然改变鸡群的生活条件,促使全群鸡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全部脱换羽毛的一种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产蛋一年左右,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换羽期大约3-4个月,换羽毛有早有迟。
如实行强制换羽,可缩短换羽时间,一般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鸡身上的全部羽毛就脱换一新,重新产蛋。
换羽后,鸡群产的蛋比较整齐,提高了鸡蛋的质量和全年产蛋量,降低了养鸡成本。
强制换羽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实行强制换羽的必须是健康的鸡群,要于开始前l周接种新城疫疫苗。
强制换羽会造成鸡群生活条件很大的变化,一些体弱、瘦小的鸡可能受不了而死亡。
因此,在强制换羽开始之前,将瘦弱鸡淘汰。
强制换羽在秋季进行效果最好,在春季3~5月开始给料的鸡雏,在第二年11-12月可实行此法。
而6~7月开始给料的鸡雏,在第二年l1-l2月可实行人上强制换羽。
要在很短时间内使鸡全部停产休息。
在强制制换羽2周后,要加强饲养,饲料中多补些鱼粉及含硫氨基酸多的料;换羽期间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保持在16.6%-17%,以促进其生羽和恢复体重。
天冷时进行强制换羽,要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温,以免脱落羽毛时鸡受凉患病。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现简要介绍如下:(1常规办法:主要是通过对水、料与光照时间的限制,使鸡群的生活条件突然改变,营养缺乏,因而引起换羽。
过去对水、料的限制较严,有的采用间断给水和喂料,有的是几天不喂料,不给水。
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只要断给水1-2天,断料3-1l 天,将光照时间由llh突然减到8小时,就能很快引起换羽。
或采用断水2天,控制采食量最多6天,或仅断水,断料l整天,都有引起鸡的换羽。
一般到产蛋率低于l%时开始增料,7~8周后恢复l4h光照,光照恢复2周后,产蛋量即迅速上升。
(2)应用化学方法:在鸡日粮中添加锌的办法,使鸡群换羽也比较快。
具体作法是:在换羽鸡群饲料中加入2%锌粉(氧化锌),饲喂4天后,产蛋量下降,约7天全部停产,同时减少光照时间。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怎么做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怎么做蛋鸡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一年左右就会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休产期可长达4个月,这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饲养成本,而且产蛋率极低,蛋壳质量不一致,极大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而通过人工强制换羽,缩短换羽时间,延长蛋鸡产蛋年限,换羽后的蛋鸡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
那么蛋鸡该怎么人工强制换羽呢?随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
一、蛋鸡强制换羽方法1、药物法即在饲料中田间氧化锌或者硫酸锌,锌的含量占饲料的2%-2.5%,连续供应一周,第八天开始饲喂正常饲料,第10天全部停产,三周以内就可以重新产蛋。
2、饥饿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换羽方法,使得停料期间蛋鸡的体重下降三分之一为宜,经过9-10天后,前两周光照缩短为2小时,只供应饮水,之后每天增加光照一小时,供应饲料和饮水,直至光照延长到14小时。
日粮中的蛋白质为16%、钙为1.1%,待产蛋开始回升后,再将钙提升到3.6%,蛋鸡在一周内停产。
第十天开始脱羽,35-45天后结束换羽。
3、药物饥饿法首先对蛋鸡停水断料2天班,同时也要停止光照,之后再回复饮水,同时在饲料中加入2.5%的硫酸锌或氧化锌,让鸡群自由采食,连续饲喂6天半左右。
第十天期恢复正常喂料和光照,3-5天后开始脱毛换羽,一般在两周后完全停产,三周后即可重新产蛋,六周后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率高达70%-75%以上。
二、注意事项人工换羽和自然换羽对比,具有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但是也要注意几点。
首先鸡群应该选择第一年产蛋率高的鸡群,而且蛋鸡只能选择健康的鸡,因为只有健康的鸡才能耐受断水断料的强烈应激影响,如果是病弱鸡在断水断料过程中会很快死亡。
换羽也要注意经济因素、鸡群状况和气候条件,在高温和低温季节严禁换羽,一般选择在秋季自然换羽是进行强制换羽,效果比较好。
以上是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鸡强制换羽技术

人工强制换羽的操作方法及操作要点1、强制换羽的方法化学法,鸡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添加物饲料后,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的功能失调,结果使母鸡停产或换羽。
停喂该料后,母鸡经过休息,体质恢复后,在饲喂正常饲料的条件下,再度恢复第二个产蛋期。
目前,化学方法上使用最多的是饲喂高浓度锌日粮。
例如,在日粮中添加含锌2%的饲料,3天后鸡的产蛋率降到50%以下,6—7天全部停产,停喂加锌饲料2周后,母鸡的产蛋率就能超过喂锌前得水平。
或者在含钙3.5%--4%的饲料中加入2.5%的氧化锌,让鸡自由觅食,不限制给水。
一般到第四天母鸡采食量下降75%--80%,到第七天产蛋率下降到2%,甚至为0。
停喂这种饲料后25—30天。
母鸡产蛋率可达50%。
激素法。
用此方法时,鸡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光照时间缩短到8小时。
例如,给鸡肌肉注射30毫克孕酮后,主羽翼和副羽翼很快就会更换,换羽后41—48天开始产蛋。
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很少使用。
畜牧学法是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的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性激素减少,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
合并法是综合畜牧学法和化学法的优势而采用的强制换羽改进方法。
方法为先断水断料2.5天,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然后开始换水,第三天开始让鸡自由采食含锌2%的饲料,连续7天。
一般10日后全部停产,此时恢复正常光照时间。
换羽20天后母鸡就重新产蛋,50天后母鸡达50%产蛋率。
合并法在换羽期间母鸡死亡率不超过1%。
2、操作要点一般情况下,产蛋率第一年比较低得鸡群,没有必要强制换羽(除祖代鸡等种鸡外),因为第二年鸡的产蛋量只有第一年的85%--95%,只有高产的蛋鸡才有强制换羽的价值。
在实施强制换羽之前,应该详细观察鸡群。
要选择健康无病、耻骨间距宽、肛门括约肌松弛、腹部柔软、体型及头部发育均匀的鸡进行强制换羽。
【鸡场管理】蛋鸡强制换羽技术

【鸡场管理】蛋鸡强制换羽技术换羽是蛋鸡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指商品蛋鸡经过一个产蛋年(一般68~72周)后,就会更换一次羽毛,这期间会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造成休产。
自然条件下,换羽很不整齐,从开始换羽到新羽长齐一般4个月左右,且其后的产蛋有先有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生产中为缩短换羽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常给蛋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
所谓强制换羽是指人为地给蛋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应激,引起蛋鸡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使鸡群在短期内停止产蛋,羽毛脱落及更新,停止应激后蛋鸡恢复体质和产蛋,整个过程一般为8~10周。
一、强制换羽的原理通过对蛋鸡采取停水停料或饲喂高锌日粮等人工控制措施,使蛋鸡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强烈的应激刺激会造成细胞钙的缺乏,而钙是维持神经分泌的主要物质,钙缺乏会影响下丘脑的调节功能。
一方面使下丘脑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量增加,TRH通过一系列途径促使垂体释放TSH(促甲状腺激素),TSH进一步通过血液作用于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而增多的甲状腺激素则会强化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活动,促进体内贮存营养物质的分解,首先是脂肪的分解,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需要。
另一方面,钙的缺乏会抑制垂体LH(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使血浆中LH减少,从而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减少甚至停止。
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蛋鸡体重不断减轻,卵泡萎缩,进而引发休产、换羽。
当停止应激后,蛋鸡从饲料中获得了钙和其它营养物质,满足了其机体细胞的生理需要,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机能也逐渐恢复到产蛋期的状态,各种激素分泌趋于平衡,生殖系统及其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产蛋机能也会恢复,从而进入一个新的产蛋周期。
二、强制换羽的优点与不足与自然换羽相比,强制换羽除了能缩短换羽时间,使蛋鸡尽快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外,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能对部分已发病鸡群的产蛋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进而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由于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多发,造成很多蛋鸡产蛋期产蛋率不高,部分处于高峰期的患病鸡产蛋率甚至急剧下降,从而使养殖户的利益蒙受损失。
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

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进入秋季后,逐渐气温降低,日照减少,产蛋鸡经产一年后,开始进入休产换羽期。
产蛋鸡的这种这种自然换羽方式,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蛋鸡饲养户为了避免蛋鸡在休产换羽期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一般都采用在蛋鸡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然后再购进第二批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管理。
实践证明,这不是最为经济、实用的好办法。
最好的办法是一次育雏,利用两个产蛋周期。
这样不但可以把两个育雏期合并成一个育雏期,减少育雏时间,大大减少蛋鸡育雏期间的饲养成本,而且还可以延长蛋鸡产蛋时间,从而显著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就是在蛋鸡第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采用全饥饿的方法使蛋鸡强制换羽,待到停产后第3周,即可使蛋鸡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从而大大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产蛋鸡人工辅助高产强制换羽的具体方法:1.整理鸡群:产蛋鸡人工辅助高产强制换羽开始前,首先要淘汰病、弱、残鸡,并注射疫苗进行强制免疫。
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做称重记载(一般以鸡群的1/20~1/15为宜),称算出平均体重,作为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理论时间的确定依据。
2.停食停水: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高产饲养法施行开始,对鸡群停食10~15天,停水1~3天(具体时间应根据鸡只失重情况和脱毛情况进行灵活掌握),同时停止人工光照,周期结束后恢复正常供水,进行称重3.确定称重:为了准确地掌握鸡只体重下降情况,在断料后第5天进行一次称重,从而根据鸡群的失重情况确定下一次称重时间。
4.恢复喂食:当鸡群中有80%的鸡体重下降28%~30%时,即开始恢复喂食,并且要饲喂高蛋白饲料,供给充足的蛋氨酸和胱氨酸,促进其羽毛迅速再生,尽早恢复生产。
其具体的饲喂标准是:每千克日粮含代谢能11千焦耳,粗蛋白质含量16%~17%,钙质含量3%~4%,磷含量0.7%。
蛋鸡换羽后的饲喂量要求是:第1天饲喂原日粮的1/3,第2天饲喂原日粮的2/3,第3天开始恢复正常饲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及实际应用华都肉鸡公司徐朝华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的采用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代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后迅速恢复产蛋的措施。
是人为的利用了鸡换羽的自然生理现象。
由于人类长期驯养的鸡群受季节气候,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分泌失调,出现了不同步的换羽现象乃至停产,而我们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对鸡群状况的一致性或者说同步性有较高的要求(比方说均匀度。
性成熟。
乃至于栋间差异等等)。
所以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
根据强制换羽措施的不同,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分为:生物学法(激素法),化学法,畜牧学法(饥饿法)和综合法(畜牧学法与化学法相结合)等四种,现简述如下:一、生物学法(激素法)这种强制换羽的方法是给每只母鸡肌肉注射2500国际单位的睾丸甾酮加5mg甲状腺素或每吨饲料添加黄体酮8g。
采用此法,鸡反应迟钝不好动,某些鸡呈“企鹅”姿势,约3-4天后,上述症状消失。
母鸡第二天停产,至第五天羽毛几乎全部脱落并长出新羽。
大约换羽后8周恢复产蛋。
但这种方法未见有报道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过。
二、化学法人们基于饲料中含有过量或过低的矿物质或微量元素,能引起母鸡停止产蛋或产蛋急剧下降的认识,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锌或喂给低钙或低食盐饲料,以促使母鸡停产换羽。
这些方法特点是对母鸡应激较少,死亡率也较低,虽大多数母鸡换羽不完全,但是母鸡停产较块,一旦改喂正常日粮,母鸡即可迅速恢复产蛋。
现将几种方法分别简单介绍如下:㈠喂高锌日粮的强制换羽法在饲料中添加高浓度的锌,能使产蛋鸡短时间降低体重和迅速停产,这是因为高锌可以抑制大脑中的食欲中枢,引起鸡的采食量大幅度减少。
1.措施⑴不停水⑵1-5天(或7天)密闭式鸡舍光照时间从每天16小时降至8小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采用自然光照;6-8天以后逐渐恢复到原来光照时间。
⑶1—5天(或7天)母鸡自由采食含2.5%的氧化锌饲料(每吨含钙3.5%—4%的饲料添加25kg氧化锌)或加3%的硫酸锌,第6天(或第8天)后,喂给母鸡含锌50ppm的常规蛋鸡料。
2.效果⑴体重失重率母鸡自由采食高锌蛋鸡料后第1天,鸡群采食量即减少一半,第7天鸡群的采食量仅为正常采食量的18%左右。
由于母鸡采食量迅速降低,体重也随之迅速下降。
⑵产蛋率喂高锌日粮5—7天后,鸡群即停止产蛋。
第2周鸡群即开始恢复产蛋,第5周产蛋率上升到约60%,第8周产蛋率超过70%,并保持长达11周之久才开始下降。
㈡喂低钙日粮的强制换羽法将日粮中含钙量从3%降到0.09%,代能保持原来的2895kcal。
两周后,产蛋率约降到3%。
但喂给母鸡缺钙日粮并未引起母鸡换羽或换羽速度很慢。
这种方法,仅可以在产蛋后期,使母鸡停产一段时间(如喂低钙饲料14—42天),以便使母鸡恢复体力,待撤走低钙饲料,母鸡又可以迅速恢复产蛋。
㈢喂低食盐日粮的强制换羽法给68周龄白来航鸡喂42天低食盐饲料,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每天6小时光照。
三、畜牧学法畜牧学法是采用停水,绝食和控制光照等措施,使鸡群的生活条件和营养产生剧烈变化,强制母鸡换羽休产的传统强制换羽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故被普遍采用。
㈠诱发换羽休产的主要因素1.停水停水对鸡来说是最剧烈的应激,尤其是会引起蛋壳质量急剧下降。
停水天数应根据季节和鸡的体质灵活掌握。
大多数强制换羽方案都在绝食第1天同时停水。
一般采用停水1—3天。
也有些强制换羽方案在强制换羽开始时停水1—2天,然后恢复饮水,再停水1—2天或第1天不停水,第2—3天连续停水2天。
一般认为停水可以增加重新开产后的蛋重。
但要注意在炎热的夏天,停水可能会降低鸡体散热能力,而过度喘气或因鸡脱水严重而增加了死亡率。
有人认为由于停水可能造成鸡的肾脏损伤,降低或破坏秘尿系统排除鸡体积累的废物的机能,因此,不将停水做为强制换羽的常规手段。
只有当绝食后第5天,鸡群产蛋率还不能降至10%以下时,才考虑停水,以刺激鸡群加快休产(开放式鸡舍可能出现这样现象,因为日照时间长)。
另外,若鸡群体质较弱,应考虑是否停水,或停水1天。
因停水对鸡的应激比绝食的应激更强烈。
2.绝食或饲喂单一谷物在以往众多的强制换羽研究和实践中,关于在换羽期间如何利用“饲料应激”促使鸡群换羽休产以及迅速、合理恢复重新产蛋问题上,方法很多,众说不一。
⑴强制换羽“准备期”为了预防低血钙症以及提高“实施期的蛋壳质量,可在强制换羽第7天,每只鸡每天喂给15g 石灰石不溶性砂粒,每天分三次喂给。
⑵强制换羽“实施期“有人用一个限制日粮配方,即喂给鸡群营养不平衡的单一饲料,如整粒燕麦、碎粒玉米、高粱或大麦粒等谷物料,有的在”实施期“初给予谷物料,尔后绝食,以造成鸡的营养不足,引起鸡群换羽休产;在我国生产更多地采用绝食法。
此外在国外很多试验证明,采用谷物限制饲喂法最佳,日粮顺序为:整粒燕麦、整粒大麦、整粒小麦。
我们认为,在强制换羽”实施期“间,以绝食方法较好。
它既节省饲料,管理又方便,实践中效果也证明很好,至于绝食的时间长短,应根据鸡种、年龄、产蛋率、体质情况以及季节不同而异。
主要的依据以鸡体重的失重率和死亡率情况而定。
⑶强制换羽“恢复期”的饲料供应方法很多,有的给谷物料4周,然后改为自由采食蛋鸡料;有的马上自由采食蛋鸡料;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恢复期开始喂育成料,并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喂料量采用逐渐增加然后改自由采食蛋鸡料;恢复期,直接用蛋鸡饲料限饲,过一段时间再改为自由采食。
3.控制光照所有诱发鸡换羽休产的措施,都采用减少光照时间。
一般是在停水、绝食第一天起,约30天将原来每天16小时光照时间减少到8小时左右,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夏季人工强制换羽不易获得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资料证明,将光照减少到每天6小时,对鸡体没有不良影响,而可维持一定时间休产状态。
有人采用不停水、不绝食,仅将光照时间从每天16小时减少到6小时,并一直持续到40天,然后逐渐增加光照到第51天达每天16小时,以了解不采取绝食停水处理,仅减少光照时间对蛋鸡停产和保持休产状态的影响。
其结果表明仅仅靠短光照处理,不能诱发所有的鸡休产,而休产鸡的平均停产天数也比“绝食、停水和减少光照”方法长得多。
可见仅采取减少光照措施的效果不好。
减少光照时间对密闭式鸡舍来讲容易做到,而对于开放鸡舍就复杂的多。
解决办法:一是,在短日照时,采用停止补充光照。
二是,在长日照时,可在绝食前给予7天连续光照。
然后在绝食的第1天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或采用自然光照。
这既打乱了鸡的生活规律,又是给鸡一种好象光照时间是逐渐减少或突然减少的感觉。
从而达到“光应激”作用。
减少光照时间一直持续到强制换羽“恢复期”的前半期,而到后半期应根据鸡群重新开产的具体情况,逐渐将光照恢复到16小时为止。
总之,上述停水、绝食和减少光照等三方面,是诱发鸡群换羽休产的主要因素。
由于各鸡场的条件不同,鸡种、鸡群年龄、体质、产蛋水平以及饲料条件各异,因此很难作出统一的规定,并没有“标准答案”。
这就是有的鸡场强制换羽的效果好,而有的效果差以至失败的原因所在。
成功的具体方案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灵活掌握其“应激量”。
㈡强制换羽“实施期”的处理标准及掌握1.处理标准2.处理标准的掌握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鸡的年龄、体质、产蛋率和季节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停水、绝食的天数。
其主要依据是:①鸡体重失重率。
一般掌握在25%—30%左右;②鸡群死亡率。
以前认为,鸡群死亡率不超过5%。
目前多主鸡群死亡率不超过3%为宜。
㈢强制换羽的基本模式强制换羽可分为:强制换羽前的准备期,强制换羽实施期,强制换羽恢复期和第二产蛋期等四个阶段。
1.强制换羽“准备期”是指第1产蛋期末期,强制换羽前1周时间,在此期间是做各项准备工作。
2.强制换羽“实施期”是指从执行强制换羽各项措施的第1天到鸡体重下降至25%—30%左右时为止。
在此期间,产蛋率迅速降低到鸡群完全休产,鸡的体重迅速减少。
3.强制换羽“恢复期”是指鸡的体重失重率达25%—30%左右至鸡群产蛋率达5%时为止。
4.第二产蛋期是指鸡群恢复产蛋,产蛋率达5%至鸡群淘汰为止。
㈣强制换羽各期的准备工作1.强制换羽的准备工作(准备期)⑴确定强制换羽时间商品蛋鸡一般在鸡产蛋一年后进行强制换羽。
⑵制定强制换羽方案根据鸡群状况、季节及第一产蛋期鸡群的产蛋性能,制订强制换羽具体方案,以便强制换羽工作顺利进行。
非特殊情况不要随便变更计划。
⑶鸡群的选择和淘汰强制换羽前要对鸡群认真挑选,淘汰弱、病、残和脱肛鸡。
另外,鸡群中已换过羽的鸡,也应挑出另舍饲养不参加强制换羽。
这部分鸡按常规饲养管理,很快可以恢复产蛋。
⑷防疫注射在强制换羽的前一周,应做新城疫监测,当抗体效价低时,应对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注射。
有必要时还可以注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⑸断喙在强制换羽前最好对鸡群进行断喙,以免鸡只饥饿难受而相互啄,造成死亡率上升。
⑹称重在强制换羽前1天,要随机称50—100只鸡的体重(或鸡群鸡数1%),以便了解强制换羽实施期鸡的失重率和恢复期鸡群体重恢复情况。
⑺准备饲料强制换羽前要准备钙和恢复期所需要的饲料、维生素等。
2.强制换羽实施期工作⑴密切观察鸡群,并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调整方案甚至中止方案。
⑵定期称重固定称“准备期”测体重的鸡只。
以经常了解失重率,决定实施期的结束时间。
一般在强制换羽开始后,1周称一次体重,以后可每两周称重一次,在预定的实施器结束前几天,最好每周称重一次,以确定最佳的实施期结束日期。
⑶鸡群遇到疫情,应中止执行强制换羽方案,改为自由采食或进入恢复期。
⑷喂给蛎粉或骨粉执行强制换羽约5—7天,鸡群仍有部分鸡继续产蛋,为改善蛋壳质量,应补充骨粉,可每百只鸡一次性补给2kg骨粉。
在实施期间,鸡处于钙的负平衡,为此有人主在整个实施期给鸡补充钙质,这样既改善强制换羽期的蛋壳质量,也提高了重新恢复产蛋的蛋壳质量。
⑸地面平养鸡,注意及时清扫脱落的羽毛,以防鸡只啄食。
⑹机械刮粪的笼养鸡,在鸡群羽毛大量脱落时期每天要增加刮粪次数,以免造成刮粪困难。
⑺认真统计鸡群死亡率当死亡率达到3%时,结束实施期转入恢复期。
3.恢复期⑴喂料体重降至25%—30%时开始喂料。
不管是喂育成料还是蛋鸡料,都应采取逐渐增加喂料量的限饲方法。
至产蛋率达5%改为自由采食蛋鸡料。
若喂给育成料,应在料中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骨粉。
⑵光照恢复期光照时间也应采取逐渐增加的方法。
一般是在强制换羽第30天后,每周光照增加1—2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后恒定。
密闭鸡舍可每周增加2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后恒定。
⑶防疫强制换羽实施期结束后,应做新城疫监测,抗体效价低时,要进行免疫注射。
⑷统计分析恢复期鸡群的死亡率。
⑸每周称重一次了解体重恢复情况,并结合产蛋恢复情况来决定喂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