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治宣传知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2篇

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2篇

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麻疹的基本知识,学会预防麻疹的方法。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麻疹的基本症状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麻疹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为什么不能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以防病毒入侵。

2.了解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接种。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含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内容。

2.实物展示:展示一个模拟的麻疹病人模型,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麻疹的症状。

3.互动游戏:设计一个模拟接种麻疹疫苗的环节,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了解接种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不注意卫生,接触了一个麻疹病人,结果自己也感染了麻疹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基本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向孩子们介绍麻疹的基本知识。

包括麻疹的症状(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睛发红、口腔溃疡等),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预防方法(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

3.重点强调:向孩子们强调不能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以防病毒入侵。

同时,让孩子们了解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接种。

4.互动游戏:设计一个模拟接种麻疹疫苗的环节,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在游戏中,让孩子们了解接种的过程,同时强调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

5.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再次强调预防麻疹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麻疹的发生。

6.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鼓励家长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7.教师寄语:希望孩子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孩子的健康,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孩子们对麻疹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

《麻疹疫苗宣传及社会动员具体方案》

《麻疹疫苗宣传及社会动员具体方案》

《麻疹疫苗宣传及社会动员具体方案》xx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宣传及社会动员实施方案应博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博疾控【xx】11号)关于开展博兴县xx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宣传活动通知的要求,为推进xx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根据《xx年山东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暨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及县卫生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xx年博兴县消除麻疹行动方案》要求,我单位定于xx年3月对本辖区内xx年以来出生的适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6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活动,并继续对xx年全县麻疹强化免疫期间漏种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及35岁以下流动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为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及预防控制知识,以及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的目的、意义、受种对象等,增强主动参与意识,为此次强化免疫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准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与媒体密切协作,向公众宣传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以保证本次强化免疫工作质量,达到高水平强化免疫接种率。

主要宣传形式:(一)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让居民了解麻疹疫苗接种的详细情况。

(二)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进行宣传。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麻疹的危害、防治措施和本次强化免疫的对象、时间、地点。

(三)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宣传。

开展专项会议培训乡村医生及教委人员。

乡村医生负责各村的宣传教育工作,教委培训辖区内各幼儿园教师,以开家长会的形式让幼儿家长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四)利用标语、横幅进行宣传。

服务中心人员在各个接种点、各村委会、人口聚集区、各大工业群区及其它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悬挂宣传横幅、张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公告。

(五)利用宣传车进行宣传。

麻疹疫苗接种期间县卫生局组织了宣传车在本辖区人口密集地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巡回宣传。

博兴县城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年二月二十六第二篇: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麻疹及麻疹疫苗的免疫原理摘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

皮肤科常见疾病荨麻疹健康宣教

皮肤科常见疾病荨麻疹健康宣教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 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
惯,以减轻病情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 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
持和疏导
定期随访:定期对患者进 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评价指标
健康知识知晓率:了解荨麻疹病因、 01 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健康行为形成率:采取预防措施, 02 如避免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等
04
情绪波动:焦虑、 抑郁、紧张
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内容
1 介绍荨麻疹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强调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3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4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5 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健康教育方法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空气中 的污染物、过敏原 等可能诱发荨麻疹
食物过敏原:如海 鲜、坚果等,可能
诱发荨麻疹
气候变化:温度、 湿度等变化可能导
致荨麻疹发作
接触性过敏原:如 尘螨、宠物皮屑等,
可能引起荨麻疹
生活习惯
01
饮食不当:辛辣、 油腻、刺激性食物
02
作息不规律:熬夜、 睡眠不足
03
缺乏运动:久坐、 缺乏锻炼
焦虑、抑郁等
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红色 或白色风团, 大小不一,形
状各异
风团可迅速出 现,也可迅速 消失,反复发

伴有瘙痒、灼 热、刺痛等不
适感
可出现全身症 状,如发热、 乏力、头痛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发病 情况、过敏史、家族史等

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

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

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预防麻疹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麻疹的基本知识,包括麻疹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麻疹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麻疹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麻疹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展示麻疹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讲解麻疹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一些关于麻疹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麻疹定义: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等传播途径:空气传播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思考如何向身边的小朋友宣传预防麻疹的知识。

答案:可以制作宣传海报、编写宣传歌曲、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向身边的小朋友宣传预防麻疹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邀请专业的医生或护士,进行麻疹防控知识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麻疹及其预防措施。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麻疹防控宣传海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麻疹症状描述:在教学内容中,麻疹的症状描述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学生们需要了解麻疹的典型症状,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识别出麻疹,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补充和说明:二、教学过程中的卫生习惯培养:补充和说明:补充和说明: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 语言语调:在讲解麻疹症状和预防措施时,使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语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可以通过模仿麻疹的症状声音,如咳嗽和流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个部分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实践。

可以将时间分为情景引入、知识讲解、随堂练习、卫生习惯培养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等环节。

麻疹宣传材料(疾控中心)

麻疹宣传材料(疾控中心)

为了孩子健康请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喉炎等,甚至死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麻疹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麻疹发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控制麻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我国政府对此目标做出了承诺。

根据《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卫生部决定,于2010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按照国家要求我县将于2010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在一定范围内、短时间消除目标人群的麻疹疫苗免疫空白,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进而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通过强化免疫,不仅使目标人群的麻疹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通过减少传染源,非目标人群和全人群麻疹发病死亡也大大减少。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办法。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实现我国消除麻疹的目标,2010年9月中旬,我县将统一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我县所有8个月至6岁(2003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凡居住在我县不论是本地户口还是流动人口,不论以前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患过麻疹,都要免费注射一针麻疹疫苗。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成长,请2003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家长,在2010年9月11日-9月20日,带儿童到居住地乡镇卫生院防保站、东丰镇内儿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东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年8月31日。

预防麻疹ppt课件

预防麻疹ppt课件
预防措施的宣传
向公众普及预防麻疹的措施,如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等,增强 预防意识。
麻疹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强调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鼓励适龄儿童及时接种。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
学校宣传教育
在学校开展预防麻疹的宣传教育 活动,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 料等,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识。
社区宣传教育
总结词
培训医务人员、提高识别能力
详细描述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 麻疹病例的识别和报告能力,确保 病例能够及时上报。
麻疹病例的处理措施
总结词
隔离治疗、减少传播
01
总结词
提供支持、关爱患者
03
总结词
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05
02
详细描述
对麻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病毒的传 播。同时,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接 种。
预防麻疹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麻疹概述 • 预防麻疹的重要性 • 预防麻疹的措施 • 麻疹疫苗接种策略 • 麻疹病例的处理与预防 • 预防麻疹的宣传教育
01
麻疹概述
麻疹的定义与特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染。
麻疹的症状与危害
麻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流鼻涕、眼结膜炎、口腔 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麻疹并发症包括肺炎、心脏疾 病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麻疹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易 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免疫系统 功能低下等问题,影响儿童生 长发育。
02
预防麻疹的重要性
控制麻疹的传播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 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 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

荨麻疹科普宣传

荨麻疹科普宣传

总结
总结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表现为红肿疹、瘙痒和水肿。
避免过敏原、适时就医和采取 预防措施是缓解荨麻疹症状的 重要方法。
总结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 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 帮助。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荨麻疹的 症状
荨麻疹的症状
红肿疹: 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粉 红色的斑块或斑丘。
瘙痒: 部分疹子会引起瘙痒感 ,可能导致搔抓引发进一步感 染。
荨麻疹的症状
water: 皮肤上疹块会出现水肿 ,有时甚至可见到水泡。
荨麻疹的 常见原因
荨麻疹的常见原因
过敏: 对某些药物、食物、气 味或其他过敏原的反应。 感染: 某些病毒、细菌或真菌 感染。
荨麻疹科普宣 传
目录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的症状 荨麻疹的常见原因 如何缓解荨麻疹症状 何时就医? 预防荨麻疹的措施 荨麻疹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特征是出现 红肿、瘙痒的斑块或水肿。 荨麻疹通常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也可以是身体对感染或药物的反应 。
预防荨麻疹的措施
注重养生: 增强抵抗力,保持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荨麻疹的 一些建议
荨麻疹的一些建议
不搔抓: 患处瘙痒时,切勿过 度搔抓,以免引发感染和进一 步恶化症状。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有刺激性 的洗涤剂、护肤品等,以免加 重症状。
荨麻疹的一些建议
保持凉爽: 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温 度适宜,避免过热和过湿环境。
荨麻疹的常见原因
药物反应: 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 物理刺激: 如寒冷、阳光、紧束的 衣物等。
如何缓解 荨麻疹症

如何缓解荨麻疹症状
避免过敏原: 尽量避免与过敏 原接触,如食物、药物、动物 等。 冷敷: 使用凉水或冰袋冷敷患 处,有助于缓解痒感和肿胀。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宣传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宣传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秋冬季天气变冷、气温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有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我们要充分认识传染病的危害,加强防范意识,减少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让我们健康快乐每一天。

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极强,容易造成暴发流行。

通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出现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

流感的预防措施:1、个人锻炼。

合理地安排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爬山、打球、练太极拳、做中华通络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

2、充分休息。

人的休息和睡眠状况会直接影响抵抗力水平,所以任何活动都应适可而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感到身体疲劳时要及时安排休息,保持精力充沛才有能力抵御外邪。

3、日常饮食。

合理安排饮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荤多素少、热量过高、脂肪过剩的饮食对人体非常不利,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身体抗病毒的能力下降,让流感病毒乘虚而入。

所以要合理安排饮食,均衡地搭配蛋白质、糖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有助于增强体质的营养素,还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饮食一定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

另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因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袭。

4、防寒保暖。

冷暖交替比较频繁的时候,人体由于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因此人们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秋冬季节早晚都比较寒冷,更要特别注意,如早晚适当添加衣服,夜间睡眠时换厚被等,睡眠时室内温度在18℃—22℃为宜。

另外,阳光既有助于室内保暖,又有利于杀菌消毒,应充分利用,保证室内接受日光充分照射。

5、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在预防流感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流感病毒很容易通过手部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专家称约一半的流感发病就是通过手部接触患病的,所以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卫生十分重要,平时还应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防治宣传知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传染方式主要为空气气沫传播。

一、病因和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较弱,不耐热,对日光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能耐干燥和冷冻。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鼻、咽、气管的分泌物及尿和血液中(特别是白细胞内)均含有病毒,有传染性。

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时借飞沫经呼吸道直接传播,而经污染的衣物、玩具、食具间接传染机会较少,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疫苗者均为易感者,一旦接触麻疹病人,95%以上发病。

麻疹感染后科获得持久免疫力。

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二、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8至12日,亦有断至一周者。

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及眼结膜炎症,有发热、咳嗽、喷嚏、流涕、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并有浆液脓性分泌物。

起病后第2~3天,约90%的患者有麻疹黏膜斑。

(3)出疹期约3~5天,呼吸道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发热第3~4小时左右开始出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出疹,渐及躯干及四肢,最后见于手心、足底。

3天出齐,呈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疹与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和糠麸状脱皮,出疹期热更高。

全身浅表淋巴结与肝脾可轻度肿大,肺部有干湿罗音。

(4)恢复期皮疹有淡红转暗红,依出疹先后顺序消退。

2.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前驱期较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不典型或不出现,皮疹稀疏,较少并发症。

(2)无皮疹型麻疹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患麻疹时不出现麻疹黏膜斑和皮疹,依据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诊断。

(3)重型麻疹起病急骤,高热40度以上,可出现中毒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休克性麻疹,此类患者病情危重,病程短,病死率高。

(4)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急起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多无麻疹黏膜斑,2~3天后出现皮疹,但从四肢远端开始,渐及躯干及面部。

皮疹为多型性,有斑丘疹、疱疹、紫癜或荨麻疹等。

(5)新生儿麻疹胎儿出生前几天母亲患麻疹,出生的新生儿可患麻疹,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及密集的皮疹。

3.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继发细菌及其它病毒感染的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麻疹的过程的各个时期,也是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2)喉炎
(3)心血管功能不全
(4)脑炎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相对增多。

2.病毒分离、组织培养或荧光抗体技术。

3.血清学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在出疹前两天到出疹后一天,鼻/眼/咽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检测可见多核巨细胞和脱落细胞中有麻疹病毒抗原。

五、诊断标准
1.为患过麻疹,无麻疹疫苗接种史。

2.发热,伴有眼部症状(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及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喷嚏、流涕),发热第2~3天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

3.起病72小时后,自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皮疹,自上而下蔓延全身。

发热与出疹一致,皮疹出透后则体温下降,中毒症状减轻。

4. 鼻、眼、咽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检测可见多核巨细胞和脱落细胞中有麻疹病毒抗原。

5.双份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中和、凝胶扩散试验等检查,效价递升4倍以上。

具备第2项即可诊断,兼有第3项可明确诊断,具有第4项或第5项仅用于非典型疑难诊断。

六、治疗治疗目前无抗麻疹病毒药物。

1.一般护理
(1)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隔离,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10天。

(2)卧室经常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病人应卧床休息并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D。

不应忌口。

2.对症治疗
(1)咳嗽者用镇咳祛痰剂,如氯化铵,止咳糖浆等,烦躁者可镇静。

(2)高热者宜多饮水,保证足够液体入量。

(3)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

3.并发症的治疗根据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抗生素无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故不宜滥用。

七、预防
1.对麻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出疹后的第五天即无传染性,若有并发症则延迟隔离至出疹后第十天。

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于8月龄以上易感儿童,免疫力维持4~6年。

2.管理传染源
(1)隔离患者(2)易感者接触后检疫
3.切断传播途径
4.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对未患过麻疹的易感者,应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别动免疫对体弱有病儿和婴幼儿,未接受过麻疹预防者,于5天内给予肌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