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立杆作业指导书教程文件
固定式人字抱杆整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摘要 (1)前言 (2)1施工准备 (3)现场勘查 (3)编写立杆施工错 (3)2、施工作业流程 (3)选配施工器具和材料 (3)、抱杆高度的选择 (3)、上下风钢丝绳的选择 (3)、滑动组的择 (3)、绞磨的选择 (3)、其他器具与材料选择 (4)组织现场施工 (4)、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 (4)、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4)、起吊前的检 (4)、起吊后全面检查 (5)、起吊 (5)、电杆进坑到位 (5)、撤除抱杆等起重设备 (5)3、工作终结 (5)、现场检查施工质量 (5)、安全文明生产 (5)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5)(一)施工准备 (5)(二)、现场布置 (6)(三)、抱杆的竖立 (6)(四)、杆塔吊立 (6)(五)、扒杆拆除 (7)(六)、施工注意事项 (7)(七)、检查项目及质量评定标准 (7)三、易引发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固定式人字抱杆整立电杆施工作业指导书学生:刘森磊指导老师:袁帅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摘要:介绍了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时,场地布置与要求、抱杆高度确定、立杆方法及设备受力、引发倒杆事故的原因等关键问题,以提醒现场施工人员的重视。
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以其方便、灵活、工器具简单,一直被各县(市)供电企业起吊15m及以下电杆所采用。
但由于现场少数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在场地布置及起吊环节上不够重视,导致施工中倒抱杆、倒电杆及人员伤亡事故屡屡发生。
为此,笔者特从起吊布置及要求、引发事故的原因等方面加以分析与提醒,目的是让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真正成为10kV配网施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固定式人字抱杆、受力、立杆方法、事故原因、安全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xed herringbone hold pole pole, site layout and requirements, hold the rod height determined, rod method and equipment by force, causing pole collapse accidents and other reasons, to remind the attention of the on-sit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Fixed herringbone holding pole pole, with its convenient, flexible, easy to implement and has been used in counties (cities),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ifting 15m and following pole. But due to the careless field few construction staffs, in the site layout and lifting link enough attention, resul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verted holding bar, a reverse pole and the personnel casualty acci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To this end, the author from lifting layout and requirements, caused the accident reasons be analysis and reminded to make fixed herringbone holding pole pole truly become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Key words: fixed herringbone pole, pole, force method,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safety前言:在输电线路中安全一直是个长期的问题(一)材料运输:材料运输是以起重、装运内容为主的工作项目。
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脚手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暂时性工具,用于提供工人操作和施工所需的支撑平台。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指导书旨在规范脚手架的搭建和使用过程,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脚手架搭建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搭建脚手架的位置和高度,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脚手架类型和规格。
2. 检查施工现场的地基情况,确保地面平整、坚固,并清理掉障碍物。
3. 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包括脚手架杆件、连接件、螺栓、脚手架板等。
4. 对脚手架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者缺失应及时更换。
三、脚手架搭建过程1. 按照设计要求,先搭建脚手架的立杆,将立杆插入地面或者脚手架底座中,并确保其稳固。
2. 根据设计要求,将横杆、斜杆等连接件安装在立杆上,确保连接坚固。
3. 搭建脚手架的横向和纵向支撑杆,以增加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
4. 安装脚手架的平台板,确保其坚固、平整,并用安全扣件固定在脚手架的横杆上。
5. 在搭建过程中,要注意脚手架的水平和垂直度,以及各部件的连接坚固性。
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四、脚手架使用注意事项1. 在使用脚手架之前,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脚手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使用脚手架时,应穿戴合适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3. 严禁超载使用脚手架,根据设计要求和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和材料的分量。
4. 在使用脚手架时,应注意平稳行走,不得奔跑或者跳跃,以免造成脚手架的晃动和不稳定。
5. 在脚手架上作业时,应保持平稳的姿式,不得倚靠、站立在脚手架的栏杆上,以免发生意外。
6. 脚手架上禁止乱丢杂物,保持脚手架的整洁,以免杂物掉落伤人。
7.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大风、雷电等,应暂停脚手架的使用,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脚手架拆除1. 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脚手架,避免长期存在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10kV线路人工立杆作业指导书

第8部分:配网工程
10kV线路人工立杆作业指导书
编码:DLGT-02
10kV线路人工立杆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广西电网公司所属各供电企业管辖范围内所有10kV线路人工立杆工作。
2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GB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SD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Q/CSG 1 0002-2004 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Q/GXD 205.15-2006 广西电网公司配电运行管理标准
广西电网公司输电、配电、变电检修作业防高空坠落安全防护规则
3 作业准备
3.1 人员配备
3.2工器具
3.3消耗材料
4 安全风险及预控措施
备注:上表中空白处应根据现场危害辨识后相应补充其他风险及预控措施。
5 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见图1
图1 作业流程图
6 作业项目、方法及标准
7 检修记录
10kV线路人工立杆记录卡见附录A。
8 回顾与改进
本作业指导书由供电局线路运行维部门(所)针对执行情况按照每年一次进行总结回顾,并提出改进或修订意见报本局生产技术部汇总后上报广西电网公司生技部修编。
附录A
10kV线路人工立杆记录卡。
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一、施工组织1.1 基础交桩测量与检查确认1.2支柱安装与整正二、主要工机具2.1测量检查工具2.2支柱安装整正工机具3.1工艺流程:基础质量检查→支柱装车计划→材料运输→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
3.2基础质量检查:进行支柱吊装前,必须对支柱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漏长度与防腐质量、螺栓间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埋质量检查、基础顶面的高程偏差、基础的方位(垂直于线路中心、允许误差2o)。
对存在问题的基础,及时与站前施工单位联系,落实整改和处理结果(螺栓间距离检查如下图)。
对无法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基础在交接时做好记录。
3.2支柱装车计划:按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基础施工情况,排列支柱类型、数量、卸车地点等计划,发到供货厂家按计划装车。
3.3材料运输:派人引导运货车,按计划尽量将支柱运到基础旁,减少二次倒运。
因地形、道路限制运不到基础旁的,就近运送到卸杆点附近的桥下、道口等汽吊能从路基上起吊的位置,便于二次倒运。
3.4支柱外观质量检查:安装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标准要求,主要检查合格证、检验报告、型号、标识、外观尺寸、预留孔位、挠度与平直度、防腐和表面等质量情况。
3.5螺母预调整:在进行支柱吊装前,按垫片上表面至基础面距离5cm预安装下部螺母、垫片,用自制水平尺(按2‰设置)看平水平尺,调整螺母、垫片位置。
以减少支柱安装后的整正工作量。
3.6支柱安装:支柱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型号及支柱型号,作业负责人引导汽车吊到合适位置,打上支腿。
支柱吊装应采用高强度尼龙吊装带或钢丝绳,防止损伤支柱表面漆层及镀锌,支柱吊装对位时防止碰撞基础螺栓,下落时要缓缓下落,防止刮伤螺纹,对角紧固2个以上螺母后,方可收吊臂。
3.7 支柱整正:先对支柱的纵线路方向和横线路方向斜率进行检查,对不达要求的进行调整。
调整时,先松动主螺母,用撬棍抬动支柱,根据斜率,有目的的调整柱底螺母。
倒落式人字立杆法检修作业指导书

倒落式人字立杆法检修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35kV及以下电力电杆、铁塔常用人力组立方式和作业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铁运〔1999〕103号《铁路电力管理规程》铁运〔1999〕103号《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7-2007《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2003 J290-2004 《铁路电力设备安装标准》第三版(80)铁机字 1817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铁路电力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电杆、铁塔常用组立方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现场组立电杆时由于地形和地物的限制,不能用汽车吊进行,常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立杆法。
倒落式人字抱杆立杆,设备简单,起立过程平稳可靠。
由于是整体组立减少高空作业的难度,其优点可利用不太高的抱杆吊起2倍以上抱杆高度的电杆并且主要操作岗位远在倒杆距离以外起吊比较安全,是目前杆塔整立的一种主要方法。
4.1.组立准备工作4.1.1.组立人员准备序号作业内容人数负责人作业组员1 工作执行人 12 工作许可人 13 工作监护人 2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 坐台防护人员 1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5 现场防护人员 26 工作组员214.1.2.组立工器具准备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手板葫芦个根据需要2 大绳根根据需要3 吊绳根根据需要4 电动钻锤(电钻)把根据需要5 钻头根根据需要6 钢丝套副根据需要7 钢丝绳根根据需要含起吊绳8 动滑轮个根据需要9 钢钎根根据需要10 立杆器付根据需要11 二锤把根据需要12 捣固锤把根据需要13 铁锹把根据需要14 十字镐把根据需要15 锄头把根据需要16 斧头把根据需要17 抬杠根根据需要18 平锉把根据需要19 圆锉把根据需要20 锯弓把根据需要21 安全标志牌块根据需要22 警示带盘根据需要23 臂章(袖标)个根据需要24 防护旗面根据需要25 登高板付26 断线钳把根据需要27 内六角扳手套根据需要28 机械打孔机台根据需要29 螺帽切除器台根据需要30 全能王压接钳把根据需要31 万能卡线器个根据需要32 便携式高速电锯把根据需要33 手动液压切刀把根据需要 134 手动切断工具把根据需要35 扭力扳手套根据需要36 套筒套根据需要37 双向棘轮板手(快速板手) 把根据需要38 梅花扳手把根据需要39 克丝钳把根据需要40 活动扳手把根据需要41 铁榔头把根据需要42 水平尺把根据需要43 测距仪台根据需要44 对讲机台根据需要45 绞磨台含推杆46 抱杆副47 地锚个48 木挡板块根据需要49 滑轮组组50 手旗副根据需要51 口哨个根据需要注:组立工器的规格型号、数量根据需要确定4.1.3.组立作业准备序号工作内容作业准备要求责任人备注1 明确工作任务本次作业内容2 填发停电作业工作票1.按《铁路局电力作业安全工作票执行标准》填写;2.提前一天交由工作执行人。
架子工作业指导书

架子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为架子工作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
架子工作是指在建筑、装修等领域中,搭建和安装各种类型的架子,以支撑工人进行施工和维修工作。
本指导书将介绍架子工作的准备工作、搭建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工作区域:根据施工需求,确定需要搭建架子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2. 材料准备:根据工作区域的要求,准备所需的架子材料,如钢管、连接件、脚手架板等。
3. 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如扳手、榔头、螺丝刀等。
4. 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区域没有危险物品,确定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三、搭建步骤1. 绘制搭建方案:根据工作区域的尺寸和要求,绘制搭建方案,确定所需的架子数量和布局。
2. 搭建基础:根据方案,在地面上搭建基础,通常使用脚手架板和支撑杆固定在地面上。
3. 搭建立柱:根据方案,将钢管立起,使用连接件将钢管连接在一起,确保稳固。
4. 搭建横梁:在立柱之间安装横梁,使用连接件将横梁与立柱连接在一起。
5. 安装脚手架板:在横梁上安装脚手架板,确保板面平整稳固。
6. 搭建顶层:根据需要,搭建架子的顶层结构,以支撑更高层次的工作。
7. 检查和调整:完成搭建后,检查架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要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安全帽:所有参与搭建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以防止头部受伤。
2. 安全绳:在高空作业时,工作人员应使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以防止意外坠落。
3. 平衡和稳定:搭建架子时,要确保架子的平衡和稳定,避免倾斜和晃动。
4. 材料使用: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确保其质量和耐久性。
5. 防滑措施:在脚手架板上使用防滑措施,以防止工人在潮湿或滑溜的情况下滑倒。
6. 禁止超载:严禁超过架子的负荷限制,以免导致架子倒塌或损坏。
7.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架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五、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架子工作的准备工作、搭建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架子工作业指导书

架子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架子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们负责搭建和拆除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为施工提供了方便。
为了保证架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架子工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架子工提供详细的工作指导,确保他们在搭建和拆除脚手架时能够准确、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
三、工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搭建和拆除脚手架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b. 根据工地要求和设计图纸,选择适当的脚手架材料和工具。
c. 检查脚手架材料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没有损坏和缺失。
d. 组织好工作人员,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2. 搭建脚手架:a.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脚手架的尺寸和高度。
b.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搭建方法,如悬挑式、独立式或支撑式。
c. 按照安全规范,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d. 逐步搭建脚手架的主体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扶手和脚轮等。
e. 检查每个连接点的牢固性,确保脚手架的整体安全。
3. 使用脚手架:a. 在使用脚手架前,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b. 严禁超载,根据脚手架的承重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和材料的重量。
c. 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d. 在脚手架上工作时,必须保持平稳、谨慎,避免突然移动或跳跃。
4. 拆除脚手架:a. 在拆除脚手架前,必须清理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工具,确保安全无障碍。
b. 按照逆序逐步拆除脚手架的主体结构,确保拆除过程安全可控。
c. 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脚手架材料和工具掉落,避免对周围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d. 拆除完成后,必须清理工地,确保无残留物。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头盔、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2. 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严禁超载。
3. 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结构完整性和连接点的牢固性。
4. 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工作时必须保持平稳、谨慎,避免突然移动或跳跃。
作业指导书(基础施工)

一、杆塔基础的类别1、混凝土杆塔的基础混凝土杆基础一般采用三盘,即底盘、卡盘、拉线盘,在现场组装。
三盘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也可采用天然石料制造。
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采用现场浇制混凝土基础,灌注桩基础或其他类型的基础。
2、铁塔基础铁塔基础主有:(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现场浇制基础;(2)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3)金属基础;(4)岩石基础;(5)灌注式基础;(6)桩台式基础;(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二、挖坑与底盘吊装与校正1、圆形坑的施工对于不带横木和底卡盘的电杆,以挖圆形坑为最好,因圆形坑挖土最少,短时间比较不易坍方,立杆时进坑以后不易发生倒杆,一般配电线路均采用圆形坑。
35KV电杆不用底卡盘的,也采用圆形坑。
当埋深在1.8m以上时,一次即可挖成圆坑;深度大于1.8m时,可采用阶梯形,或上部挖较大的方形或长方形以便于立足,再继续挖中央圆坑。
通常对用固定抱杆起吊电杆的圆坑可不开马槽,只有采用倒落式抱杆起立电杆时才开马槽。
挖坑时,底部直径必须大于电杆根径200mm 以上,以便矫正。
挖坑的对中方法是,以长标杆立于主坑中心,与前后副桩或前后坑位中心应成一直线,即符合线路中心位置。
2、方形坑施工方形或长方形坑的挖掘,大都使用短铲短锹施工,一般粘土以取1∶0.2坡度下挖为宜。
若遇坍方,即须加大坡度或挖成阶梯形坑。
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容易坍方的砂土层,可以采用当天挖坑,挖好随即立杆;若当天来不及施工,可在前一天先挖上部泥土约一半深度,第二天再继续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随即立杆埋土。
拉线坑的坑底应基本垂直于拉线方向挖成斜坡形。
3、挖坑尺寸(单位:m )砂砾松土:B= b+0.6+2×粘 土:B= b+0.6+2×松 石:B= b+0.4+2×0.15H坚 石:B= b+0.4加挡土板:B= b+0.6+0.64、坑深的检查不论圆坑方坑或拉线坑,坑底均应基本保持平整,坑深检查用塔尺及水准仪测量,带坡度拉坑检查以坑中心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工立水泥杆作业指导书
一、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18米及以下水泥电杆的组立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
二、引用标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作业目的
保证电杆组立满足运行条件、符合质量要求。
四、作业流程
4.1作业程序
4.2、操作方法
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
常用立杆方法有多种,如汽车起重机立杆;用架杆组立;叉杆组立;人字型抱杆组立等。
下面仅述采用固定的人字型抱杆立杆的方法。
文中所讲的电杆均指钢筋混凝土电杆。
立杆就是将电杆按照规定位置立起埋入杆坑,有些杆还要按规定装设拉线。
4.3施工准备:
电杆组立前应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对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应良好;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和施工程序。
电杆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复核坑深,清除坑内余土并找平;检查马道是否合适;设计要求需装设底盘时,将底盘水平放置于坑内中心。
用红漆标出电杆埋深,然后使用撬棍将电杆移到马道上,调整杆身使杆根对准坑内滑板,以便杆根下滑,同时防止杆根冲坏坑壁。
当线路需跨越时,一根电杆高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用两根电杆连接,目前,一般采用电焊法或法兰盘连接法。
五、立杆:
采用固定人字形抱杆立杆,工机具见表:
5.1地锚设置:
沿杆坑中心线在牵引反方向距杆坑中心约1.5倍杆长处,埋设地锚,以便固定制动器与临时拉线(制动绳);
在立杆方向的左右侧,距杆坑中心线约1.5倍杆长处,各埋设一个地锚,作固定临时拉线用(晃绳);
在牵引侧距杆坑中心线约1.5倍杆长处,设牵引地锚,以便固定滑轮组;
在距牵引地锚后15m处,埋设一个地锚,作固定绞磨用;
牵引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5m,其余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2m。
与地锚接触的坑壁应保持垂直,其下部应挖一个放置地锚的土槽。
地锚应与牵引方向保持垂直。
在淤泥及砂土处设置地锚时,应在地锚上加压两块木板,以加大地锚抗拉力。
5.2起吊工机具和地锚的连接:
在电杆上用U型环固定起吊钢丝绳,并使其穿过单滑轮,单滑轮由总吊绳与抱杆连接。
吊绳在抱杆上至少缠绕两圈以上,以免窜动。
杆高在15m以下的电杆,可采用单固定点起吊。
在抱杆顶端与牵引地锚间经滑轮组连接,使牵引绳由动滑轮引出,通过导向滑轮与绞磨连接。
用U型环将吊绳和牵引绳在抱杆上固定。
在地势不好的情况下立杆时,为防止抱杆倾倒,在其顶端绑扎处加装两侧晃绳,以使抱杆稳定。
在淤泥及积水地区立杆时,为防止抱杆下沉,应在抱杆根部夹装两根枕木,用螺栓固定,并在抱杆根部垫上石块或其他等物。
5.3起吊电杆:
在起吊前应注意检查起吊电杆所用工具、各连接点以及电杆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妥之处立即处理,确保安全;
向工作人员分配工作,应详细交待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推动绞磨进行起吊,当电杆头部离地面0.5~1.0m 高时应停止起吊,在重复检查一次各部位情况,尤其对绳扣的检查要仔细,确认无问题后继续起吊;当抱杆和电杆同时竖起时,负责制动绳和晃绳的人要配合好,加强控制;
当电杆起吊至一定高度时,松动绳使杆根顺滑板逐渐进入坑内。
杆根应在抱杆失效前接触坑底(一般电杆对地面夹角不小于50°);
在起吊过程中,左右侧晃绳应均匀施力,以保持杆身稳定。
当起吊至60°~70°时,应将反向晃绳(拉线)拴在地锚上,但不要栓死,以便随电杆的起吊慢慢松动,以防电杆向
人字型抱杆立杆示意图
①绞磨;②导向滑轮;③滑轮组;④人字形抱杆;⑤吊绳;
⑥单滑轮;⑦晃绳;⑧滑板
s>1.3标高 ③
②
①
⑤
④
⑥ ⑦
⑦ ④
④
⑦
⑧
B
B
A
Xo
a
X2 X1
牵引侧倾倒;
当电杆起吊至80°时,绞磨应缓慢推动,并缓放反向晃绳(拉线)和左右侧晃绳固定在地锚上。
各种杆型起吊的主要数据见下表
5.4杆身调整:
在相邻未立杆的杆坑线路方向上的辅助桩处,用经纬仪观测已立的电杆,指挥调整杆身,使电杆与线路中心线重合;用线坠观测,调整杆身的垂直;
杆位调整,一般可用杠子拨,或用杠杆与绳索联合拨杆根,使之移至规定位置。
调直杆身时,可借助晃绳或架杆进行。
5.5土夯实及防护:
杆身调整后,即进行填土夯实工作。
每填500mm厚,捣固夯实一次,捣固夯实应在电杆的两对侧交替进行,以防电杆位移;
填入坑深的2/3时,当电杆用卡盘时,则要安装卡盘。
直线杆的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
承力杆的卡盘应埋设在承力侧。
卡盘上口距地面0.5m ;当卡盘安装后,继续填土夯实,并填至高出地面300mm(冻土及其他不易夯实的土质为500mm),使电杆周围形成一个顶面直径为500mm,高300mm并有一定坡度的圆土台,以备埋土下沉时充填用;
在电杆距地面1m处用红漆标注临时杆号;
在斜坡处或土质松软的地方,电杆埋深应增加或设挡土装置;在有水流的地方,可设防水柱和砌石围子;
在车马通行处所,为防止电杆不受损伤可装设车挡装置。
6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6.1、基坑底部使用底盘时,安装的底盘表面应保持水平;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不应超过30mm;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
6.2、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
6.3、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50mm;迈步:30mm;两杆高低差:20mm;根开:±20mm;带叉梁的双杆组立后,杆身和叉梁均不应有鼓肚现象。
6.4、钢筋混凝土电杆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6.5、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
6.6、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大于0.2mm,长度不超过1/3周长,杆身歪曲不超过杆长的2‰。
6.7、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横向裂纹。
6.8、要使用带槽的滑板,禁止使用锹、镐,棍棒等不适宜的工具立杆和代替滑板。
6.9、禁止坑内有人工作时挪动电杆。
6.10、禁止在6级以上大风及雷雨、浓雾时立杆。
6.11、组立杆塔,须专人指挥,工具经计算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12、立无叉梁的H型杆时,要加装一个临时叉梁,以保证在起吊过程中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杆身偏扭。
6.13、临时地锚必须埋设牢固,主牵引地锚、杆塔中心、抱杆顶及制动地锚四点须在一直线上。
6.14、杆塔起吊时,注意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与立杆无关人员均应距所立杆塔高度的1.2倍以外。
6.15、作业完毕必须做到工完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