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防治
麻疹防治知识

麻疹防治知识
1. 身体卫生:要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勤洗手,勤更换被褥、枕套等,勤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并定期做室内除尘、消毒等;
2. 及时预防:及时到医院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婴幼儿应在满6个月后接种,应及时复新接种;
3. 疫苗防治:应及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防控麻疹的流行,同时也为婴幼儿接种免疫,避免出现病情;
4. 注意饮食:要壮着脾胃功能,注意多食补品,适当吃些猪肉、牛肉、羊肉、鸡蛋、虾、蟹、菌藻类、豆制品、鱼、果蔬等;
5. 遵医嘱:有明确麻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科学合理诊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病情;
6. 明确传播途径:麻疹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尤其是病人呼吸、说话之间经飞沫传播,也可以经粪口传播、接触者传播,因此,应该加强对被感染者的咳嗽细菌的控制,防止二次传播。
2024年度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病毒监测网络,以及时掌握病毒变异和流行趋势。
开展主动监测
03
在麻疹高发季节和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
疫情。
20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管理
建立健全防控机制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制定麻疹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 措施和责任分工。
加强晨检和缺勤追踪
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及时报告;对缺勤学生进 行追踪,了解其健康状况。
25
未来麻疹防治工作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继续推进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质量
,降低麻疹发病率。
2024/3/24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的麻疹监测预警体系 ,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防止 疫情扩散和蔓延。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麻疹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麻疹防治知识培 训资料
2024/3/24
1
目录
• 麻疹概述 • 麻疹疫苗接种 • 麻疹预防措施 • 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 • 公共卫生管理与宣传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3/24
2
2024/3/24
01
CATALOGUE
麻疹概述
3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 、口腔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2024/3/24
17
并发症处理策略
并发症类型
麻疹常见并发症包括喉炎、肺炎、心肌 炎、脑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VS
处理策略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喉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喉部水肿;肺 炎应给予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使用营养心肌药 物治疗;脑炎患者应降低颅内压,控制感 染,保护脑细胞等。同时,加强护理和营 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麻疹防治实施方案

麻疹防治实施方案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等,严重时可引起肺炎、脑炎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麻疹防治实施方案对于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一、加强宣传教育麻疹防治工作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公众传达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强对麻疹疫苗的供应和管理,确保疫苗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
同时,要积极宣传麻疹疫苗的接种重要性,鼓励公众按照规定接种疫苗,特别是儿童和易感人群。
三、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的麻疹疫情监测系统,对疫情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疫情暴发的迹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保护公众健康。
四、加强医疗救治针对麻疹患者,要加强医疗救治工作。
提高医疗机构对麻疹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要做好患者的隔离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防止疫情的扩散。
五、加强国际合作麻疹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加强边境卫生检疫合作,共同应对麻疹疫情的挑战。
同时,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麻疹防治工作的开展。
六、加强社会参与麻疹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麻疹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防控能力。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麻疹防治工作,共同维护公众健康。
总之,麻疹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疫苗接种、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医疗救治、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社会参与等措施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级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麻疹的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计划培训目标:1. 提高麻疹的认知度,包括病毒传播途径、潜伏期、症状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麻疹的预防措施,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以及接种计划。
3. 学习如何应对麻疹疫情,包括隔离、治疗和预防传播的措施。
培训内容:一、麻疹的基本知识1、介绍麻疹的传播途径和潜伏期。
2、提醒麻疹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等。
3、讲解麻疹的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和中耳炎等。
二、麻疹的预防措施1、详细介绍麻疹疫苗的种类和接种计划。
2、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包括儿童和成年人的接种建议。
3、解答常见的疫苗接种相关问题,如接种副作用、有效期和接种原则等。
三、应对麻疹疫情1、介绍麻疹的隔离和治疗措施,包括在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防护措施。
2、指导如何预防麻疹的传播,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培训方法:1、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医学专家和流行病学家进行讲座,介绍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知识,同时组织相关研讨会,以便学员能够深入讨论和交流。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麻疹疫情案例,让学员了解应对麻疹疫情的紧急处理办法,包括隔离和治疗等。
3、现场演练:组织模拟演练活动,让学员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如何快速应对麻疹疫情,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考核:1、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形式考核学员对麻疹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病毒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应对疫情的措施等。
2、实操考核:通过模拟场景演练考核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麻疹疫情的能力,包括隔离、治疗和预防传播的措施。
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跟踪学员疫苗接种率情况,以评估培训对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2、组织学员参与麻疹疫情应急处理演练,评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效果。
3、收集学员反馈意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为今后改进提供参考。
总结:通过麻疹防治知识培训,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和医疗工作者对麻疹的认知水平,增强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有效性。
麻疹防治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1. 早期发现、及时报告麻疹疫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降低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
3.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麻疹的传播风险。
三、组织领导1. 成立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 监测与报告: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
3. 隔离治疗:对确诊的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现: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理。
2. 流调与诊断: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病例。
3. 隔离治疗: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5. 采样与检测: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周边人群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新病例。
6. 疫情通报: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并向公众通报。
六、总结与评估1. 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麻疹防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麻疹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小学防治麻疹主题班会PPT

预防和治疗麻 疹
预防和治疗麻疹
预防麻疹的重要性:接种疫苗 是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病毒 感染入侵人体后,在发病前的 几周就可持续发生传播,因此 及早接种疫苗非常重要。
预防和治疗麻疹
麻疹疫苗接种的几个注意点: 麻疹疫苗接种需要遵循规定的 程序和方法,如接种时间、接 种途径、剂量等,接种后应注 意观察副作用。
防治麻疹的相关知识
麻疹的预防与防控措施:除了 及时接种疫苗外,预防与防控 麻疹还可以通过消毒物品、通 风等方法来防止麻疹的传播。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学防治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题班会PPT
目录 介绍麻疹 预防和治疗麻疹 防治麻疹的相关知识
介绍麻疹
介绍麻疹
什么是麻疹: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 疾病,引起该病的麻疹病毒属于 paramyxoviridae 家族。 麻疹的症状:患者发热、咳嗽、流 涕和结膜炎,随后有弥漫性皮疹, 持续约7-10天。
介绍麻疹
麻疹的危害:麻疹对于基础性 疾病的儿童危害更大,如: 免 疫缺陷、营养不良、肺结核、 白血病等,麻疹可以导致一些 并发症,如肺炎、脑炎、角膜 炎,严重的麻疹病例可致死。
预防和治疗麻疹
治疗麻疹的疗法:麻疹没有特效药 物,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如 :控制发热、止咳化痰、润肺化痰 、保持空气新鲜等。
防治麻疹的相 关知识
防治麻疹的相关知识
确定麻疹病例的识别方法:及 早识别和隔离麻疹病例是防治 麻疹的关键,麻疹的确诊需要 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 多种方法。
如何预防麻疹的传播:密切接 触是麻疹传染的主要途径,避 免与病人密切接触是防止麻疹 传播的关键。
预防麻疹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麻疹病例。
2.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做好应急处理,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预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预防麻疹工作。
2. 设立预防麻疹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成立预防麻疹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四、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
2. 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病例,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3. 隔离治疗: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 信息报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麻疹疫情。
5. 健康教育: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6. 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及时治疗。
3.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4.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防疫物资供应。
5. 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应对疫情。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4.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麻疹防治的认识。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预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疫情变化,应及时修订预案。
幼儿园麻疹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我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体教职工对麻疹的认识和防控意识,确保及时发现、报告、隔离和治疗麻疹患者。
2. 完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确保适龄幼儿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降低麻疹传播风险。
4. 减少麻疹病例发生,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三、工作措施1. 加强麻疹宣传教育(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麻疹防治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2)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普及麻疹防治知识,增强家长防控意识。
2. 完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1)认真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确保适龄幼儿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8月龄~15周岁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幼儿进行免费接种。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定期对教室、卫生间、餐具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
4. 开展晨检工作(1)每天对幼儿进行晨检,及时发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2)对疑似麻疹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
5. 严格传染病报告制度(1)发现麻疹病例,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病例来源,切断传播途径。
6.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1)及时向家长通报麻疹防控工作进展。
(2)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四、工作要求1. 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麻疹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职责。
2.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防控合力。
4. 定期对麻疹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我园麻疹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发 热 与 出 出疹顺序 出 疹 特 点 及 演 皮疹分布 全 身 症 状 及 实验室检查
名 疹关系
变
其他特点
麻 发热 3—4 耳后、颈→ 红色斑丘疹,充 全身性
全 身 症 状 及 出疹期白细
疹 日 出 疹 , 前 额 → 面 血性,疹间皮肤
结 膜 炎 症 较 胞减少,中
出 疹 时 体 部 → 躯 干 正常,手脚心有
中医概述
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早有认识。 明代以后对麻疹病因、诊断、并发症有论述。 龚廷贤《古今医鉴》首立“麻疹”病名。指出
“麻疹多为天行戾气传染,沿门阖户遍地相 传”。 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指出麻疹的并发症为 “喉痹”、“肺胀”、“口疳”。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麻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感受麻毒时 邪,流行传染所致。
证型表现及治疗
1.顺证
(1)疹前期(为期约3天)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眼睑
红赤,泪水汪汪,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黏膜红赤,贴近
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
微黄。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为升麻葛根汤去芍药加未,升
麻、葛根解毒透疹除热、防、荆、薄、牛解肌清热,前、杏、
麻毒内归于肺,或复感外邪侵袭于肺,以致 肺气贲郁,上逆而为咳喘。
火毒上攻,咽喉不利而成喉痹。 毒陷心肝,神识昏迷,惊厥谵妄。 血分毒热炽盛,皮肤可见紫斑 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可见内闭外脱之险证。
总之,麻疹变证多端。
二、中医辨证论治
麻毒为阳毒治则“首重透发” 亦“麻不 厌透”之说,故以宣透解毒为主。
出疹前期:麻毒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 毒邪犯肺,肺失宣降,早期可见发热、咳嗽、 喷嚏、流涕等类伤风感冒症。
出疹期:麻毒犯脾,邪入气分,正邪相争,正 盛邪实,正气驱邪外泄,皮疹出现,从全身达 于四末,疹点出齐.
疹回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疹 子收没。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
若正虚不能脱邪外泄, 或邪盛化火内陷,均可致麻疹透布不顺产生逆 证、险证。
麻疹皮疹1 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照片
1麻0疹皮疹2
六、实验室检查
1、血象 2、病原学诊断 3、查多核巨细胞 4、血清抗体测定
麻疹黏膜斑3
七、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 2、心肌炎: 3、喉炎: 4、神经系统并发症:麻疹病毒脑炎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麻疹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1、风疹 2、幼儿急疹 3、药物疹
大,杨梅舌
片脱皮
药 热 度 高 低 无规律
可 呈 各 种 类 型 多少不等, 有服药史
白细胞可增
物 不一,出
皮疹、麻疹样、 分布不一
多或减少
疹 疹前或出
猩红热样,疱疹
疹同时有
或溃疡
发热
九、治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并发症治疗
预后:单纯麻疹预后良好,重型麻疹病死 率较高。
十、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XXX
一、麻疹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 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 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点。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电镜下呈球性,核心 为负股单链RNA和对称螺旋形衣壳体组成,外 层为一双层含脂蛋白的囊膜,表面有细小的糖 蛋白突起。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相关。
病理变化特征: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 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
五、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潜伏期约10天,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
可延至3~4周。典型麻疹临床经过可分为 三期 1、前驱期:持续3~5天,发热麻疹黏膜斑。 2、出疹期:起病3~5天,全身皮疹。 3、恢复期:出疹3~5天,疹退色素脱。
急 出疹
பைடு நூலகம்
臀较多,一
合
胞增高
疹
日出齐
猩 发热 1—2 颈 部 → 躯 皮肤普遍充血, 可见口周围 全身症状重, 白 细 胞 增
红 日 出 疹 , 干→四肢, 上 有 鲜 红 斑 点 苍白圈
咽 部 充 血 明 多,中性粒
热 出 疹 后 体 当日出齐 疹,疹间无健康
显,扁桃体肿 细胞增多
温高,
皮肤,疹退后大
透发、解毒、养阴为治疗麻疹的三大治 法。 应判断病情的顺逆。
顺证:身热不甚,常有微汗,咳嗽而不气促。
3~4日后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 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 肢,最后手心、足心均见疹点,疹点色泽红, 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证候。
逆证: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
并见壮热咳剧,呼吸气急,甚则神昏谵语,惊 厥抽风,疹点色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 微欲绝等。
桔、壳、理肺祛痰。连翘清上焦之热,淡竹叶清热除烦。
重,有 Koplik 性粒细胞与
温升高 →四肢,约 疹子,疹后有色
氏斑
淋巴细胞无
3 日出齐 素 沉 着 及 麦 麸
明显差异
状脱屑
风 发热 1—2 面 部 → 躯 淡 红 色 充 血 性 全身性,较 全 身 症 状 较 白细胞数减
疹 日出疹 干→四肢、 小斑丘疹、脱屑 麻 疹 为 稀 轻,结膜炎症 少,淋巴细
麻疹病毒的蛋白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
毒剂很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 能耐受干燥及寒冷。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飞沫直接传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季节以冬春为多,6个月至5岁 小儿发病率最高。
一日出齐 细小或无
少,分布较 轻微,耳后及 胞在最初 1
均匀,面及 枕 淋 巴 结 肿 — 4 日 减
四肢往往融 大
少,以后增
合
多
幼 发热 3—4 颈 → 躯 干 红 色 或 暗 红 色 多 为 分 散 全 身 症 状 轻 白 细 胞 减
儿 日 , 热 退 →全身,腰 斑丘疹或斑疹 性,亦可融 微
少,淋巴细
五、临床表现
二、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潜伏期长,症状轻,麻疹黏膜斑 不典型,皮疹稀色淡,病程短。
2、重型麻疹: 中毒性麻疹 出血性麻疹 休克性麻疹
3、成人麻疹:高热,中毒症状重,麻疹黏膜斑 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低。
4、妊娠麻疹:早期死胎,晚期流产死胎。分娩 前传染胎儿,新生儿患麻疹。
麻疹粘膜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